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亂真!七旬老人模仿20多種鳥叫,人和鳥兒都被「騙」了

2021-01-09 上遊新聞

「咕咕,咕咕…...」11月13日下午,解放碑民權路上,突然傳來清脆的鳥叫聲。路人紛紛抬頭望向路旁行道樹,尋找叫聲出自什麼鳥兒,卻一無所獲。人群中一位老人不動聲色,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路邊賣報紙的大爺捂著嘴笑道,「哎呀,你看,又有好多人被你騙了!」

71歲的李志星老人有一門絕活:學鳥叫。他住在觀音巖,為了鍛鍊身體,每天從家到朝天門走上一個來回,一路上不斷會發出逼真的鳥叫聲,完全能以假亂真。

李志星曾經是109路公交車司機,2008年退休後,不願老在麻將桌上度日。喜愛民樂的老人對聲音有一種莫名的迷戀,有一次聽到特別好聽的鳥叫聲,嘗試著去模仿。他把手指放進嘴裡,利用手指和嘴唇形成的空腔,再以舌頭吹出氣流發聲。後來覺得指頭放進嘴裡不雅觀,又多次嘗試,現在嘴巴只需微啟,便能發出鳥叫。他說,訣竅是用丹田發氣,越使勁越吹不響。從自學到發出第一聲滿意的鳥叫聲,老人花了好幾個月。

練習時,上百次舌頭吹破出血,老朋友們都勸他不要練了,李志星沒聽進去。「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毫不保留地投入進去,這是一大樂趣。」現在,他可以輕鬆發出布穀鳥、陽雀、點水雀、斑鳩、畫眉等二十多種鳥兒的叫聲。

為了讓叫聲更加逼真,他時常跑去庭院、公園,還有歌樂山、南山等樹林密集的森林、山中,尋找鳥兒進行模仿,多聽多練,技術漸漸爐火純青。為了檢驗成果,他就在大街上悄悄發出叫聲,引得不少路人被「騙」,信以為真,到處尋找鳥兒的身影。每當看到有人被「騙」,李志星心裡都會偷著樂。

不僅可以把人騙過,還會騙到鳥兒。當李志星模仿鳥叫時,經常會有鳥兒飛落到他的跟前,以為是自己的同伴。

模仿鳥叫為他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還有人想請他去表演!不過由於身體原因他都謝絕了。但李志星說,如果有人想學,他願意免費無條件傳授,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相關焦點

  • 鳥兒也有方言 南京的鳥叫暗藏「南京腔」(圖)
    那麼,你有沒有注意到,春天不同的天氣下,鳥叫會有變化?即便是同一種鳥,它們唱歌的能力是不同的? 科學家發現,鳥兒存在城鄉差別,城中的鳥兒叫的聲調更高,而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裡更容易造就出音色婉轉動聽的「歌手」。記者了解到,鳥兒也有「方言」,領雀嘴鵯的南京腔就曾吸引著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進入到深山蹲守記錄。
  • 農村市場鳥兒價格便宜,很多是常見菜鳥:養這鳥有什麼用
    2019年6月,攝影師來到皖北城市郊外的一個農村狗市上,發現這裡雖然名義上叫狗市,但其實就是一個雜貨市場。除了狗兒之外,幾乎所有的小商品在這裡都能買得到,比如萬能膠、寵物身上帶的銅鈴、痒痒耙等,各種小商品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給。
  • 三位老人合辦「鳥兒食堂」 餵鳥10年風雨無阻(圖)
    有這樣3位老人,他們被周圍人親切地稱為「鳥奶奶」、「鳥爺爺」,這是因為3位老人堅持每天清晨在公園裡餵鳥。10年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都沒有阻擋住他們前去革命公園裡餵養鳥兒的腳步。  一聲令下上百隻鳥兒飛來吃食  為了見到這三位老人,記者4天前匆匆趕到革命公園,一打聽才知道,3位老人每天一大早來給鳥兒餵食,而當時已近中午,老人們早已經「收工」了。次日,記者清晨7點多又來到公園,不料「鳥奶奶」、「鳥爺爺」們來得更早,還是未能見到他們。
  • 原始雨林現罕見的鳥,尾巴像豎琴,不愛飛擅奔跑,能模仿30種鳥叫
    02鳥界的「好聲音」,不僅能模仿30多種鳥的叫聲,還能模仿人類世界的聲音華麗琴鳥的尾羽令人驚豔,那麼當你聽到它的叫聲時,一定會為之驚嘆。它擁有一口「魔幻音」,學者研究發現,華麗琴鳥能夠模仿30多種鳥的叫聲,甚至更多。
  • 原始雨林現罕見的鳥,尾巴像豎琴,不愛飛擅奔跑,能模仿30種鳥叫
    02鳥界的「好聲音」,不僅能模仿30多種鳥的叫聲,還能模仿人類世界的聲音華麗琴鳥的尾羽令人驚豔,那麼當你聽到它的叫聲時,一定會為之驚嘆。它擁有一口「魔幻音」,學者研究發現,華麗琴鳥能夠模仿30多種鳥的叫聲,甚至更多。笑翠鳥、灰鍾雀、綠嘯冠鶇、噪吮蜜鳥、斑噪鍾雀、灰頭鶇、西長喙鳳頭鸚鵡等各種鳥類的叫聲,華麗琴鳥只要願意,都能模仿得以假亂真。憑藉著超強的模仿能力,華麗琴鳥獲得了很多美譽,被稱為鳥界的「好聲音」、「行走的錄音機」。
  • 七旬老翁護鳥一生:種下十畝林 但使群鳥歸
    看著林間自在歡唱的鳥兒,71 歲的胡光明老人,似有一種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在這位一輩子都在愛鳥護鳥的老人看來,打爺爺那輩就留下的鳥群已經不僅是屬於大自然的精靈,更是他的重要家庭成員。胡光明老人也不吝嗇,特地在一棵大樹下支起 7 米多長的梯子,供這些持長槍短炮者 " 打鳥 "。說起護鳥故事,胡光明老人興趣盎然滔滔不絕:" 我家祖祖輩輩都喜歡鳥,從不捕鳥殺鳥。鳥是大自然中的重要成員,是森林的生機和靈氣。"老人說,他家自從 1938 年爺爺輩搬到平安組現在的居住地,已有 80 年。聽父親講,當初建房時他們就在房子周邊種植了不少果樹和竹子。
  • 男子模仿畫眉叫聲 3天捕鳥53隻獲刑
    這是重慶首例因非法「捕鳥」起訴至法院並獲有罪判決的案件。9月20日,吳穹拘役期滿釋放。前幾天,在位於江津區的看守所,吳穹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說起這段經歷,他直言「太丟人了」。從小喜愛畫眉,能分別模仿公母畫眉叫聲吳穹今年31歲,中等身材,留著寸頭,看上去很精幹。他是貴州習水縣人,小學文化,家裡四姊弟中排行老二。
  • 善於模仿各種鳥叫,還是中國四大名鳥,這隻「小可愛」來頭不小!
    紅喉歌鴝也叫靛頦,屬於中國四大名鳥之一,典型的北方鳥類。靛頦善於鳴叫、模仿,聲音宛轉悠揚,猶如潺潺流水,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曾經是皇家的御養鳥。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說,雨季將至,昨天他和巡護員們正在院子裡修繕保護站。大家正在忙著,忽然聽到草叢裡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大家還以為是老鼠,沒想到,一隻美麗的紅喉歌鴝溜溜達達地蹦了出來。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女子路上撿只長嘴鳥 叫紫背葦鳽是珍稀鳥(圖)
    李女士撿到的長嘴鳥     家住李村的李女士上班時在路邊撿到一隻嘴巴長長的鳥,發現鳥受傷就帶回家,鳥兒卻不吃不喝。島城鳥類專家王希明稱,這是省級重點保護鳥類,叫紫背葦鳽。    7月15日早上5點30分許,家住李村的李女士走在上班的路上,突然在李村河橋上的人行道邊,發現了一隻長嘴鳥 。
  • 澳洲國鳥——琴鳥,擁有不輸於人類的口技
    ,而那些能夠模仿出獨特和美妙&34;的琴鳥還能實現&34;的模式,果然和人類一樣會唱歌的比不會唱歌的會加分不少,至於它們所模仿的對象則是它們身邊的各種生物所製作出來的聲音,並能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而說到模仿人類的&34;,大家第一個想起的肯定是鸚鵡了,但大家肯定不知道鸚鵡的模仿能力在琴鳥面前只能算是小孩子水平,琴鳥不僅能模仿人類說話,只要是它們能聽到的聲音都可能成為它們模仿的對象,不論是汽車、照相機、樂器還是其他動物的聲音,它們都能完美模仿。這種鳥類甚至會因為生活的地區不同而學習到完全不同的聲音,人類可以根據它們模仿的聲音來判斷這些琴鳥來自與哪個地區。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市民不怕鳥兒擾  鳥多說明環境好  家住市區漲橋頭的潘小姐曾來電,她興奮地說,溫九中校園內一樓頂聚集著數百隻鳥,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景象。家住市區黃龍康城的葉女士也向溫都88868886反映,一大群小鳥出現在家對面公寓的樓頂上,有數百隻之多,特別壯觀。
  • 鏡頭裡 兩百多種鳥兒在「飛翔」(圖)
    鏡頭裡 兩百多種鳥兒在「飛翔」(圖)愛鳥人高厚忠30年跋山涉水覓鳥蹤愛鳥之人,自然為鳥痴狂。再過幾天,到四月中下旬,鳥兒出動的時候到了,一些過境鳥、迷鳥也會出現,68歲的高厚忠就要長期駐守在野外了。作為一名拍鳥的愛好者,以及安徽省觀鳥會的會員,高厚忠要和夥伴們帶著乾糧和相機,跋山涉水去蹲守、去守候。自從30年前,被一隻尾羽修長優美的壽帶鳥驚艷后,高厚忠的生活就被各種鳥填滿了,30年來,拍下了無數的照片,記錄下了200多種鳥類,不乏珍稀種類。
  • 「東灘鳥哨」一嘴能吹30餘種鳥叫
    新聞晨報記者 鬱文豔一個簡單的竹哨子,放進嘴裡,就能吹出30多種鳥的叫聲,鳥兒一聽這哨聲,就會「乖乖」地從天上飛下來。掌握這獨門絕技的人——崇明東灘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金偉國,被稱為「東灘鳥哨」。 「東灘鳥哨」在當地早已小有名氣,甚至遠赴澳大利亞,幫助當地開展鳥類環志工作。
  •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2020-09-14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位老人與兩隻白鸛的奇緣
    不過,可能是對副駕駛的位子不太滿意,有時候馬琳娜還會湊到老人的駕駛位上來看看,或者把頭伸出車窗,感受一下夏日習習的涼風。如果在車裡看到路邊的其他鳥類,馬琳娜也會習慣性叫幾聲。車到家了,老人把門一開,馬琳娜就會像小朋友一樣一下子蹦下車,看著著實可愛。老人沒事幹的時候,就會帶著馬琳娜到家邊的草地上散步,馬琳娜總是走在前面,有的時候甚至還要模仿模仿老人的步態。
  • 八旬老夫妻十年記錄150多種鳥 兩種是紹興新紀錄
    這對夫妻,丈夫叫陸志遠,今年83歲,妻子叫沈素娟,今年81歲。  記錄約150種鳥 兩種是紹興新紀錄  11日上午,記者來到他們家時,陸志遠正在給新拍的鳥類進行美化。只見他熟練地操作Photoshop(製圖軟體),銳化、高光、去雜質等效果用得得心應手。「操作了10年了,每次拍鳥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做圖。」他笑著解釋。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不會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南方本地留鳥,而託卵寄生的杜鵑鳥都是會遷徙的。會不會是因為遷徙時間緊迫,杜鵑鳥認為託卵寄生會讓自己的後代存活率更高?但是我們研究了其他會寄生的鳥類,這個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例如非洲的維達雀、南美洲的擬鸝科鳥、黑頭鴨、響蜜鴷科鳥,它們是本地留鳥,同樣也會託卵寄生。所以用遷徙性和留鳥的特點來分析杜鵑鳥託卵寄生是不合理的。這個問題會有答案嗎?
  •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密雲水庫北岸有大片溼地,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   藍天碧水間,十幾隻大天鵝在水面上悠閒遊弋,陽光下白色的羽毛跳動著皎潔的光。
  • 全世界最會叫的鳥,能模仿各種聲音,鸚鵡八哥在它面前都汗顏
    這隻鳥貌似野雞,全身羽飾金黃,尾羽非常發達,最外側的兩根長達70釐米,端部向兩旁彎曲,炫耀時尾羽展開很象古希臘的七弦豎琴。因此起名叫琴鳥。琴鳥,雀形目琴鳥科的兩種澳大利亞鳥,因求偶炫耀時尾羽展開的形狀尤如一張豎琴而得名,鳴聲亦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