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 鐵嘴沙鴴現身大批冬候鳥來揚

2020-12-08 中國江蘇網

  

  鐵嘴沙鴴

  

  白鷺

  

  綠翅鴨

  中國江蘇網10月24日訊 秋高氣爽,正是候鳥遷徙的好時候。這兩天,鳥友在高郵湖、江都花魚塘等地發現了不少冬候鳥的身影,如綠翅鴨、鶴鷸等。

  與此同時,鳥友還有了鳥類新記錄——鐵嘴沙鴴。

  候鳥來揚越冬

  有記錄的冬候鳥達90多種

  揚州,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通道的重要一站。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很多候鳥遷來越冬。根據多年來的記錄,揚州冬候鳥種類多達90多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小天鵝、黑鸛、東方白鸛、白琵鷺、黑臉琵鷺等。

  近年來,揚州多地發現大批冬候鳥,如儀徵登月湖各種鴨子、風頭鷿鷈、鴛鴦;江都花魚塘各種鴨子、各種鷸鳥等;邵伯湖、高郵成群的鴨子、各種雁類、白骨頂、小天鵝、鸕鷀等;江都淥洋湖、公道河畔、七河八島大群的紅嘴鷗等。

  鴨子鷸鳥來到花魚塘

  今年或再邂逅鴛鴦、黑臉琵鷺

  鳥友「揚州瘦竹」說,這幾天他在花魚塘發現,這裡已經來了不少越冬候鳥,其中鴨子有綠翅鴨等,鷸鳥有鶴鷸等,都是往年越冬比較常見的鳥類。眼下,花魚塘各個魚塘正陸續在清塘,哪裡的水抽乾,鳥兒就飛到哪裡,正是觀鳥拍鳥的好時候。

  鴨,古代稱為「鶩」。目前,來到花魚塘的鴨子還不多,機會好又有耐心的話,還能欣賞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美景。

  「揚州瘦竹」介紹,花魚塘都是養殖塘口,而且面積大,小魚小蝦多,因此能吸引鳥類。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會有更多的冬候鳥來到揚州。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揚州冬候鳥種類多數量多,其中人們最為熟悉有紅嘴鷗,「冬季,紅嘴鷗很多地方都能見到,如在揚州古運河、江都龍川大橋等市區水域,它們都飛來過。」

  另外,隨著氣候變暖,揚州環境改善,一些夏季才能見到的鳥類,現在在冬季也能見到,如白鷺等。

  杭德泉說,一些鳥兒過去很少在揚州記錄,但近年來也陸續有所發現,如黑臉琵鷺、黑鸛、鴛鴦等,「像鴛鴦,去年冬季在登月湖就出現了。今年,這些比較珍惜的稀客,我們期待它們再次來到揚州。」

  揚州鳥類新記錄

  花魚塘發現鐵嘴沙鴴

  在花魚塘,「揚州瘦竹」還發現了揚州鳥類新記錄——鐵嘴沙鴴,共發現了兩隻,正在魚塘淺水中覓食。當然,它只是揚州的「過客」,在揚州作短暫停留後,將繼續飛往南方,而它們最終的目的地則是廣東、香港一帶。

  鴴鳥最大的特徵就是喙短而且直,只有前趾,沒有後趾,鐵嘴沙鴴也不例外。目前,揚州有記錄的鴴有金眶鴴、灰斑鴴等。

  記者 向家富 攝影 鳥友「揚州瘦竹」

  【新聞延伸】

  冬季城區這些冬候鳥常見

  冬季揚州,即使不出城,在揚州城區也能見到不少冬候鳥。其中,常見的有樹鷚、理氏鷚、黃腹山雀、黃眉柳鶯、黃腰柳鶯、鶴鷸、紅頭長尾山雀、戴菊灰背鶇、斑鶇、紅脅藍尾鴝、北紅尾鴝、燕雀等,蜀岡西峰生態公園、瘦西湖風景區、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茱萸灣風景區、三灣公園等地,就能看到這些鳥兒。

  這些鳥都是林鳥,喜歡在次生林或草地覓食,而揚州城區近年來公園綠地面積擴大,為它們提供了很好的棲息環境。

  當然,如果運氣好,還能在一些水域看到鴨子,如綠翅鴨就曾在唐子城護城河出現。

相關焦點

  • 近10年來第6次造訪深圳!蒙古沙鴴「A1」現身人才公園
    原標題:蒙古沙鴴「A1」清明假期現身人才公園深圳晚報2020年4月7日訊 4月4日,深圳市觀鳥協會的資深"鳥友"在人才公園的人工浮灘上發現大批從澳大利亞北遷的鴴鷸類候鳥群。其中,一隻佩戴"A1"環志的蒙古沙鴴引起了眾多觀鳥愛好者的注意。
  • 孟津黃河溼地首次發現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連月來,眾多候鳥陸續往北遷徙,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迎來了許多旅鳥在此停留。保護區監測人員在觀測過程中,首次觀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原雕,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均為洛陽市鳥類新記錄物種。 草原雕屬鷹形目、鷹科,大型猛禽,繁殖於東北西部、西北等地,常棲息於平原、草原及荒漠草地上。草原雕容貌兇狠,體羽以褐色為主,上體土褐色,尾型平。觀測時發現,1隻草原雕被10餘只蒼鷺追逐,由南向北穿過保護區飛走。
  • 三門峽黃河溼地新發現鳥種:鐵嘴沙鴴
    鐵嘴沙鴴出沒三門峽黃河溼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通訊員 張樹魏 文圖近日,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靈寶溼地拍攝到數隻不知名鳥,經鑑定,確定該鳥為鐵嘴沙鴴,屬於三門峽黃河溼地保護區新發現鳥種。
  • 孟津黃河溼地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
    保護區監測人員郭準與同事看到此景格外欣喜,近期他們發現保護區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近年來,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變好,這裡還有哪些鳥屬於首次發現的?請郭準來給大家介紹。保護區監測人員郭準與同事看到此景格外欣喜,近期他們發現保護區新來了仨「明星」——草原雕、鐵嘴沙鴴和紅頸瓣蹼鷸。近年來,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變好,這裡還有哪些鳥屬於首次發現的?請郭準來給大家介紹。  前不久,郭準與同事在保護區觀測時發現,1隻草原雕被十幾隻蒼鷺追逐,由南向北穿過保護區。郭準說,草原雕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在東北西部和西北等地繁殖,棲息於平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地上。
  • 去開州赴一場候鳥之約!3萬多隻「冬季的客人」漢豐湖安家
    冬季來臨,從北方遷徙重慶開州區漢豐湖多達3萬餘只候鳥在此安家,形成一道冬日壯麗的景觀。11月24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開州區文化旅遊委獲悉,開州區溼地公園的水鳥和彩林最佳觀賞時間已到,漢豐湖水中彩林成為了候鳥們喜愛的棲息場所。在這個冬天來臨之際,不妨抽出時間與這些候鳥小精靈一起共度一段美妙時光。
  • 注意,遷徙「大部隊」來啦!劍鴴、大杓鷸現身
    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陸續迎來了遷徙的候鳥,根據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鳥類監測記錄,結合攝影愛好者提供的影像資料,經專家鑑定,新增鳥類記錄13種。其中有7種保山市新記錄。分別是:劍鴴(héng)、大杓(biāo)鷸(yù)、蒙古沙鴴(héng)、鐵嘴沙鴴(héng)、斑尾塍(chéng)鷸(yù)、草鷺、普通燕鷗 、高山兀(wù)鷲(jiù)、灰眉巖鵐(wú)、褐灰雀、紅胸啄花鳥、慄頭鶲(wēng)鶯 、棕臀鳳鶥(meí)。
  • 劍鴴、大杓鷸現身,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分別是:劍鴴(héng)、大杓(biāo)鷸(yù)、蒙古沙鴴(héng)、鐵嘴沙鴴(héng)、斑尾塍(chéng)鷸(yù)、草鷺、普通燕鷗 、高山兀(wù)鷲(jiù)、灰眉巖鵐(wú)、褐灰雀、紅胸啄花鳥、慄頭鶲(wēng)
  • 光灘變綠地後 鷸鴴類候鳥會否與深圳「失約」?
    按照往常的遷徙路線和時間表,這些遠道而來的候鳥將在3月底至5月期間旅居深圳。   但從深圳鳥類保護者的觀察看來,今年,彎嘴濱鷸等旅鳥或在深圳無法找到落腳的地方。   近日,深圳鳥類調查者們公布了深圳水鳥調查數據。數據顯示,在鷸鴴類水鳥最主要的停留地——原F1賽場即目前在建的人才公園,鷸鴴類水鳥數量急劇減少。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  點擊高清大圖
  • 候鳥「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冬候鳥陸續抵達這些最常見
    近日,在七河八島,有鳥友拍攝到大群候鳥排成「人」字形長隊飛越而過。揚州綠楊野生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介紹,天氣越來越冷,近期會有很多鳥兒遷徙過境。同時,觀測發現,來揚越冬的鳥兒也越來越多。冬候鳥也抵達揚州有很多地方可以賞鳥近期,鳥友們發現,揚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冬候鳥(冬天來揚州越冬,春天離開揚州北飛的鳥兒),如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黃喉鵐、斑嘴鴨、綠頭鴨以及各種鷸鳥。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劍鴴數量稀少,是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中的保護候鳥。為保山市首次記錄,雲南省第二次記錄。04 鐵嘴沙鴴 Charadrius leschenaultii鐵嘴沙鴴為小型涉禽,體長23釐米左右。▲ 鐵嘴沙鴴 木嬌2020年8
  • 冬候鳥大部隊11月底至12月初抵廈 明年三四月份離去
    -冬候鳥中杓鷸(陳浩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 天氣漸涼,廈門又迎來了每年必約的「老朋友」——冬候鳥。記者從市觀鳥協會獲悉,從9月初開始,會員們就陸續記錄到了冬候鳥的身影,如在翔安海邊灘涂上覓食的黑腹濱鷸、黑翅長腳鷸、中杓鷸、闊嘴鷸、黑嘴鷗、黑尾鷗等水鳥,在杉際內、植物園等山林,看到了北灰鶲、白腹藍鶲、紫壽帶、灰卷尾等林鳥。  市觀鳥協會理事陳浩說,現在抵廈的還只是冬候鳥的「先頭部隊」,數量比較少,觀鳥愛好者可以到海邊、山林、溼地尋找它們的蹤影。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用鏡頭記錄了從西伯利亞來石獅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黑尾塍鷸等候鳥展翅高飛的壯景,再次引來社會的無數關注。其實,除上述幾種鳥類,「約會」石獅的候鳥還有很多。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燕隼景曉濱攝    阿穆爾隼蔡月欣攝    樹鷚冬候鳥揚州鳥友  中國江蘇網10月9日訊 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部分夏候鳥依然在揚州「逗留」;過境鳥在揚州「驛站」短暫歇息,或僅在揚州天空「驚鴻一現」;冬候鳥也陸續來揚「旅居」。候鳥遷徙大部隊中,有一群鳥特別驚豔,那就是猛禽,眼下正是猛禽遷飛高峰期,只要選對地方,抬頭望向天空,你就有可能看到「鷹擊長空」的景象。  另外,鳥友們在捺山還有了新發現——棕臉鶲鶯,一種比麻雀還小但色彩豔麗的鳥兒。
  • 北紅尾鴝大規模飛抵 福建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中新社福州10月17日電 (林春茵 陳雪玲)福建省觀鳥協會17日披露,一種名為「北紅尾鴝」的鳥正大規模飛抵福建,隨著這種「信號鳥」的出現,該省正式迎來精彩的冬候鳥觀賞季。北紅尾鴝體長大約15釐米,色彩豔麗。
  • 蘆花、候鳥、麋鹿……你夢境裡的美都在這裡!
    晚秋初冬時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成了溼地上獨有的風景。飄搖的蘆葦蕩,成群飛過的候鳥,在水澤間悠閒漫步的麋鹿……快來荊州的這3個國家重要溼地,邂逅秋冬好風光吧!十萬畝野蓮隨波起伏,十萬隻候鳥越冬棲息,構成了一個奇妙的世界。石首市麋鹿國家重要溼地石首市麋鹿國家重要溼地,位於長江中下遊保存最為完美、最具獨特性溼地之一的天鵝洲長江故道溼地,主要保護對象是野化麋鹿及其棲息的淡水沼澤生態系統。登上觀鹿塔,領略原始灘涂的自然風光,觀賞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