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2020-12-0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福州5月4日電(劉伯鋒)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3日發布消息稱,去冬今春在福建省興化灣越冬和遷徙停歇的黑臉琵鷺數量超過350只,佔全球數量的16%以上,雙雙創下歷史紀錄。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對興化灣黑臉琵鷺的越冬和遷徙動態進行了連續監測。發現這個冬春季節在興化灣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約120只,約佔其全球數量的5.8%;地處興化灣的福清江鏡華僑農場記錄到220多隻遷徙停歇的黑臉琵鷺。據此推算,在今年春季的北遷期間,估計有350-450只黑臉琵鷺在興化灣停歇,佔其全球數量的16.9%-21.8%。除此之外,專家們還推測,包括閩江口、福寧灣、泉州灣、廈門灣在內,本次遷飛季節,在福建沿海停歇的黑臉琵鷺為700-800只,約佔全球數量的40%。

    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1894年正式命名,屬於大型涉禽,由於其鳥喙形狀獨特,端部匙狀似琵琶,且臉呈黑色,皮膚裸露,故稱黑臉琵鷺。2008年1月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數量為2065只,由於其極度瀕危,且極具觀賞性,備受科學界的關注和民眾的喜愛。黑臉琵鷺已知繁殖地僅限在朝鮮和韓國交界處數個無人荒島,少數個體在遼寧省長山群島繁殖;其中在臺灣越冬數量最多,約佔全球總數一半。

    興化灣地跨莆田市和福清市,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是候鳥重要的越冬和遷徙停歇地。2006年2月,福建省林業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全省沿海越冬水鳥進行了全面調查,在興化灣共調查到38種28261只水鳥,水鳥資源數量居福建各海灣之首。 

相關焦點

  • 福建興化灣迎來歷史上最多的黑臉琵鷺
    來源:臺海網地處興化灣的福清江鏡華僑農場區域,發現數量眾多的黑臉琵鷺臺海網12月18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秋冬季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最近,福建省興化灣迎來歷史上最多的黑臉琵鷺。11月30日,專家組在地處興化灣的福清江鏡華僑農場區域開展遷徙候鳥調查。
  • 福建12年觀測黑臉琵鷺:今年創212隻新紀錄 新發現兩棲息地
    福建省觀鳥會會員「福建柏」告訴記者,以往大家看黑臉琵鷺多是在閩江河口溼地或興化灣,這是他們第一次在晉江東石鎮一魚塘邊看到黑臉琵鷺。長假期間,他和四位鳥友一塊兒,驅車前往晉江東石鎮濱海溼地,發現天空飛來幾個白色身影。他原本以為是白鷺,拿起望遠鏡一看,卻是大家期待的黑臉琵鷺,一共4隻。鳥友們都喜出望外,紛紛將鏡頭瞄準這群「黑面舞者」。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黑臉琵鷺的珍稀程度僅次於朱䴉,遷徙路線主要在我國國土範圍之內。為此,本期「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欄目特別約請本報記者深入遼寧大連、福建福州、廣東深圳等地調研,既報導各地為改善生態環境所做的種種努力,也反映黑臉琵鷺生存面臨的新問題。
  • 優雅的「舞者」——黑臉琵鷺
    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黑臉琵鷺飛行時姿態優美而平緩,頸部和腿部伸直,有節奏地緩慢拍打著翅膀,仿佛正在舞蹈,又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人們經常將它和白琵鷺相混淆。想要分清,主要看它們的嘴部,嘴的顏色只黑到眼前的是白琵鷺,而黑到眼後的才叫黑臉琵鷺。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黑臉琵鷺是大自然中遷飛的精靈,它習性機警,不喜歡讓人類主動接近,它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   張國鋼介紹,黑臉琵鷺在我國的分布比較廣,在遼寧省大連市莊河有一處繁殖地,越冬地有多處,主要在浙江、福建、廣東、香港、澳門和臺灣沿海。其中臺灣是黑臉琵鷺最大的越冬地。這些越冬地大多位於保護區中,都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
  • 今年 來福建的黑臉琵鷺少了些
    N本報記者 李熙慧 包華 文/圖 本報訊 世界「極度瀕危」鳥類之一的黑臉琵鷺2014年全球同步調查結果昨日發布,記者從福建省野生動植物協會觀鳥分會(下簡稱福建觀鳥會)了解到,全球共發現2726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高。
  • 黑臉琵鷺、斑嘴鴨、小天鵝……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迎來大批越冬...
    這幾天,位於福建福州的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了大批越冬候鳥,包括黑臉琵鷺、斑嘴鴨、小天鵝等珍稀候鳥,種群數量明顯增加。上午十點半,正值漲潮期,在閩江河口溼地,出現了大批小天鵝的身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閩江河口溼地棲息的水鳥以冬候鳥為主,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水鳥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時期,在此停歇的候鳥超過2萬隻,其中不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等。候鳥種群和數量增加不僅與氣候變化有關,與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有很大關係。
  • 黑臉琵鷺 珠海越冬
    日前,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海南:黑臉琵鷺溼地越冬
    ↑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近日,不少黑臉琵鷺飛臨位於海南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越冬。黑臉琵鷺在溼地公園飛翔、嬉戲,成為冬日裡一道獨特風景。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12月28日,一隻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飛翔。↑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嬉戲。↑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
  • 對黑臉琵鷺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冬季遷徙至中國南部。遷徙時見於中國東北,在遼東半島東側的小島上有繁殖記錄。春季在內蒙古東部曾有記錄。冬季南遷至江西、貴州、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島及臺灣。黑臉琵鷺春季3-4月到達繁殖地,10-11月離開繁殖地前往越冬地。在福建部分終年留居,不遷徙。該物種常單獨或呈小群在海邊潮間地帶及紅樹林和內陸水域岸邊淺水處活動。性沉著機警,人難於接近。
  • 臺南越冬大連生育「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黑臉琵鷺「T69」(圖片來源:大連市臺辦)5月6日,大連市臺辦工作人員向臺南市黑臉琵鷺保護專家通報,經莊河自然資源服務中心相關人員監測,成功捕捉到黑臉琵鷺「T69」已順利返回莊河市形人坨的「家」,正在家中安心生育。
  • 福州最全觀鳥路線圖出爐 福建鳥類多達557種
    大人帶孩子觀鳥、退休老人觀鳥……觀鳥已不僅僅是專業鳥友的愛好。福建省鳥類繁多,已記錄到的種類多達557種,也就是說,在我國自然分布的鳥類中,有超過40%的鳥種在我省的野外可以見到。鳥種:遺鷗、黑嘴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遊隼、大鳳頭燕鷗、紅嘴巨鷗、黑嘴鷗、黑尾鷗、織女銀鷗、大杓鷸、白腰杓鷸、反嘴鷸、三趾鷸、灰斑鴴、環頸鴴等數十種。
  • 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的市鳥吧!
    原標題: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市鳥吧深圳晚報2018年12月24日訊 昨天下午,來自深圳各區(新區)的1000餘名小朋友來到寶安體育館,參加第二屆「HAPPY黑琵節」。
  • 《跨越海峽的飛翔--黑臉琵鷺影蹤》背後的故事
    但是這裡只發現了幾十對繁殖鳥兒,而在越冬地有近千隻黑臉琵鷺,那大部分黑臉琵鷺在哪裡繁殖呢?為了確定黑臉琵鷺在中國的繁殖地,鳥類學家從中國的南方到北方苦苦尋找了幾十年。確定東北地區是繁殖地,臺灣、香港、海南是其越冬地。
  • 全球瀕危鳥類驚現大嶝 7隻黑臉琵鷺在灘涂覓食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李小慶)昨天,廈門市觀鳥協會與來自北京自然之友的觀鳥愛好者異常興奮:在大嶝橋頭,他們發現7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正在灘涂上覓食。不過,由於距離太遠,他們只能通過單筒望遠鏡一窺黑臉琵鷺的真容。
  • 大連市黑臉琵鷺自然保護區被划進生態保護紅線
    黑臉琵鷺是一種大型候鳥,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亞洲鳥類紅皮書》列為全球性瀕危鳥類,每年4月中旬從臺灣南部飛來,在莊河石城鄉的牛心坨、形人坨上築巢繁殖,10月下旬陸續飛回臺灣越冬。大連是中國大陸已發現的唯一的黑臉琵鷺繁殖地,最大的越冬地是臺灣臺南縣曾文溪口。連臺兩地自2006年始相繼舉辦了四屆「黑臉琵鷺保護與合作論壇」,為推動兩地鳥類保護與自然生態開發奠定了基礎。
  •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面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       黑臉琵鷺分布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也極為稀少,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它已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已被列入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中國亦於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
  • 一隻黑臉琵鷺的南行記:棲息地保護迫在眉睫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物種,目前僅剩2700隻,主要生活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它們春夏之際在韓國、朝鮮和中國的遼寧繁殖,冬天則飛往廣東、香港、臺灣等地越冬。「現在正是黑臉琵鷺的遷徙季節,我們希望華華傳回的衛星信號,能夠幫我們揭開在中國繁殖的黑臉琵鷺的遷徙之謎。」
  • 黑臉琵鷺成「網紅」輿情觀察: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安全的屏障
    此話題成為輿情熱點話題,其一是因為它是中國23種瀕危鳥類中被列為世界極危級的五種之一,現全球僅存1500隻左右;其次是這種鳥兒對生存環境極為挑剔,常單獨或呈小群在海邊潮間地帶及紅樹林和內陸水域岸邊淺水處活動,被視為溼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逐年向好,頻頻「現身」的黑臉琵鷺是青山綠水間生態向好的一個縮影。
  • 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安全的屏障 ——黑臉琵鷺成「網紅」輿情觀察
    此話題成為輿情熱點話題,其一是因為它是中國23種瀕危鳥類中被列為世界極危級的五種之一,現全球僅存1500隻左右;其次是這種鳥兒對生存環境極為挑剔,常單獨或呈小群在海邊潮間地帶及紅樹林和內陸水域岸邊淺水處活動,被視為溼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   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逐年向好,頻頻「現身」的黑臉琵鷺是青山綠水間生態向好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