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佳觀鳥勝地新鮮出爐,南沙溼地公園榜上有名。南都記者 黎湛均 攝
南都訊 秋冬時節,正是觀鳥好季節。12月20日下午,經廣泛推選和專家評審等環節,省林業局正式發布了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
觀念聖地沿著海岸線和遷徙路線分布
廣東十佳觀鳥聖地分別是: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廣州南沙溼地公園、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廣東茂名電白水東灣紅樹林溼地、廣東肇慶星湖國家溼地公園、廣東陽江陽西縣北寮村紅樹林溼地。該項推選活動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廣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廣東省動物學會、廣東省溼地保護協會、廣東省森林公園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等單位協辦。
廣東是我國重要的候鳥中轉站、歇腳點和加油站,更是東亞地區越冬水鳥重要的遷徙區域,目前途經廣東的候鳥遷徙路線一共有3條。一條是從日本、臺灣海峽、福建,一路進入廣東海邊到菲律賓;另外兩條則是來自西伯利亞,一條是沿海岸線從北京、大連、江浙、福建至廣東,另一條則是從外蒙古、內蒙古到北京、黃河、長江、珠江達到廣東。此次評選出來的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大部分是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沿著海岸線和候鳥的遷徙路線分布。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周邊生態環境良好,有良好的棲息、覓食區域,保護措施得力,周邊人類活動較少,候鳥和留鳥的數量正呈上升趨勢,鳥的種類更豐富,珍稀鳥類也越來越多。以珠江口溼地圈為例子,這裡匯聚了廣東廣州南沙溼地公園、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香港米埔溼地等四大重要溼地,這裡野鴨成群、蒼鷺佇立,共同構成珠江口溼地水鳥遷徙繁殖區域,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秋冬時節,大批候鳥飛臨廣東各觀鳥勝地,廣大市民可帶著「大炮」去觀鳥。廣東省林業局也提醒市民要文明觀鳥,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018年12月20日,南沙溼地公園,從觀鳥平臺上遠眺可見,一群鳥在淺灘中棲息覓食。南都記者 黎湛均 攝
廣東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
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州南沙溼地。每年前來南沙溼地過冬的候鳥數量佔廣州市候鳥總數的50%以上,其中還包括許多珍貴的鳥類品種,例如:國家Ⅰ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還有黑臉琵鷺、白琵鷺、褐翅鴉鵑等16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還有20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等,在南沙溼地監測發現的鳥類多達180種。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監測發現,2018年在南沙溼地新記錄5種鳥類,分別是藍翡翠、綠鷺、家八哥、小灰山椒鳥,還有網紅「戴勝」。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從2016年發現20隻,2017年發現24隻到2108年一張照片記錄下40隻黑臉琵鷺,這也是南沙溼地生態環境年年改善的體現。
廣東省林業局介紹,今後,省林業局將加大對廣東十佳觀鳥勝地支持力度,共同保護鳥的天堂。省政府剛剛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全省全面禁獵野生鳥類。我省將建立省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全面加強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地的建設管理,加強管理保護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生息繁衍場所以及野生鳥類集群的越冬地、繁殖地和遷徙停歇地,實施網格化管理,將監測巡護職責落實到崗到人,各市縣政府、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認真履行主體保護責任。同時,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捕撈、人工繁育、殺害、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走私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違法行為。
目前,廣東省正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18—2025年)》,至2025年,廣東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珍稀野生水鳥的種群數量增長、分布範圍擴大、水鳥生境顯著改善的總體目標。
2018年12月20日,在入選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的南沙溼地公園,從觀鳥平臺上遠眺可見,一群飛鳥飛過。南都記者 黎湛均 攝
2018年12月20日,在入選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的南沙溼地公園,從觀鳥平臺上遠眺可見,一隻飛鳥準備降落淺灘中。南都記者 黎湛均 攝
觀鳥注意事項:
1, 不要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儘量穿與自然環境顏色接近的衣服
2,秉承「只遠觀,不可近看」的原則,與鳥類保持適當距離
3,不能以不當方式引誘鳥類現身,全省禁止獵捕野生鳥類
4,遇見鳥巢或幼鳥時應該保持距離觀察,並建議不要拍攝
5,觀看隱蔽性較高的鳥類時應該耐心等待
6,注意安全,不得單獨行動,儘量不下水,不接觸鳥類糞便
7,觀察時不破壞鳥類棲息地環境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專家點評
1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物種寶庫」、「南嶺明珠」,是廣東省最大面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廣東北部的天然屏障,是南方生物物種的發祥地和集中地,其物種起源古老,種類繁多,南北動植物交錯滲透,孕育著豐富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在生物進化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南嶺憑藉其複雜的地形,豐富多樣的植被,吸引了眾多特別的鳥類,如仙八色鶇、鵲色鸝、雜色山雀、黃腹角雉、白鷳、黃嘴慄啄木鳥、斑背燕尾、普通夜鷹、紅翅藪鶥、海南虎斑鳽等,也是眾多觀鳥愛好者期待欣賞到的鳥種。
觀鳥時間:全年均可,4-8月以繁殖留鳥為主,秋冬季至翌年春季低海拔河谷區域可見大量遷徙候鳥。
2 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海豐溼地擁有廣闊的沿海溼地和豐富的淡水溼地,是亞太地區南中國海遷徙水鳥的重要通道和國際瀕危水禽重要的庇護棲息場所。公平水庫、大湖海濱和聯安圍是海豐溼地的主要組成部分。
公平水庫是以水庫為中心與周邊農田和沼澤為主的淡水溼地,有大量越冬的水鳥和猛禽。大湖海濱和聯安圍則是鴴鷸類和雁鴨類越冬的主要場所,黑腹濱鷸,三趾濱鷸,綠頭鴨,斑嘴鴨等鳥類在此越冬。
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分為春秋遷徙季和越冬季,種類有所不同。
3 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福田紅樹林毗鄰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香港米埔保護區。福田紅樹林有鳥類194種,其中23種為珍稀瀕危物種,每年有數萬隻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越冬或停歇。
深圳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由內伶仃到和福田紅樹林組成。福田紅樹林保護區以紅樹林為主涵蓋其他野生動物的保護區,地處深圳灣河口西北側,與河口南側香港米埔保護區共同形成一個半封閉的、且與外海直接相連的沿岸水體,並具河口和海灣的性質,大量的候鳥在福田保護區覓食,晚上在米埔休息。內伶仃島是一個大陸型的島嶼,島上從兩棲動物到鳥類都具有豐富的種類和數量。
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分為春秋遷徙季和越冬季,種類有所不同。
4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湛江紅樹林保護區擁有大片的紅樹林和灘涂,為各種鳥類提供了天然的食物和棲息地。保護區既是留鳥的重要棲息繁殖地,又是候鳥遷徙的主要停留覓食地。
區內除了眾多的鷗形目、雀形目等留鳥外,每年秋冬季,有大量的候鳥(包括鶴類、鸛類、鷺類、猛禽類等)從日本、西伯利亞或中國北方飛往澳大利亞的途中在保護區停留。著名瀕危鳥類勺嘴鷸亦常常在保護區內停息覓食。
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分為春秋遷徙季和越冬季,種類有所不同。
2018年12月20日,南沙溼地公園,兩隻飛鳥在嬉戲玩耍。南都記者 黎湛均 攝
2018年12月20日,南沙溼地公園,一群飛鳥飛過。南都記者 黎湛均 攝
5 廣東廣州南沙溼地公園
對於廣州的眾多觀鳥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最佳的水鳥觀測地一定有南沙溼地。
南沙溼地地理位置優越,是珠三角地區保存較為完整、保護較為有力、生態較為良好的濱海河口溼地,目前是廣州市面積最大的溼地,也是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之一;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多種候鳥。南沙溼地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如桐花、秋茄、無瓣海桑、木欖、拉關木、蘆葦等,同時因為溼地和淺灘的存在,每年還吸引了數以十萬的候鳥來溼地棲息過冬。
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以及白尾海雕、白琵鷺、褐翅鴉鵑等16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還有20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等。這裡野鴨成群、蒼鷺佇立,共同構成廣州南沙、香港米埔、珠海淇澳島的珠江口溼地水鳥遷徙繁殖區域,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
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分為春秋遷徙季和越冬季,種類有所不同。
6 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集森林、溼地、島嶼生態系統以及野生動植物於一體的自然保護區。淇澳紅樹林保護區處於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區內紅樹林、灘涂和森林生態系統為各種鳥類提供了天然的棲息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資源,每年秋季有大量候鳥遷徙經過此地,既是留鳥的重要棲息和繁殖地,同時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或越冬地。
除了眾多的鵜形目鷺科鳥類、雀形目等留鳥外,每年秋冬季吸引了大量的候鳥(鴴鷸類、鷺類、鴨類、猛禽類、鶲類、鶺鴒類、鶯類等)途經此地停留或越冬,例如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以及廣東罕見雀形目候鳥如普通朱雀、山鶺鴒等。經珠海市觀鳥協會五年來的觀察統計,共記錄了182種野鳥,隸屬於17目50科。目前有黑臉琵鷺、褐翅鴉鵑、鶚、黑耳鳶等19種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
觀鳥時間:3月-5月,最佳觀鳥時間是早上6:30-8:30;12月-2月,觀察水鳥的最佳時間依據潮汐變化而變化。
7 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鳥類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海鳥王國」之稱。一年四季在保護區停留過的各種侯鳥、旅鳥、留鳥和繁殖鳥等約有90多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白腹軍艦鳥、白尾海雕和短尾信天翁等3種,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斑嘴鵜鴣、巖鷺、黃嘴白鷺、紅腳鰹鳥和褐鰹鳥等。
保護區內的烏嶼是全球最北沿的褐翅燕鷗、粉紅燕鷗繁殖地和棲息地,面積只有0.04平方公裡,棲息著5萬多隻燕鷗,密度幾可觸手可及,場面蔚為壯觀。每年5月到7月都有數以萬計的燕鷗在此營巢,產卵,孵化,餵養幼鳥。
南澳保護區的特點是觀海鳥,而且是數量龐大的繁殖鳥,可以很容易觀察到鳥類的繁殖行為,這在廣東是獨一無二的。但需要坐船前往,而且夏天風浪較大,更加增加了觀鳥的難度。
觀鳥時間:夏季繁殖燕鷗類最為壯觀,需在徵得保護區同意後乘船出海觀賞,遵守規定避免驚擾。
8 廣東茂名電白水東灣紅樹林溼地
茂名電白區水東灣是個面積約2600公頃的洩湖,其中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面積約2000公頃,溼地公園約420公頃,是全國最大的連片人工紅樹林種植示範基地,形成了獨特的「海上森林」景觀,是觀鳥,休閒,散步,大眾科普教育的好去處。
最大的特色有人工紅樹林生態修復,鷺鳥成群,近人居環境,便於觀賞各種鴴鷸類、鷺鳥、鷗類等,特別是鷺鳥種群數量豐富,容易觀察。
觀鳥時間:早上、黃昏;秋冬季節。
9 廣東肇慶星湖國家溼地公園
廣東肇慶星湖國家溼地公園面積935公頃,其中湖泊溼地面積達616公頃,是廣東省西江流域重要的溼地生態系統,也是我國亞熱帶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巖溶湖泊型溼地。星湖國家溼地公園內現有野生植物約360多種栽培植物約200種。常見水生植物有24種。豐富多樣的植物群落給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棲息環境,也是許多鳥類的棲息地、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
仙女湖溼地核心區中有幾個自然的候鳥群島,分別名曰:藏珠、瑤玉、雲起和小瀛洲。這四個小島和一旁的招鳥島以及小島周圍半徑150米水域範圍被列為生態絕對保護區。島上樹木蔥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鷺鳥類在此築巢而居,繁衍生息。最多的時候有上萬隻夜鷺、白鷺、蒼鷺、池鷺等鳥類在園內棲息、繁育,還有雉雞、珠頸斑鳩、小白腰雨燕、斑姬啄木鳥、紅嘴相思鳥、藍翡翠等。
觀鳥時間:夏季鷺鳥繁殖季,冬季候鳥。
10 廣東陽江陽西縣北寮村紅樹林溼地
廣東陽江陽西縣北寮村遠離城市,偏隅一方,上遊是大片紅樹林,下遊則是沙質灘涂,適合水鳥、特別是遷徙候鳥生存和棲息,如瀕危鳥類勺嘴鷸,還有多種鷗類和燕鷗類。每天退潮時,灘涂成了鳥類的餐桌,成群結隊的鳥兒覓食,時而飛翔、時而停留,與灘涂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周邊還有較多農田和村莊風水林,不遠處還有山地森林,鳥類物種多樣性很高。
常見鳥類有鐵嘴沙鴴、蒙古沙鴴、環頸鴴、黑腹濱鷸、灰尾漂鷸、翹嘴鷸、紅頸濱鷸、勺嘴鷸、青腳鷸、白腰杓鷸、金斑鴴等中小型鴴鷸類;有多種鷗類和燕鷗類,幾乎全部鷺科鳥類。
觀鳥時間:四季鳥類各有特色,秋春季種類最豐富。最佳觀鳥時間為潮灘出露最初1-2小時,高潮也可觀賞到數量集中的鳥類。北寮村的風水林和周邊農田沼澤還有多種林鳥適合晨昏觀察。
採寫:南都記者 劉軍 通訊員林蔭 圖編: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