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候鳥「先鋒軍」抵廈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2021-01-09 廈門網

紅頭長尾山雀

日本歌鴝

赤紅山椒鳥(雄)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陸曉鳳 圖/廈門市觀鳥協會提供)近日,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發現了「老朋友」北紅尾鴝的身影。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

  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林鳥:高顏值「歌唱家」開演唱會

  穿著橙紅色的「馬褂」,披著黑色的「外衣」,赫然立在石頭上,昂首挺胸,雙眼眺望遠方,好似站崗的士兵……每年秋風乍起,「先鋒軍」北紅尾鴝都會攜家帶口回廈門越冬。如今,成群的北紅尾鴝已經在植物園安營紮寨。

  這些剛到不久的鳥兒,在植物園裡開起了「演唱會」。來自日本的「貴客」——過境鳥日本歌鴝身著橙黃色「外衣」,微張著細長的小嘴,撲閃著短圓形的翅膀,舒展著棕色的喉嚨,一到廈門,它就迫不及待地開始「練聲」。顏值超高的「模仿高手」藍磯鶇也來湊熱鬧,它穿著一襲藍色「上衣」,昂首翹尾,不時還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鳴聲多種多樣。

  水鳥:如期而至享受陽光和美食

  溫暖的氣候、和煦的陽光、魚蝦豐富的灘涂……大嶝島邊緣的水域以及張埭橋水庫,成為冬候鳥在廈門的「宿舍」,它們在這裡度假,享受暖陽與豐富的食物。

  勞燕分飛,夏候鳥燕子前腳剛走,冬候鳥紅尾伯勞就來了。黑色的眼紋、紅棕色的長尾、靈巧的身子,紅尾伯勞站在電線桿上,蹦蹦跳跳為我們「指路」,與一旁的「遠房親戚」本地留鳥棕背伯勞,嬉戲打鬧,相映成趣。

  在灘涂邊緣,金眶鴴和灰斑鴴靜靜地看著水中的倒影,梳理著自己的羽毛;紅嘴巨鷗漂浮在水面上,跟隨海浪波動,露出鮮紅色的喙與黑色的頭部,安逸地享受著「日光浴」;青腳鷸用彎彎的喙翻食著灘涂下的貝殼;遠處,草鷺、大白鷺、中白鷺不停地奔走,撲騰著翅膀,在水庫來回飛行覓食……

  變化:紫水雞幼崽將陪冬候鳥過年

  「今年氣候溫暖,因此夏候鳥在廈門多停留了一段時間,而冬候鳥來廈的時間也隨之往後推移。」廈門市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小貓告訴記者,廈門這座海濱城市處於鳥類遷徙的路線上,魚蝦豐富,為鳥類提供了絕佳的覓食環境,因此,每年冬季都會吸引眾多冬候鳥以及過境鳥前來「小住」。隨著冷空氣南下,接下來還會有大批冬候鳥來廈門「做客」。

  與往年不同,今年最讓愛鳥人士感到驚喜的,要數不久前繁殖成功的最美水鳥紫水雞了。3個月前,在相關政府部門和愛鳥人士的共同保護下,張埭橋水庫的紫水雞孕育出了自己的寶寶,這也是翔安區首次記錄到紫水雞的繁殖現象。而今年剛剛繁殖成功的這5隻紫水雞幼崽,也將留在這裡與冬候鳥一起「過年」。

  連結

  廈門秋冬觀鳥指南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北灰鶲、北紅尾鴝等冬候鳥以及燕隼、壽帶、黑腹濱鷸等過境鳥陸續到訪,廈門又迎來了觀賞各種野生鳥類的好時節。那麼,廈門秋冬季有哪些主要的賞鳥勝地呢?

  【林鳥】(林鳥觀賞時間以早晨為佳)

  ●廈門萬石植物園:壽帶、燕隼、暗灰鵑鵙、北灰鶲、發冠卷尾、黃眉柳鶯、北紅尾鴝等

  ●海滄天竺山森林公園:赤紅山椒鳥、灰喉山椒鳥、紅頭長尾山雀、黑枕王鶲等

  ●同安小坪森林公園:矛紋草鶥、點胸鴉雀、黑喉山鷦鶯、灰樹鵲、松鴉等

  ●同安杉際內林場:白腹鳳鶥、慄耳鳳鶥、紅嘴相思鳥、黃頰山雀等

  【水鳥】

  ●翔安張埭橋水庫(全天):草鷺、紫水雞、大白鷺、斑魚狗等

  ●大嶝島邊緣的灘涂(滿潮):斑尾塍鷸、黑翅長腳鷸、翻石鷸、黑腹濱鷸、大濱鷸、中勺鷸、環頸鴴、灰斑鴴、金斑鴴、紅嘴巨鷗等

  ●湖裡何厝附近的灘涂(低潮):白腰杓鷸、青腳鷸、磯鷸、藍磯鶇、灰尾漂鷸、金斑鴴等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北紅尾鴝出沒園林植物園 廈門正式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老朋友」北紅尾鴝的身影。作為冬候鳥中的標杆性鳥種,北紅尾鴝的出現也意味著今年林鳥中冬候鳥遷徙「主力部隊」將大規模挺進廈門,廈門正式迎來了冬候鳥觀賞季。由於今年天氣溫暖,冬候鳥與往年相比,來得比較晚。有意思的是,不久前在翔安張埭橋水庫繁殖成功的紫水雞幼崽,將迎接「新客人」,陪它們一起「過年」。
  • 北紅尾鴝大規模飛抵 福建進入冬候鳥觀賞季
    中新社福州10月17日電 (林春茵 陳雪玲)福建省觀鳥協會17日披露,一種名為「北紅尾鴝」的鳥正大規模飛抵福建,隨著這種「信號鳥」的出現,該省正式迎來精彩的冬候鳥觀賞季。北紅尾鴝體長大約15釐米,色彩豔麗。
  • 北紅尾鴝|鳥界平頭哥
    十月中旬以來,北紅尾鴝在上海的各處綠地就很常見了,這種又常見又好看的小肥啾,怎麼可以不分享尼。北紅尾鴝雀形目鶲科紅尾鴝屬北紅尾鴝國內分布(藍色表示冬候鳥,黃色表示過境鳥,橙色表示夏候鳥,綠色表示留鳥)圖片來源於鳥類網別看它小,它也是候鳥,在南方屬於冬候鳥,春暖後又飛回北方繁殖(名字裡的「北」大概來源於此),當然也有留戀江南的待著不走了。
  • 廈門上空熱鬧十足 冬候鳥們千裡迢迢來廈「赴約」
    冬候鳥們又拖家帶口地來到廈門,有的在此安營紮寨,有的繼續過境南飛。快和晨報記者一起來看看這些高顏值冬候鳥吧。  忠侖公園和植物園裡,鶇科類鳥數量不少。紫嘯鶇、鳥灰鶇、赤胸鶇、白眉鶇、白腹鶇、白腹地鶇……在觀鳥愛好者許書國的鏡頭下,這些鶇科類鳥驚豔非常。虎斑地鶇身著金橄欖褐色外衣,布滿了黑色鱗片狀斑,就像一件豹紋大衣,特別酷炫。想要看到虎斑地鶇可不容易,它們膽子小,看到人喜歡捉迷藏。
  • 候鳥「春運」開啟先頭部隊抵廈 廈門迎來觀鳥「黃金期」
    猛禽集結 空中精靈陸續抵廈  近期,杏林灣海域附近再現展翅高飛的鸕鷀,翔安水域也有大濱鷸在灘涂上覓食,甚至有市民在小區裡撿到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此外,長著紅棕色長尾的紅尾伯勞,只聞其聲不見其鳥的八聲杜鵑,形態各異的候鳥紛紛現身。  「這些還只是先頭部隊。」
  • 北紅尾鴝(qú)每年冬季「引吭高歌」 環頸鴴(héng)古靈精怪會玩...
    南京中山植物園是觀鳥的好地方之一,主要是以林鳥為主,常見的留鳥有翠鳥、紅嘴藍鵲、烏鶇、黑鵯、大山雀等,還有像北紅尾鴝(q)、紅脅藍尾鴝、斑鶇、灰背鶇等冬候鳥,這個季節都可以在植物園裡看到。如果想看鷸鴴(hng)類冬候鳥,沿江溼地是重要的過境點。
  • 辰山植物園過冬候鳥已就位 自然生態交響曲即將開場
    秋冬季節,來辰山植物園觀鳥聽鳥、同時邂逅植物的另一種生命之美吧!  成群的候鳥從天空飛過,稀疏的叢林間和寬闊的草坪上能遇見各種冬候鳥和留鳥,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黃雀、樹鷚和灰頭鵐等;留鳥種類繁多,例如:珠頸斑鳩、烏鶇、棕背伯勞、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八哥、喜鵲、戴勝等等。
  • 【泰山鳥類科普144】北紅尾鴝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的鴝類,體長13~16釐米。嘴尖,尾略長。
  • 【泰山鳥類科普143】紅脅藍尾鴝
    形態特徵 體型較小的鴝類,體長13~15釐米。腳較歌鴝類短,但尾較歌鴝類長。
  • CMG短音頻·《朋友圈》: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作者:楊亞 朗讀:文田北紅尾鴝北紅尾鴝,俗稱「石燕」。北紅尾鴝紅尾鴝主要棲息於山泉溪澗、川巖石間、池塘岸間。春夏以蟲為食,秋冬則以果為糧。北紅尾鴝多立停於水邊灌木,穿行跳躍於礁石叢林,常緊貼水面沿溪飛行。
  • 揚州冬候鳥多達62種 首現針尾沙錐等保護動物
    揚州觀鳥達人蔣永慶昨告訴記者,今年秋冬,他已經用相機「寫」下了揚州冬候鳥的日記,鏡頭裡的鳥兒,或嬉戲,或捕食,蔣永慶用3千張照片生動描述了飛臨揚州冬候鳥的「生活百態」。那麼揚州到底有多少種冬候鳥,市民又該去哪邊觀鳥呢?
  • 候鳥「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冬候鳥陸續抵達這些最常見
    冬候鳥也抵達揚州有很多地方可以賞鳥近期,鳥友們發現,揚州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冬候鳥(冬天來揚州越冬,春天離開揚州北飛的鳥兒),如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黃喉鵐、斑嘴鴨、綠頭鴨以及各種鷸鳥。在揚州,觀看冬候鳥的地點非常多,城中瘦西湖風景區、蜀岡西峰生態公園、唐子城護城河、廖家溝中央公園、揚子津生態園、鳳凰島國家溼地公園等地,是觀看鶇、鵐、鴝等冬候鳥的好地方。城郊的次生林以及河灘,如友誼河沿岸次生林、潤揚森林公園、長江溼地就是鵐、鴝、鷗等冬候鳥的越冬地。
  • 北紅尾鴝、理氏鷚、褐頭焦鶯160餘只遷徙冬候鳥命喪平陽
    浙江在線11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汪子芳 通訊員 鄭景鶴)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已經來臨,自由飛翔的精靈們不知道,有盜獵者布下了羅網。近日,溫州平陽縣森林公安就抓獲了兩名盜獵者,查獲160多隻小鳥,查封捕鳥網80多張。
  • 拍鳥趣事之——北紅尾鴝篇
    每年春天拍鳥,最給面子的就是北紅尾鴝了,不管是北紅哥哥,還是北紅妹妹,都特別配合,站好位置,擺好姿勢,給你做模特,浪費你成百上千次的快門。這些是我拍的~北紅尾鴝雄鳥,看仔細了,以後可別認錯了,這就是北紅哥哥。雄鳥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豔,真的很漂亮。
  • 青島候鳥傳⑫|紅脅藍尾鴝:它是美麗的藍精靈 但是懂得低調
    半島記者 李百明它如精靈一般,落在枝頭,昂首歌唱……這種對小鳥教科書式的描寫,往往並非事實,紅脅藍尾鴝就是特別低調的鳥兒。它是今春記者拍攝青島候鳥過程中,第一次拍到帶彩色的鳥,拍攝過程略顯曲折,對很多剛入坑的拍鳥愛好者來說,剛好借鑑繞開先入為主的深坑。
  • 玉米棒子上尋食的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和麻雀差不多大小。 一袋袋的玉米倒地上晾曬的時候,它們最關注的是玉米棒子上的那些肉滾滾的蟲子。那些活潑的小肉蟲,是它們可口的食物。
  • 「落霞與孤鶩齊飛」 鐵嘴沙鴴現身大批冬候鳥來揚
    這兩天,鳥友在高郵湖、江都花魚塘等地發現了不少冬候鳥的身影,如綠翅鴨、鶴鷸等。  與此同時,鳥友還有了鳥類新記錄——鐵嘴沙鴴。  候鳥來揚越冬  有記錄的冬候鳥達90多種  揚州,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通道的重要一站。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很多候鳥遷來越冬。根據多年來的記錄,揚州冬候鳥種類多達90多種。
  • 北紅鳥,又名北紅尾鴝,小型鳥類
    雄鳥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前額基部、頭側、頸側、頦喉和上胸概為黑色,其餘下體橙棕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體暗黃褐色。 相似種紅腹紅尾鴝頭頂至枕羽色較淡,多為灰白色,尾全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側一對尾羽外翈不為黑色。無生存危機的物種。體長13-15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