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候鳥來廈門過冬,觀鳥就到這幾處地點,3月過後鳥兒就將離去

2021-01-11 魚總愛旅行

隨著廈門對周邊水域的整治,環境不斷優化,每年秋冬來臨之際,北方的候鳥南飛到廈門過冬,吸引了眾多的觀鳥愛好者圍觀。

元旦前後,在廈門園博苑附近就出現了大量的鸕鷀,園博苑水域有著眾多的魚蝦等生物,為鸕鷀提供了可口的美食,它們更是選擇這裡成為常住的家。

隨著鳥類在廈門過冬數量的增多,最近廈門的天空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候鳥在廈門的天空中飛翔,一會兒排成一字,一會兒排成人字,更有排成一匹「狼」圖形的。

這樣排成人字形隊伍的鳥類可不是大雁,根據鳥類觀察者說,廈門很少出現成群的大雁。最近在廈門的天空中這樣結伴飛翔的,幾乎都是來廈門過冬的鸕鷀。

鸕鷀渾身黑色羽毛,在太陽下會發出天然的古銅色光芒。當成群結隊的鸕鷀在水面起飛的時候,場面非常是壯觀。

鸕鷀還是捕魚的好手,擅長潛水捉魚,先躍出水面再翻身入水,一個呼吸之間就能叼回活蹦亂跳的魚兒。

杏林灣的魚蝦資源為鸕鷀提供了優厚的覓食環境,以往每年都有六七千隻鸕鷀到廈門水域進行覓食。隨著廈門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以往白天來廈門覓食,夜晚棲息在金門過夜的鸕鷀越來越多的選擇在廈門過夜。

隨著這幾年廈門生態環境的優化,這些在廈門過夜的鸕鷀,大多選擇住在園博苑的生態島上。這幾座生態島草木豐盛,遠離居民區,不會受到驚擾,為鳥兒們棲息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隨著馬鑾灣海域的治理顯出成效,今年來廈過冬的鸕鷀不僅棲息在園博苑附近,馬鑾灣水域也能看到不少。

鸕鷀作為一種生態指示物種,隨著每年過冬的鸕鷀數量的增加,說明廈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每年3月份過後,來廈門過冬的這些鳥類就會陸續離開廈門返回它們夏季的棲息地。所以元旦前後這幾個月正是廈門觀賞候鳥的最好的時節。

想觀賞這些候鳥的市民、遊客,可以到園博苑主展島東護岸的觀鳥長廊、五緣灣溼地公園等地觀鳥。在觀賞的時候建議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不要去驚擾到它們的正常生活。

相關焦點

  • 冬候鳥大部隊11月底至12月初抵廈 明年三四月份離去
    廈門觀賞冬候鳥的最佳時機是11月底至12月初,那段時間是冬候鳥遷徙的高峰期,屆時可在一些海域看到成千上萬隻水鳥集群飛翔的壯觀場面。  「冬候鳥分批陸續抵達廈門後,大部分要生活到明年三四月份再離去。」陳浩說,位於東南沿海的廈門,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溼地水鳥的重要補給站。有些冬候鳥分批抵達廈門後,會選擇在此短暫停留,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個星期。
  • 南飛過冬的鳥兒抵達南京 罕見候鳥現身沿江溼地
    8月份,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在驕陽的烘烤下,然而在遙遠的西伯利亞,冷空氣已經聚集,候鳥們早已感受到大自然微妙的變化,它們整裝待發,只待9月西北風吹響集結號,上百萬隻候鳥就開始離開繁殖地陸續往南遷移。眼下,不少冬候鳥已經飛抵南京,或是路過,或是留下越冬。因為對這些不遠萬裡辛苦遷徙的鳥兒來說,南京的冬天溫暖而慷慨。從即日起,本報開設南京冬候鳥系列欄目,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大自然美麗的精靈吧。
  • 候鳥「春運」開啟先頭部隊抵廈 廈門迎來觀鳥「黃金期」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劉少敏 圖/陳浩) 10月以來,隨著候鳥「春運」逐日熱鬧,廈門也迎來觀鳥「黃金期」。近日,不僅作為先頭部隊的鸕鷀、大濱鷸、仙八色鶇等已經抵廈,開始在杏林灣水域等處棲息,備受期待的水鳥遷徙高峰也逐日臨近,市民將有機會遇見稀有的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瀕危鳥類。  廈門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觀鳥地點?又有哪些鳥中精靈值得期待?
  • 廈門來了只明星鳥 外地鳥友也來「追星」
    (圖/許老師 提供) 近日,不少冬候鳥來廈過冬,特別是在虎頭山公園,這些來自天空的精靈吸引眾多本地和外地觀鳥愛好者蹲點拍攝。這些冬候鳥中,有一隻學名為紅胸姬鶲(wēng)的小鳥,成為觀鳥愛好者眼中的明星。
  • 吸引大批候鳥遷徙過冬!
    近幾年,隨著大亞灣生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在大亞灣過冬或是從大亞灣過境遷徙,在河岸或溼地棲息,成為大亞灣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吸引了眾多觀鳥大人前來觀鳥、拍鳥。為深入了解大亞灣海岸線溼地自然生態保護現狀,通過識鳥觀鳥,呼籲人們愛鳥、護鳥,保護生物多樣性。1月9日下午,大亞灣藍色海灣公益協會7名志願者第五次來到大亞灣澳頭渡頭村水閘處開展觀鳥監測活動。
  • 候鳥、留鳥、旅鳥傻傻分不清?福州觀鳥指南來啦
    石探記成員李女士說,她在福山郊野公園的最美觀鳥步道上,監測到紅尾伯勞、極北柳鶯等候鳥。此外,其他鳥友則在金牛山公園內發現了壽帶、白喉林鴝的蹤跡。你了解候鳥嗎?觀鳥有什麼講究?今天的《談天說地》,就讓我們來聊一聊候鳥那些事兒。半蹼鷸(鳥友樵夫供圖)候鳥分兩種 還有留鳥旅鳥據了解,候鳥,是一種可隨著一年中季節的改變而定時遷徙來變換棲息地的鳥類。
  • 廈門可觀察到373種鳥 黎明時分是觀鳥最佳時機
    -廈門日報訊 3月25日-31日是福建省第31個「愛鳥周」。昨日,市園林植物園、廈門觀鳥協會共同舉辦「尋找林間飛羽——2012年愛鳥周嘉年華」活動,受到家長和孩子的熱捧,百花廳前的小廣場人山人海,場面十分火爆。記者了解到,就在我們的身邊,有300多種的鳥類與你我共享廈門的藍天碧水,下個月更是我市觀鳥最佳季節。然而,我市一些鳥類的數量出現下降的情況,對此,廈門觀鳥協會呼籲加強對鳥類的保護意識,開展科普動員活動。
  • Luckily | 深圳灣『黃金觀鳥季』來了!
    深圳灣作為候鳥全球九大遷徙線路中重要的「中轉站」每年12月到1月是黃金觀鳥期超過10萬隻候鳥在這裡過冬每天上午6-8點或下午3點以後前往可以看到萬鳥齊飛的壯麗畫面是觀鳥的最佳時間同時深圳灣淡水排水口附近水質營養,鳥群相對集中是觀鳥的最佳地點
  • 冬季到洞庭來觀鳥!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
  • 又到一年最佳觀鳥季 快來這些地方養養眼吧 ( 1 / 4 ) 2015年11月...
    浙江在線11月1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胡師睿)「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這是小學課本裡關於秋天的描述。每年秋天,有許多鳥類會從北方飛到南方來,他們會將杭州作為一個中轉站進行休息。這是一年中最佳的觀鳥季節。
  • 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nbsp&nbsp&nbsp&nbsp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nbsp&nbsp&nbsp
  • 3月下旬丹東觀鳥攻略來了!適宜的觀察地點……
    黑翅長腳鷸、礪鷸、濱鷸、環頸鴴、金眶鴴、翻石鷸等鴴鷸類涉禽的前鋒隊伍,抵達鴨綠江口溼地,還有大天鵝和翹鼻麻鴨等候鳥飛到這裡補充體能。預計本月下旬就可以欣賞鳥浪奇觀。丹東市林業和草原局、丹東市林業和草原發展服務中心、丹東發布、鴴鷸鳥類研究所、丹東市攝影家協會、丹東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聯合發布2020年3月下旬鴨綠江口溼地觀賞鳥浪的適宜時間。今年3月下旬的天文大潮期,適合觀鳥的日期是3月27日-30日之間。
  •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原標題: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本報訊 (
  • 德陽拿出4萬元買鳥食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市民與鳥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王域西)12月15日,記者從德陽市林業局獲悉,為解決德陽冬季候鳥食物短缺的問題,德陽財政日前下撥4萬元用於購買冬季候鳥鳥食,幫助候鳥過冬。260多種野生鳥類聚集德陽近年來,選擇到德陽過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據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會初步統計,從初冬到春季,德陽聚集了包括留鳥、冬候鳥和旅鳥在內的260多種野生鳥類。「鳥兒越來越多,現有的食物可能出現短缺。」協會會長李小剛表示。
  • 成群結隊的鳥兒飛過 是留廈過年or廈回再見
    據海峽導報報導 年關將至,有些鳥兒留「廈」過年,但這些鳥兒選擇展翅離去,期待來年再相見  「這是什麼鳥呀?」最近,市民常常拍到成群結隊的鳥兒,不知道它們是正準備動身離開,還是安居於鷺島,外出覓食;也有市民嚮導報記者反映,上個月還常看到的鳥類,這兩天怎麼卻不見蹤影了。  雁過留痕,哪些鳥兒來了鷺島呢?有些鳥兒選擇留「廈」過年,比如黑尾蠟嘴雀、鸕鷀、北灰鶲、北紅尾鴝等;而有些鳥兒選擇「廈」次再見,短暫停留後便飛走了,如白眉鶇、灰背鶇、燕隼、壽帶、黑腹濱鷸等。
  • 又是候鳥南飛時深圳最棒的觀鳥點在這裡
    近日,有市民在大沙河口見到珍稀候鳥黑臉琵鷺的蹤跡,又喚起了深圳人對這類可愛生靈的記憶。令人期待的是,深圳觀鳥協會將舉辦市民觀鳥的公眾活動,這個周末,帶上裝備去和鳥兒們邂逅吧! 深圳觀鳥協會秘書長董江天告訴記者,深圳位於 " 東亞-澳大利西亞 " 侯鳥遷飛的路線上,每年 9 月到次年的 5 月,大量的水鳥會在這條線路間遷徙,其中一部分在深圳渡過冬季,這也讓深圳市民有機會邂逅遠道而來的候鳥,更為秋冬的南國大地增添了無限活力。去年冬天,一批超百隻的黑臉琵鷺突然出現在深圳河口棲息,這一珍稀鳥類幾十年未有的出現讓人驚喜萬分。
  • 最佳觀賞地點曝光!這些「小精靈」已就位!就在廈門的……
    地處東南沿海的廈門 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 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候鳥來此過冬 一直待到次年4月才離開
  • 萬羽競飛 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圖」
    (盧天民 攝)臺海網12月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核心提示日前,瀕危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的白鶴,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而且棲息了近一個月後才遷徙往下一站。據悉,這是白鶴首次在我省被記錄到。
  • 候鳥南歸,廣州觀鳥勝地讓你邂逅別樣的浪漫
    又到了候鳥們最繁忙的季節,它們陸續開始長途跋涉來南方「過冬」。圖片來源:廣州南沙發布先給大家來個小科普:全球候鳥遷徙一共有8條路線,其中有3條貫穿我國境內。這3條遷徙路線為西部遷徙路線、東部遷徙路線和中部遷徙路線,而廣東就位於東部線路的中段偏東地帶。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正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的遷徙過程中,為人們提供了絕佳的觀鳥時機。
  • 北鳥南飛 花城過冬
    鳥兒,是天空的舞者,是自然界的精靈,也是人類的好朋友。進入秋冬時節,溫暖如春的花城廣州,就成了各種候鳥南遷過冬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