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2020-10-15 長沙榜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

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這些來自祖國北疆,甚至西伯利亞的越冬候鳥,進駐洞庭湖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姚毅介紹,10月10日,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在採桑湖監測時即發現了69隻白琵鷺,它們邊走邊左右划動覓食;此外,在洞庭湖大橋南面水域,也有30多隻白琵鷺。而這些只是白琵鷺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白琵鷺正在趕來的路上。

保護區工作人員目前觀測到的候鳥「先頭部隊」,主要包括了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白琵鷺、灰鶴、白額雁,及豆雁、鴻雁、白腰勺鷸和國際瀕危物種小白額雁等。隨著天氣轉涼,候鳥進駐洞庭湖的數量會與日俱增,到11月將迎來候鳥南遷的高峰。根據往年候鳥越冬情況分析,預計今年來洞庭湖越冬的水鳥數量會達到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

「令人憂慮的是,洞庭湖水位至今居高不下!」姚毅說,近年來,環洞庭湖砂石碼頭還溼復綠、拆除矮圍,水域生態環境逐步恢復,洞庭湖豐茂的水草、大量底棲生物和魚蝦,吸引了大量雁鴨類、鶴鸛類等候鳥來此覓食、停歇和棲息,如今已成候鳥們重要的越冬地。然而,今年洞庭湖受長江來水和此前秋汛影響,目前的水位較往年同期高出了近3米,到12日12時,城陵磯水位還在29.91米,洞庭湖適合水鳥棲息的洲灘大都還隱沒在水下。如果洞庭湖水位短期內不下降,來此越冬的候鳥除了落腳難,依靠淺水淺灘覓食的水鳥、依靠裸露洲灘生長的苔草為食的雁類等,勢必會受到影響。

為確保候鳥安全越冬,保護區管理局已加大了野外日常巡護監測力度,同時通過開展保護候鳥活動等多項舉措,在保護區周邊形成一道愛鳥護鳥的生態屏障。現在若步入丁字堤、採桑湖附近的大堤,你就能看到,霧氣氤氳的洞庭湖中,成片候鳥在遠處湖面嬉戲,草叢中會不時飛出成群的鳥兒。

相關焦點

  •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觀測到的首批越冬豆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9月24日13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越冬大雁這是今秋以來,鄱陽湖保護區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越冬大雁。與此同時,今秋搶先抵達鄱陽湖的越冬候鳥「先頭部隊」白琵鷺的鳥類數量,目前已監測到了46隻。
  • 大批越冬候鳥飛抵西洞庭湖溼地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西洞庭湖溼地。位於湖南常德境內的西洞庭湖溼地,是我國重要的鳥類保護區。11月11日在湖南西洞庭湖拍攝的候鳥每年秋冬季節,這裡都會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和停歇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西洞庭湖溼地已迎來近2萬隻羅紋鴨、小天鵝、蒼鷺等候鳥。11月11日,成群小天鵝在湖南西洞庭湖休憩(無人機照片)湖南西洞庭湖的候鳥。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雲遇中國【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 12萬候鳥進駐洞庭湖,還等什麼?相約嶽陽,先睹為快!
    受一下今天的大風嶽陽的天氣真的「凍」真格了不管大風大雨都阻止不了來洞庭湖越冬的水鳥今天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得知今年環洞庭湖越冬水鳥初期同步調查已經結束>目前已有近12萬羽越冬水鳥進駐洞庭湖預計隨著寒潮加劇近期還將有更多候鳥來此越冬據介紹,洞庭湖今冬較往年退水要遲些,為適時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鳥現狀,11月16-17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中科院亞熱帶生態所、西洞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組成9支調查隊伍,分赴東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橫嶺湖區域,開展環洞庭湖區越冬水鳥初期調查
  • 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
  •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
    光明生物圈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我們最近又監測到幾種來越冬的新鳥,有的還是國家I級保護鳥類!」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林磊近日高興地告訴記者,秋末冬初以來,東方鴴、青頭潛鴨、黑鸛、鳳頭麥雞等多種珍稀鳥類陸續飛抵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 紅嘴鷗雲集三江口 小天鵝棲息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 (記者 李名虎 李璐 周丞 屈原臺 周江)隨著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全面展開,長江及洞庭湖流域的水生資源得到有效改善眼下,正值冬候鳥南遷季節,豐富的魚蝦,茂盛的苔草,讓洞庭湖溼地成為越冬候鳥迷戀的天堂。在洞庭湖與長江交匯的三江口水域,數百隻南遷越冬的紅嘴鷗停留在這裡棲息覓食,湖中的魚群不時躍出水面,引得鳥群們聚集在湖面上空來回盤旋。
  • 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 罕見灰腹灰雀再現身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寒風颳過,鳥兒隨之展翅南飛,最近幾天,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專家稱,與八九月來滬歇腳即走的遷徙候鳥不同的是,眼下這些越冬候鳥將在本市安家落戶。   「這兩天我們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前往鳥類保護核心區,一方面統計越冬候鳥的數量,一方面監控有無非法捕鳥的行為。」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隨著珍禽候鳥的陸續抵達,大山包保護區候鳥的增多,意味著大山包國際重要溼地已經拉開了候鳥越冬期的序幕,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也即將飛回越冬。11月7日,如果天氣繼續放晴,今年的首批黑頸鶴與去年同期比應該相差無幾。
  • 樂陵市林業局:邂逅最美冬季,溼地公園迎來越冬候鳥
    庚子年末冬,樂陵市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越冬候鳥白骨頂,它們或在水面上嬉戲覓食,或悄悄潛入水中,或進入蘆葦叢中躲避,或迅速飛起激起水花,為冬日的溼地公園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今年冬天,在樂陵市溼地公園及周邊水系有大量白骨頂棲息,形成了和諧的生態景象。白骨頂,又稱白骨頂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屬於國家「三有」(即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動物,一般棲息於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積靜水或近海的水域,有遷徙性。同時,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昭通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隨著珍禽候鳥的陸續抵達,大山包保護區候鳥的增多,意味著大山包國際重要溼地已經拉開了候鳥越冬期的序幕,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也即將飛回越冬。11月7日,如果天氣繼續放晴,今年的首批黑頸鶴與去年同期比應該相差無幾。
  •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雙十一這天,伴隨著久違的高亢悠揚的鶴鳴聲,60餘只黑頸鶴先頭部隊飛抵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橋片區越冬棲息,高原精靈們迎風展翅、盤旋環繞
  • 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啟幕 3000多隻蒙古、西伯利亞小天鵝首次...
    數十萬候鳥雲集,到洞庭來觀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啟幕 3000多隻蒙古、西伯利亞小天鵝首次亮相11月開始,3000多隻小天鵝從蒙古、西伯利亞等地成群結隊飛到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的東古湖溼地棲息。李石裡 攝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
  • 央視直訪全國首例「候鳥班車」,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
    【拓展閱讀:「候鳥班車」千裡護送掉隊候鳥南下洞庭,12/7日綠會融媒直播見證!】從12月4日下午起,為將206隻、8種經哈爾濱警方和志願者聯合解救的遷徙候鳥送往南方越冬地,中國綠髮會溼地保護地·松哈大和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們租了一輛房車,晝夜不休地將經檢驗檢疫後的候鳥運往湖南洞庭湖,全程無一隻候鳥因50多個小時、2800多公裡的路途而意外死亡。
  • 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受夏季洪水影響,鄱陽湖退水緩慢,今年越冬候鳥較為分散,為此,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充分運用5G、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先進手段解決候鳥保護的難題。現象今年相較往年越冬候鳥分布更為分散鄱陽湖承贛、撫、信、饒、修等五河之水,通長江。
  • 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抓獲8名候鳥偷獵者-候鳥 抓獲 黃腹山雀...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每年此時,大批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到洞庭湖過冬,目前大約有2萬多隻來到了東洞庭湖,而不法分子對此打起了歪主意,前天,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抓獲8名一路獵捕候鳥的不法分子,查獲被捕殺的候鳥兩千多隻,其中包括柳鶯、黃腹山雀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雲南尋甸迎來73隻黑頸鶴越冬
    截至2021年1月12日,雲南昆明尋甸黑頸鶴省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控到了73隻越冬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在溼地活動。尋甸黑頸鶴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已知的黑頸鶴最南端越冬地,2020年11月9日,保護區迎來了冬季首批4隻黑頸鶴。
  • 彭澤太泊湖水位回落越冬候鳥「搶灘登陸」
    連日來,越冬候鳥們在這裡「搶灘登陸」。    據了解,前期抵達的越冬候鳥隨著水草漸豐,4萬餘畝的太泊湖溼地保護區還將迎來更多候鳥「客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