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大部隊」提前半月到京 遷徙高峰期到來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黑豹野保站提供照片

距離首批候鳥進京已有兩周,這段時間裡,候鳥種群陸續抵京「加油補給」。根據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監測,從昨天下午開始,官廳水庫及附近水域迎來了冬候鳥進京的高峰期,僅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裡,超過6000隻候鳥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京冀交界處。翻越海坨峰後,它們飛越八達嶺長城,降落在官廳水庫周邊的灘涂中。和「先鋒部隊」提前到京一樣,冬候鳥進京高峰的時間也比往年提前了至少半個月。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介紹說,冬候鳥是指冬季要遷徙至南方越冬的候鳥,每年10月至12月,它們會集中飛越北京上空。待來年三四月份,春暖花開時,這些候鳥會北上飛往繁殖地。在經停北京期間,它們會選擇停留在官廳水庫、密雲水庫等地的灘涂溼地中。

冬候鳥最典型的種群是大天鵝、灰鶴和雁鴨類。昨天降落在官廳水庫附近的6000多隻候鳥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的數量超過了半數。灰鶴種群集結成一支龐大的遷徙隊伍,呈「人」字形進入北京。昨天的天氣不錯,沒有颳大風,從灰鶴們的鳴叫聲和飛行姿態來判斷,它們也顯得非常愉悅,而且,種群的整體狀況良好。

「除了灰鶴外,昨天的『集團軍』中還有2000多隻豆雁和赤麻鴨。最受北京市民喜愛的天鵝種群也大量出現。通常我們把生活在長江以南的小天鵝、雁鴨類等種群的大規模出現,定義為高峰期的到來。」李理說,根據黑豹野保站與各地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聯動消息,冬候鳥的「先鋒部隊」從北京離開後,按照遷徙路線,已各自抵達它們的越冬地。比如,灰鶴種群最遠的已經到達鄱陽湖;大天鵝種群一部分已到達山西三門峽水庫,還有很多也已到達山東榮成。

候鳥過京期間,野保站的工作人員們也監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現象。前一段時間,北京颳了幾場大風,僅城區內的風力就達到了六七級,在沒有高樓大廈阻擋的水庫周邊曠野裡,風力更甚。工作人員說,10月28日當天,他們監測到3隻大天鵝寶寶和他們的父母在遷徙過程中失散了。被發現時,這3隻大天鵝寶寶正「混跡」在一個小天鵝的家庭中。

「天鵝種群遷徙的時候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通常不會混群,天鵝與天鵝家庭之間,因為爭奪領地,家長之間還常會有打鬥,所以,當我們發現小天鵝家庭裡出現了3隻大天鵝寶寶時,所有的工作人員也都感到非常意外。」

李理說,小天鵝家庭降落地面的時候,小天鵝爸媽很快就發現了異常,它們還專門遊過去查看了一下。一開始,它們並不接受這3隻大天鵝寶寶,但是,當發現它們的兩隻小天鵝寶寶和這3隻大天鵝寶寶愉快地玩耍到了一起,尤其是兩隻寶寶對3個「小夥伴」緊追不捨,於是,小天鵝父母沒有再驅趕3個寶寶,安然接受了現狀。由此,也能看出自然界中的和諧和善意。

預計12月中旬,冬候鳥遷徙將接近尾聲。黑豹野保站再次提示廣大北京市民,候鳥遷徙高峰期,除了官廳水庫、密雲水庫,北京市區內的一些公園、水域,也將迎來成群的候鳥。北京市民們要文明觀鳥、拍鳥,讓遷徙候鳥在北京中轉的過程中,享受一片安寧。

相關焦點

  • 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 長三角多個溼地迎來「最熱鬧」的時節
    天冷了,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各地的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 成群結隊的雁鴨類候鳥,將在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度過一整個寒冬。在10月底進行的水鳥調查中,大約有2萬多隻的雁鴨類候鳥已被觀測記錄。隨著氣溫的進一步下降,在12月或1月,保護區內的候鳥數量可能會達到最高值,約在4到5萬隻。
  • 候鳥提前向北方遷徙,科學家警醒:人類應該重視起來了
    像北極熊就能夠生活在極寒地帶,而候鳥就只能生存在溫暖的地區。近年來,很多國家的科學家對候鳥的遷徙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候鳥比往年要提前遷徙一段時間,別看這是一件為不足的事情,其背後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可是很致命的。
  • 候鳥為什麼會遷徙?
    在國際上已知的9000多種鳥類中,4000種是候鳥,其他的則是留鳥(終年棲息於同一地區的鳥類,如喜鵲、麻雀和環頸雉等)。每年,幾十億隻候鳥組成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隊伍。  候鳥遷徙的距離遠近不一,近的幾公裡,或者只是從山的南坡飛到北坡。遠的則可飛翔上萬公裡。例如,北極的燕鷗在北極繁殖,飛往南極過冬,遷徙的路途達2.2萬公裡,生命的大半時間都在飛行中度過。
  • 候鳥遷徙高峰來臨!陽江多地成候鳥天堂
    每年冬季,候鳥南遷,我市地處候鳥遷徙路線上,當前,海陵島、山外西海岸、陽西北寮村灘涂等地也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候鳥和一些珍貴的鳥類選擇來陽江「做客」。根據我這幾年的觀測,每年來到我們這邊的候鳥都比前一年多,大概一天最多能發現500多隻,看起來一大片。
  • 官廳水庫已有5萬隻候鳥飛過北京,這個數據是怎麼得來的?
    「我們預感到今年候鳥過境的高峰期要比往年早,數量也會增加。所以早在10月中一部分巡護隊員就趕到吉林莫莫格溼地了。從那,可以看到從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國出發,並即將飛到北京的第一批候鳥。」李理說,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剛到莫莫格溼地的隊員就報告,首批遷徙的候鳥已達1000多隻了。
  • 鄭州黃河溼地迎來「鳥中熊貓」,冬候鳥遷徙先頭部隊已抵達
    一年一度的冬候鳥遷徙已經拉開帷幕,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位於我國山大候鳥遷徙通道中線通道上的鄭州黃河溼地,即將迎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熱鬧場面。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為數量較為稀少,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所以有「鳥中熊貓」之稱。它們是怎麼被監測到的?
  • 春季候鳥遷徙期將至 我省嚴打捕殺販賣候鳥行為
    龍頭新聞訊 14日,記者獲悉,省林草局以視頻形式舉辦了全省春季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培訓,省林草局提前啟動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刻,特別是我省即將進入春季候鳥遷徙期,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有攜帶傳播病毒的可能,將對人們生命和身體健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危害。省林草局提前啟動了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
  • 北京加強遷徙候鳥等野生動物監測,如有異常將現場處置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記者3月3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目前正值候鳥遷徙高峰期,
  • 候鳥為什麼要遷徙?只是因為怕冷?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秋天,又帶著子女到南方過冬,這種鳥叫候鳥,如大雁、燕子、杜鵑、黃鸝等。有的鳥長年留在出生地,這種鳥叫留鳥,如麻雀、喜鵲、鷹等。———小學語文課本《候鳥的遷飛》歷史上,人類也很早就注意到鳥類的遷徙現象,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及《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元鳥至,仲秋之月元鳥歸」句,分別描述了鴻雁和家燕南北定期遷飛的現象,是對鳥類遷徙特性的生動概括。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可以將鳥類分成不同的居留類型。
  • 候鳥北遷繁殖季,崇明東灘迎來「鴴鷸大軍」(多圖)
    「眼下是鴴鷸類候鳥的過境高峰,我每天都會捕獲幾十至上百隻不同品種的鳥兒。風信好的時候,一天有成千上萬隻鳥在這兒落腳!」這是崇明全域禁獵後的首個候鳥北遷繁殖季,工作人員預計,今年過境的鴴鷸類鳥類數量將達3萬餘只,大多數將停留到春末夏初。
  • 瀋陽:6萬多隻野生候鳥康平臥龍湖歇腳(圖)
    近日,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期,累計6萬多隻候鳥在此歇腳駐足補充能量。  11月7日瀋陽降雪,在康平臥龍湖生態保護區裡,成千上萬隻野生候鳥在保護區聚集,其中包括東方白鸛、白枕鶴、白天鵝、豆雁、秋沙雁等國家一、二級野生保護鳥類,吸引了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拍照。  水域面積127.5平方公裡的臥龍湖是遼寧省面積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擁有典型的淺水湖泊溼地生態系統,這裡植被茂盛,水草豐盈,食物資源豐富,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停留地。
  • 冬候鳥大部隊11月底至12月初抵廈 明年三四月份離去
    記者從市觀鳥協會獲悉,從9月初開始,會員們就陸續記錄到了冬候鳥的身影,如在翔安海邊灘涂上覓食的黑腹濱鷸、黑翅長腳鷸、中杓鷸、闊嘴鷸、黑嘴鷗、黑尾鷗等水鳥,在杉際內、植物園等山林,看到了北灰鶲、白腹藍鶲、紫壽帶、灰卷尾等林鳥。  市觀鳥協會理事陳浩說,現在抵廈的還只是冬候鳥的「先頭部隊」,數量比較少,觀鳥愛好者可以到海邊、山林、溼地尋找它們的蹤影。
  • 候鳥遷徙季來臨!小天鵝首次來安吉過冬啦
    隨著氣溫漸低,季節轉換   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   鴛鴦   ……   豆雁(Anser fabalis)   據自然資源保護中心監測,今年氣溫偏高,雖然大波候鳥尚未到來,,但也有不少鳥種已到安吉,如中華秋沙鴨、鴛鴦、豆雁、普通鸕鷀、鷸類等,其中美麗的小天鵝為首次記錄到。
  • 候鳥遷徙季 東灘溼地成為候鳥棲息天堂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春季候鳥遷徙季,南匯東灘溼地也熱鬧了起來,時不時可以看到蘆葦叢中飛起大批的野生鳥類。近期正是春季候鳥遷徙高峰。 據了解,整個遷徙季會持續至
  • 獨家|7隻黑臉琵鷺亮相深圳灣,2020深圳候鳥季即將到來
    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 6 只黑臉琵鷺同框。9 月 14 日中午,深圳鳥友阿宇報料稱,在深圳灣灘涂上發現 6 只黑臉琵鷺,但由於距離太遠,手機無法拍攝。記者即刻趕赴現場,但趕到後卻並未發現黑臉琵鷺。
  • 候鳥遷徙之路亟待保駕護航
    胡欣紅每逢候鳥遷徙季節,「圍網捕鳥」現象都令人有揪心之痛。據新華社報導,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儘管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但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網捕成風,野生鳥風化成「乾屍」,慘不忍睹。
  • 北京今春候鳥遷徙呈現三大特點
    本報記者 馬雨晶 尚文博  候鳥遷飛季,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成了現實版的天鵝湖,每日可觀測到200多隻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在湖中嬉戲。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北京88個候鳥監測站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監測結果還顯示,今春候鳥遷徙具有時間早、數量多、停歇地點廣泛三大特點。
  • 春回大地候鳥歸|發現破壞候鳥遷徙行為可撥打0451-87193379舉報
    春季來臨,又到了候鳥遷徙季節,各種野生候鳥開始陸續回遷,此時也是非法獵捕、買賣野生鳥的易發季節。記者從市林草局獲悉,全市各級森林公安機關把保護遷徙候鳥安全納入當前重點工作,積極開展執法保護工作,並向社會公眾公布舉報電話,一經發現破壞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必將嚴厲查處。
  • 發現破壞候鳥遷徙行為可電話舉報
    春天來臨,又到了候鳥遷徙季節,此時也是非法獵捕、買賣野生鳥的易發季節。記者從市林草局獲悉,全市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將保護遷徙候鳥安全納入當前重點工作,積極開展執法保護工作,並向社會公眾公布舉報電話,一經發現破壞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必將嚴厲查處。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但大天鵝經過醫治成功放飛後,徐建平特別有成就感,每到遷徙季節,就盼著大天鵝來。雖然這個季節日夜巡護,隊員們很辛苦,但看到候鳥歸來的身影都很高興,如果看到珍稀物種,就更是興奮。東方白鸛是隊員們特別關注的。在保護區裡有幾十隻「土生土長」的東方白鸛,這些年來,有一些東方白鸛因為受傷體弱等情況沒隨「大部隊」遷走,受到了貴賓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