百鳥樹

2021-01-13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作者簡介:劉成章,1937年2月22日生,陝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發放的專家特殊津貼。

           劉成章中學時代即發表習作,其後發表過大量詩歌、歌詞和一些劇本,並以歌詞小有名氣。1982年後主要從事散文創作,其作品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轉九曲》等16篇散文曾先後獲國內各種報刊大獎。《劉成章散文集》獲陝西省雙五文學獎特別獎,散文集《羊想雲彩》獲我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樹有五六十年了,二十多米高,濃蔭覆蓋著一座農家小院。不是楊樹,不是槐樹,而是一棵榆樹。攀上樹椏向南望,是巍巍的秦嶺;向北望,是滔滔的渭水。中間是一片一片的稻田。樹,就長在這風光秀麗的陝西省岐山縣安樂鄉渠頭村。

           渠頭村真有一條清凌凌的渠水穿村而過。村裡的小姑娘小媳婦們,總忘不了這條好渠水,總來渠邊洗衣裳。但常常洗著洗著,就抬起頭來了,就喜盈盈地望著這樹。

           樹上播放著音樂。

           「不!」她們說,「那是鳥的叫聲。」

           風兒吹來,小小的榆葉間卻翻動著尺把長的奇異的白葉、紅葉、麻麻葉。

           「不!」她們說,「那是鳥的翅膀。」

           鳥翅扑打著沉甸甸的果實。那果實,足有西瓜般大小。

           「不!」她們說,「那是鳥的窩。」

           鳥窩好多喲!數數吧,一、二、三、四……五十……八十……總共一百零幾個!而經常棲息著的鳥兒,居然有五六百隻!

           「所以叫做百鳥樹。」她們說。

           好神奇的樹!

           樹上有白鶴,有蒼鷺,有雷鳥,一隻只體態輕盈,翔姿優雅,鳴聲動人。陽春時節,它們飛來飛去銜柴啄泥忙碌築巢。初夏當口,它們或靜守窩中或出外打食或孵兒育女。到了秋季,它們老幼同翔子孫興旺千翅競展,就像在藍天上表演著芭蕾舞。冬天它們去南方過冬使這兒有些冷清,但來年春天,這兒又奏著它們生命的樂章了。

           這一奇景,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1949年。」姑娘媳婦們齊聲說,「多虧俺已經故世的王伯了。」

           王伯的名字叫王金壽。

           她們說,那年清明節過後不久,一對稀奇的白色鳥兒飛來,在當時還是小夥子的王伯家的榆樹上築窩。什麼鳥兒呢?王伯對照一張紙菸盒上的圖案,知道是白鶴。鄉親們一般認為,能使人發家致富的吉祥鳥,是燕子、是鴿子、是紅鶴;還可以列舉出許多鳥兒的名字來,但其中絕沒有白鶴。人們一直固執地認為,白東西來了不好。但是,王伯想,即使是白東西,也是一條命啊!趕走?不趕?王伯一時難以決斷。

           然而,鳥兒是幸運的。

           幸運恐怕主要在於,這片土地很不尋常。

           從這兒向北,一個不遠的地方,仍然在岐山縣境內,那地方不斷出土的是西周的青銅器。周人的始祖是后稷。傳說,后稷的母親一天外出踩上了個巨大的腳印,便懷上了后稷。后稷生下來,母親以為他不吉祥,急欲扔棄。但扔在大路上,過路的牛羊惟恐踩傷他,小心翼翼地移開了腿蹄;扔在結了寒冰的水渠上,鳥兒老遠飛來,展開雙翅溫暖他。這樣,后稷活下來了。這樣,才有了周的興起。傳說透露出來的是,天人相通,天人合一。它形成了我們民族的潛在意識。而這潛在意識一遇機會,就會藉助某些卓越人物的行動,大放光輝。

           王伯就是這樣的卓越人物。王伯終於收留了這一對鳥兒。

           他不久便驚喜地發現,從樹上撒落下來的食物,沒有一粒糧食,全是蟲子的殘骸。他的愛心自然更加彭勃起來,如田裡水足肥飽的稻秧。當他看見它們終於孵出4隻可愛的雛鳥的時候,他端著盆子樣的老碗來到樹下,邊吃邊仰頭觀看,以至鳥兒把糞便拉到他的肩膀上,他還渾然不知,他的笑容如秦腔般燦爛。

           第二年春天,不但這一家鳥兒回來了,還來了很大的一群。

           王伯更愛鳥兒了。風雨交加的夜晚,他總是支起耳朵聽著。有時候,他忽然跳下炕去,趴到窗戶上看看。雛鳥還小,抵擋不了風雨的侵襲,他牽掛著它們。逢上雛鳥真的從樹上跌落下來了,他趕忙冒雨捧回,放在被窩裡暖和,第二天又餵它,要是跌傷了,還給它敷些藥水。待它緩過來之後,王伯就將雛鳥放回鳥窩。

           王伯發現,鳥兒也有母愛。比如,在孵卵的時候,老鳥兒本是臥在窩裡的,可是,雛鳥大了,臥不下了,那鳥兒就臥到外邊,連睡覺也臥在外邊。這情狀很使王伯動情。

           王伯發現,鳥兒中也有挺奸滑的傢伙。比如,家家鳥兒都在修建「房屋」。這時候,奸滑的傢伙四下瞅瞅,要是瞅見別人不在家,便將人家的柴枝人家的木料偷到自家的宅基上去了。看見這一情景,王伯便罵一聲「瞎松」,語氣中蘊著熱乎勁兒,然後笑笑。

           有一年,王伯的腳被手扶拖拉機撞傷了,住進了四五裡路外的醫院。醫生讓他靜養。但是,他總是安不下心來。不是牽掛妻兒老小――他知道,他不在,他們仍然會生活得很好。他放心不下的是那一樹的鳥兒。他怕颳風下雨的時候,沒人照看它們。所以,每逢天氣變了的時候,他就拄著拐杖,一拐一拐地向家裡跑去。

           王伯的老伴兒是甘肅人,她因為無法理解王伯的舉動,也因為其他一些原因,她終於與王伯分手而去,回老家了。她給王伯留下一個兒子。但是即便是這樣的打擊,也不能使王伯消沉下去了。其根由在於,那一樹的鳥兒已支撐著他的靈魂了。樹不倒,鳥兒不散,再加上還有個兒子,他就活得比誰都樂觀。

           但是總有一些人要來侵害鳥兒。他們或者攀上樹偷鳥蛋,或者舉著氣槍射擊。王伯發現後總是衝上前去,不是把他從樹上拉下來,就是從他手中奪槍。有一回,為了斥責打死三隻蒼鷺的兩個城裡的小青年,王伯一直把他們追到村外。

           隨著歲月的流逝,鳥兒的增多,村裡的鄉親們都看見,水田裡的害蟲被扼制住了。原先稻包蟲十分猖獗,常常一兜一兜地網在稻穗上,撕都撕不開;可是現在,稻包蟲絕跡了。別的害蟲也少得多了。所以,老人都對兒女們說:「你王伯可是為村裡辦了一件大好事啊!」

           但同時,王伯也老了。王伯排行老三,他還有兩個哥哥,他們都已年屆古稀。特別是王伯,他多日臥床不起,危在旦夕。兩個兄長不能不考慮置辦棺材的事情了,遂提議:「咱們家窮,就把這榆樹伐了吧――夠給咱們一人做一副。」見王伯不吭聲,兄長們又說:「那麼,就等白露時,鳥兒去了南方,咱們再商量。」

           王伯暗暗地流淚。

           正當此時,消息傳到了管轄著岐山縣的寶雞市。寶雞市正在下雨。那雨一定是王伯的眼淚。一位副市長立即驅車一百多裡,冒雨來到渠頭村。他把縣鄉幹部召到王伯家中,議定必須保住榆樹,讓縣上為王家三兄弟各買一副棺板,每年各發50元護鳥獎金;鑑於人鳥互佔空間,都有諸多不便,所以由鄉上協助遷出兩戶,為鳥兒讓出地盤。

           王伯終於可以安心地去了。但他臨終時還對鄉鄰們叮囑:「鳥和我一起生活了幾十年,我死了,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你們都不要嫌棄它啊!」

           無愧的是活著的人。起碼在渠頭村周圍,在安樂鄉,人們沒有辜負王伯的期望。在王伯去世之後的短短的八九年間,這兒已由一樹的鳥兒,發展為幾條街了。街樹上都有大群的鳥兒唱歌。有時候,它們會驟然一齊飛上藍天,雪白的,鮮紅的,麻灰的,密密層層,五彩繽紛,描畫著罕見的美麗和壯觀。

    

相關焦點

  • 鳳凰是神話中的百鳥之王,而現實生活中的百鳥之王卻是它
    鳳凰在我們的心目中是一種神鳥,也被視為神話中的百鳥之王。這種鳥既然是出現在神話中,這也是人們幻想出來的,從未有人見過它。但是現實生活中被視為百鳥之王的鳥類是什麼呢?那麼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現實中的百鳥之王:孔雀。
  • 百鳥吟(第二集)
    百鳥吟第二集百鳥吟 · 藏頭詩百 嬌未忘那時天,鳥 語鶯歌翥鷂鳶。吟 唱山河聽有趣,詠 章描彩憶流年。詠百鳥一大小高低不一般,弱強俊醜豈同顏。二山鄉見慣景婆娑,問君知鳥有幾多?覽冊爭鳴成百詠,彩姿如畫叫如歌。51 · 紅尾水鴝(新韻)黑間紅綴戲河風,擺尾開扇駐石鳴。常是跑奔追獵物,遇驚貼水速飛行。52 · 白鷳銀身黑腹首冠纓,華麗嬌姿負盛名。曾費詩仙佳律贊,朝服五品繪明清。
  • 心居來·讀書 | 什麼鳥棲什麼樹
    早晨絲絲光照映xinlian鳥是值得觀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你想觀什麼鳥呢?守水庫的老羅,邊撐著划子,一邊和我聊天。想聽畫眉唱歌,清早來,想聽百烏噪林,下午來。現在黃昏了,就看眾鳥歸林吧。是的,現在夕暉掛樹,是鳥雀回巢的時候了。來此投宿的,都是形體較大的的水鳥。那些流鶯山雀之類,是絕對不來的。它們只在矮山的叢林裡啁啾。水鳥都是熟門熟路,成雙捉對,或三五成群,蹁躚而來。有的箭也似的向林間樸去,轉眼門,就隱沒於叢林深處了。老羅說,這一帶都是高大的古木。枝葉疏朗,是白鷺的領地,白鷺喜歡群居,群起群飛,有時鋪天蓋地,看去像漫山飛雪。
  • 保山-關注:在百花嶺,追尋百鳥倩影
    12月14日至16日,第三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在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百花嶺村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愛鳥護鳥組織的鳥類生態專家和攝影愛好者走進高黎貢山,追尋百鳥倩影、記錄精彩瞬間,關注高黎貢山生態旅遊綠色發展。
  • 金昌百鳥園:國慶遊玩好去處
    金昌百鳥園:國慶遊玩好去處 2020-10-08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鳥朝凰,在山一方,松陽縣內大陰村百鳥朝凰自然村
    雲錦記 舉報   在浙江省松陽縣,有個可以讓人十分感興趣的自然村,那就是內大陰行政村的百鳥朝凰自然村
  • 小班語言教案:樹婆婆與鳥娃娃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樹婆婆與鳥娃娃 2012-03-02 14:45 來源:網際網路
  • 鳥見此樹不停留,人見此樹就繞開,但價值很高,俗稱「鳥不宿」
    摘要:鳥見此樹不停留,人見此樹就繞開,但價值很高,俗稱「鳥不宿」。和上面這些帶刺的植物相比,筆者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植物,還要更厲害得多,因為鳥見此樹不停留,人見此樹就繞開別看它的葉子長得這樣,鳥見不停留,人見就繞開,但其價值卻很高,還有一個很好聽的俗稱「鳥不宿」,意思就是因為它的刺太多了
  • 退役軍人福利:百鳥園可以免費參觀啦 !
    退役軍人福利:百鳥園可以免費參觀啦 !、單位團體組織本轄區退役軍人需開具介紹信百鳥園簡介百鳥園項目於2019年7月21日順利建成開業,歸屬於金川區退役軍人許正虎創辦的金昌紫金花城百鳥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 聊城市樹市花市鳥評選背後的「博弈」——市鳥評選中喜鵲PK戴勝最...
    記者 林志濱 通訊員 張保平  近日,聊城市樹市花市鳥正式確定,其中,市樹為國槐(聊紅槐),市花為荷花、月季其中,市樹評選一度難以取捨,是哪個樹種在和國槐競爭?市鳥評選中,喜鵲也遭遇強大的對手戴勝,戴勝為何最終落選?  市樹評選 國槐擊敗「毛白楊」  為何要開展「市樹、市花、市鳥」評選活動?  記者從聊城市創森辦獲悉,這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地域特點、人文特色的濃縮象徵和現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
  • 三亞紅樹林溼地: 百鳥朝聖的「天堂」
    覓食  蛙鳴回歸了田園,市民記住了鄉愁;海岸線生態修復,中華白海豚近海嬉戲;紅樹林溼地得以維護,守望出一個百鳥2016年的某一天,他聽到窗外鳥叫,只是隨手用相機把幾隻小麻雀拍了下來,從此開啟了他人生中一個全新的認知領域。從拍鳥到辨識鳥,邱垂堅下了一番苦功夫。「我每拍到一種鳥都去翻找圖鑑,去識別這是什麼鳥類。在識別不同鳥類的過程中,又接觸到了分類方面的知識。一開始是看到不認識的鳥得翻圖鑑,接著就看看圖鑑、畫冊,還有涉及到鳥類知識方面的書籍。
  • 首山百鳥園歡樂谷「五一」開園啦!
    隨著首山生態修復工作的不斷提升,以及首山油菜花旅遊文化節的連續舉辦,首山第三產業的發展成效已經凸顯,百鳥園和歡樂谷遊樂項目,在五一節期間將正式對外開放。百鳥園是以觀光、休閒、表演為主的遊樂項目,佔地280畝,按照「一場一園一水系」 設計理念進行建設,「一場」即利用北山石頭坑種植花草,散養駱駝、鴕鳥、梅花鹿等大型動物場,「一園」包括表演區、鳥語花香觀賞區和孔雀放飛區,「一水系」則分蓮花湖、黑天鵝湖、孔雀湖和整體環水、不規則環水等設施。
  • 首山百鳥園歡樂谷等著你!
    今天記者帶您前往襄城首山的百鳥園、歡樂谷打卡!讓您不跨區域也能玩個痛快!新開發的首山生態文化歡樂谷、百鳥園景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百鳥園項目按照「一場一園一水系」 設計理念進行建設,整個園區分為表演區、鳥語花香觀賞區和孔雀放飛區。一處一景,一景一畫,人在景中遊,人在畫中行,真是美不勝收。
  • 鳳凰古城添新景:上南華山賞百鳥園
    鳳凰古城添新景:上南華山賞百鳥園 2014年08月21日 14:31:18 來源:紅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甘肅敦煌現百鳥飛翔壯觀塞上美景 (1/7)
    甘肅敦煌現百鳥飛翔壯觀塞上美景 (1/7) "← →"翻頁
  • 小猛禽─伯勞鳥
    伯勞鳥,俗稱胡不拉,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勞科(Laniidae
  • 古藺有棵百年「鳥樹」!每年立春後,千鳥同棲繁衍
    鍾旭娟 攝四川在線消息(鍾旭娟 武詩潔 記者 魏馮)近日,瀘州市古藺縣觀文鎮永安村南的一棵沙泡樹上,成百上千的鳥兒會在立春後陸續飛到該樹上築巢繁衍,這一場景已持續百年,當地人把這棵樹叫老鸛樹、或是「鳥樹」。
  • 玉環首家百鳥園7月4日開園!各種萌寵搶鮮看
    觀光農業園百鳥園
  • 千隻白頭翁上演百鳥歸巢 南海驚現「小鳥天堂」
    家住在沙頭鎮中心幼兒園附近的鄺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鎮中心幼兒園每天傍晚6時多的時候,都會有幾千隻白頭翁和麻雀前來栖息,上演「百鳥歸巢」的盛況,如同一個鳥的天堂。  昨天傍晚6時左右,記者剛來到沙頭中心幼兒園門外,就聽到了鳥兒發出的啁啾聲。走進去,記者看見許多鳥兒停落在院子內14棵高大茂密的芒果樹上,正在悠閒地梳理羽毛。
  • 隨州百鳥圖美爆了!「鳥痴」韓起璞的攝影傑作來啦!
    「鳥痴」韓起璞鏡頭中的隨州百鳥圖 早晨4點剛過,天還未亮,韓起璞早早起床,整理好相機、鏡頭、三腳架,帶著20多公斤重的設備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