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腿黑臉琵鷺落單閩江口 好一隻「鳥堅強」

2020-11-24 騰訊大閩網

鳥會提供照片

  國際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每年都會在閩江河口溼地越冬,三四月間北遷。

  日前,鳥友意外在閩江河口溼地發現一隻黑臉琵鷺,它斷了一條腿。據介紹,這是福建省首次發現的斷腿黑臉琵鷺。

  記者見到鳥友「小隼」拍攝的幾張照片。在閩江河口溼地寬闊的灘涂上,一隻孤零零的黑臉琵鷺正在覓食,它潔白的羽毛有些髒了,右腿斷了一大截,完全靠左腿支撐身體。鏡頭中的它仿佛正向人們求助。

  「小隼」說,前幾天他和朋友一起到閩江河口溼地鳥類調查,突然發現在灘涂有這麼一隻黑臉琵鷺,「當時我們非常吃驚,因為這個季節,黑臉琵鷺早已經北遷到東北地區,在閩江河口溼地上是不應該看到它的身影。」隨後,鳥友們對這隻黑臉琵鷺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發現它的右腿斷了一大截,「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看樣子已經受傷一段時間了。」單腿黑臉琵鷺在覓食時,它先把身體伏下去,用斷腿支撐著身體,然後用嘴在水中尋找食物,「我們都被感動了,這隻單腿黑臉琵鷺非常堅強。」

  這史黑臉琵鷺的照片發到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論壇上以後,引起鳥友們的感嘆,鳥友們紛紛留言希望它能堅強地活下去。

  鳥類專家表示,這隻黑臉琵鷺可能是被捕鳥夾夾傷了腿,或是在與天敵爭鬥中受了傷。這是在福建省首次發現的斷腿黑臉琵鷺,「目前全球只有1848隻黑臉琵鷺,去年在我省過冬的只有53隻,它受傷太讓人心痛了。」專家表示,單腿肯定會影響它的生存,「它需要我們更多保護。」

相關焦點

  • 黑臉琵鷺「長駐」閩江口溼地
    原標題:黑臉琵鷺「長駐」閩江口溼地   這是在福建閩江口溼地拍攝的黑臉琵鷺(4月12日攝)。   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強,數十隻黑臉琵鷺連續多年在福建閩江口溼地「安營紮寨」。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一些人經常為拍黑臉琵鷺飛翔的姿勢扔石頭。但這些人不知道,黑臉琵鷺的記憶力非常好,只要是受過驚嚇的地方,就不再回去了。有的人甚至在黑臉琵鷺的巢穴系了紅布條,終導致黑臉琵鷺棄巢遠走高飛。  從彩環的編號來看,這些黑臉琵鷺有的來自香港的越冬地,有的來自臺灣的越冬地,這說明,在香港和臺灣越冬的黑臉琵鷺遷徙的時候都在崇明東灘停歇。      每年有100—130隻黑臉琵鷺在福建越冬  閩江口 百種鳥類的越冬港灣  本報記者 趙 鵬  每年11月底,福建才慢慢進入冬季。
  • 黑臉琵鷺、斑嘴鴨、小天鵝……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迎來大批越冬...
    這幾天,位於福建福州的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了大批越冬候鳥,包括黑臉琵鷺、斑嘴鴨、小天鵝等珍稀候鳥,種群數量明顯增加。上午十點半,正值漲潮期,在閩江河口溼地,出現了大批小天鵝的身影。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 鄭航:往年小天鵝是沒有這麼多的,也沒有這麼早來的。像去年的11月15日大概也就是二三十隻,今年觀測的時候有五百多隻。
  • 閩江口•鴴鷸之家
    之前去了一趟閩江口,加了不少鳥。
  • 溼地生態美,福州閩江河口迎來最佳觀鳥季
    根據統計,目前閩江河口溼地保護區已有小天鵝521隻,鴻雁150隻,黑臉琵鷺137隻,白額雁68隻,赤頸鴨、斑嘴鴨、針尾鴨、黑腹濱鷸、環頸鴴、三趾濱鷸數量高達數千隻,非常適宜前往觀賞。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閩江河口溼地位於長樂區東北部潭頭鎮、梅花鎮閩江入海口南側,是福州地區保留下來的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溼地,生態環境良好。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黑臉琵鷺——一個神秘而優美的名字,上世紀90年代,當人類開始關注它的時候,已經只剩下幾百隻了。在198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它收錄至瀕危物種紅皮書——《亞洲鳥類紅皮書》名錄中。它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水禽,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據張國鋼介紹,黑臉琵鷺瀕危的主要原因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 福建12年觀測黑臉琵鷺:今年創212隻新紀錄 新發現兩棲息地
    福建省觀鳥會會員「福建柏」告訴記者,以往大家看黑臉琵鷺多是在閩江河口溼地或興化灣,這是他們第一次在晉江東石鎮一魚塘邊看到黑臉琵鷺。長假期間,他和四位鳥友一塊兒,驅車前往晉江東石鎮濱海溼地,發現天空飛來幾個白色身影。他原本以為是白鷺,拿起望遠鏡一看,卻是大家期待的黑臉琵鷺,一共4隻。鳥友們都喜出望外,紛紛將鏡頭瞄準這群「黑面舞者」。
  •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2020-05-15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雅的「舞者」——黑臉琵鷺
    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黑臉琵鷺飛行時姿態優美而平緩,頸部和腿部伸直,有節奏地緩慢拍打著翅膀,仿佛正在舞蹈,又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人們經常將它和白琵鷺相混淆。想要分清,主要看它們的嘴部,嘴的顏色只黑到眼前的是白琵鷺,而黑到眼後的才叫黑臉琵鷺。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時間:2020-05-09 07: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 一隻黑臉琵鷺的南行記:棲息地保護迫在眉睫
    11月18日早晨,一隻佩戴著衛星跟蹤器的黑臉琵鷺「華華」飛離遼寧莊河河口,在膠東半島南端的蘇山島休整後,向南飛往江蘇鹽城東南方向,最高時速近每小時100公裡,預計今晚將在射陽縣停歇。這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首次對黑臉琵鷺進行衛星跟蹤。如果衛星信號接收正常,傳回的數據將揭開黑臉琵鷺中國繁殖種群的遷徙之謎。
  • 閩江河口溼地自然保護區迎來最佳觀鳥季
    黑臉琵鷺  N海都記者 林丹 石磊磊 羅丹凌 通訊員 鄭航文/圖  「看這隻黑臉琵鷺,它背上有GPS定位器,這是韓國的科研團隊安裝的;這些綠翅鴨,最遠的來自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進入12月,福州市長樂區東北部閩江入海口
  •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面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       黑臉琵鷺分布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也極為稀少,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它已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已被列入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中國亦於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
  • 福建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新華社福州5月4日電(劉伯鋒)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3日發布消息稱,去冬今春在福建省興化灣越冬和遷徙停歇的黑臉琵鷺數量超過350只,佔全球數量的16%以上,雙雙創下歷史紀錄。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 臺南越冬大連生育「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黑臉琵鷺「T69」(圖片來源:大連市臺辦)5月6日,大連市臺辦工作人員向臺南市黑臉琵鷺保護專家通報,經莊河自然資源服務中心相關人員監測,成功捕捉到黑臉琵鷺「T69」已順利返回莊河市形人坨的「家」,正在家中安心生育。
  •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村裡來了一隻大黃鳥  大約十多天前的一天中午,霍山縣村民劉光福在家門口不遠處的一處淺灘上發現了一隻黃色的大鳥。  老劉介紹,他所在的鎮子位於佛子嶺上遊,生態環境非常好,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候鳥遷徙經過,但大部分短暫停留後就飛走了。每年有不少愛鳥人士來這裡觀鳥、拍鳥。近年來,政府常年宣傳,鎮上居民們的愛鳥意識也越來越強。  看這隻大鳥老停留不走,11月13日,老劉給資深「鳥友」張紅兵和旌陽夫婦打了個電話。「你們來看看,這是只什麼鳥,老不走,要不要救助?」
  • 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的市鳥吧!
    原標題: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市鳥吧深圳晚報2018年12月24日訊 昨天下午,來自深圳各區(新區)的1000餘名小朋友來到寶安體育館,參加第二屆「HAPPY黑琵節」。
  • 莊河環境好 黑臉琵鷺多
    原標題:綠水青山 錦繡無限 黑臉琵鷺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穩定增長與繁殖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密切相關。遼寧莊河近年來重視保護環境,實施綠色發展,黑臉琵鷺數量穩步提高,1999年首次發現黑臉琵鷺7隻,2013年發現77隻,今年增長到近200隻。
  • 第一批福建省重要溼地名錄公布 閩江河口溼地擬申報國際重要溼地
    第一批福建省重要溼地名錄公布 閩江河口溼地擬申報國際重要溼地 2017-04-13 07:38:03  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4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