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楊志國 劉憲卓 記者 曹德偉)" 身著迷彩服,背著照相機,騎著電動車,帶著小板凳 ……" 日前,在鎮江句容,有一支老年 " 鳥友隊 " 成立半年來足跡遍布周邊鄉鎮,從 6 月中旬到 7 月下旬,他們在句容境內追蹤了一個多月,成功拍攝到了稀有的白壽帶鳥和紅壽帶鳥的美麗身影。
△白色壽帶鳥
" 鳥友隊 " 隊員劉憲卓告訴記者,今年 6 月中旬,他們在拍鳥的過程中,偶爾在句容河風光帶發現了白壽帶鳥的身影,讓他們興奮不已,經過 2 天的觀察,確定了鳥窩的位置,不過此時小鳥已經出窩,並離巢飛到河對面,再加上當時陰雨,光線不好,給觀察拍攝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且過了一周左右,白壽帶鳥就帶著小鳥飛走了。
△紅色壽帶鳥
不過 " 鳥友會 " 的隊員們繼續追蹤觀察,7 月中旬,隊員韋偉在當地的黃泥壩突然發現了紅壽帶鳥的身影,找了近一周,直到 7 月 23 日,他們才發現了鳥窩,當時為了不驚擾鳥兒們的 " 一家 " 的生活,隊員們只能遠遠地拍了幾張圖片,第二天,小鳥也出窩了。" 出窩之後,想要拍攝就比較難了,這次在句容能同時發現白、紅壽帶鳥的身影,真是特別地驚喜,說明句容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劉憲卓說。
壽帶鳥,因有兩根靈動飄逸的長尾巴,形似綬帶而得名,有著 " 林中仙子 " 的美稱。2012 年,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種極其珍貴的鳥類。在自然界之中,壽帶鳥的數量較少,並不常見,且繁殖能力較低,對生存環境質量要求比較高。之前在安徽績溪發現壽帶鳥相對較多。
△老年攝友隊
據介紹," 鳥友隊 " 大多都是離退休人員,年齡最大的有 76 歲,最小的也有 61 歲,平時喜歡攝影,雖然組建才半年多,但他們走遍了句容周邊 20 公裡範圍內各個村,觀察拍攝到了近百種鳥類,其中還發現了不少珍稀品種的鳥類。" 我們觀鳥、攝鳥的目的,也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大自然,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希望更多人能夠加入到愛鳥、護鳥的行動中來。" 劉憲卓說。(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