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抓獲8名候鳥偷獵者-候鳥 抓獲 黃腹山雀...

2020-11-26 東方網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每年此時,大批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到洞庭湖過冬,目前大約有2萬多隻來到了東洞庭湖,而不法分子對此打起了歪主意,前天,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抓獲8名一路獵捕候鳥的不法分子,查獲被捕殺的候鳥兩千多隻,其中包括柳鶯、黃腹山雀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不法分子用來捕殺鳥類的工具是尼龍網加錄音機。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科科長高大立說,不法分子用竹竿撐網拉直,然後用錄音機放磁帶,加上一個簡易擴音器,磁帶中發出的聲音是鳥的叫聲,鳥兒聽到後誤以為是同類的呼喚,飛進網中而被捕獲。這些不法分子根據候鳥遷飛的規律一路捕殺,有時一晚上就可以捕獲數千隻。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表示,將對捕殺候鳥的不法分子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確保候鳥安全過冬。

相關焦點

  • 黑龍江保護區特大毒殺候鳥案:又抓獲嫌犯1名,追回鳥蛋千枚
    黑龍江保護區特大毒殺候鳥案:又抓獲嫌犯1名,追回鳥蛋千枚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綜合報導 2016-05-22 14:33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12萬候鳥進駐洞庭湖,還等什麼?相約嶽陽,先睹為快!
    受一下今天的大風嶽陽的天氣真的「凍」真格了不管大風大雨都阻止不了來洞庭湖越冬的水鳥今天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得知今年環洞庭湖越冬水鳥初期同步調查已經結束>目前已有近12萬羽越冬水鳥進駐洞庭湖預計隨著寒潮加劇近期還將有更多候鳥來此越冬據介紹,洞庭湖今冬較往年退水要遲些,為適時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鳥現狀,11月16-17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中科院亞熱帶生態所、西洞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組成9支調查隊伍,分赴東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橫嶺湖區域,開展環洞庭湖區越冬水鳥初期調查
  • 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
  • 偷獵者涉嫌投毒捕殺137隻野鴨被抓獲
    □晨報記者鬱文豔  12月3日,一名偷獵者被崇明東灘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執法人員抓獲。在他攜帶的蛇皮袋裡,發現共有137隻已經死亡的野鴨。根據以往經驗判斷,這些野鴨是被投毒致死,目前偷獵者已被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 《大山的自然筆記》-236【黃腹山雀】
    候鳥南飛的季節,這樣的天氣應該會滯留一些旅鳥的行程。溼地公園的紅喉姬鶲不停的在低矮的枝頭用粗啞的嗓音唱著思念的歌。這是旅途中的黃腹山雀,他們整個身長只有10釐米左右。正如他的名字,擁有鵝黃色的腹部與胸部,這是他們最重要的特徵,以此區別於近親大山雀和綠背山雀,更沒有胸前的黑色縱帶。
  • 候鳥「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冬候鳥陸續抵達這些最常見
    大群候鳥遷徙排「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揚州是東部候鳥遷徙區,包括在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繁殖的候鳥,如鴛鴦、鴴鷸等,它們會遷飛到或過境揚州。而地處淮河入江水道的七河八島,又是候鳥遷徙過境的重要通道。近期,鳥友在這裡觀測到大群候鳥遷徙過境,「排成『人』字形長隊,一批有130隻左右,只是飛得太高太快,沒來得及觀察它們究竟是什麼鳥兒,就已飛過去了。」
  • 黑龍江團夥捕殺候鳥:活的百元一隻 死了9元一斤
    ­  200餘只珍稀候鳥之死——黑龍江一起非法毒殺販賣候鳥事件追蹤­  新華社哈爾濱5月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許正)4月到5月是候鳥遷徙季,黑龍江省東升自然保護區附近日前陸續發現200餘只珍稀候鳥被毒殺。警方調查發現,三個犯罪團夥在當地毒殺、販賣候鳥數百隻,藉此非法獲利萬餘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破中。
  • 威武霸氣 黃腹山雀
    因為一張腳踩田鼠的照片而躋身網紅行列的黃腹山雀,一時豔驚四座,也貢獻了不少表情包。
  • 翠湖溼地候鳥戴遷徙環志
    環志到的鳥類中,紅脅藍尾鴝、北紅尾鴝、棕頭鴉雀、樹麻雀、黃喉鵐、小鵐、紅喉姬鶲、褐柳鶯數量較多,還有少量公園相對較少見或較難環志到的普通翠鳥、樹鷚、白眉鵐、灰頭鵐、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冕柳鶯、紅喉歌鴝、藍喉歌鴝、東方角鴞、灰頭綠啄木鳥、星頭啄木鳥、斑鶇、紅尾鶇、虎斑地鶇、黃腹山雀、戴勝、灰鶺鴒、環頸雉、鱗頭樹鶯等,其中冕柳鶯、藍喉歌鴝、紅尾鶇、虎斑地鶇和鱗頭樹鶯是公園第一次觀測到。
  • 「落霞與孤鶩齊飛」 鐵嘴沙鴴現身大批冬候鳥來揚
    這兩天,鳥友在高郵湖、江都花魚塘等地發現了不少冬候鳥的身影,如綠翅鴨、鶴鷸等。  與此同時,鳥友還有了鳥類新記錄——鐵嘴沙鴴。  候鳥來揚越冬  有記錄的冬候鳥達90多種  揚州,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通道的重要一站。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很多候鳥遷來越冬。根據多年來的記錄,揚州冬候鳥種類多達90多種。
  • 黃腹山雀——有人說它會模仿黃鼠狼的叫聲
    了解黃腹山雀的人講究要有所謂的「公母狼」叫口,有這種叫口的一般是「頭鳥」。而關於黃腹山雀具體是什麼狼口的問題,大家似乎非常關心。黃腹山雀的所謂狼叫口,即模仿黃鼠狼的叫聲,是一種平直、短促、尖銳的金屬音,公狼叫口最尖銳,母狼叫口沙啞一些。那黃腹山雀究竟什麼樣子呢?
  • 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大批越冬候鳥飛抵西洞庭湖溼地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西洞庭湖溼地。位於湖南常德境內的西洞庭湖溼地,是我國重要的鳥類保護區。11月11日在湖南西洞庭湖拍攝的候鳥每年秋冬季節,這裡都會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和停歇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西洞庭湖溼地已迎來近2萬隻羅紋鴨、小天鵝、蒼鷺等候鳥。11月11日,成群小天鵝在湖南西洞庭湖休憩(無人機照片)湖南西洞庭湖的候鳥。
  •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喜歡黃腹山雀的朋友進來看看
    最近,周圍喜歡養鳥的年輕朋友經常問我一些關於黃腹山雀的問題,老漢把原來的文字整理了一下,請喜歡黃腹山雀的愛好者看看
  •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中國首個溼地遺產的價值
    黃河和長江,兩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與海河、淮河一道,揮灑出渤海灣西端和幾乎整個山東半島以南的黃海岸線。而岸線以西,就是廣袤肥沃的華北平原。這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出的璀璨文明的舞臺,在現代以前驅動著中國歷代興衰的脈搏。當文明的星火遍布華北平原,在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中依然可見史前洪荒的殘跡。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越冬候鳥分布更分散大多在藕塘和農田記者查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數據發現,11月21日至30日野外監測統計到鳥類100種。其中,水鳥60種,分別隸屬於7目13科;其他鳥類40種,分別隸屬於8目21科。總計監測到水鳥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
  • 大山雀,遠東山雀,蒼背山雀,綠背山雀和黃腹山雀的辨識
    山雀科鳥類體型比較小,嘴短而強,主要棲息於森林和林緣灌叢,性格活潑,不甚懼人。大山雀近年來分成了大山雀,遠東山雀,蒼背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