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停吸食花蜜,是太陽鳥的拿手好戲。
太陽鳥正在覓食。
「眉毛」發白的白眉鶇。
一身豹紋的虎斑地鶇。
紫色羽毛,看著十分貴氣的紫嘯鶇。
鸕鷀浩浩蕩蕩飛過。
灰背鷺一家。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近日,廈門上空熱鬧十足。冬候鳥們又拖家帶口地來到廈門,有的在此安營紮寨,有的繼續過境南飛。快和晨報記者一起來看看這些高顏值冬候鳥吧。
忠侖公園和植物園裡,鶇科類鳥數量不少。紫嘯鶇、鳥灰鶇、赤胸鶇、白眉鶇、白腹鶇、白腹地鶇……在觀鳥愛好者許書國的鏡頭下,這些鶇科類鳥驚豔非常。虎斑地鶇身著金橄欖褐色外衣,布滿了黑色鱗片狀斑,就像一件豹紋大衣,特別酷炫。想要看到虎斑地鶇可不容易,它們膽子小,看到人喜歡捉迷藏。紫嘯鶇的顏值同樣閃亮,一身紫色外衣。紫嘯鶇還是一位歌唱家,音色洪亮短促,猶如鋼琴聲。白眉鶇像是一位老學究,眼部有一條長而顯著的白色眉紋。鶇科類鳥喜歡吃蟲子,最愛在草叢裡、樹葉下徘徊。
太陽鳥也是常見的冬候鳥,喜歡吸食花蜜,因此在植物園裡較為常見。遇到開口朝下的花朵,太陽鳥會懸停在花朵下,一邊抖動翅膀,一邊吸食花蜜。在許書國鏡頭下,就捕捉到了這麼一張照片。太陽鳥羽毛豔麗,尾部羽毛開叉,很有特點。與雌性太陽鳥相比,雄性太陽鳥由於需要求偶,羽毛更加鮮豔。許書國表示,到了春天求偶季,太陽鳥的尾部會長出一撮黃色羽毛,像簪了一朵黃花。
廈門秋冬季天空,最引人矚目的鳥類莫過於普通鸕鷀。一身黑色羽毛,在太陽下發出古銅色光芒,大眼睛、杏黃色臉頰,普通鸕鷀就像一位沉穩的淑女。在集美大橋、廈門大橋上,數以百計的普通鸕鷀正排成「一」字、「人」字飛來飛去。廈門觀鳥協會資深觀鳥人林鴞表示,金門島上的慈湖,每年有1萬隻的普通鸕鷀越冬。白天它們飛到廈金海域覓食,夜間再回到慈湖周邊的樹林歇息。今年在園博苑,他們也發現了上千隻普通鸕鷀在此過夜。
再看看來廈越冬水鳥吧。從阿拉斯加地區遠道而來的鴴鷸,從8月底便浩浩蕩蕩出發了。廈門是它們長途旅行的加油站,溼地灘涂上時而能夠見到。鷺科類水鳥也來了,大白鷺、蒼鷺、池鷺喜歡待在廈門的大嶼島上。林鴞表示,與本土白鷺相比,大白鷺更加優雅,不僅個頭大,而且脖子修長,能彎成S形。灰色羽毛的蒼鷺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喜歡在太陽下張開翅膀晾曬,就像在等待著什麼。所以有人給蒼鷺取了外號,叫作「老等」。
秋冬季也是廈門觀賞猛禽的最佳時期。最常見的黑鳶在篔簹湖上空就能看到,普通鵟(kuang)則在植物園和五緣灣溼地公園能看到。紅隼有時在中山公園附近的高樓飛翔,運氣好就能看到。
觀鳥地圖
廈門秋冬季
【林鳥】
廈門萬石植物園:壽帶、燕隼、暗灰鵑鵙、北灰鶲、發冠卷尾、黃眉柳鶯、北紅尾鴝等
忠侖公園:紫嘯鶇、鳥灰鶇、赤胸鶇、白眉鶇、白腹鶇、白腹地鶇
同安小坪森林公園:矛紋草鶥、點胸鴉雀、黑喉山鷦鶯、灰樹鵲、松鴉等
【水鳥】
篔簹湖:夜鷺、大白鷺、黑鳶
五緣灣溼地公園:大白鷺、池鷺、鸕鷀、綜背伯勞
翔安張埭橋水庫:草鷺、紫水雞、大白鷺、斑魚狗等
園博苑:普通鸕鷀
大嶝島邊緣的灘涂:斑尾塍鷸、黑翅長腳鷸、翻石鷸、黑腹濱鷸、大濱鷸、中勺鷸、環頸鴴、灰斑鴴、金斑鴴、紅嘴巨鷗等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