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提前向北方遷徙,科學家警醒:人類應該重視起來了

2020-08-31 小宇說世界

自然界是神奇偉大的,從地球形成以來,萬物的規律就已經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所制定。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生存方式和繁衍方式,當然,每一類生物所生存的環境也是不同的。像北極熊就能夠生活在極寒地帶,而候鳥就只能生存在溫暖的地區。

氣候的變化是有的,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在過去的幾億年裡,地球曾經出現過恐龍這一霸主,但是存在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些龐然大物們就消失在了地球上,科學家們紛紛猜測,有人認為是自然氣候的變化,有人認為是彗星的降臨。

但是,不論怎樣,畢竟恐龍也是一種原始的生物,比起人類來說,他們沒有思想,更沒有我們如今的科技,面對一些災害是無法規避的。而人類就不一樣了,在幾千年的演化中,我們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很多的高新技術被發明,甚至可以實現去往別的星球。

但是不論怎樣,凡事都是兩面性的。科技的發展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很多國家的科學家對候鳥的遷徙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候鳥比往年要提前遷徙一段時間,別看這是一件為不足的事情,其背後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可是很致命的。

首先,提前的遷徙肯定是因為氣候的變暖導致春天的來臨,這是我們已經知道的。而候鳥提前遷徙使得他們的生物鐘被打亂,對於種子的一些傳播和昆蟲的控制也是有著極大的影響,由此引發的各種生態問題也是不可估量。此外,科學家說到,這些候鳥的身體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他們的翅膀正在逐漸的邊長,而身體卻越來越小,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如今的人類應該重視這些問題,儘量的停止一些無意義的活動,提倡節約用電等,最大程度上的保護我們的賴以生存的星球吧!

相關焦點

  • 候鳥為什麼要遷徙?只是因為怕冷?
    在國際上已知的9000多種鳥類中,4000種是候鳥,其他的則是留鳥。每年,幾十億隻候鳥組成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隊伍。然而,我們人類卻對它們為什麼要遷徙知之甚少。很多人只是簡單地認為它們往南方遷徙是為了禦寒。但事實上,這種觀點早就過時了。
  • 候鳥為什麼會遷徙?
    在國際上已知的9000多種鳥類中,4000種是候鳥,其他的則是留鳥(終年棲息於同一地區的鳥類,如喜鵲、麻雀和環頸雉等)。每年,幾十億隻候鳥組成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隊伍。  候鳥遷徙的距離遠近不一,近的幾公裡,或者只是從山的南坡飛到北坡。遠的則可飛翔上萬公裡。例如,北極的燕鷗在北極繁殖,飛往南極過冬,遷徙的路途達2.2萬公裡,生命的大半時間都在飛行中度過。
  • 地球氣候變暖,候鳥遷徙時間表「被迫」改寫
    南方網訊  對於在高緯度地區棲居的動物而言,每逢春季回歸的候鳥看起來就像沿著一條固定的軌道飛行一樣。但是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地球逐漸變暖對自然界造成影響的最新例證中,英國的鳥類在過去的30年裡似乎將它們每年遷徙的時間表提前了超過一周的時間。
  • 你以為候鳥遷徙只是怕冷?其實我們至今都沒搞清楚原因
    比如原本在日本北海道繁殖的丹頂鶴是候鳥,但久而久之部分丹頂鶴已經放棄遷徙的本能,成為當地的留鳥;又比如雀形目鳥類黑卷尾,在中國南部的海南島、雲南等地為留鳥,而在長江流域和華北則為候鳥。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決定了鳥的遷徙呢?為什麼有些鳥去年還是候鳥,今年卻變成留在北方過冬的留鳥了?
  • 候鳥「大部隊」提前半月到京 遷徙高峰期到來
    和「先鋒部隊」提前到京一樣,冬候鳥進京高峰的時間也比往年提前了至少半個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介紹說,冬候鳥是指冬季要遷徙至南方越冬的候鳥,每年10月至12月,它們會集中飛越北京上空。待來年三四月份,春暖花開時,這些候鳥會北上飛往繁殖地。在經停北京期間,它們會選擇停留在官廳水庫、密雲水庫等地的灘涂溼地中。冬候鳥最典型的種群是大天鵝、灰鶴和雁鴨類。
  • 向南飛:鳥類遷徙的故事
    然而,藍松雞、水鳥、黑鳥、北方白松雞和韁山雀則呆在離家很近的地方。科學家們仍然對鳥類如何知道遷徙到哪裡感到困惑。像北方紅衣主教、大多數毛茸茸的啄木鳥和西北部烏鴉這樣的物種,整個冬天都可以在它們的家鄉找到足夠的食物,所以它們不需要飛向南方。
  • 春季候鳥遷徙期將至 我省嚴打捕殺販賣候鳥行為
    龍頭新聞訊 14日,記者獲悉,省林草局以視頻形式舉辦了全省春季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工作培訓,省林草局提前啟動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刻,特別是我省即將進入春季候鳥遷徙期,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有攜帶傳播病毒的可能,將對人們生命和身體健康、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危害。省林草局提前啟動了我省候鳥遷徙路線和棲息地保護管理及疫源疫病監測監控工作。
  • 候鳥遷徙前溪流棲息 盡展美妙景象
    當地時間2020年9月19日,土耳其安卡拉,火烈鳥、鵜鶘等遷徙候鳥在Cayir溪流附近的水塘裡棲息,它們將向南遷徙。候鳥的遷徙路線雖然不同,但大多呈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之間進行季節性遷徙。鳥類遷徙會受到很多種因素,比如食物、氣候、溫度、風向、日照等都可能會對鳥類的遷徙產生影響。候鳥進行遷徙是有規律的,不過應該與季節變化、日照長度、候鳥產卵及其孵化都需要適宜的溫度等有關。遷徙是鳥類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的過程,鳥類為什麼要遷徙?
  • 候鳥遷徙之路亟待保駕護航
    胡欣紅每逢候鳥遷徙季節,「圍網捕鳥」現象都令人有揪心之痛。據新華社報導,因為地處世界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大通道,京津冀地區境內的沿海地區、內陸溼地和燕山—太行山山脈,成為候鳥重要停歇地和集中活動區域。儘管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但利用捕鳥網等工具非法獵捕後販賣野生鳥類行為仍十分猖獗。網捕成風,野生鳥風化成「乾屍」,慘不忍睹。
  • 候鳥為什麼要搬家,一直待在南方不行嗎,為什麼還要回北方?
    、鴻雁這樣,冬天在暖和的地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再飛往北方繁殖的鳥,那麼候鳥遷徙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你以為鳥類遷徙就是因為怕冷,那你就錯了,鳥類的羽毛普遍很厚實,能夠有效抵禦嚴寒。不過當天氣變冷時造成的食物短缺,是鳥類避免不了的事,像在中國的北方,當冬天來臨,氣溫下降之後,很多植物為了減少能量消耗,就不長果子了,這對以植物果實為食的候鳥來說極其不友好。
  • 候鳥遷徙季 東灘溼地成為候鳥棲息天堂
    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春季候鳥遷徙季,南匯東灘溼地也熱鬧了起來,時不時可以看到蘆葦叢中飛起大批的野生鳥類。近期正是春季候鳥遷徙高峰。 據了解,整個遷徙季會持續至
  • 「屍橫遍野」:美國數十萬候鳥痛苦離奇死亡,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般來說,候鳥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種類有數千種之多,包括杜鵑、大雁、燕子、天鵝、白鷺、鶴、鸛、金斑鴴、黃鸝等等。不同的候鳥,遷徙的距離也不同,從幾百公裡到上萬公裡都有。關於候鳥遷徙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三點是大多數人承認的,一是溫度,很多候鳥的羽毛不足以讓它們在寒冷的北方過冬;二是食物,在寒冬裡面它們找食物非常困難;三是繁殖需要,溫暖的地區可以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 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 長三角多個溼地迎來「最熱鬧」的時節
    天冷了,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各地的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 成群結隊的雁鴨類候鳥,將在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度過一整個寒冬。在10月底進行的水鳥調查中,大約有2萬多隻的雁鴨類候鳥已被觀測記錄。隨著氣溫的進一步下降,在12月或1月,保護區內的候鳥數量可能會達到最高值,約在4到5萬隻。
  • 【附視頻】候鳥遷徙有多美?一起來感受下…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據了解,全世界鳥類有9000多種,其中有4000多種是候鳥。這些鳥由於氣候、溫度、食物、日照時間等因素,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候鳥遷徙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下面就跟隨小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
  • 鄭州黃河溼地迎來「鳥中熊貓」,冬候鳥遷徙先頭部隊已抵達
    一年一度的冬候鳥遷徙已經拉開帷幕,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位於我國山大候鳥遷徙通道中線通道上的鄭州黃河溼地,即將迎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熱鬧場面。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為數量較為稀少,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所以有「鳥中熊貓」之稱。它們是怎麼被監測到的?
  •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2020-12-21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物種日曆:城市成為候鳥遷徙時的驛站,你見過這些可愛的肥啾嗎?
    不過當我多走了幾步,另一隻一模一樣的雄性北紅尾鴝從地上飛起,和之前那隻並排站在電線上,我才恍然大悟——這是它北方的親戚到了。鳥兒的秋季遷徙已經拉開序幕。北紅尾鴝,城市綠地非常容易遇到的小鳥。對許多候鳥來說,在遷徙途中及時得到休息和補充食物是性命攸關的事。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適宜的候鳥棲息地變得越來越少,這一點對大型候鳥的影響特別明顯。
  • 候鳥來了,天鵝、鴻雁、白鷺...約起來~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其中,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候鳥遷徙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候鳥遷徙高峰來臨!陽江多地成候鳥天堂
    每年冬季,候鳥南遷,我市地處候鳥遷徙路線上,當前,海陵島、山外西海岸、陽西北寮村灘涂等地也迎來了候鳥遷徙高峰。隨著我市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候鳥和一些珍貴的鳥類選擇來陽江「做客」。根據我這幾年的觀測,每年來到我們這邊的候鳥都比前一年多,大概一天最多能發現500多隻,看起來一大片。
  • 候鳥南飛不是怕冷是怕餓
    以水鳥為例,北方冬季河水冰封,水鳥們只得望著被凍住的水生植物和肥魚興嘆。相反,南方再冷,湖面就算結冰也會迅速融化。對於以漿果為食的林鳥來說溫度就更無所謂了。「而且鳥類不會等死,它們很容易感知溫度,飛速達一天幾百公裡,北方暖和候鳥會推遲南飛,南方太冷候鳥會繼續往南尋找合適的越冬地。越冬季異常寒冷最多讓候鳥在遷徙地的停留時間變長,繁殖季縮短,有可能對來年的繁殖成功率有一定影響。」周海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