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啟幕 3000多隻蒙古、西伯利亞小天鵝首次...

2021-01-08 華聲在線

數十萬候鳥雲集,到洞庭來觀鳥

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啟幕 3000多隻蒙古、西伯利亞小天鵝首次亮相

11月開始,3000多隻小天鵝從蒙古、西伯利亞等地成群結隊飛到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的東古湖溼地棲息。李石裡 攝

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副省長陳文浩出席並宣布活動開幕。

3000多隻小天鵝「組團」來過冬

洞庭湖是國際重要鳥類越冬地,被稱為「鳥類的天堂」。湖南高度重視候鳥保護工作,省政府從2010年起發布通告對野生鳥類進行禁獵,成為全國首個全面禁獵野生鳥類的省份。同時,我省堅持以法護鳥、以林護鳥、以節護鳥,相繼開展了「洞庭風雷」「百日護鳥」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濫捕濫獵候鳥的違法犯罪行為。

如今,洞庭湖區鳥類數量穩步增長,現有鳥類352種,佔全國種數的三分之一,越冬候鳥近年每年增長兩萬餘只,達24.7萬隻,白鶴、小天鵝、白鸛、白琵鷺等珍稀鳥類頻繁現身,湖區成為了「鳥類的天堂、觀鳥的勝地」。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11月開始,已經有3000多隻小天鵝,從蒙古、西伯利亞等地成群結隊地飛來了位於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的東古湖溼地。這樣大規模的小天鵝成群棲息,在東古湖溼地還是首次。

在11月中旬的環洞庭湖越冬水鳥初期調查中,已有近12萬羽越冬水鳥進駐洞庭湖。預計隨著寒潮加劇,近期還將有更多候鳥來此越冬。

10頭北京麋鹿加入洞庭湖麋鹿種群

當天,在洞庭湖溼地中央的注滋河畔,10頭從北京引入過來的麋鹿,在這裡放歸自然。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總工程師宋玉成介紹,「引入這批的麋鹿是為了避免洞庭湖麋鹿種群的近親繁殖,提高多樣性,使洞庭湖麋鹿種群更健康地發展和壯大。」

「這並不是湖南首次引入麋鹿群。」宋玉成表示,「1998年,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26頭麋鹿渡過長江來到東洞庭湖畔;在2016年的時候,我們又從江蘇引入18頭麋鹿。所以,現在的洞庭湖麋鹿融集了全國的三大種群。洞庭湖的麋鹿群,發展到今天已有約220頭。」

據介紹,本次觀鳥節,不僅有觀鳥賽、實地考察等常規活動,還將舉行文創展覽、公眾視頻觀鳥、攝影徵文大賽等眾多活動。

分會場

《黑鸛小西的一天》宣教動畫片首發

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常德分會場)暨西洞庭湖青山湖候鳥苑開園儀式在洞庭湖西濱·漢壽西洞庭湖保護區舉行。當天,常德分會場觀鳥大賽也正式舉行。在大賽啟動儀式上,表演了候鳥保護科普劇,並舉辦了《黑鸛小西的一天》宣教動畫片首發儀式。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為其珍惜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黑鸛又有「鳥中熊貓」之稱。早在2007年11月,在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就發現了23隻黑鸛,當時黑鸛在全球的數量僅存3000隻左右,東部種群遷徙途中的數量僅存100餘只。自2010年起,西洞庭湖黑鸛數量穩定在30隻左右。2015年2月,西洞庭湖成立了我國首個黑鸛守護站。

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0044公頃,以黑鸛、白鶴等珍稀瀕危物種和西洞庭湖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區內有維管束植物424種,鳥類226種、魚類112種、底棲動物65種、兩棲動物13種、爬行動物20種、哺乳動物26種,溼地資源十分豐富。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

觀鳥常識

最佳時間在清晨和傍晚

◆ 觀鳥時間

從一天活動情況看,鳥類一般在清晨最活躍,鳴叫、取食等活動頻繁。多數鳥類在日出後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的時間段附近比較活躍,所以一天中最佳觀鳥時間應在清晨和傍晚。

◆ 觀鳥區域

在洞庭湖觀冬候鳥最佳區域是大、小西湖,採桑湖,君山後湖,春風湖和紅旗湖等區域。在這些區域觀鳥可以看到雁形目、鶴形目、鸛形目等近70種水鳥,而且數量極其龐大。

◆ 觀鳥必備

8-10倍雙筒望遠鏡、20-60倍單筒望遠鏡,鳥類圖鑑及其他鳥類識別參考資料,如《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值得注意的是,觀鳥時要儘量穿著與環境色彩相近的戶外衣褲,不要穿戴紅、黃、橙、粉紅和白色的衣帽,因為大多數鳥類對這些鮮亮的顏色非常敏感,不願靠近。

相關焦點

  • 冬季到洞庭來觀鳥!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
  • 12萬候鳥進駐洞庭湖,還等什麼?相約嶽陽,先睹為快!
    受一下今天的大風嶽陽的天氣真的「凍」真格了不管大風大雨都阻止不了來洞庭湖越冬的水鳥今天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得知今年環洞庭湖越冬水鳥初期同步調查已經結束>目前已有近12萬羽越冬水鳥進駐洞庭湖預計隨著寒潮加劇近期還將有更多候鳥來此越冬據介紹,洞庭湖今冬較往年退水要遲些,為適時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鳥現狀,11月16-17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中科院亞熱帶生態所、西洞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組成9支調查隊伍,分赴東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橫嶺湖區域,開展環洞庭湖區越冬水鳥初期調查
  • 「亞洲飛人」低空極限挑戰洞庭湖成功
    圖片均由 通訊員 提供)星辰在線10月24日訊(通訊員 彭小花)10月24日下午12點30分,「極目雲夢澤,鳥瞰嶽陽城」低空極限挑戰洞庭湖在嶽陽巴陵廣場上空開啟,此次挑戰由嶽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是「嶽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2020年嶽陽國際旅遊節正式啟動後的第一場活動
  • 第十一屆湖南·陽明山旅遊節開幕 好吃好玩等你來
    陽明山旅遊節開幕,好吃好玩等你來 華聲在線4月26日訊 今天,第十一屆湖南·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健康中國 魅力河山」2017國際越野跑挑戰賽(和美陽明山站)在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陽明山萬和湖廣場啟幕。
  • 2萬多隻雁鴨正在崇明嬉戲,觀鳥已入黃金期
    隨著氣溫的進一步下降,在12月或者1月的時候,保護區內的候鳥數量可能會達到一個最高值,數量大約在4萬到5萬隻。這些來自阿拉斯加、西伯利亞、蒙古等地區的雁鴨在陽光下毛色發亮;秋冬柔和的光線裡,毛色雪白的小天鵝在鳥群中十分搶眼,它們也是東灘自然保護區的明星物種,每年都會按時到來。大部分候鳥會選擇在春暖花開時節離開東灘。
  • 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
    珍稀白鶴首次入閩,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來泉越冬、過境的候鳥種群和數量越來越多,不少候鳥從「遊客」變成「居民」——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白鶴首次入閩,圖片攝於石獅溼地公園。(茅羅平 攝)小天鵝,攝於泉州灣水頭外線。(吳東塔 攝)雉雞,攝於安溪。
  • 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圖」
    來源:泉州網珍稀白鶴首次入閩,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來泉越冬、過境的候鳥種群和數量越來越多,不少候鳥從「遊客」變成「居民」——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白鶴首次入閩,圖片攝於石獅溼地公園。據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主任委員、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介紹,此次首次造訪福建的白鶴是極其珍貴的溼地水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瀕危等級最高,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約4000隻。白鶴對棲息地要求非常高,能被白鶴看上的棲息地或越冬地,必然是水草豐茂、食物充足、氣候溫和、溼地面積較大等自然環境優良的地區。
  • 第十一屆青島國際"帆船周·海洋節"將啟幕 涵蓋七大板塊約50項賽事
    原標題:第十一屆青島國際「帆船周·海洋節」將啟幕 涵蓋七大板塊信網7月25日訊 青島是中國近現代帆船運動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家帆船俱樂部就誕生在青島。 來源:信網7月25日下午,信網(0532-80889431)從第十一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帆船周·海洋節」將以「傳承奧運,揚帆青島;帆船之都,乘峰啟航」為主題,突出「七賽一營」,涵蓋七大板塊、約50項賽事、交流、文體、商貿等活動,舉辦時間為8月9日至18日,地點為青島奧帆中心。
  • 洞庭湖觀鳥大賽周五開賽 23支隊伍PK識鳥本領
    洞庭湖觀鳥大賽周五開賽 23支隊伍PK識鳥本領 來源:紅網 作者:李婷 編輯:吳若蘭 2015-12-08 08:55:53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10月中旬洞庭湖水位開始下降 吸引黑鸛、白琵鷺、灰鶴等多種珍稀鳥類
    超兩萬隻候鳥光臨東洞庭湖 10月中旬洞庭湖水位開始下降,吸引黑鸛、白琵鷺、灰鶴等多種珍稀鳥類 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長沙訊 今年7月以來,東洞庭湖一直保持高水位,而入秋以後,10月中旬的洞庭湖水位開始下降。截至目前,已有超兩萬隻候鳥來到東洞庭湖。 11月1日,記者從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姚毅處獲悉,目前東洞庭湖水鳥種類共有30多種。
  • 6大觀鳥勝地你值得一去
    鄱陽湖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溼地,夏季,迎接來自東南亞等地的百萬隻夏候鳥繁衍後代;冬季,吸引來自西伯利亞和中國北方地區數量龐大的冬候鳥種群棲息。  每年秋冬枯水季節,鄱陽湖地區顯現大面積淺水湖灘,大量水草、魚蝦、螺蚌等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 近10年來第6次造訪深圳!蒙古沙鴴「A1」現身人才公園
    原標題:蒙古沙鴴「A1」清明假期現身人才公園深圳晚報2020年4月7日訊 4月4日,深圳市觀鳥協會的資深"鳥友"在人才公園的人工浮灘上發現大批從澳大利亞北遷的鴴鷸類候鳥群。其中,一隻佩戴"A1"環志的蒙古沙鴴引起了眾多觀鳥愛好者的注意。
  • 小天鵝首次來安吉過冬啦
    小天鵝來安吉過冬為首次記錄。   豆雁(Anser fabalis)   據自然資源保護中心監測,今年氣溫偏高,雖然大波候鳥尚未到來,但也有不少鳥種已到安吉,如中華秋沙鴨、鴛鴦、豆雁、普通鸕鷀、鷸類等,其中美麗的小天鵝為首次記錄到
  • 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12月18日開幕!「五星級觀鳥聖地」百花嶺將再次...
    本報訊12月5日上午,以「探秘高黎貢·邂逅明星鳥」為主題的2019年中國·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新聞發布會在雲南保山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中國·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將於12月18日開幕,為期五天。
  • 首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活動12月8日來襲
    原標題:首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活動12月8日來襲人民網昆明11月25日 (徐前)5克多重的黃腰柳鶯、重達7500克的禿鷲……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中國鳥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雲南高黎貢山迎來觀鳥旅遊最佳季節。
  • 最佳觀鳥季到了,護鳥課上,孩子們了解到武漢是「候鳥天堂」
    長江網11月17日訊(記者黃亞婷 通訊員苑天虎)進入深秋,地處世界8條候鳥遷徙路線之一、我國中部候鳥遷徙路線關鍵節點的武漢,也進入了最佳觀鳥季節。通訊員苑天虎 攝「武漢的府河溼地現在已經有很多小天鵝飛來越冬了,小天鵝是吃草根的,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家在喜歡它們的同時千萬記得不要打擾和傷害它們。」
  • 觀鳥季來了!滬上這些地點適合觀鳥
    深秋的申城迎來了一年中最佳的觀鳥季!市綠化市容局說,珠頸斑鳩、虎斑地鶇、白頭鶴等鳥類紛紛「到訪」申城,喜歡觀鳥的小夥伴們可以在南匯東灘灘涂及河塘、奉賢海灣森林公園、松江天馬山等地點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