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豆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9月24日13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越冬大雁(豆雁)11隻,與此前爭先抵達的「先頭部隊」白琵鷺和今夏留守的大雁家族成員(6隻白額雁、2隻豆雁)如期會面。
-
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鄱陽湖:亞洲候鳥天堂
攝影 | 嚴賢(鳥網·早起的小鳥)江西鄱陽湖亞洲最大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到這裡越冬棲息的鶴類、鸛類、鷗類、鷺類、雁鴨類、鴴鷸類等候鳥多達約70萬隻鄱陽湖是遷徙路線上的候鳥天堂江西鄱陽湖溼地生態系統為160餘種、約70萬羽越冬候鳥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
-
野生動植物丨江西: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為今年越冬季首次發現
野生動植物丨江西: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為今年越冬季首次發現 2020-10-29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唱響「候鳥經濟」之歌 摹繪鄱陽湖生態畫卷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 未來網11月19日電(記者 凌萌)「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首鄱陽湖民歌,既是對鄱陽湖候鳥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也道出了候鳥在鄱陽湖悠然越冬的奇觀。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越冬候鳥分布更分散大多在藕塘和農田記者查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數據發現,11月21日至30日野外監測統計到鳥類100種。其中,水鳥60種,分別隸屬於7目13科;其他鳥類40種,分別隸屬於8目21科。總計監測到水鳥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
-
全世界僅有4000隻左右的白鶴 它們中98%到鄱陽湖越冬[圖]
在白鶴論壇上,記者了解到,鄱陽湖區現有鳥類31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0種,二級保護動物40種,整個鄱陽湖地區越冬水禽主要分布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九個湖泊中,海拔13.5~17米地帶為候鳥最適宜棲息地。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東方白鸛、黑鸛以及鷺類和鴴鷸類等涉禽,主要棲息在湖邊、泥灘或淺水區域中。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年初栽種的蓮藕,成為白鶴越冬的美食。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候鳥越冬的理想家園。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鄱陽湖拍攝白鶴。
-
鄱陽湖二次科考記錄鳥類236種 冬候鳥所佔比例最大高達100種
二次科考結果顯示,越冬水鳥主要分布在鄱陽湖保護區、都昌縣、南磯溼地保護區,以及新建縣和鄱陽縣,其中水鳥數量超過2萬的湖有10個。 8月22日,記者從省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獲悉,1983年至1988年,我省開展鄱陽湖及鄱陽湖區綜合科學考察,即第一次鄱陽湖科考。
-
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受夏季洪水影響,鄱陽湖退水緩慢,今年越冬候鳥較為分散,為此,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充分運用5G、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先進手段解決候鳥保護的難題。現象今年相較往年越冬候鳥分布更為分散鄱陽湖承贛、撫、信、饒、修等五河之水,通長江。
-
候鳥來了,天鵝、鴻雁、白鷺...約起來~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其中,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秋季進入四川盆地越冬,或繼續向華中或更南的地區越冬。
-
鄱湖水位小幅上漲 越冬候鳥覓食無礙
記者隨後走訪水文、林業等部門得知,近期贛江和鄱陽湖的水位確實小幅上漲,但越冬候鳥棲息覓食暫不受影響,目前鄱陽湖水位正是越冬候鳥棲息覓食的最佳水位線。元旦期間,吳城保護管理站人員冒著風雪給候鳥投食。水位上漲,贛江南昌段上的躉船。
-
對話|高水位將影響鄱陽湖越冬水鳥,專家呼籲加強巡護
持續升高的鄱陽湖水位,威脅的不僅僅是湖區居民生活。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鄱陽湖每年吸引超過60萬隻水鳥在此度過冬天 。根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協定2012年的評估,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中,鄱陽湖的綜合權重位居第一。
-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遊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良好的溼地生態是鳥類的天堂,為鳥類的繁衍提供了自然環境,每年秋冬季,都有成千上萬的候鳥,來到這裡!據新華社報導,近日,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越冬白鶴2隻。這是今年入秋以來,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白鶴。今年9月28日,白鶴被確定為江西「省鳥」,將加大保護力度。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平安都昌:候鳥與魚
候鳥保護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坐落在鄱陽湖畔的都昌縣,每年都會迎來二十萬隻左右候鳥越冬休憩,其中典型的溼地鳥類(水禽)有121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7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有38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69種。都昌也被譽為「候鳥天堂」、「白鶴世界」。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鄱陽湖生態畫卷:候鳥齊飛 千鶴...
央視網消息(記者 何川)吳城鎮地處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東北部,是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2020年11月17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活動走進吳城,一副「湖靜、鳥美、鎮悠、人和」的鄱陽湖生態畫卷在記者面前徐徐展開。
-
鄱陽湖,世界水鳥在此打卡聚會
攝影 | 王小龍碧波萬頃的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遊的南岸、江西省的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國首批7個國際重要溼地之一。鄱陽湖是長江幹流重要的調蓄性湖泊,在長江流域發揮著調蓄洪水、灌溉農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特殊生態功能。
-
南飛過冬的鳥兒抵達南京 罕見候鳥現身沿江溼地
8月份,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在驕陽的烘烤下,然而在遙遠的西伯利亞,冷空氣已經聚集,候鳥們早已感受到大自然微妙的變化,它們整裝待發,只待9月西北風吹響集結號,上百萬隻候鳥就開始離開繁殖地陸續往南遷移。眼下,不少冬候鳥已經飛抵南京,或是路過,或是留下越冬。因為對這些不遠萬裡辛苦遷徙的鳥兒來說,南京的冬天溫暖而慷慨。從即日起,本報開設南京冬候鳥系列欄目,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大自然美麗的精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