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鎮賚 大批候鳥來臨 白鶴數量達2000隻

2021-01-09 環京津網

央視網消息:又到了候鳥遷徙的時節。位於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的莫莫格溼地近期迎來大批遷徙候鳥,僅世界瀕危物種、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數量就達到了2000隻左右。

莫莫格溼地位於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上,由於有廣闊溼地和充足的食物,許多候鳥將這裡作為遷徙途中的「驛站」。近期,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飛往這裡停歇的候鳥數量越來越多,其中白鶴在這裡停留的數量已出現高峰。 白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春季它們從鄱陽湖越冬地來到這片停歇地,再回到西伯利亞繁殖地,白鶴在這裡停留的主要目的就是大量進食,為接下來的遷徙補充體力。在養精蓄銳之後,白鶴通常會在四月末五月初飛往西伯利亞進行繁殖,這個時候,成年白鶴與出生不滿一年的幼鶴就要分離了。留下來的這些幼鶴將抱團成長,苦練覓食和飛行的本領。

相關焦點

  • 野生動植物丨大批白鶴按時遷離吉林莫莫格溼地 仍有百餘只亞成體流連
    野生動植物丨大批白鶴按時遷離吉林莫莫格溼地 仍有百餘只亞成體流連 2020-06-02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
  • 自在雲間白鶴飛
    晨報記者 蘭春 圖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以「候鳥天堂,珍禽王國」譽滿天下。自2001年起,我省持續跟蹤監測鄱陽湖越冬候鳥種群動態,涵蓋湖區68個大小子湖泊,多年平均數據顯示,鄱陽湖候鳥種類穩定在160種左右,數量在60萬隻至70萬隻,其中全球98%以上的白鶴在此越冬,故鄱陽湖也被譽為「白鶴王國」。
  • 獾子洞溼地藨(biāo)草「瘋長」 白鶴吃「大餐」 為了白鶴 外來的...
    &nbsp&nbsp&nbsp&nbsp被譽為「中國白鶴之鄉」的法庫縣以其獾子洞水庫溼地的白鶴著稱,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大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來此歇腳,除此之外,這裡夏季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和大批候鳥繁殖
  • 全世界僅有4000隻左右的白鶴 它們中98%到鄱陽湖越冬[圖]
    因為白鶴,兩個國家,三個地方,串聯在了一起。每年,成群結隊的白鶴從西伯利亞出發,在吉林莫莫格停歇後,來到鄱陽湖越冬。萬裡遷徙路,情牽白鶴「三家人」。12月16日,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第一屆年會暨首屆國際白鶴論壇在共青城開幕,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就保護全世界僅有的4000隻左右白鶴,共商保護機制。  每年有多少白鶴到鄱陽湖越冬?
  • 瀕危白鶴現藕田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10日,安徽農墾華陽河農場,三隻白鶴家庭成員(2隻成鶴1隻幼鶴)在一片藕田嬉戲、覓食。三隻白鶴家庭成員(二隻成鳥一隻幼鳥)在一片藕田覓食近年來,華陽河農場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候鳥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斷增加。
  • 黑龍江省遷徙候鳥種類達350種 佔全國一半以上
    據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是全國重點林區,森林和溼地資源豐富,其中溼地是遷徙候鳥最主要的棲息類型之一,黑龍江流域內的溼地為候鳥的遷徙和繁殖提供了大量棲息地,是重要的候鳥繁殖地和遷徙中轉站。全國有鳥類1400多種,其中遷徙候鳥種類達600多種,而我省遷徙候鳥就達350種,佔全國候鳥種類總量的一半以上。目前全省有248處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766平方千米,國家級36處,省級85處。
  •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一曲悠然傳唱的民歌,描繪出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區安然越冬的情景。30多年前,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鄱陽湖時,當時除中國鄱陽湖之外,全球還有另外兩處白鶴越冬地。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飛翔(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30多年後,那兩條遷徙路線幾近喪失,而在鄱陽湖區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水草豐美、蝶湖洲灘的鄱陽湖,成為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
  • 吉林四名男子販賣8隻野生白鶴獲刑
    吉林四名男子販賣8隻野生白鶴獲刑 >   中新網吉林3月29日電 (記者 蒼雁)4名男子因販賣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白鶴,被林業警方拘捕,其間,一隻白鶴在救助過程中不治身亡。
  • 都市現場:白鶴「愛愛」 江西人正在尋找你
    都市現場2021年1月2日報導:現在是越冬候鳥飛抵鄱陽湖的高峰期,也是鄱陽湖的最佳觀鳥季。就在2021年1月1日上午,由江西省林業局、江西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尋找白鶴「愛愛」活動正式啟動。從2021年1月1日起,將會有多名資深觀鳥人士組成尋找隊伍,用一個月的時間尋找白鶴「愛愛」。
  • 大批白鶴按時遷離吉林莫莫格溼地 仍有百餘只亞成體流連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委員潘晟昱最先發現這群白鶴。他介紹,它們近期都在莫莫格胡家窩棚保護站附近活動,該站位於洮兒河流域,是候鳥重要的繁殖地和停歇地。  「這群白鶴大部分是沒有繁殖任務的亞成體,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羽毛上殘留黃褐色的『鏽斑』。它們剛剛脫離父母的呵護,組成新的團隊過起了獨立自主的生活。」潘晟昱說。
  • 鄱陽湖:亞洲候鳥天堂
    攝影 | 嚴賢(鳥網·早起的小鳥)江西鄱陽湖亞洲最大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到這裡越冬棲息的鶴類、鸛類、鷗類、鷺類、雁鴨類、鴴鷸類等候鳥多達約70萬隻白鶴是鄱陽湖候鳥中的旗艦物種,全世界共有4000 餘只。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全球98% 以上的白鶴在鄱陽湖棲息。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年初栽種的蓮藕,成為白鶴越冬的美食。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候鳥越冬的理想家園。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鄱陽湖拍攝白鶴。
  • 珍稀白鶴首次飛臨石獅 全球僅存4000隻
    ,喙和腳呈暗紅色的白鶴正在溼地公園的一處藕田裡悠然自得地嬉戲覓食。,全球目前不到4000隻,每年夏天,白鶴在西伯利亞繁殖,冬季則會遷徙到江西鄱陽湖等地越冬。,突然中途停靠,候鳥在遷徙的過程中中途停靠一下,這個事情非常好,因為我們石獅溼地公園的這個生態環境,整個石獅的生態環境都越來越好,白鶴這邊停靠也反映說石獅這邊的生態環境適合候鳥的生活。
  • 瀋陽:6萬多隻野生候鳥康平臥龍湖歇腳(圖)
    近日,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期,累計6萬多隻候鳥在此歇腳駐足補充能量。  11月7日瀋陽降雪,在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裡,成千上萬隻野生候鳥在保護區聚集,其中包括東方白鸛、白枕鶴、白天鵝、豆雁、秋沙雁等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鳥類,吸引了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拍照。  水域面積127.5平方公裡的臥龍湖是遼寧省面積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擁有典型的淺水湖泊溼地生態系統,這裡植被茂盛,水草豐盈,食物資源豐富,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停留地。
  • 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因此,為鶴類、鸛類、鷗類、鷺類、雁鴨類、鴴鷸類等70萬隻越冬候鳥提供了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全球98%以上的白鶴、70%以上的白枕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60%以上的鴻雁在此集聚越冬。鄱陽湖成為全球矚目的候鳥越冬地。記者查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數據發現,11月21日至30日野外監測統計到鳥類100種。
  • 他救白鶴一命,白鶴救全村300多人
    「這不是消失多年的白鶴嗎?」張厚義走近白鶴時,白鶴已經無力站起來了。張厚義急忙抱起白鶴仔細端詳:這隻鶴渾身潔白無瑕,長喙鮮紅筆直,頸脖盤曲修長,左腳根部有一個暗紅的傷口,滲出的血把腳根部的羽毛都染紅了。顯然白鶴已被偷獵者用槍打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去。張厚義抱著白鶴往家裡趕去。到家後,他讓老伴捉住白鶴的腳,自己用消毒的刀片小心地劃開傷口,取出了一顆鐵彈珠。
  • 全球不到4000隻!鳥類「活化石」白鶴再次做客麗水
    秋冬時節,候鳥南飛,一年一度的「春運」模式又被開啟。近日,在麗水縉雲縣,發現幾隻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白色「大鳥」。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這次縉雲發現的7隻白鶴中有2隻幼鳥,5隻成鳥,這也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 「松鶴延年」裡的白鶴,杭州這地方一下子來了10隻
    臨安,山清水秀,溫度適宜,成了越冬候鳥們喜愛的棲息地。▲白琵鷺 楊淑貞 攝下在臨安天目山、清涼峰保護區的一場初雪,似乎「截留」了一些南飛的候鳥。繼前段時間,臨安英公水庫幾百隻鴛鴦同時出沒,青山湖也「不甘落後」,鴛鴦、白鶴、東方白鸛、白琵鷺、各種大雁都來了,好不鬧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