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雲南沒有過的鳥近兩年出現在昆明 盤點昆明10大觀鳥勝地

2020-12-0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大濱鷸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斑胸濱鷸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三趾濱鷸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印度池鷺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鉗嘴鶴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白鷺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彎嘴濱鷸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白鶺鴒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骨頂雞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紫水雞

&nbsp&nbsp&nbsp&nbsp「愛鳥周」來臨之際,各地掀起愛鳥護鳥熱潮。昨日,記者從昆明市鳥類協會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昆明滇池溼地的增加及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來昆明「築巢安家」。1963年至2015年,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昆明先後增加鳥類113種,其中包括19種雲南省新記錄,1種全國新記錄。2016年至2017年兩年時間裡,昆明周邊地區又增加了多種野生鳥類,其中包含4種雲南新記錄鳥類。

&nbsp&nbsp&nbsp&nbsp半個世紀

&nbsp&nbsp&nbsp&nbsp消失了50種 增加了113種

&nbsp&nbsp&nbsp&nbsp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王紫江介紹,由他牽頭,昆明的鳥類專家曾對昆明半個多世紀的鳥類種類、數量及分布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及總結分析。

&nbsp&nbsp&nbsp&nbsp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底,昆明共記錄鳥類426種,其中包括已經消失的鳥類記錄,也包括新增加的鳥類。其中,1963年以前昆明的鳥類是316種,平均每小時可見鳥類125.3隻。1963—2000年期間的鳥類是270種,減少了50種,增加了4種,平均每小時可見51.1隻,是昆明50多年來,種類數量最少的年代。

&nbsp&nbsp&nbsp&nbsp2001—2013年期間,昆明鳥類有374種,減少了1種,增加了105種,平均每小時可見94.3隻(不含紅嘴鷗),其種類達歷史新高,數量也在逐漸恢復。2013—2015年2年多的時間裡,昆明地區增加了4種鳥類,實際記錄鳥類378種。

&nbsp&nbsp&nbsp&nbsp在昆明的半個多世紀中,有50種鳥消失,先後增加了113種,其中包括19種雲南省新記錄,1種全國新記錄。其中,19種雲南省新記錄鳥類包括:彩䴉、反嘴鷸、黑腹濱鷸、灰翅鷗、灰喜鵲、蒙古沙鴴、三趾鷗、鐵嘴沙鴴、長耳鴞、中杓鷸、翻石鷸、斑尾塍鷸、小濱鷸、白翅浮鷗、紅嘴巨燕鷗、黃腹鷚、家麻雀和大濱鷸、班胸濱鷸共19種。1種全國新記錄為鉗嘴鸛。這19種雲南省鳥類新記錄,大部分是水禽,其中多種是在滇池溼地發現的。

&nbsp&nbsp&nbsp&nbsp野生鸕鷀、彩䴉、白眉鴨

&nbsp&nbsp&nbsp&nbsp又回來了

&nbsp&nbsp&nbsp&nbsp昆明市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介紹,據他了解,隨著關注鳥類和自然的人群越來越多,以及滇池周邊溼地環境的改善,2016—2017年,昆明周邊野生鳥類持續增加,昆明周邊先後記錄到綠喉蜂虎、印度池鷺、三趾濱鷸、斑胸濱鷸、大濱鷸、靴隼雕等6種珍稀野生鳥類,其中,印度池鷺、三趾濱鷸、斑胸濱鷸、大濱鷸等4種為雲南新記錄鳥類,這些鳥主要在滇池周邊溼地活動。而綠喉蜂虎、靴隼雕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nbsp&nbsp&nbsp&nbsp此外,近兩年來,得益於滇池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改善,以及多年來對生物多樣性的積極保護,為鳥類創造了良好的棲息、越冬環境,消失多年的白眉鴨、鸕鷀等野生鳥類,也重現滇池周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也在滇池被發現。

&nbsp&nbsp&nbsp&nbsp數據顯示,近年來在滇池周邊記錄到鳥類140多種,其中包括多種雲南省新紀錄的鳥類,如三趾鷗、灰翅鷗、須浮鷗、白翅浮鷗、鐵嘴沙鴴、蒙古沙鴴、中杓鷸、彎嘴濱鷸、黑腹濱鷸、斑胸濱鷸、小濱鷸、大濱鷸、翻石鷸等。

&nbsp&nbsp&nbsp&nbsp據滇池邊漁民所述,上世紀80年代,滇池邊還有少量野生鸕鷀活動,之後未有發現。時隔30多年後,昆明市滇池生態研究所工作人員於2016年1月,再次在滇池草海水域發現了3隻野生鸕鷀。據悉,現野生鸕鷀數量稀少,2013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nbsp&nbsp&nbsp&nbsp今年1月中上旬,不少雲南的攝影愛好者在位於昆明晉寧的溼地裡拍攝到了一種體形稍大的黑色涉禽,經辨認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這種野生鳥類曾一度被認為在我國絕跡,時隔數年後,此次再度在昆明滇池南岸的溼地發現彩䴉,表明滇池溼地生態環境向好。

&nbsp&nbsp&nbsp&nbsp今年3月10日傍晚,雲南野鳥會會員李繼明在晉寧區滇池溼地觀鳥時發現了5隻與眾不同的鴨子——白眉鴨。白眉鴨在滇池原來有過記錄,這次是30多年來再次在昆明滇池周邊發現。

&nbsp&nbsp&nbsp&nbsp★名詞解釋

&nbsp&nbsp&nbsp&nbsp愛鳥周

&nbsp&nbsp&nbsp&nbsp我國從1981年確定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倡導和呼籲人們共同關愛鳥類、守護藍天,在不同社會層面,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掀起愛鳥、護鳥熱潮。

&nbsp&nbsp&nbsp&nbsp在昆發現的4種雲南新記錄鳥類

&nbsp&nbsp&nbsp&nbsp印度池鷺

&nbsp&nbsp&nbsp&nbsp三趾濱鷸

&nbsp&nbsp&nbsp&nbsp斑胸濱鷸

&nbsp&nbsp&nbsp&nbsp大濱鷸

&nbsp&nbsp&nbsp&nbsp昆明10大最佳觀鳥地

&nbsp&nbsp&nbsp&nbsp東大河溼地

&nbsp&nbsp&nbsp&nbsp位於滇池南岸昆明市晉寧區墩子村委會東大河兩側,是滇池眾多溼地中鳥類物種最為豐富的區域,鴨科鳥類眾多。今年2月觀察到彩䴉。

&nbsp&nbsp&nbsp&nbsp福保溼地

&nbsp&nbsp&nbsp&nbsp生態環境在滇池周邊絕無僅有,鴴鷸類種類及數量較多。這裡還可以看到彎嘴濱鷸、鐵嘴沙鴴、水雉等鴴鷸類鳥。

&nbsp&nbsp&nbsp&nbsp永昌溼地

&nbsp&nbsp&nbsp&nbsp可以看到海鷗、白鷺、青頭潛鴨、鴛鴦。

&nbsp&nbsp&nbsp&nbsp蘆柴灣

&nbsp&nbsp&nbsp&nbsp位於滇池西南岸,在蘆柴灣到到太史村一線滇池水面,每年冬季都有大量骨頂雞集群越冬。該地骨頂雞數量龐大,佔了滇池種群的絕大多數。

&nbsp&nbsp&nbsp&nbsp呈貢溼地

&nbsp&nbsp&nbsp&nbsp位於鬥南到烏龍村之間,面積較大,鳥類種類多。有多種在滇池周邊較罕見的鳥類,如紫水雞、大麻鳽、鉗嘴鸛等。

&nbsp&nbsp&nbsp&nbsp省工人療養院

&nbsp&nbsp&nbsp&nbsp位於觀音山附近,能看到白鶺鴒、鵲鴝、黑喉石鵖、小麻雀、喜鵲等。

&nbsp&nbsp&nbsp&nbsp金殿名勝區

&nbsp&nbsp&nbsp&nbsp現在有20多種鳥類,包括灰喜鵲、貓頭鷹、蜂鳥、鵲鴝、灰腹秀眼、紅嘴藍雀、紅嘴相思鳥、白腰紋鳥等,是觀鳥的好地點之一。

&nbsp&nbsp&nbsp&nbsp黑龍潭公園

&nbsp&nbsp&nbsp&nbsp每天天亮時,是鳥類活動最頻繁的時候,遊客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羽毛的鳥,聽到各種動聽的鳥鳴。

&nbsp&nbsp&nbsp&nbsp昆明動物園

&nbsp&nbsp&nbsp&nbsp山上的鳥類十分豐富,大多數時候,能看到灰喜鵲、斑鳩、黃臀鵯、紅頭長尾山雀、紅嘴藍鳥、白鶺鴒等。

&nbsp&nbsp&nbsp&nbsp郊野公園

&nbsp&nbsp&nbsp&nbsp可以看到方尾鶲、短嘴山椒鳥、黃臀鵯、紅嘴相思鳥。

&nbsp&nbsp&nbsp&nbsp都市時報 記者 張小燕

相關焦點

  •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白鶺鴒是中國最常見的鶺鴒,在中國有六個亞種的白鶺鴒,雲南能見到六種裡面的四種,圖上的這隻屬於雲南最常見的一個亞種,白鶺鴒的西南亞種。這種白鶺鴒終年在雲南棲息繁衍,另外三個亞種的白鶺鴒只在秋冬季節出現在雲南,不在雲南繁殖後代,相貌與圖上這隻略有差異,但顏色大體脫不了白鶺鴒黑白為主的基調。白鶺鴒在雲南大多數地方俗稱「顛顛雀」、「點水雀」或者「叮叮佩」。前兩個名字來源於這種鳥的行為習性。
  • 人間五月芳菲盡,盈江觀鳥正當時!【組圖】
    據統計,現在德宏有鳥種680餘種,盈江就有近650種,是中國鳥類資源第一縣,佔全國鳥類的1/3以上。盈江明星鳥眾多,在4429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有550多種鳥類,使其獲得了「中國鳥類資源第一縣」「中國犀鳥谷等」美譽。
  • 昆明打造4大「客廳」 園林綠化鄉土樹達143種
    回覆中表示,昆明將科學規劃, 提升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決策水平。目前,昆明已編制完成《昆明市建設世界春城花都專項研究報告》,昆明將從城市花形象入手,以城市花產業為支撐,從打造「點、線、面」城市特色形象入手,力爭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推動近、中、遠期工作目標的實現。其中,昆明將以「點」為核心,打造代表昆明四種城市氣質的文化客廳、生態客廳、園藝客廳、養生客廳。
  • 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雲南地處青藏高原的南部,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而西部為橫斷山脈縱谷,西北有最高的梅裡雪山主峰卡瓦博格峰6740米、西南有最低的滇緬邊境南溪河76.4米,不能說把中國境內的高原、低地鳥類一網打盡,也搜羅得七七八八。純藍仙鶲,盈江洪崩河,攝影:麥茬其次,雲南與緬甸、越南、寮國接壤,有4060公裡邊境線,在這個區域發現中國鳥種新記錄的機會大大增加。
  • 春來雲南 「打鳥」大不同
    國家高原雲果產業園負責人、昆明盛世桃源農業科技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月秋介紹,目前園區已經規劃了4個溼地、6公裡主河道、19公裡側河道、水果主題綠道以及200個莊園。其中,中央展示中心、水果主題綠道已經建成。
  • 生態雲南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 滇池有13種海鷗 你看到過幾種?
    昆明鳥類協會秘書長趙雪冰介紹,國內外鳥類專家近十年來加強了影像記錄,這些鷗類的高清美圖得以呈現在讀者眼前。其中有些罕見的品種,比如黃嘴河燕鷗,前些年在滇池出現過,最近幾年觀測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2020年1月有攝影愛好者在德宏州盈江縣拍到3隻。
  • 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見面會亮相昆明動物所昆明動物博物館
    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見面會亮相昆明動物所昆明動物博物館 2017-06-01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6大觀鳥勝地你值得一去
    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戴年華向《江南星期6》的讀者們推薦了6大觀鳥勝地。  NO1 鄱陽湖  招牌鳥:鶴、鸛、雁、鷸  鄱陽湖是江西乃至中國和全球最重要的鳥類聚集地。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種有中華秋沙鴨、白頸長尾雉和黃腹角雉;國家Ⅱ級保護的有20多種,如鴛鴦、白鷳、勺雞、白腿小隼、林雕、烏雕等;省級保護的有50多種,其中黃喉噪鶥華南亞種是婺源特有的珍稀近危鳥種。  婺源的鴛鴦湖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被海內外媒體譽為「生態奇觀」,每年來此越冬的鴛鴦數量都在3000隻以上,並在次年5月飛回西伯利亞和長白山。
  • 有關昆明的二十個知識!最初的昆明不是地名
    唐代,昆明作為地名出現,「武德二年,於鎮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 昆明縣,也不是今天的昆明,而是四川的定笮鎮,在今天鹽源縣內,因為定笮鎮挨著昆明族的居住區域。 今天的昆明,管轄區域也還與四川接壤。
  • 「雲視角」國際愛鳥日|讓愛鳥成為一種習慣
    為了普及愛鳥知識,提高人們保護鳥的意識,《世界保護益鳥公約》規定,每年的4月1日為「國際愛鳥日」。雲南境內高黎貢山百花嶺地區、德宏盈江縣、大理劍川劍湖、鶴慶草海溼地、會澤念湖、昭通大山包等多地都是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觀鳥勝地。冬迎、春送。候鳥的遷徙吸引著不少科研人員、媒體、攝影愛好者的目光,留下它們離別前的「雲南記憶」。
  • 昆明二日遊最佳線路,昆明周邊旅遊攻略三日遊
    很多朋友來過雲南旅遊很多次,但正經在昆明做停留還是只有一天或半天。相比大理、麗江,昆明作為旅遊目的地,被「翻牌」的機率小很多。這一次,阿夏想把昆明單獨拎出來給大夥分享一下昆明的美好。感受這座城市獨特的「悠然自得」和「與世無爭」。微博找「阿夏安心遊」有更多雲南旅遊攻略。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全國百餘名「鳥友」金秋齊聚神農架觀鳥
    10月12日,2020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34支參賽隊伍在候鳥南遷之際,齊聚神農架觀鳥。神農架是三峽庫區最大的天然綠色屏障,保存了北半球最為完好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得天獨厚的觀鳥勝地。
  • 中國五星級觀鳥勝地,你知道嗎?
    椋鳥 ,攝影@古士石 馬蹄印 , 圖源公眾號「坦克叔叔的童趣營」 雲南有28種雉科動物,高黎貢山上就有18種,佔雲南雉類的64.3%,為名副其實的「雉類樂園」,其中40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鳥類
  • 「護鳥」就是護住「金飯碗」——雲南石梯村的生態脫貧經
    新華社昆明11月7日電 題:「護鳥」就是護住「金飯碗」——雲南石梯村的生態脫貧經 新華社記者安曉萌、姚兵 山風徐徐,鳥鳴陣陣。早上7點半,石梯村村民徐小龍照例帶上玉米面粉和黃粉蟲,來到鳥類監測點投餵鳥兒。雖然最近來觀鳥的人不多,他仍然堅持每天來餵三次。
  • 雲南交通最厲害的城市,雖名氣不如麗江、大理,卻有小昆明的雅號
    雲南是交通最嚴重的城市,名不見經傳,但有小昆明的綽號雲南,位於我國的西南邊陲地區,與四川、廣西、貴州相鄰,也與緬甸、寮國、越南等國交界,所以也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地區的門戶,雖然雲南省的經濟在我國不算最出眾的,不過雲南卻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之地,風景也非常的秀麗,是國內有名的旅遊勝地
  • 昆明出現疑似霧霾天氣 官方:是輻射霧
    12月9日電(王禕)雲南省昆明市9日出現大霧天氣,不少市民驚呼「霧霾來了!」不少市民表示難以接受:怎麼昆明也有霧霾了!  家住昆明市高新區的周付雷是河南鄭州人,在昆明完成學業後便留在了這裡。「除了家鄉的競爭壓力太大外,昆明良好的空氣環境是我留下來最重要的原因。」對於今天的天氣變化,周付雷表示有點像霧霾,但是不敢確定。  世居昆明的市民許靜在昆明長水機場上班,她稱這樣的大霧天氣在昆明並不常見,「今天早上坐上機場班車從市區到機場,一路上霧氣都很重。
  • 首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活動12月8日來襲
    原標題:首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活動12月8日來襲人民網昆明11月25日 (徐前)5克多重的黃腰柳鶯、重達7500克的禿鷲……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中國鳥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雲南高黎貢山迎來觀鳥旅遊最佳季節。
  • 最佳觀鳥時期到了!官方發布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大量美圖來了
    此次評選出來的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大部分是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沿著海岸線和候鳥的遷徙路線分布。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周邊生態環境良好,有良好的棲息、覓食區域,保護措施得力,周邊人類活動較少,候鳥和留鳥的數量正呈上升趨勢,鳥的種類更豐富,珍稀鳥類也越來越多。
  •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滇池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8種鳥類在昆明被發現,其中有3種為首次在昆發現,滇池湖濱生態溼地逐漸成為了鳥類的天堂和樂園。發現絕跡多年的烏鴉喜鵲來了美麗的昆明有著「春城」之稱,也正因春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吸引鳥兒們紛紛飛到昆明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