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2020-12-04 瀟湘晨報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受夏季洪水影響,鄱陽湖退水緩慢,今年越冬候鳥較為分散,為此,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充分運用5G、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先進手段解決候鳥保護的難題。

現象

今年相較往年越冬候鳥分布更為分散

鄱陽湖承贛、撫、信、饒、修等五河之水,通長江。「豐水一片、枯水一線、水草豐美」的時令性溼地生態系統是鄱陽湖的典型特徵。因此,為鶴類、鸛類、鷗類、鷺類、雁鴨類、鴴鷸類等70萬隻越冬候鳥提供了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全球98%以上的白鶴、70%以上的白枕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60%以上的鴻雁在此集聚越冬。鄱陽湖成為全球矚目的候鳥越冬地。

記者查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數據發現,11月21日至30日野外監測統計到鳥類100種。其中,水鳥60種,分別隸屬於7目13科;其他鳥類40種,分別隸屬於8目21科。總計監測到水鳥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今年較往年,鳥類分布更分散,相比較鄱陽湖湖區,更多鳥類分布在藕塘和農田。值得一提的是,與鄱陽湖一堤之隔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中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

探因

今夏洪水使湖區水位偏高 候鳥覓食範圍擴大

「今夏洪水使鄱陽湖水位一直居高不下,導致鳥類愛吃的苦草等草類腐爛,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去農田、藕塘中覓食。」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曾南京分析說,洪水時期,湖區草洲、泥潭等地塊裸露面積小,候鳥棲息地大面積減少,淹沒在水下的溼生植物和沉水植物容易死亡。

記者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今夏洪水對於以苔草、魚類、底棲動物等為食物的鳥類來說,影響可能會較小,對以苦草、冬芽等塊莖植物為食的白鶴、小天鵝等越冬候鳥會有影響,最直接的表現是這些候鳥的覓食範圍擴大。

難點

候鳥分散不易監測 仍有捕捉誘殺候鳥現象

候鳥分布分散為監測、保護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不僅如此,因湖區「點多面廣戰線長」,全域保護難度大。加上遠程監控網絡等信息化建設還未完全覆蓋,候鳥保護管理仍有盲區,仍有不法分子用天網捕鳥、用毒餌毒殺候鳥的現象。

為此,鄱陽湖保護區積極採取措施,應對這一系列問題。

措施

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為候鳥保駕護航

面對新形勢,鄱陽湖保護區將巡護排查作為當前保護候鳥安全越冬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記者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鄱陽湖保護區各保護站組織精幹力量經常性深入湖區開展「地毯式」排查,尤其是子湖泊和蝶形湖,加大夜間巡查頻次,特別是重點時期,對縣際交界盲區、候鳥集中分布區等重點區域進行定點蹲守。及時處置天網、毒餌,加大對定置網、捕鳥夾等的排查力度。

同時,通過項目支持,對保護區範圍內巡護道路進行了維護,使保護站開展巡護過程中基本做到了巡護工作不留盲區與死角,大力推進越冬候鳥和溼地保護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充分運用5G、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先進手段破解難題,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巡護體系。

此外,我省部分地區對保護候鳥做出探索,江西鄱陽湖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永修縣成立了保護溼地候鳥巡護隊,其中永修縣專業護鳥隊12人,劃分責任區域,每日報告湖區情況;新建區成立了一支巡護隊伍,每年安排財政預算190萬元,配備了無人機、履帶式拖拉機、水陸兩用車,開展常態化聯合巡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編輯:袁雲飛

【來源:江西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平度市開展清網行動,嚴厲打擊亂捕候鳥行為,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為有效保護野生鳥類資源,保障候鳥安全過境,2020年11月17日,平度市自然資源局聯合市公安局、平度綜合行政執法局、平度生態環境局平度分局等在大澤山區域開展了清網行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等破壞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行為。早上5點,參與行動的20餘人,採用徒步巡查和無人機空中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對大澤山鎮所裡頭村周邊山頭進行全面巡護巡查。未發現粘網、鐵夾等捕鳥網具。
  •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2020-12-21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候鳥遷徙之路亟待保駕護航
    胡欣紅每逢候鳥遷徙季節,「圍網捕鳥」現象都令人有揪心之痛。據新華社報導,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儘管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但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網捕成風,野生鳥風化成「乾屍」,慘不忍睹。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越冬候鳥分布更分散大多在藕塘和農田記者查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數據發現,11月21日至30日野外監測統計到鳥類100種。其中,水鳥60種,分別隸屬於7目13科;其他鳥類40種,分別隸屬於8目21科。總計監測到水鳥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
  • 大批越冬候鳥飛抵西洞庭湖溼地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西洞庭湖溼地。位於湖南常德境內的西洞庭湖溼地,是我國重要的鳥類保護區。11月11日在湖南西洞庭湖拍攝的候鳥每年秋冬季節,這裡都會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和停歇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西洞庭湖溼地已迎來近2萬隻羅紋鴨、小天鵝、蒼鷺等候鳥。11月11日,成群小天鵝在湖南西洞庭湖休憩(無人機照片)湖南西洞庭湖的候鳥。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隨著珍禽候鳥的陸續抵達,大山包保護區候鳥的增多,意味著大山包國際重要溼地已經拉開了候鳥越冬期的序幕,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也即將飛回越冬。灰鶴為切實保障黑頸鶴等野生候鳥安全越冬今年10月29日,第一批工作組就開始了巡護值班工作,工作組組織開展了護鶴員和溼地管護員業務培訓,開展黑頸鶴等野生候鳥越冬期的前期調研工作;越冬期間工作組將不斷加強黑頸鶴等越冬候鳥及夜宿地等重點區域的重點監測管護;加強野外巡護、監測、管理和數據採集頻率;為越冬黑頸鶴準備過冬口糧和醫療救助藥品;積極開展新冠疫情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監測工作;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和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 六項措施「護航」候鳥遷徙
    陳力表示,為了讓候鳥安全越津越冬,根據鳥類生活習性,結合專家和志願者意見,七裏海溼地主要採取了6項具體措施「護航」候鳥遷徙。一是科學調控水位,為鳥類營造良好棲息地。二是保障魚類密度,讓鳥吃得飽吃得好。三是架設棲息架,供鳥類築巢繁衍。四是實行葦草輪割,給鳥類留下充足空間。五是堅持晝夜巡查管控,嚴厲打擊破壞溼地行為,防止人為幹擾。六是加大護鳥宣傳,讓群眾加入護鳥大軍。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昭通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隨著珍禽候鳥的陸續抵達,大山包保護區候鳥的增多,意味著大山包國際重要溼地已經拉開了候鳥越冬期的序幕,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也即將飛回越冬。同時有大批斑頭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候鳥在此越冬,還有大批灰鶴、紅嘴鷗等候鳥在大山包停歇中轉。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到重慶的候鳥已有218種 除了紅嘴鷗,還有好看的
    其實,不僅僅是紅嘴鷗,重慶日報記者從11月10日舉行的2020年「愛鳥護飛」專項行動啟動儀式上獲悉,截至目前,重慶能夠觀察到的鳥類已達502種,其中有218種為候鳥。11月10日上午,在江津幾江長江大橋下、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域內,許多紅嘴鷗在此休憩。它們或是三五成群在鵝卵石上曬太陽,或是展翅飛翔,或是在江中嬉戲,吸引了許多居民駐足觀看。
  • 鄱湖水位小幅上漲 越冬候鳥覓食無礙
    記者隨後走訪水文、林業等部門得知,近期贛江和鄱陽湖的水位確實小幅上漲,但越冬候鳥棲息覓食暫不受影響,目前鄱陽湖水位正是越冬候鳥棲息覓食的最佳水位線。元旦期間,吳城保護管理站人員冒著風雪給候鳥投食。水位上漲,贛江南昌段上的躉船。
  • 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雲遇中國【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觀測到的首批越冬(豆雁)11隻,與此前爭先抵達的「先頭部隊」白琵鷺和今夏留守的大雁家族成員(6隻白額雁、2隻豆雁)如期會面。這是今秋以來,鄱陽湖保護區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越冬大雁。與此同時,今秋搶先抵達鄱陽湖的越冬候鳥「先頭部隊」白琵鷺的鳥類數量,目前已監測到了46隻。
  • 5G信號覆蓋珠峰,資本推動科技進步,科技為生命保駕護航
    攀登者》,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國老一輩攀登者們懷揣著最純粹的夢想集結於珠峰,肩負時代使命於世界之巔的故事,珠峰歷來屬於人類的禁區,雖然不乏探險者趨之若鶩,但是真正的成功者確實少之又少,這除了珠峰本身陡峭的仙崖峭壁,和一望無際的漫天白雪之外
  • 普洱鎮沅為南遷候鳥護航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位於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和平鎮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金山埡口鳥類環志檢測點陸續迎來南遷候鳥,紅尾伯勞、藍歌鴝、小杜鵑、三寶鳥等幾十種鳥類在這裡停歇、覓食。
  •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
    光明生物圈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我們最近又監測到幾種來越冬的新鳥,有的還是國家I級保護鳥類!」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林磊近日高興地告訴記者,秋末冬初以來,東方鴴、青頭潛鴨、黑鸛、鳳頭麥雞等多種珍稀鳥類陸續飛抵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 翔為通航直升機為2015環中國自行車賽保駕護航
    湖南翔為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國空客AS350直升機,在順利完成航拍和護航任務後平安返回株洲。  本次環中國國際自行車賽,舉辦方邀請湖南翔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作為航拍和護航合作夥伴。「翔為通航」派出機務部負責人殷曉東為領隊的機務團隊,攜公司最先進的小松鼠AS350B3E直升機出徵,經過10多天的全程參與,途經湖北、四川、湖南、廣東等多個省份,轉戰湖北黃石、湖北武漢、四川巴中、四川樂山,重慶巴南、湖南韶山、湖南郴州、廣東清遠等數個城市,機務團隊王湘輝等人員發揮不怕苦、能吃苦的翔為精神,完美完成了整個賽事的航拍和護航任務,央視臺將「翔為通航」的小松鼠直升機作為賽事亮點進行了報導。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彭澤太泊湖水位回落越冬候鳥「搶灘登陸」
    連日來,越冬候鳥們在這裡「搶灘登陸」。    據了解,前期抵達的越冬候鳥,依然以小天鵝和大雁為主,它們時而引頸高歌、時而追逐嬉戲,人鳥共生,自然和諧。隨著水草漸豐,4萬餘畝的太泊湖溼地保護區還將迎來更多候鳥「客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 罕見灰腹灰雀再現身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寒風颳過,鳥兒隨之展翅南飛,最近幾天,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專家稱,與八九月來滬歇腳即走的遷徙候鳥不同的是,眼下這些越冬候鳥將在本市安家落戶。   「這兩天我們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前往鳥類保護核心區,一方面統計越冬候鳥的數量,一方面監控有無非法捕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