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常年不易見的北方鳥頻頻現身南京,長江溼地陸續發現黑鸛、楔尾伯勞、黑臉琵鷺等罕見鳥種,鳥友組團探尋,更有人拍攝到了一隻罕見黑鸛幼鳥,目前全球僅存3000隻左右,在不少國家已絕跡,這在鳥界引起了一片譁然。[
網友慶幸沒去廣東]
珍稀黑鸛光臨南京
全球僅3000隻,鳥友們還發現了楔尾伯勞、黑臉琵鷺等
今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格外猛,氣候波動也比較頻繁!但是一些常年不易見的北方鳥卻頻頻在南京現身。這段時間,鳥友陸續在長江溼地發現黑鸛、楔尾伯勞、黑臉琵鷺等罕見鳥種,可謂是驚喜連連。
轟動:黑鸛讓鳥友驚奇
鳥友範明24日在溼地拍攝到了一隻罕見的黑鸛,還是幼鳥,這在鳥界引起了一片譁然。昨天,鳥友們更是組團扎堆前去尋找。一隻黑鸛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這還要從黑鸛的身價說起,黑鸛又名烏鸛、黑巨雞,是世界瀕危珍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曾是分布廣、較常見的一種大型涉禽,但近幾十年來世界範圍內種群數量驟減,在瑞典、丹麥、比利時、荷蘭、芬蘭等國已絕跡,全球的總數量僅存3000隻左右。
而在南京引起轟動,除了這傲人的「資本」外,更是因為它之前從未被鳥友記錄過。「黑鸛越冬地帶一般在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南京很少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因為飛得很高,範明也只能逆光拍攝到這種黑鸛。但是懂行的一眼就看出,那就是黑鸛!
奇怪:巨鷗捉魚又放生
除了黑鸛,鳥友這幾天陸續在江邊溼地看到了楔尾伯勞和紅嘴巨鷗,這些雖然不如黑鸛珍貴,但也是今年第一次見到。特別是紅嘴巨鷗一般只在沿海地帶出沒,南京難得一見。
紅嘴巨鷗不僅第一次出現,而且一來就是上千隻。這種鳥可謂「最上鏡」,紅色的誇張的大嘴配上黑帽子,別說有多威風了。而「極樂鳥」還發現了奇怪的一幕,紅嘴巨鷗以極快的速度從水塘裡叼起大魚,卻沒一會兒,又鬆口將大魚放掉。在幾經觀察之後,「極樂鳥」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原來這是「鳥媽媽」在向幼鳥傳授捕魚技巧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疑惑:是天氣異常逼其南下?
聽說南京來了這麼多罕見的鳥,鳥友們也按捺不住,昨天紛紛前往尋找。但是,鳥友「極樂鳥」說,這些鳥兒很可能只是過客,再去探望,已難覓蹤跡。「黑鸛的到來,是不是可以說天氣異常導致的結果?」「楔尾伯勞一般在黃河一線以北生活,南方長江一線很少。」為什麼今年南京出現這麼多稀有的北方鳥種,鳥友在網上紛紛討論起來,其中更是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是天氣原因造成。另一派則認為是鳥兒們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了。
「天氣說」鳥友認為,今年的冬天來得格外早、格外猛!十一月份的這場大雪可能會促使靠北一些的鳥兒南下,到長江流域一帶越冬或者盤桓。但是更多的鳥友對這種觀點持保留意見。範明認為,這些鳥兒大多是在魚塘以及隱蔽的溼地處發現,因為這裡有豐富的食物和安全的環境吸引著它們。對城市來說,周邊的天然溼地是稀缺的自然資源,如今各地溼地都在大面積縮減,這或許是鳥兒們找到的一片「淨土」。
小資料:
黑鸛
保護等級: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形態特徵:大型涉禽,全長約100cm。上體從頭至尾包括翼羽呈黑褐色,有金屬紫綠色光,頦、喉至上胸為黑褐色,下體餘部純白色。虹膜為褐色或黑色,嘴、圍眼裸區、腿及腳均朱紅色。幼鳥的頭、頸及上胸均為褐色,頸及上胸羽端棕褐色,呈點斑狀,翼羽及尾微綴以淡棕色,胸腹中央微沾棕色,嘴及腳為褐灰色。
保護珍禽,人人有責:廣東雷州盛行「鳥宴」 千萬候鳥南下過冬遭捕殺
儘管林業執法部門近年來多次打擊整治,但廣東雷州市紀家鎮捕鳥殺鳥之風依然盛行。連日來,筆者深入當地採訪發現,「鳥宴」已成紀家鎮大小酒肆一道風景,千千萬萬隻候鳥慘遭血光之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