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

2020-12-0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

&nbsp&nbsp&nbsp&nbsp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

&nbsp&nbsp&nbsp&nbsp深圳灣公園又見拍鳥盛況,愛鳥人士提醒市民務必文明觀鳥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瀕危物種黑臉琵鷺飛臨深圳灣過冬。 田志輝供圖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在深圳灣覓食嬉戲。 田志輝供圖

&nbsp&nbsp&nbsp&nbsp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深圳也漸漸「入秋」,不少候鳥紛紛南下過冬,其中深受深圳人關愛的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又出現在深圳灣。近日,帶著長槍短炮前往深圳灣「打鳥」(鳥類攝影)的人群,成為一道獨特風景。

&nbsp&nbsp&nbsp&nbsp近年活躍在「打鳥」一線的攝影愛好者田志輝介紹,據他觀察,今年已經有20多隻黑臉琵鷺飛臨深圳灣。最近幾天,田志輝和朋友在深圳灣都拍到了黑臉琵鷺的身影,少時三兩隻,多時20多隻。除黑臉琵鷺外,還有反嘴鷸、長腳鷸、野鴨、鸕鷀等各種鳥類。

&nbsp&nbsp&nbsp&nbsp田志輝說,黑臉琵鷺等候鳥飛往南方,通常是搭著寒流的「順風車」過來的,因此後續如有冷空氣襲來,可能有第二批黑臉琵鷺降臨。

&nbsp&nbsp&nbsp&nbsp田志輝表示,上周他們去「打鳥」的時候,拍到了六七隻黑臉琵鷺的特寫,還拍到了它們捕魚、蝦、蟹的樣子。「它們已經吃上了!」田志輝說。攝影愛好者秦先生也表示,一周前,在靠近紅樹林的11號出水口位置觀察到了十幾隻黑臉琵鷺。上周六,記者也前往深圳灣觀鳥,發現有不少攝影愛好者架著「長槍短炮」,希望捕捉到候鳥們的動人身姿。每當有鳥下潛捉魚,嘴裡銜著翻騰的大魚躍出水面時,岸邊「打鳥」的人群中就會響起「咔咔咔」的快門聲。

&nbsp&nbsp&nbsp&nbsp田志輝說:「最近幾年深圳灣水質逐年提高,尤其是從去年開始,有了明顯改善。近岸的海水裡開始出現了3斤以上的大魚。上周有人拍到了黑臉琵鷺抓大魚的場景!這說明深圳灣水環境治理得很好,今年還要好一些,黑臉琵鷺們可以吃飽了。」

&nbsp&nbsp&nbsp&nbsp田志輝同時表示,人們愛鳥、希望近距離觀賞鳥兒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觀鳥、攝影的人距離鳥兒很近,有些遊客聲音較吵,有些騎行者帶著很大分貝的音響,還有人打著彩旗,這些都會嚇跑進食期的鳥類,導致它們吃不飽。秦先生認為人的因素對可供觀賞、觀測的鳥兒數量影響比較大,希望市民觀鳥時不要離得太近,也不要大聲喧譁。(記者李婷菊)

&nbsp&nbsp&nbsp&nbsp■黑臉琵鷺

&nbsp&nbsp&nbsp&nbsp黑臉琵鷺,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目前,全球只有3000-4000隻,屬世界瀕危物種類別之一,中國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的繁殖地位於朝鮮半島,每年於10月中旬陸續飛來深圳,到第二年的3月末或4月初返回北方。據了解,深圳灣是黑臉琵鷺的全球第二大棲息地。

相關焦點

  • 來深過冬的黑臉琵鷺變少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黑臉琵鷺可謂是深港兩地的「溼地明星」,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昨日,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黑臉琵鷺自然保育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上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黑臉琵鷺普查結果,全球黑臉琵鷺數據創歷史新高,共錄得3356隻。但調查顯示,來到后海灣(深圳+香港)的黑臉琵鷺相比去年變少了。
  • 「原創」透過黑臉琵鷺細數深圳孩子眼裡的城市熱門地標
    遊深圳,有一本獨特的風光導遊書,完全由深圳的小朋友創作,以每年冬天來深圳過冬的網紅鳥黑臉琵鷺為導覽,由它揮動翅膀,帶領小朋友從空中遊深圳,小朋友眼中的深圳地標一一揭曉,猜猜看,你平時最喜歡的深圳景點有沒有上榜?一:大鵬所城,有600年歷史的古城,深圳簡稱「鵬城」即由此而來。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原標題:史上首次瀕危黑臉琵鷺來肥過冬驚喜!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今年 來福建的黑臉琵鷺少了些
    N本報記者 李熙慧 包華 文/圖 本報訊 世界「極度瀕危」鳥類之一的黑臉琵鷺2014年全球同步調查結果昨日發布,記者從福建省野生動植物協會觀鳥分會(下簡稱福建觀鳥會)了解到,全球共發現2726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高。
  •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附觀鳥最佳時間表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央視綜合頻道《秘境之眼》黑臉琵鷺。直播通過高清視頻鏡頭,以一種「不被打擾的相逢」,展現了黑臉琵鷺的日常生活。它們悠然自得的在紅樹林的魚塘中嬉戲、覓食、吃魚,用極有辨識度的黑色湯匙狀長嘴相互梳理羽毛,在清澈的水流中優雅地起舞。另一類候鳥琵嘴鴨也不甘示弱,在黑臉琵鷺抖擻翅膀的時候,從畫面中歡快地遊過,其色澤鮮豔的甚為搶鏡。
  • 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的市鳥吧!
    原標題: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市鳥吧深圳晚報2018年12月24日訊 昨天下午,來自深圳各區(新區)的1000餘名小朋友來到寶安體育館,參加第二屆「HAPPY黑琵節」。
  • 麗水出現世界級「珍寶」——黑臉琵鷺,它是優雅的鳥中「舞者」!
    白琵鷺瀕臨滅絕的兄弟,黑臉琵鷺來了!這是黑臉琵鷺首次來到麗水,前所未見的記錄!黑臉琵鷺長這樣:@雲和鷹前天一大早,正在碧湖鎮觀鳥的兩位鳥類愛好者,給麗水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打來電話:在碧湖發現了珍稀的黑臉琵鷺!得到消息後,李烜第一時間開車前往碧湖。
  • 獨家|7隻黑臉琵鷺亮相深圳灣,2020深圳候鳥季即將到來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被守候多時的深晚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 6 只黑臉琵鷺同框。
  • 7隻黑臉琵鷺現身深圳灣!深圳新一年候鳥季悄然來臨
    來源:讀特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被守候多時的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
  • 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
    2020年3月31日,深圳,陽春三月,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深圳,陽春三月,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深圳,陽春三月,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
  • 黑臉琵鷺開始在深圳過夜了
    這裡既是深圳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核心地帶,更是展示深圳現代濱海生態城市魅力和形象的城市名片,其中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和濱海休閒帶已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而數年前,深圳灣曾經歷汙染之痛,水質超標、海水黑臭、生態失衡等問題十分突出,受到廣泛關注。
  • 黑臉琵鷺究竟長什麼樣?觀鳥專家邀你一起觀察
    今年,究竟有多少黑臉琵鷺留在溫州越冬?哪些地點最受這些鳥類喜愛?想知道黑臉琵鷺究竟長什麼樣?本周日,全球黑臉琵鷺同步調查溫州站活動即將啟動,8周歲及以上、熱愛自然的市民可以關注「溫州野鳥會」公眾號報名參加,今天是報名最後一天。
  • 它真的來了!世界級珍禽黑臉琵鷺現身麗水
    黑臉琵鷺,它真的來了!  昨天一大早,正在碧湖鎮觀鳥的兩位大俠雲和鷹及山農就給我打來電話,呼喊著「黑皮!黑皮!」(鳥友對兩種琵鷺的暱稱,白琵鷺叫白皮,黑臉琵鷺叫黑皮)我一開始有點不相信,別是這些天被白琵鷺看迷了眼,出現幻覺了吧!但他們言之鑿鑿,說絕對不會錯,它現在正在天上轉圈,準備降落。過了一會,又來消息說黑皮已經降落在一片荷塘裡。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黑臉琵鷺的珍稀程度僅次於朱䴉,遷徙路線主要在我國國土範圍之內。為此,本期「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欄目特別約請本報記者深入遼寧大連、福建福州、廣東深圳等地調研,既報導各地為改善生態環境所做的種種努力,也反映黑臉琵鷺生存面臨的新問題。
  • 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單日錄得35隻黑臉琵鷺 創2020年紀錄
    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於1月17日至19日舉行,深圳市觀鳥協會多名資深觀鳥志願者參與了本次調查,並在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魚塘錄得2020年候鳥季最大的一個單日黑臉琵鷺群落,數量達35隻。▲在深圳灣鳳塘河口休息的黑臉琵鷺群。
  •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要知道,這種鳥可是屬於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在2020年全球黑臉琵鷺同步調查記錄中,僅有4864隻!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要知道鷺鳥和候鳥對環境的要求十分高,那這隻珍稀小精靈,今年怎麼就來到金灣過冬呢?當然,這與金灣水環境改善密不可分!近年來,金灣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隨著水生態環境的好轉。近兩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鷺鳥回歸和候鳥停棲。
  • 莊河環境好 黑臉琵鷺多
    原標題:綠水青山 錦繡無限 黑臉琵鷺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穩定增長與繁殖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密切相關。遼寧莊河近年來重視保護環境,實施綠色發展,黑臉琵鷺數量穩步提高,1999年首次發現黑臉琵鷺7隻,2013年發現77隻,今年增長到近200隻。
  • 「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活動開啟,讓孩子愛上黑臉琵鷺
    11月21日上午,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主題活動——「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公益主題活動在美麗的福田紅樹林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林業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指導、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辦,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和深圳市遊雲教育聯合舉辦。
  • 大批飛臨深圳灣上空的鳥,被深圳市民誤認為「大雁」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那群鳥不是大雁 大雁不來深圳過冬&nbsp&nbsp&nbsp&nbsp前幾天大批飛臨深圳灣上空的鳥,被很多市民誤認為「大雁」。觀鳥協會專家稱,那其實只是普通鸕鷀。
  • 斷腿黑臉琵鷺落單閩江口 好一隻「鳥堅強」
    鳥會提供照片  國際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每年都會在閩江河口溼地越冬,三四月間北遷。  日前,鳥友意外在閩江河口溼地發現一隻黑臉琵鷺,它斷了一條腿。據介紹,這是福建省首次發現的斷腿黑臉琵鷺。在閩江河口溼地寬闊的灘涂上,一隻孤零零的黑臉琵鷺正在覓食,它潔白的羽毛有些髒了,右腿斷了一大截,完全靠左腿支撐身體。鏡頭中的它仿佛正向人們求助。  「小隼」說,前幾天他和朋友一起到閩江河口溼地鳥類調查,突然發現在灘涂有這麼一隻黑臉琵鷺,「當時我們非常吃驚,因為這個季節,黑臉琵鷺早已經北遷到東北地區,在閩江河口溼地上是不應該看到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