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
    深圳灣公園又見拍鳥盛況,愛鳥人士提醒市民務必文明觀鳥
    
    
    瀕危物種黑臉琵鷺飛臨深圳灣過冬。 田志輝供圖
    
    
    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在深圳灣覓食嬉戲。 田志輝供圖
    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深圳也漸漸「入秋」,不少候鳥紛紛南下過冬,其中深受深圳人關愛的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又出現在深圳灣。近日,帶著長槍短炮前往深圳灣「打鳥」(鳥類攝影)的人群,成為一道獨特風景。
    近年活躍在「打鳥」一線的攝影愛好者田志輝介紹,據他觀察,今年已經有20多隻黑臉琵鷺飛臨深圳灣。最近幾天,田志輝和朋友在深圳灣都拍到了黑臉琵鷺的身影,少時三兩隻,多時20多隻。除黑臉琵鷺外,還有反嘴鷸、長腳鷸、野鴨、鸕鷀等各種鳥類。
    田志輝說,黑臉琵鷺等候鳥飛往南方,通常是搭著寒流的「順風車」過來的,因此後續如有冷空氣襲來,可能有第二批黑臉琵鷺降臨。
    田志輝表示,上周他們去「打鳥」的時候,拍到了六七隻黑臉琵鷺的特寫,還拍到了它們捕魚、蝦、蟹的樣子。「它們已經吃上了!」田志輝說。攝影愛好者秦先生也表示,一周前,在靠近紅樹林的11號出水口位置觀察到了十幾隻黑臉琵鷺。上周六,記者也前往深圳灣觀鳥,發現有不少攝影愛好者架著「長槍短炮」,希望捕捉到候鳥們的動人身姿。每當有鳥下潛捉魚,嘴裡銜著翻騰的大魚躍出水面時,岸邊「打鳥」的人群中就會響起「咔咔咔」的快門聲。
    田志輝說:「最近幾年深圳灣水質逐年提高,尤其是從去年開始,有了明顯改善。近岸的海水裡開始出現了3斤以上的大魚。上周有人拍到了黑臉琵鷺抓大魚的場景!這說明深圳灣水環境治理得很好,今年還要好一些,黑臉琵鷺們可以吃飽了。」
    田志輝同時表示,人們愛鳥、希望近距離觀賞鳥兒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觀鳥、攝影的人距離鳥兒很近,有些遊客聲音較吵,有些騎行者帶著很大分貝的音響,還有人打著彩旗,這些都會嚇跑進食期的鳥類,導致它們吃不飽。秦先生認為人的因素對可供觀賞、觀測的鳥兒數量影響比較大,希望市民觀鳥時不要離得太近,也不要大聲喧譁。(記者李婷菊)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目前,全球只有3000-4000隻,屬世界瀕危物種類別之一,中國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的繁殖地位於朝鮮半島,每年於10月中旬陸續飛來深圳,到第二年的3月末或4月初返回北方。據了解,深圳灣是黑臉琵鷺的全球第二大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