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第6次造訪深圳!蒙古沙鴴「A1」現身人才公園

2020-12-08 SZNEWS

原標題:蒙古沙鴴「A1」清明假期現身人才公園

深圳晚報2020年4月7日訊 4月4日,深圳市觀鳥協會的資深"鳥友"在人才公園的人工浮灘上發現大批從澳大利亞北遷的鴴鷸類候鳥群。其中,一隻佩戴"A1"環志的蒙古沙鴴引起了眾多觀鳥愛好者的注意。經查閱相關資料,這是"A1"近10年來第6次造訪深圳,此前"A1"來深的確切記錄分別為:2011年(兩次)、2012、2016及2018年各一次,全部都是4月被記錄到。

4月6日上午,記者聞訊趕到人才公園採訪,在公園東側的人工碎石灘岸邊,遇到正在觀察鳥況的深圳觀鳥協會秘書長"PT"和資深觀鳥人士"翔雲"。記者在現場看到,離岸約20多米的碎石灘上,聚集了近千隻蒙古沙鴴、鐵嘴沙鴴、金斑鴴、彎嘴濱鷸、青腳鷸、黑腹濱鷸、紅頸濱鷸等候鳥,儘管岸邊不停有遊園的市民走過,但大部分候鳥都在安靜地休息,並沒有被遊人驚擾。不過,經過一番細緻觀察,"A1"始終沒有露面,不知是否已經離開深圳灣踏上了飛回北方繁殖地的旅途。

▲人才公園石灘上的鴴鷸類候鳥群。李晶川攝

▲繁華都市中的候鳥棲息地。李晶川攝

據了解,每年候鳥季,深圳灣都會迎來大量鴴鷸類候鳥,除了在這裡越冬的種群以外,還有不少是在這裡中轉前往澳大利亞等南半球國家地區越冬的種群,蒙古沙鴴就是其中的代表。蒙古沙鴴在中亞至東北亞繁殖,在東南亞及澳大利亞越冬,眼下春天來臨,它們又從南半球飛回東北亞,途中再次在深圳灣經停休息,覓食嬉戲、補充體力。"深圳灣潮位低的時候,它們就會在灘涂上覓食。外灘潮位高的時候。它們就會飛進人才公園的人工碎石灘上集群休息。2014年4月7日,我們就在這裡記錄到小型鴴鷸類超過5000隻,2005-2019年全球冬季同步水鳥調查數據顯示,僅深圳灣深圳一側每年候鳥遷徙季的高峰期單日水鳥就達到2~3萬隻,其中小型鴴鷸0.5~1萬隻。近年來,在人才公園的這塊石灘上,高峰期我們記錄到的鴴鷸類候鳥單日數量都在3000隻以上。""翔雲"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17年初,深圳觀鳥人士發現人才公園建設接近尾聲,人工島嶼種植了密集的植物。深圳市觀鳥協會隨即向人才公園建設主管部門提出《人才公園鳥類棲息地改善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在徵詢了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南山區城管局和深圳市觀鳥協會的意見和建議後,就協調處理人才公園水鳥棲息地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在適當位置增加浮灘,增加水鳥停留棲息的空間。整改後的人工碎石灘,很快便吸引了大量的鴴鷸類候鳥前來停棲。"這個人工石灘的距離適中,既方便人類觀察,又不至於讓鳥兒感覺受到威脅,這麼多年來,人與候鳥之間一直相安無事,鳥兒也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環境,所以它們才能在人類的眼皮底下安心地打盹兒。""PT"向記者介紹說。

"PT"認為,經過多年觀察,人才公園的人工石灘發揮了預期作用,是深圳灣的鳥類多樣性保護工作的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學探索,發揮了深圳灣國際重要溼地保護的示範作用。10歲的蒙古沙鴴"A1"與深圳灣的故事,就是一個生動的說明。

延伸閱讀

蒙古沙鴴,體長約20釐米,甚似鐵嘴沙鴴,常與之混群但體較短小,嘴短而纖細。遷徙季節有多個亞種見於華南沿岸。繁殖於中亞至東北亞,南移至非洲沿海、印度、東南亞、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遷徙經過中國東部,少量鳥在中國南部沿海越冬。有研究證實其壽命至少有10年。

2011年4月27日,深圳觀鳥人士首次記錄到"A1",它於當年4月18日在深圳灣香港一側由科研人員戴上環志,今年4月4日,它在深圳市人才公園再次出現,證明它的年齡至少已經10歲10個月了。

(深圳晚報供稿)

(作者:記者 李晶川)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相關焦點

  • 「落霞與孤鶩齊飛」 鐵嘴沙鴴現身大批冬候鳥來揚
    白鷺    綠翅鴨  中國江蘇網10  與此同時,鳥友還有了鳥類新記錄——鐵嘴沙鴴。  候鳥來揚越冬  有記錄的冬候鳥達90多種  揚州,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通道的重要一站。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很多候鳥遷來越冬。根據多年來的記錄,揚州冬候鳥種類多達90多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小天鵝、黑鸛、東方白鸛、白琵鷺、黑臉琵鷺等。
  • 注意,遷徙「大部隊」來啦!劍鴴、大杓鷸現身
    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陸續迎來了遷徙的候鳥,根據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鳥類監測記錄,結合攝影愛好者提供的影像資料,經專家鑑定,新增鳥類記錄13種。其中有7種保山市新記錄。分別是:劍鴴(héng)、大杓(biāo)鷸(yù)、蒙古沙鴴(héng)、鐵嘴沙鴴(héng)、斑尾塍(chéng)鷸(yù)、草鷺、普通燕鷗 、高山兀(wù)鷲(jiù)、灰眉巖鵐(wú)、褐灰雀、紅胸啄花鳥、慄頭鶲(wēng)鶯 、棕臀鳳鶥(meí)。
  • 劍鴴、大杓鷸現身,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此次記錄的劍鴴、大杓鷸、蒙古沙鴴、鐵嘴沙鴴、斑尾塍鷸、草鷺、普通燕鷗均為保山市首次記錄。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範圍包括北廟水庫片區、東河片區和青華海片區。青華海片區包括東湖、西湖和青華溼地。 03 蒙古沙鴴 Charadrius mongolus蒙古沙鴴為小型涉禽,體長18~20cm。上體灰褐色。嘴粗短,黑色。腳暗綠色。夏季雄鳥頰和喉白色;額有黑帶;胸和頸棕紅色,頦、喉白色,其後有一黑色細線,介於胸的棕紅色之間。其餘下體白色。
  • 光灘變綠地後 鷸鴴類候鳥會否與深圳「失約」?
    數據顯示,在鷸鴴類水鳥最主要的停留地——原F1賽場即目前在建的人才公園,鷸鴴類水鳥數量急劇減少。連日來,記者隨同深圳鳥類調查者走訪在建的人才公園現場,發現此處的泥石光灘被種上了紅樹等植物,光灘變成綠地。   「老朋友」鐵嘴沙鴴,今年還能見到嗎?
  • 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月9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要求舉全省之力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做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籌備工作抓住提升雲南國際知名度影響力的重大機遇向世界展示雲南之美>在普達措國家公園內,牲畜在洛茸村民小組附近的草甸上吃草(2019年11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  點擊高清大圖
  • 【生物多樣】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11月2日 央視《朝聞天下》報導了 兩隻黑頸長尾雉 在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此外 一隻白腹針尾綠鳩近日現身
  • 孟津黃河溼地首次發現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連月來,眾多候鳥陸續往北遷徙,保護區監測人員在觀測過程中,首次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原雕,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均為洛陽市鳥類新記錄物種。 草原雕屬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繁殖於東北西部、西北等地,常棲息於平原、草原及荒漠草地上。草原雕容貌兇狠,體羽以褐色為主,上體土褐色,尾型平。觀測時發現,1隻草原雕被10餘只蒼鷺追逐,由南向北穿過保護區飛走。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Charadrius mongolus 蒙古沙鴴為小型涉禽,體長18~20cm。▲ 蒙古沙鴴 汪金芳2020年與蒙古沙鴴區別在體型較大,嘴較長較厚,腿較長而偏黃色。除蒙古沙鴴外,與所有其他越冬鴴類的區別在缺少胸橫紋或領環。繁殖羽特徵為胸具棕色橫紋,臉具黑色斑紋,前額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腿黃灰色。
  • 4種雲南沒有過的鳥近兩年出現在昆明 盤點昆明10大觀鳥勝地
    昨日,記者從昆明市鳥類協會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昆明滇池溼地的增加及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來昆明「築巢安家」。1963年至2015年,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昆明先後增加鳥類113種,其中包括19種雲南省新記錄,1種全國新記錄。2016年至2017年兩年時間裡,昆明周邊地區又增加了多種野生鳥類,其中包含4種雲南新記錄鳥類。
  • 神秘之客藍翅八色鶇現身北海,有「鳥友」等了20年未曾能見一眼……
    日前 一隻鳥兒現身北海濱海國家溼地公園 在國內的觀鳥愛好者圈中引起極大轟動 有人為此無心工作 有人甚至想買機票來一睹真容...
  • 深圳「人才日」:人才齊聚 共話創新發展
    1996年,18歲的王建濤懷揣一張中專畢業證來到深圳,之後一直在核電發電機檢修領域勤耕銳進,填補了多項國內外空白,申請專利148項,已獲授權87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近億元。  現在,王建濤有「三高」:高級技師、正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生,分別是職業資格、專業職稱和學歷的最高等級。
  • 2019深圳公園文化季市屬公園活動安排(時間+地點+門票)
    2019深圳公園文化季市將於11月8日-12月8日在深圳多個公園舉辦。舉辦地點包括市屬公園(蓮花山公園、深圳灣公園、園博園、東湖公園、中心公園、筆架山公園、皇崗公園)和區屬重點公園,各區聯動,全城狂歡,為廣大市民帶來精彩紛呈的公園文化盛宴。2019深圳公園文化季市屬公園節目表本節目單涉及的節目和演出時間,如有變動,請以現場演出為準。
  •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 人才齊聚共話創新發展
    1996年,18歲的王建濤懷揣一張中專畢業證來到深圳,之後一直在核電發電機檢修領域勤耕銳進,填補了多項國內外空白,申請專利148項,已獲授權87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近億元。  現在,王建濤有「三高」:高級技師、正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生,分別是職業資格、專業職稱和學歷的最高等級。
  • 水獺:深圳,我來了
    「水獺來了!來我們公園了 !!!!!」(省略數不完的感嘆號)回家的地鐵上,這個梨花帶雨的男人讓周圍的乘客驚愕不已。2020年10月25日凌晨4點,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紅外相機拍攝到疑似水獺一隻。經過專家研判、影像分析和現場痕跡採集,基本確定為歐亞水獺(Lutra lutra )。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受訪單位供圖 ▲瀕危物種細蟌現身華僑城溼地公園。 溼地環境向好 迎來「稀客」白琵鷺 「來了,它終於來了!」2020年5月14日下午,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發現,溼地灘涂上出現了一隻從未見過的白色鳥兒,只見它時而翩飛起舞,時而在溼地灘涂覓食。經專家觀察鑑別,最終確認其為白琵鷺。
  • 視頻丨七夕夜,人才公園2020架無人機表白深圳40周年
    8月25日七夕,對深圳人來說,這天還有一個重要的紀念意義—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日子。市民們期盼已久的無人機表演在號稱「深圳最美公園」的人才公園高空上演,很多市民紛紛趕來觀看。2020架無人機,排兵布陣,將深圳40年間的發展和深圳理念傳達給每一個深圳人,傳達給全世界。
  • 秋冬了深圳最值得一去的景點,人才公園地鐵直達!馬雲也住那旁!
    作為一個花園城市,深圳並不是浪得虛名的!這還沒完,深圳又投入大手筆,建設了一個超級公園——深圳人才公園!人才公園位於深圳灣的核心區——後海!片區非常大,附件商業景點林立,還有阿里,恆大,騰訊的企業總部!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在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100強排名榜單中,「山東軍團」的排名分別是:濟南第8位,青島第16位;濰坊第41位,煙臺第42位,臨沂第49位;威海第52位;淄博第66位;德州第80位;濟寧第84位;菏澤第91位;日照第94位,山東16市中11市進入百強。很多網友疑惑的是,2019年蘇州的GDP比濟南多了近1萬億,濟南對人才的吸引力為什麼會比蘇州強?
  • 孟津黃河溼地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保護區監測人員郭準與同事看到此景格外欣喜,近期他們發現保護區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近年來,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變好,這裡還有哪些鳥屬於首次發現的?請郭準來給大家介紹。保護區監測人員郭準與同事看到此景格外欣喜,近期他們發現保護區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近年來,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變好,這裡還有哪些鳥屬於首次發現的?請郭準來給大家介紹。  前不久,郭準與同事在保護區觀測時發現,1隻草原雕被十幾隻蒼鷺追逐,由南向北穿過保護區。郭準說,草原雕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在東北西部和西北等地繁殖,棲息於平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