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雲遇中國【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隨著氣溫持續下降,約17萬隻越冬候鳥陸續飛抵江西鄱陽湖都昌候鳥保護區越冬,有大雁、小天鵝、東方白鸛等十幾個種類。今年鄱陽湖實行全面禁捕退捕、候鳥保護專項整治行動等,生態環境逐漸改善,來鄱陽湖越冬候鳥逐年增加。(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胡葦 付文龍 陳扶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豆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9月24日13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越冬大雁(豆雁)11隻,與此前爭先抵達的「先頭部隊」白琵鷺和今夏留守的大雁家族成員(6隻白額雁、2隻豆雁)如期會面。
  • 鄱陽湖:亞洲候鳥天堂
    攝影 | 嚴賢(鳥網·早起的小鳥)江西鄱陽湖亞洲最大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到這裡越冬棲息的鶴類、鸛類、鷗類、鷺類、雁鴨類、鴴鷸類等候鳥多達約70萬隻鄱陽湖是遷徙路線上的候鳥天堂江西鄱陽湖溼地生態系統為160餘種、約70萬羽越冬候鳥提供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
  • ...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唱響「候鳥經濟」之歌 摹繪鄱陽湖生態畫卷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  未來網11月19日電(記者 凌萌)「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首鄱陽湖民歌,既是對鄱陽湖候鳥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也道出了候鳥在鄱陽湖悠然越冬的奇觀。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江西手機臺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以「候鳥天堂,珍禽王國」譽滿天下。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
  • 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受夏季洪水影響,鄱陽湖退水緩慢,今年越冬候鳥較為分散,為此,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充分運用5G、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先進手段解決候鳥保護的難題。現象今年相較往年越冬候鳥分布更為分散鄱陽湖承贛、撫、信、饒、修等五河之水,通長江。
  • 野生動植物丨江西: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為今年越冬季首次發現
    野生動植物丨江西: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為今年越冬季首次發現 2020-10-29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一曲悠然傳唱的民歌,描繪出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區安然越冬的情景。30多年前,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鄱陽湖時,當時除中國鄱陽湖之外,全球還有另外兩處白鶴越冬地。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飛翔(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30多年後,那兩條遷徙路線幾近喪失,而在鄱陽湖區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水草豐美、蝶湖洲灘的鄱陽湖,成為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
  • 全世界僅有4000隻左右的白鶴 它們中98%到鄱陽湖越冬[圖]
    西伯利亞、莫莫格、鄱陽湖!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因為白鶴,兩個國家,三個地方,串聯在了一起。每年,成群結隊的白鶴從西伯利亞出發,在吉林莫莫格停歇後,來到鄱陽湖越冬。萬裡遷徙路,情牽白鶴「三家人」。12月16日,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第一屆年會暨首屆國際白鶴論壇在共青城開幕,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就保護全世界僅有的4000隻左右白鶴,共商保護機制。
  • 候鳥來了,天鵝、鴻雁、白鷺...約起來~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其中,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候鳥遷徙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鄱陽湖,世界水鳥在此打卡聚會
    每年秋季,東方白鸛、黑鸛、小天鵝、白鶴、白頭鶴、白枕鶴以及各種雁鴨類候鳥,陸續遷徙來到鄱陽湖,在這裡休養生息,度過漫長的冬季。翌年三四月再逐漸北歸,回到繁殖地。每年10月,小天鵝、白額雁等大批候鳥從西伯利亞飛到鄱陽湖。
  • 候鳥「大部隊」提前半月到京 遷徙高峰期到來
    來源:經濟日報黑豹野保站提供照片距離首批候鳥進京已有兩周,這段時間裡,候鳥種群陸續抵京「加油補給」。根據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監測,從昨天下午開始,官廳水庫及附近水域迎來了冬候鳥進京的高峰期,僅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裡,超過6000隻候鳥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京冀交界處。
  • 鄱湖水位小幅上漲 越冬候鳥覓食無礙
    記者隨後走訪水文、林業等部門得知,近期贛江和鄱陽湖的水位確實小幅上漲,但越冬候鳥棲息覓食暫不受影響,目前鄱陽湖水位正是越冬候鳥棲息覓食的最佳水位線。元旦期間,吳城保護管理站人員冒著風雪給候鳥投食。水位上漲,贛江南昌段上的躉船。
  •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遊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良好的溼地生態是鳥類的天堂,為鳥類的繁衍提供了自然環境,每年秋冬季,都有成千上萬的候鳥,來到這裡!據新華社報導,近日,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越冬白鶴2隻。這是今年入秋以來,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白鶴。今年9月28日,白鶴被確定為江西「省鳥」,將加大保護力度。
  • 鄱陽湖首次監測到罕見遷徙過境鳥——小濱鷸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記者譚紅報導:記者從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4月5日,鄱陽湖保護區都昌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新妙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發現一隻小型的鴴鷸類水鳥,在泥潭覓食。仔細觀測發現其體色、形態很少見,工作人員趕緊拍下照片。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年初栽種的蓮藕,成為白鶴越冬的美食。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候鳥越冬的理想家園。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鄱陽湖拍攝白鶴。保護區護鳥志願者向藕塘投放玉米,滿足候鳥覓食需求。鄱陽湖是全球的重要溼地、候鳥天堂。2019年,白鶴被定為江西「省鳥」。10月27日下午,首批7隻白鶴安全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較去年提前了整整30天。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吉林鎮賚 大批候鳥來臨 白鶴數量達2000隻
    央視網消息:又到了候鳥遷徙的時節。位於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的莫莫格溼地近期迎來大批遷徙候鳥,僅世界瀕危物種、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數量就達到了2000隻左右。莫莫格溼地位於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上,由於有廣闊溼地和充足的食物,許多候鳥將這裡作為遷徙途中的「驛站」。
  • 中國綠色時報:鄱陽湖都昌湖區迎來1.6萬隻越冬小天鵝
    中國綠色時報1月8日(二版)報導:上萬隻小天鵝近日集聚江西省鄱陽湖都昌縣大沔池、小沔池水域。據統計,目前在鄱陽湖都昌湖區越冬的小天鵝數量超1.6萬隻。為做好鄱陽湖區生態環境及溼地候鳥保護,都昌縣成立了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將工作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廣泛動員周邊群眾參與溼地及候鳥保護,嚴厲打擊破壞溼地生態環境及傷害候鳥的違法行為。近年來,湖區秩序明顯好轉,候鳥種群及數量逐步上升,共監測到白鶴、白枕鶴、小天鵝、東方白鸛等越冬候鳥38種13萬餘只。(陳扶南 徐紅波)上圖:鄱陽湖都昌湖區越冬小天鵝。
  • 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 罕見灰腹灰雀再現身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寒風颳過,鳥兒隨之展翅南飛,最近幾天,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專家稱,與八九月來滬歇腳即走的遷徙候鳥不同的是,眼下這些越冬候鳥將在本市安家落戶。   「這兩天我們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前往鳥類保護核心區,一方面統計越冬候鳥的數量,一方面監控有無非法捕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