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水位小幅上漲 越冬候鳥覓食無礙

2020-11-28 大江網

  江南都市報訊 劉芳菁、全媒體記者石鵬、實習生廖莉梅攝影報導:「這幾天下雨,贛江好像又漲水了,鄱陽湖候鳥棲息覓食會不會因此受影響?」1月7日,有愛鳥人士向本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記者隨後走訪水文、林業等部門得知,近期贛江和鄱陽湖的水位確實小幅上漲,但越冬候鳥棲息覓食暫不受影響,目前鄱陽湖水位正是越冬候鳥棲息覓食的最佳水位線。

元旦期間,吳城保護管理站人員冒著風雪給候鳥投食。

水位上漲,贛江南昌段上的躉船。圖/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楊高輝

   贛江和鄱湖水位均小幅上漲

  自元旦以來,受降雨影響,贛江及鄱陽湖水位均出現小幅上漲。根據水文部門監測,贛江南昌外洲站,1月7日16時水位為13.98米,比6日16時上漲0.13米。當日上午,記者在紅谷灘新區秋水廣場附近看到,此前完全裸露的江心洲大部分被淹,面積明顯縮小,整個江面顯得浩浩蕩蕩。

  另據監測,當日8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為9.5米,比多年同期均值8.95米高0.55米。當日17時,水位漲至9.57米。

   目前水位線利于越冬候鳥覓食

  鄱陽湖水位上漲後是否會影響越冬候鳥棲息覓食?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李躍告訴記者,根據他多年的觀察,鄱陽湖水位在10米至12米之間,是越冬候鳥棲息覓食的最佳水位線。如果超過13米,越冬候鳥的主要棲息地就會被湖水淹沒。

  「水位低一點都沒關係。」李躍解釋說,候鳥的生存能力其實很強,只要不是連續乾旱,影響都不大。一旦連續乾旱,草洲灘涂變硬,不僅影響溼地植物生長,也給候鳥採食塊莖帶來難度。目前,鄱陽湖的水位接近10米,非常利于越冬候鳥棲息覓食。

  李躍的說法,也得到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有關工作人員的證實。「最近的一次調查是2018年12月28日,調查顯示全湖有越冬候鳥50萬羽左右。」工作人員表示,和往年相比,鄱陽湖越冬候鳥的數量及種類都較穩定。

   如遇持續惡劣天氣將人工投食

  當前,飛抵鄱陽湖區越冬候鳥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但是,根據氣象預報顯示,8日至12日,全省多地又將開啟陰雨模式,且1月份全省降水量略偏多。

  那麼,如何呵護珍禽候鳥安全越冬?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遇持續惡劣天氣將人工投食。各保護管理(監測)站將購買稻穀、玉米和小魚等,投放在灘涂或候鳥的主要棲息地,解決候鳥的「吃飯」難題,確保候鳥安全越冬。

相關焦點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受夏季洪水影響,鄱陽湖退水緩慢,今年越冬候鳥較為分散,為此,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充分運用5G、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先進手段解決候鳥保護的難題。現象今年相較往年越冬候鳥分布更為分散鄱陽湖承贛、撫、信、饒、修等五河之水,通長江。
  • 彭澤太泊湖水位回落越冬候鳥「搶灘登陸」
    舉報   九江新聞網訊(袁昕 霍震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程靜 ) 隨著彭澤太泊湖水位回落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青海湖越冬大天鵝達241隻 相比往年數量減少
    01-16 16:20:3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李琳海    13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完成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部署、全國鳥類環志中心承擔的2021年全國越冬大天鵝同步調查工作
  •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2020-12-21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今夏洪水使湖區水位偏高候鳥覓食範圍擴大「今夏洪水使鄱陽湖水位一直居高不下,導致鳥類愛吃的苦草等草類腐爛,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去農田、藕塘中覓食。」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曾南京分析說,洪水時期,湖區草洲、泥潭等地塊裸露面積小,候鳥棲息地大面積減少,淹沒在水下的溼生植物和沉水植物容易死亡。
  • 池州:20餘只小天鵝飛臨曹家圩越冬
    圖為小天鵝在水中嬉戲畫面 通訊員尹莉攝曹家圩位於主城區青通路附近,靠近齊山大道。從去年12月20日開始,這裡陸續飛來了一群前來越冬的冬候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平天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通過監測發現,目前一共有20多隻小天鵝在曹家圩水域越冬。雖然水域附近的城市道路上車來車往,但絲毫不影響它們在水中遊弋、覓食、嬉戲。沐浴著冬日暖陽,這群遠道而來的客人,在水中玩得十分「開心」。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隨著珍禽候鳥的陸續抵達,大山包保護區候鳥的增多,意味著大山包國際重要溼地已經拉開了候鳥越冬期的序幕,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也即將飛回越冬。同時有大批斑頭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候鳥在此越冬,還有大批灰鶴、紅嘴鷗等候鳥在大山包停歇中轉。
  • ...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唱響「候鳥經濟」之歌 摹繪鄱陽湖生態畫卷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  未來網11月19日電(記者 凌萌)「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首鄱陽湖民歌,既是對鄱陽湖候鳥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也道出了候鳥在鄱陽湖悠然越冬的奇觀。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昭通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隨著珍禽候鳥的陸續抵達,大山包保護區候鳥的增多,意味著大山包國際重要溼地已經拉開了候鳥越冬期的序幕,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也即將飛回越冬。同時有大批斑頭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候鳥在此越冬,還有大批灰鶴、紅嘴鷗等候鳥在大山包停歇中轉。
  •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態福田1月3日下午18時45分正在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越冬的數十隻珍稀瀕危候鳥黑臉琵鷺 「飛」上央視綜合頻道(CCTV-1)!它們悠然自得的在紅樹林的魚塘中嬉戲、覓食、吃魚,用極有辨識度的黑色湯匙狀長嘴相互梳理羽毛,在清澈的水流中優雅地起舞。另一類候鳥琵嘴鴨也不甘示弱,在黑臉琵鷺抖擻翅膀的時候,從畫面中歡快地遊過,其色澤鮮豔的甚為搶鏡。
  • 鄱陽湖:亞洲候鳥天堂
    攝影 | 嚴賢(鳥網·早起的小鳥)江西鄱陽湖亞洲最大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到這裡越冬棲息的鶴類、鸛類、鷗類、鷺類、雁鴨類、鴴鷸類等候鳥多達約70萬隻鄱陽湖是遷徙路線上的候鳥天堂江西鄱陽湖溼地生態系統為160餘種、約70萬羽越冬候鳥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
  • 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雲遇中國【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觀測到的首批越冬豆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9月24日13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越冬大雁這是今秋以來,鄱陽湖保護區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越冬大雁。與此同時,今秋搶先抵達鄱陽湖的越冬候鳥「先頭部隊」白琵鷺的鳥類數量,目前已監測到了46隻。
  • 樂陵市林業局:邂逅最美冬季,溼地公園迎來越冬候鳥
    庚子年末冬,樂陵市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越冬候鳥白骨頂,它們或在水面上嬉戲覓食,或悄悄潛入水中,或進入蘆葦叢中躲避,或迅速飛起激起水花,為冬日的溼地公園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樂陵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聚焦生態環境保護,持續開展溼地保護與治理,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吸引更多候鳥前來「做客」。(樂陵市林業局)【來源: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對話|高水位將影響鄱陽湖越冬水鳥,專家呼籲加強巡護
    持續升高的鄱陽湖水位,威脅的不僅僅是湖區居民生活。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鄱陽湖每年吸引超過60萬隻水鳥在此度過冬天 。根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協定2012年的評估,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中,鄱陽湖的綜合權重位居第一。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候鳥特色小鎮繪出鄱陽湖生態畫卷
    永修鄱陽湖區的過冬候鳥群(供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江西九江永修縣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託吳城鎮地處世界A類候鳥保護區和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優勢,打造永不落幕的國際觀鳥勝地,一幅「湖靜
  •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
    光明生物圈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我們最近又監測到幾種來越冬的新鳥,有的還是國家I級保護鳥類!」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林磊近日高興地告訴記者,秋末冬初以來,東方鴴、青頭潛鴨、黑鸛、鳳頭麥雞等多種珍稀鳥類陸續飛抵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附觀鳥最佳時間表
    1月3日下午18時45分,正在深圳灣福田紅樹林越冬的數十隻珍稀瀕危候鳥黑臉琵鷺, 「飛」上央視綜合頻道(CCTV-1),它們悠然自得的在紅樹林的魚塘中嬉戲、覓食、吃魚,用極有辨識度的黑色湯匙狀長嘴相互梳理羽毛,在清澈的水流中優雅地起舞。另一類候鳥琵嘴鴨也不甘示弱,在黑臉琵鷺抖擻翅膀的時候,從畫面中歡快地遊過,其色澤鮮豔的甚為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