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翁護鳥一生:種下十畝林 但使群鳥歸

2021-01-08 貴陽網

叢林茂盛,白鳥蹁躚。看著林間自在歡唱的鳥兒,71 歲的胡光明老人,似有一種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在這位一輩子都在愛鳥護鳥的老人看來,打爺爺那輩就留下的鳥群已經不僅是屬於大自然的精靈,更是他的重要家庭成員。

愛鳥代代傳 相伴八十載

今年 71 歲的胡光明,家住遵義鳳岡縣琊川鎮朝陽村平安組石樑河畔,一輩子都在與房前屋後的群鳥打交道,在當地村民眼中,胡光明儼然一位 " 護鳥使者 "。

從遵義市區到琊川平安組,需要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其中近半時間需耗費在鄉村公路上,但這並不能阻擋攝影愛好者的熱情,他們利用周末來此觀鳥。胡光明老人也不吝嗇,特地在一棵大樹下支起 7 米多長的梯子,供這些持長槍短炮者 " 打鳥 "。

說起護鳥故事,胡光明老人興趣盎然滔滔不絕:" 我家祖祖輩輩都喜歡鳥,從不捕鳥殺鳥。鳥是大自然中的重要成員,是森林的生機和靈氣。"

老人說,他家自從 1938 年爺爺輩搬到平安組現在的居住地,已有 80 年。聽父親講,當初建房時他們就在房子周邊種植了不少果樹和竹子。從那時開始就有白鶴棲身,房子屋梁上也飛來了好幾窩燕子。

1978 年,胡光明的父親胡森垚走過 83 個春秋不幸病逝。" 以前父親經常穿著一套白色衣服,走起路來就像白鶴展翅一樣。" 胡光明說,父親臨終前特別囑咐:這群鳥已與胡家相處 40 年,就像胡氏家族一樣不斷壯大不斷興旺,胡家人有義務、有責任把愛鳥護鳥之風傳下去。

" 你看,現在整個林子都是鳥。有白鶴、鷺鷥、三叉、斑鳩、貓頭鷹等鳥類,白鶴的數量由原來為數不多的幾隻,發展到現在上千隻了。" 老人說,他沒有辜負父親的臨終之託。

勸阻掏鳥蛋 斷拒購鳥者

幾十年的護鳥歷史,老人沒少與他人紅過臉。

胡光明說,由於地處偏遠鄉村,多年前因生活困難,附近的小孩們經常去鳥窩裡掏蛋來改善生活,他發現一次制止一次,硬叫孩子們把鳥蛋放回窩裡。為此,他還和鄰居起了隔閡,引來一些不愉快的事。

" 有一段時間,就是因為遭到破壞,周邊其他林子的鳥明顯減少。" 老人說,但他家這片林子裡,卻是鳥兒歡歌,群鳥集居,成雙成對的繁衍生息。

這道獨特的風景,也引來買家注意。不斷有城市公園、景區景點的人員來到他家,以每對白鶴 40 元錢的價、甚至更高的錢找他買鳥,但均被老人拒之門外,一隻鳥也沒賣過。

" 還有不少人看中了我家林子裡的梨樹,以每棵 1000 元價格購買,還有人看中楠木出高價購買。" 老人說,他身體不太好,生活一度過得十分清淡,也確實需要錢,但他還是抵制住了誘惑:" 再多的錢我也不會賣樹,我要是把這些樹賣了,鳥兒就沒有地方住了。鳥兒沒了,大自然將是一片寂靜,哪來的鳥語花香?鳥兒沒了,我就是一個罪人。"

種下十畝林 但使群鳥歸

胡家房前屋後的樹椏上,總有些被砍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小樹枝。老人解釋說,這些是他為鳥兒搭窩準備的 " 建材 "," 鳥兒增多了原來的窩不夠用了,它們得建新家啊。"

隨著鳥兒繁殖越來越多,胡家以前種植的樹已滿足不了它們棲息的需求。胡光明和孩子們在自家近兩畝的自留地裡種上梨樹、板慄、紅豆杉、小葉楠木等,為鳥兒創造新的環境。現在,胡光明家周邊林子已有 10 來畝,裡面種有數十棵大梨樹和數十棵小葉楠木以及楓香、杉樹、槐樹等,成了鳥兒的樂園。

這些年的辛苦,鳥兒也給了他 " 回報 ":每天清晨或傍晚,胡光明總會來到林子邊發聲,用他特有的方式喚鳥。鳥群似乎也通人性,樹林裡一時間百鳥歡騰,展翅鳴叫。這讓獨居在家的老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如今,胡光明老人的子女均各自長大並成家立業,有的在浙江打工,有的在縣城購買房子。他的老伴為了照顧孫子上學,在縣城與兒孫一道生活。兒子多次動員他出去散散心,可胡光明為了保護鳥類資源,仍堅持 1 個人居住在六榀大木房裡,周末節假日,兒孫們回家來,一起觀鳥養鳥。胡氏後人說,他們要讓這群鳥,永遠生活在這裡。

陳昌霖 貴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寶華

相關焦點

  •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時間:2018-11-22 15:38   來源:彭州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11月9日,由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組織的保護月野生動物放歸活動在彭州舉行,近百隻(頭)野生動物放歸白水河
  • 雲南盈江石梯村:獵鳥變護鳥,踏出生態致富路
    「石梯的變化,是把砍樹人變『護林人』『護鳥人』,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太平鎮雪梨村黨總支書記胡培松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胡培松說的鳥,是在全球分布區域十分狹窄的犀鳥等珍稀鳥類。  「2015年2月,一群人背著照相機、攝像機,翻山越嶺來到我們村,拿出畫滿鳥的書,問我有沒有見過書裡面的鳥。」
  • 徐聞角尾愛鳥護鳥構建和諧生態美
    在今年候鳥飛臨前一個月,角尾鄉黨委政府就全面開展了候鳥保護工作,先後召開候鳥保護「雙百日」專項工作會議、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工作會議,分別和12個村委會籤訂了候鳥保護責任書,又和轄區內的13家食莊餐館籤訂不收購、不銷售販賣候鳥保證書,向各村印發了關於候鳥保護的宣傳橫幅30條,利用LED電子屏播放宣傳標語25條,派發宣傳資料1500多份,多次在學校舉辦保護候鳥專題班會課,增強群眾和學生、家長愛鳥護鳥意識。
  • 2018任鳥飛---兩個執著護鳥的老頭
    在溼地守護中,每次發現新飛來的鳥兒,特別愛宣傳的老喬,還有一個最讓眾多觀鳥人感到溫馨的習慣---及時的發布鳥訊!每次拍攝到了精彩的畫面,都會第一時間在秦皇島市觀(愛)鳥協會任鳥飛項目微信群內發麵信息,提醒大家注意觀察。
  • ...2000隻回家繁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白鷺山下,有群「鳥爸鳥媽」
    餵食、觀測、幫助幼鳥們熟悉陌生環境……身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獸醫院院長,50歲的劉建勳帶著徒弟王子祥,嫻熟地照料起這群「鳥寶寶」。早在11年前起,劉建勳和四五個同事組成的救護團隊,就成為了一群夜鷺、白鷺幼鳥的「代理爸媽」。從人工餵養到練習飛翔和捕食,如今,當年的那群幼鳥已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山林安家落戶,家族隊伍繁衍壯大。
  • 江西都昌:老漁民「上岸」,護鳥又護魚
    隨著禁捕退捕政策的實施,段慶縣從老漁民變身為「護魚員」。在成為「護魚員」之前,他還是一位擁有十年護鳥經歷的「護鳥員」。2010年夏,段慶縣在鄱陽湖邊散步,恰巧碰上現為西源鄉小天鵝協會會長的曹意助在巡湖,曹意助手臂上的紅袖章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曹意助的引領下,2010年10月起,段慶縣就開始了湖區巡護、保護候鳥宣傳等活動。
  • 中國有多少種鳥?幾個是咱命名的?
    前幾天與居士哥哥聊到關於鳥的分類問題,其中談到鳥綱—佛法僧目項下的鳥,覺得這個命名很「中國味兒」,以為是跟中國人有關,後經小編查詢,其實是隔壁的日本和尚空海發現的。如果非要說跟中國沾邊,那就是空海和尚曾經留學過咱大唐。以發現新鳥種為人生目標的居士哥哥,他對鳥的分類、命名少有中國人的參與耿耿於懷。
  • 「護鳥」就是護住「金飯碗」——雲南石梯村的生態脫貧經
    新華社昆明11月7日電 題:「護鳥」就是護住「金飯碗」——雲南石梯村的生態脫貧經 新華社記者安曉萌、姚兵 山風徐徐,鳥鳴陣陣。早上7點半,石梯村村民徐小龍照例帶上玉米面粉和黃粉蟲,來到鳥類監測點投餵鳥兒。雖然最近來觀鳥的人不多,他仍然堅持每天來餵三次。
  • 千畝晚稻不收割 江西餘干護鳥獻「糧」策
    實際上,這背後是江西餘干探索護鳥「糧」策的故事。19名護鳥員,成立候鳥管護隊,負責巡護、疫源疫病防控等。值得一提的是,種植戶們紛紛主動加入護鳥的行列。  在候鳥光顧的大片農田中,張富根家中一百多畝稻穀都給了候鳥。然而,在政府提出生態補償的措施後,張富根便從稻田「驅鳥人」成了護鳥「守望者」。「現在感覺這些鳥就像自家孩子一樣,只有聽見鳥叫聲才安心、踏實,希望大家能一起把鳥愛護好。」對於政府的補助,張富根表示十分滿意,這不僅減少了他的經濟損失,還為他節省了收割的費用。
  • 護生行動【餵鳥篇】轉發即是大護生!多多支持,無比感恩!
    一對野生鳥一般一年成功繁殖十隻小鳥。這十隻小鳥能成功活到第二年繁殖季節的不到四分之一。其中將近一半的小鳥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而死亡,所以餵食野生鳥意義重大。對我們來說幾塊錢不算什麼,對它們來說無比重要!食物讓它們的生命得意延續!而救了它們的命,您也必定會福壽綿長!餵食地點:
  • 「國鳥」候選人、鳥中貴族,這些珍稀鳥類特有種,你還不認識?
    如果考慮到物種多樣性保護和物種區系的劃分, 我國目前共有105種已知特有鳥。下面我們來認識幾種,它們可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哦!1紅腹錦雞閃耀世界的中國「金雞」雉類是中國鳥類特有種中最豐產的類群 。它們既是陸禽 ,又是留鳥 ; 它們不善飛翔 ,很容易成為特有種 。所以在中國鳥類特有種中 ,僅雉類就有22種 , 約佔1/5,是特有種數量最多的類群 。雉類被大家認識往往是由於其雄鳥有著異常豔麗的羽毛 ,相比之下 ,雌鳥則顯得暗淡無光 。這在動物界裡是普遍現象 ,因為雄性要用豔麗的外表吸引雌性注意,似乎在說 「 看我長得帥不帥 」,而雌性因為要育幼 ,所以要儘可能隱藏起來 。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英國「鳥神」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成為中國多個立法機構環保法律顧問,幫助玉樹發展生態經濟  在溫榆河畔與記者攀談了幾個小時,英國人唐瑞(Terry Townshend)扛著三腳架準備回家,這一天,唐瑞總共看到42種鳥類。
  • 暖聞|江西七旬候鳥醫生:為每一隻病鳥寫病歷,救治超5萬隻
    然而,護鳥之初,連妻子、孩子都不理解李春如對候鳥「莫名其妙的責任感」,「人都沒飯吃,怎麼還管鳥」。李春如對此並不在意,他說,自己認定了一件事絕不回頭。李春如來到候鳥醫院。「把護鳥當作一生事業」「那幾棟白色房子,看到沒?」
  • 護鳥南飛!廣東三大舉措確保候鳥安全遷徙
    廣東優美的自然環境吸引了眾多候鳥遷徙停留,省林業局從三個方面下狠功夫,守護鳥集鱗萃的綠美南粵。,有力震懾了非法捕鳥犯罪團夥。 加強督導檢查,嚴厲打擊破壞候鳥資源違法犯罪行為 陽江嚴打張網捕鳥,為候鳥保航護飛
  • 來看鳥吧!鄭州這裡要打造萬畝鳥類棲息地保護區
    作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牟縣黃河溼地內將打造萬畝鳥類棲息地保護區,確保黃河灘區人與候鳥和諧共生。6 月 19 日上午,鄭州市人大副主任張春陽帶領人大代表一行 50 餘人來到中牟黃河灘區鳥類棲息地保護區管理站,調研野生動物保護開展情況。縣領導方本選、楊書立、盧志剛、縣林業局局長何勝、森林公安局局長蔡群成陪同。
  • 弱鳥鬥強蛇
    去年6月30日星期日,我隨1314群友去本溪老邊溝採風。在一條河邊,突然發現河對岸崖壁旁,有兩隻小鳥在發了瘋似地叫,一邊叫還一邊往上衝,衝擊的位置是一片綠葉雜草覆蓋的巖石小平臺。看這個架勢肯定有不尋常的事發生了,於是繞過河去想一看究竟。繞到附近後仔細觀察,發現一條大蛇在吞吃一隻幼鳥,大蛇足有一米多長,5—6釐米粗。
  • 全國「愛鳥周」活動舉行 「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中國政府一直很重視對野生鳥類的保護,自1981年正式確立「愛鳥周」以來,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今年,各地也都以「愛鳥周」為契機積極創新鳥類保護活動,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 候鳥成「強盜」,魚塘變「食堂」,保魚還是護鳥?
    這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選擇題」——保魚還是護鳥?他們似乎誰都「惹不起」。 光是東方白鸛,數量就是往年的三倍 馮義豹,已經和東方白鸛「僵持」了近一個月。
  • 新疆鳥種介紹:都好可愛啊
    新疆為該鳥種或特殊亞種在國內的主要分布地區,廣布或局部常見。主要是歐洲及中亞地區廣布鳥種在新疆的繁殖鳥或越冬鳥。漠地林鶯 典型的荒漠類鳥種,不常見,在近地面的荒漠灌叢營巢。灰柳鶯新疆各地夏候鳥,活動於山地的溝谷,林緣,灌叢。花彩雀鶯繁殖於天山高山灌叢地帶,冬季下至低海拔山前。戴菊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崑崙山區的留鳥,垂直遷徙,部分阿爾泰地區的戴菊在天山一線越冬。
  • 東方白鸛遭毒殺調查:職業殺手隨鳥遷徙一路投毒
    同時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及《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面積超過60萬畝,當地林業部門的巡護力度卻捉襟見肘。大港城鄉一體化辦公室林業科科長張文續說:「科裡就4個人,繞保護區巡護一圈,就得一整天。」每年3月,東方白鸛在俄羅斯東南部和我國東北地區繁殖,9、10月份離開繁殖地,成群分批往南遷徙。莫訓強,護鳥志願者、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