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6萬多隻野生候鳥康平臥龍湖歇腳(圖)

2020-12-06 遼寧頻道

  近日,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期,累計6萬多隻候鳥在此歇腳駐足補充能量。

  11月7日瀋陽降雪,在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裡,成千上萬隻野生候鳥在保護區聚集,其中包括東方白鸛、白枕鶴、白天鵝、豆雁、秋沙雁等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鳥類,吸引了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拍照。

  水域面積127.5平方公裡的臥龍湖是遼寧省面積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擁有典型的淺水湖泊溼地生態系統,這裡植被茂盛,水草豐盈,食物資源豐富,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停留地。

  近年來,康平縣不斷加大保護野生鳥類、保護生態區環境的工作力度,實施了30多項有益於野生鳥類的生態工程。目前,康平正在修建一條長8.7公裡的L型大壩,保證野生鳥類食物的供給,讓更多的候鳥將臥龍湖生態區作為遷徙的「驛站」。

  截至目前,臥龍湖生態保護區生物種群已達580餘種,其中禽類達到143種之多,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6種、二級保護鳥類23種。

  據介紹,從今年十月初開始,當地就發現有野生候鳥從北方陸續飛回臥龍湖,時間比往年提前了近半個月,數量也比往年多近一倍。隨著天氣轉冷,近期臥龍湖將迎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途徑臥龍湖的候鳥種類繁多,東方白鸛、白鶴、白鷺等種類候鳥日觀測量達五六千隻,其中白鶴800餘只。

相關焦點

  • 瀋陽康平,我美麗的家鄉
    >2/4 目前,兩地的公路交通,從瀋陽市區到達康平需要2小時左右,如果該項目實施完畢,瀋陽到康平法庫坐火車半小時即可到達。康平縣位於瀋陽最北部,與法庫縣同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康平和法庫沒有過境國鐵,沒有與瀋陽直接連接的鐵路,是遼寧省僅有的兩個不通國鐵縣份。沈金鐵路建設醞釀已久,瀋陽向北的鐵路出瀋北新區向右轉,內蒙古向南的鐵路到康平邊境向左轉,康平、法庫兩縣受無鐵路之困,區域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 「魚躍龍湖 盛世康平」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1月11日啟幕
    12月28日,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舉辦新聞發布會,據介紹,本屆冬捕節即將在2020年1月11日啟幕。五位大師詮釋冬捕2013年至今,臥龍湖冬捕節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伴隨著對冬捕文化與遼金歷史的不斷挖掘,冬捕節已經不再僅僅是場面壯觀的鑿冰捕魚,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將聘請書法大師李仲元、烹飪大師劉敬賢、民俗大師齊守成、考古學家馮永謙、音樂家胡宏偉五位大師為臥龍湖冬捕節首席文化顧問,持續輸出臥龍湖冬捕節文化IP,做大文化展示舞臺,再現大遼冬捕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傳承。
  • 寒冬臘月瀋陽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
    27日10時30分,第六屆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臥龍湖在1000多年前為遼代春捺缽之地,捺缽是契丹語,即為帝王的四季漁獵活動。而康平臥龍湖做為遼代春捺缽之地,至今仍保留著捺缽祭祀儀式和古法破冰捕魚的傳統。
  • 遼寧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
    光明網訊(記者劉勇)1月27日,第六屆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開幕。本屆冬捕節強化「馬背皇宮」即馬背上的漁獵民族文化體驗,形成「一主五輔、六大主題秀場」系列活動。再現大遼皇家捺缽祭祀儀式、「破冰尋魚」古法捕魚等傳統冬捕內容,現場的所有遊客也共同品嘗了在「大遼第一鍋」裡新鮮出鍋的五福魚湯。
  • 康平十餘場主題活動打造「臥龍湖冬捕節」品牌
    今年的臥龍湖冬捕節以「穿越」為主線,在活動設計上再次升級。12月25日,記者獲悉,第七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冬捕節將於明年1月19日開幕。冬捕節期間,臥龍湖的冰面上將舉行首屆冰上越野漂移挑戰賽、冬捕節點燈儀式等十餘場活動,主辦方還將以百輛房車奔冬捕、百輛大巴看冬捕等方式,組織遊客圍觀冬捕、品味生態康平。 多年來,康平縣始終高舉「生態立縣」大旗。
  • 「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
    新華社瀋陽1月11日電題:「冰上脫貧」路更寬——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見聞新華社記者石慶偉、於也童凜冽北風中,銀白色的臥龍湖冰面一眼望不到邊。「今年臥龍湖的湖魚又豐收了,漁工們的收入又有了盼頭!」裹著嚴實的羊皮襖,身材高大的「魚把頭」修士忠,抱起一尾近30斤重的大鯉魚,開心地說,「生態環境一年年好起來,方圓120多平方公裡的臥龍湖裡,各類野生魚類資源至少有1000萬公斤。」第八屆遼寧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從11日開始舉行。
  • 遼寧康平:五百架無人機「炫技」臥龍湖夏夜
    央廣網瀋陽7月19日消息(記者郭威)遼寧省康平縣臥龍湖之夏系列活動開幕式將於2020年7月23日在臥龍湖畔再度揭幕。本屆臥龍湖之夏系列活動,將依託康平良好的生態本底,完善的景區設施,打造臥龍湖夏季遊主打品牌,進一步宣傳推介康平旅遊資源,向世人展現康平的原生態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為廣大遊客帶來新的驚喜。開幕式主題為臥龍湖之夏系列活動暨自然城嘉年華,除了精彩的文藝演出之外,遊客將近距離欣賞到東北首次上演的五百架無人機大型戶外表演。另外,還將上演遊艇秀、美人魚表演、快閃秀等。
  • 盛京遊記|探索盛京小眾路線:康平之旅
    遼寧第一大平原淡水湖 - 臥龍湖臥龍湖,位於遼寧省瀋陽城西北康平縣城西1公裡,湖域面積127平方公裡,是我國東北地區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據地質部門測算,湖面形成於中生代晚期白堊紀距今有6700萬年歷史;臥龍湖有67平方公裡的水面,是遼寧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臥龍湖自然風景區是瀋陽市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點看《臥龍湖的傳說》,聽唱改編《西部放歌》駕駛著小車,在家憋了好一陣子的我前往康平散心,現在空間開闊的戶外景區最為受百姓歡迎,於是我選擇了康平縣的臥龍湖去放風,呼吸下新鮮香甜的空氣。
  • 遼寧康平:臥龍湖畔冬捕忙
    1月11日,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在遼寧康平臥龍湖畔啟幕。本屆冬捕節以「魚躍龍湖,盛世康平」為主題,通過現場建築、燈光表演與實景演出相結合,全景展示冬捕歷史與大遼文化。
  • 探索盛京瀋陽小眾路線:康平縣之旅
    遼寧第一大平原淡水湖 - 臥龍湖 康平縣北臨內蒙古科左後旗,臥龍湖地處科爾沁大草原的南緣,是遼寧最大、 東北第二大的平原淡水湖,形成於中生代晚期白堊紀,距今已有六千多萬年的歷史。
  • 把人氣轉化為商機 康平農副產品借冬捕節搶市場
    1月19日,第七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冬捕節開幕。幾萬名遊客看過鑿冰冬捕、品嘗了鮮美魚湯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康平特產。剛剛從臥龍湖打撈出來的有機鍶魚和當地產的地瓜、花生、小米、全麥麵粉成了爆款產品,在商場超市、高速公路入口,隨處可見遊客搶購的場景。在冬捕節的帶動下,康平縣的綠色食品產業鏈漸漸露出輪廓。
  • 康平縣委書記李旭臣:做強縣域經濟 積極對接融入瀋陽國家中心城市...
    在學習貫徹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精神工作中,康平縣積極對接融入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深入思考短板不足和產業趨勢,激發發展活力,釋放發展動力,全力打造瀋陽農林生態保持區、農業生產主導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縣域主導產業突出區。
  • 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節開幕!每網魚可達約5萬斤,還有1萬多碗魚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天下財經《央視財經》)今天,遼寧康平臥龍湖冬捕節正式拉開大幕。在這裡,當地人仍保留著1000多年前的冬捕傳統。記者卜曉菲:我現在就是在康平臥龍湖冬捕節的開幕現場,現在現場的氣溫非常低,只有零下20攝氏度,但人們參與冬捕的熱情卻非常高漲,現場的觀眾已經達到了20萬人。現在正在進行著冬捕的傳統儀式,這樣的傳統已經延續1000多年了,當時生活在這裡的遊牧民族,以車馬為家,在隆冬時節破冰捕魚,打出頭魚後,擺設頭魚宴,招待各個部族的領袖。
  • 臥龍湖大遼冬捕節開幕 「雙頭魚」拍出79.9999萬元
    1月11日,第八屆瀋陽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盛大啟幕,當天頭網出魚2.9萬公斤,「雙頭魚」(即從第一網捕上來的魚中挑選出的兩條最大的魚)更是拍賣出了79.9999萬元的歷屆最高價。  本屆冬捕節以「魚躍龍湖,盛世康平」為主題,著力營造歡快喜慶的濃濃年味。
  • 臥龍湖冬捕 「雙頭魚」 拍出788888元
    1月19日,2019第七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盛大啟幕。本屆冬捕節主題為「穿越千年,龍湖盛事」,通過全域包裝、全時表演、多地互動等方式,配合VR燈光故事、極光秀等各種高科技手段,一步千年、沉浸體驗,再現大遼冬捕的「龍湖盛事」。
  • 遼寧這個小縣城發達了,即將在此規劃一條鐵路到瀋陽!
    康平縣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地處遼河流域,東隔遼河與鐵嶺市昌圖縣相望,西鄰阜新市彰武縣,南接法庫縣,北與內蒙古科左後旗毗鄰,距瀋陽120公裡。康平縣是國家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縣、全國公路建設示範縣、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平安建設先進縣、遼寧省財源建設試點縣,康平縣有臥龍湖、金沙灘、小塔子古塔、八虎山等著名景點。「應加強與國家鐵路部門溝通協調,力爭沈金(瀋陽市-通遼市金寶屯鎮)鐵路項目儘快落地實施。」
  • 白眉姬鶲萊州「歇腳」
    白眉姬鶲萊州「歇腳」 2010年05月19日11:49     5月16日,在在金城沿海防護林地,一隻眉姬鶲正在
  • 苔原天鵝初春季節遷徙途中在加拿大安省歇腳
    苔原天鵝初春季節遷徙途中在加拿大安省歇腳 (1/6) "← →"翻頁
  • 「沈康高速」明年開工 瀋陽到康平一小時搞定
    本報訊(記者郭宏穎實習生陳雷)記者從12月29日召開的瀋陽市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明年,瀋陽至康平近百公裡長的高速公路將開工建設。「沈康」高速公路的建成,將拉近康平與瀋陽的距離,同時使康平脫貧提速。  據了解,瀋陽至康平高速公路建設等級為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每小時120公裡。
  • 候鳥遷徙季 3萬多隻紅嘴鷗已抵達滇池流域
    中國網11月23日訊 據云南昆明市鳥類協會公布的數據:紅嘴鷗已於11月陸續抵達昆明,目前抵達滇池流域的紅嘴鷗已有3萬多隻。為迎接候鳥到來,當地林草部門備齊鷗糧,昆明交警支隊更專門制定了觀鷗季交通組織實施方案。相關負責人提醒觀鳥人士,觀賞紅嘴鷗時最好讓它們自己覓食,儘量不要投餵麵包等食物,以防紅嘴鷗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