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壽帶鳥現身句容 「鳥友隊」記錄下美麗身影

2020-11-26 大蘇網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楊志國 劉憲卓 記者 曹德偉)" 身著迷彩服,背著照相機,騎著電動車,帶著小板凳 ……" 日前,在鎮江句容,有一支老年 " 鳥友隊 " 成立半年來足跡遍布周邊鄉鎮,從 6 月中旬到 7 月下旬,他們在句容境內追蹤了一個多月,成功拍攝到了稀有的白壽帶鳥和紅壽帶鳥的美麗身影。

△白色壽帶鳥

" 鳥友隊 " 隊員劉憲卓告訴記者,今年 6 月中旬,他們在拍鳥的過程中,偶爾在句容河風光帶發現了白壽帶鳥的身影,讓他們興奮不已,經過 2 天的觀察,確定了鳥窩的位置,不過此時小鳥已經出窩,並離巢飛到河對面,再加上當時陰雨,光線不好,給觀察拍攝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且過了一周左右,白壽帶鳥就帶著小鳥飛走了。

△紅色壽帶鳥

不過 " 鳥友會 " 的隊員們繼續追蹤觀察,7 月中旬,隊員韋偉在當地的黃泥壩突然發現了紅壽帶鳥的身影,找了近一周,直到 7 月 23 日,他們才發現了鳥窩,當時為了不驚擾鳥兒們的 " 一家 " 的生活,隊員們只能遠遠地拍了幾張圖片,第二天,小鳥也出窩了。" 出窩之後,想要拍攝就比較難了,這次在句容能同時發現白、紅壽帶鳥的身影,真是特別地驚喜,說明句容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劉憲卓說。

壽帶鳥,因有兩根靈動飄逸的長尾巴,形似綬帶而得名,有著 " 林中仙子 " 的美稱。2012 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種極其珍貴的鳥類。在自然界之中,壽帶鳥的數量較少,並不常見,且繁殖能力較低,對生存環境質量要求比較高。之前在安徽績溪發現壽帶鳥相對較多。

△老年攝友隊

據介紹," 鳥友隊 " 大多都是離退休人員,年齡最大的有 76 歲,最小的也有 61 歲,平時喜歡攝影,雖然組建才半年多,但他們走遍了句容周邊 20 公裡範圍內各個村,觀察拍攝到了近百種鳥類,其中還發現了不少珍稀品種的鳥類。" 我們觀鳥、攝鳥的目的,也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大自然,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希望更多人能夠加入到愛鳥、護鳥的行動中來。" 劉憲卓說。(通訊員供圖)

相關焦點

  • 績溪「林中仙子」壽帶鳥登上央視!
    讓攝友們戀戀不忘、痴心追隨的就是有著「林中仙子」和「林中鳳凰」之稱的綬帶鳥。每年夏季,綬帶鳥如約而至。因為溪馬村獨特的自然環境,吸引綬帶鳥到此繁衍生息。鳥友們可以相約同行,觀賞「林中鳳凰」之餘,還可以體驗農家的熱情與質樸,住農家小院,吃徽州特色家常菜。
  • 陝西楊凌發現世界級瀕危物種「壽帶鳥」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鳳凰,其實,它叫壽帶鳥。因體態優美而被稱為「林中仙子」,早在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日,楊凌攝影愛好者鄒根喜在小湋河楊凌段拍到六隻壽帶鳥。美麗的身姿時而在林間跳躍停歇,時而在空中飛舞,時而在林間穿梭,他用鏡頭記錄下了美好瞬間。
  • 鳳凰的遠親,壽帶鳥名字的寓意太好了!
    說到鳳凰,它的原型到底是什麼,還真的很難說的清,孔雀可以說是最受人們認可的一種鳳凰原型了,它們開屏的時候特別的美麗富貴,我們中國特有的紅腹錦雞也是鳳凰的原型之一,它們色彩繽紛,長得十分的漂亮。還有一種鳥類,也可稱得上是鳳凰的遠親了,它們就是壽帶鳥。壽帶鳥長得十分有辨識性,雄性的壽帶鳥有著長長的尾巴,像是仙女的絲帶一樣,十分的優雅。頭頂有一簇冠羽,看著就很富貴的樣子。
  • 白色壽帶鳥首現溫州
    溫州網訊 近日,市區景山公園飛來一隻瀕危稀有的白色壽帶鳥,還在景山「安營紮寨」,住了下來。  據了解,從5月開始至今,在溫州的景山等地都有發現壽帶鳥的身影,但以往看到的都是紅色居多,這次飛來的白色壽帶鳥還是首次出現。景山動物園管理處副主任郭建華告訴記者,這隻白壽帶鳥的出現,令無數觀鳥攝影愛好者「競折腰」,不少人幾乎天天蹲守。甚至,不少外地的鳥友也趕來一睹它的芳容。
  • 壽帶鳥飛入尋常百姓家 屬省級保護動物襄陽不多見
    經動物園專家辨認,這是一種益鳥,叫壽帶鳥。江先生在魚梁洲開了家農家樂。兩個月前,店內的工作人員在旁邊的樹上發現了一隻白色小鳥,小鳥的頭部是黑色的,藍色的眼珠,體型十分優美,每次飛起來,甩動的尾巴像條舞動的綢帶。昨日上午下雨,這隻小鳥躲進了附近的一棵樹上,樹上居然有個鳥巢,鳥巢內還有雛鳥的跡象。而沒過多久,又一隻同樣的小鳥飛進鳥巢中。這種小鳥叫什麼名字?
  • 壽帶鳥因拖著白色的長尾,飛翔於林間,因而又稱之為一枝花!
    壽帶鳥共有14個亞種,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釐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幹紋。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
  • 尋找世界上最美的長尾鳥,最後一個的造型絕無僅有
    最無辜的長尾鳥:黑寡婦長尾鳥。也許一身黑色羽毛讓人聯想到了寡婦這個稱謂,事實上長尾飄飄的大多是雄鳥最大眾的長尾鳥:孔雀。孔雀是一種非常漂亮而且被熟知的禽鳥,但你知道嗎?世界上還有一種十分稀有的黑孔雀,就連網際網路上關於黑孔雀的資料也不多
  • 瀕危物種壽帶鳥林間哺育幼崽
    近日,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楓楊林溼地公園,一對壽帶鳥在巢邊翻飛,餵食嗷嗷待哺的幼崽,畫面溫馨。  壽帶鳥在中國為夏候鳥,羽翼漂亮,林間飛行,宛如精靈。每年5月—7月,壽帶鳥會飛至江南流域繁殖後代。壽帶鳥以昆蟲為主食,主要空中捕食正在飛行的昆蟲。
  • 能與傳說中的鳳凰比美的鳥,有著鳥族一枝花的美譽
    相信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種鳥,它們長得有幾分像傳說中的鳳凰,而且江湖人稱「一枝花」,端的是美豔絕倫。一枝花的學名叫做壽帶鳥,屬於雀形目、鶲科下的一種小型鳥類。這種鳥的亞種有很多,按照不同地域不同形態劃分有多達十四個亞種。壽帶鳥的亞種命名多是按照地名而定的,比如壽帶鳥滇西亞種、壽帶鳥松巴島亞種、壽帶鳥印尼亞種、壽帶鳥緬甸亞種、壽帶鳥馬來亞種等等。但無論任何一種壽帶鳥,它們的體型都不大,體長基本都維持在三十釐米左右。
  • 觀鳥觀出鳥們的一些趣事
    觀鳥攝鳥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觀察自然生態條件下的鳥類活動狀況能夠增長自然科學知識。觀鳥首先要認識所觀察的鳥種,從書本和電腦上查閱相關鳥類知識,觀鳥的過程也是學習實踐掌握鳥類知識的過程。各種不同鳥的生態習性也不相同,正確辨認鳥種是觀鳥先決條件,特別是那些珍稀鳥種和本地發現的新鳥種。
  • 珍稀黑鸛光臨南京引鳥友轟動 全球僅3000隻(圖)
    [提要] 近期一些常年不易見的北方鳥頻頻現身南京,長江溼地陸續發現黑鸛、楔尾伯勞、黑臉琵鷺等罕見鳥種,鳥友組團探尋,更有人拍攝到了一隻罕見黑鸛幼鳥,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在不少國家已絕跡,這在鳥界引起了一片譁然。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趕緊看看它們長啥樣
    這不,揚州鳥友錢治華有了新的記錄——在高郵湖拍攝記錄到兩隻半蹼鷸,它們還是頭一次在揚州被發現。揚州「鳥家族」的成員也因此增加到了278種。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   半蹼鷸,也是「鷸蚌相爭」中鷸鳥的一種。跟很多鷸鳥一樣,長長的嘴巴是它最為明顯的標誌之一。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一書中,半蹼鷸被列為「稀有物種」。
  • 獵奇:長尾鳥雀(咬鵑和壽帶鳥)
    獵奇:長尾鳥雀1、鳳尾綠咬鵑:雨林鳳凰長尾:★★★★★美麗:★★★★★類別:攀禽瀕危:★★★★★科目:咬鵑目咬鵑科綠咬鵑屬鳳尾綠咬鵑又名格查爾鳥,愛沙爾克鳥,俗稱綠咬鵑、大咬鵑,是咬鵑中體型最大的,據說是鳥類尾巴最長的鳥,加上尾羽長達70釐米。
  • 歷時4年 拍鳥100多種 她說想拍遍杭州所有的鳥
    白頭鵯  壽帶鳥  丘鷸鳥  褐頭鷦鶯  浙江在線5月1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陳豔 蔣永琴 文/攝 )在好攝之友中他們早起晚歸,不懼嚴寒酷暑,會耐著性子舉著重重的器材等待幾個小時,只為定格下幾秒精彩的瞬間。他們是生態攝影愛好者,熱愛拍鳥,俗稱「打鳥人」。  好攝之友「怡樂」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怡樂本名蔣永琴,杭州人,2013年退休後就漸漸戀上了攝影,尤其喜歡拍鳥。
  • 白色壽帶鳥飛翔瞬間:長尾搖曳,如風箏飄帶,異常優雅悅目
    壽帶鳥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釐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幹紋。白色型壽帶鳥,是老年鳥的羽色,其胸、背及尾均呈白色,並雜以黑色羽幹紋。
  • 南泉頻現壽帶鳥 花溪河畔拍鳥熱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壽帶鳥開始在南泉公園安營紮寨,白鷺、黃鸝、紅嘴藍雀也紛紛登場。公園內,時常會見到鳥兒在河岸盡情覓食、嬉戲、生息、繁衍。長著華麗尾羽的壽帶鳥。鳥兒來了,攝友和遊客也開始多了起來,在花溪河畔,不分年齡、不分遠近,只要天晴,總有一群痴迷攝友在此架起「長槍短炮」,捕捉、欣賞小鳥覓食、打鬥的精彩場面。而今,幾乎每天都有攝影愛好者前往南泉,拍鳥觀鳥已成了公園的一道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