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越冬大連生育「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2020-12-04 臺海網

黑臉琵鷺「T69」(圖片來源:大連市臺辦)

5月6日,大連市臺辦工作人員向臺南市黑臉琵鷺保護專家通報,經莊河自然資源服務中心相關人員監測,成功捕捉到黑臉琵鷺「T69」已順利返回莊河市形人坨的「家」,正在家中安心生育。

「T69」是一隻黑臉琵鷺,2015年在臺南市受傷,經臺南野鳥學會相關專家救治後,被賦予「T69」號腳環野放。自此,「T69」每年往返臺灣與大連,並在莊河「生兒育女」,成為連臺兩地黑臉琵鷺保育的佳話。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被譽為鳥中的大熊貓,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臺南市曾文溪口是黑臉琵鷺最大的越冬地,而大連莊河外海的形人坨是大陸唯一確定的「育嬰房」。

臺灣專家聽到「T69」回家的消息後,表示太讓人振奮了。黑臉琵鷺對生存環境要求極其嚴格,它們能持續選擇在大連生育繁殖,充分說明這裡生態、環保工作做得是非常紮實有效的,感謝大連市政府和人民,為黑臉琵鷺建立和提供了一個美麗乾淨的家。

近年來,大連與臺灣野鳥保護組織先後多次舉辦黑臉琵鷺保護交流論壇,推動了大連與臺灣在黑臉琵鷺保護方面的交流合作,黑臉琵鷺已成為大連與臺灣交流的獨特「名片」。

相關焦點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黑臉琵鷺——一個神秘而優美的名字,上世紀90年代,當人類開始關注它的時候,已經只剩下幾百隻了。在198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它收錄至瀕危物種紅皮書——《亞洲鳥類紅皮書》名錄中。它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水禽,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據張國鋼介紹,黑臉琵鷺瀕危的主要原因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 《跨越海峽的飛翔--黑臉琵鷺影蹤》背後的故事
    黑臉琵鷺是一種珍稀鳥類,被國際鳥類保護基金會列進「瀕危物種保護紅皮書」,與國寶大熊貓一樣珍貴的觀點非常集中。由於與白琵鷺外貌相近,一直將它混作白琵鷺。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鳥類學家才發現,黑臉琵鷺在全世界只剩下幾百隻了,於是他們開始廣泛調查黑臉琵鷺的棲息地和繁殖地。但是,黑臉琵鷺恍若茫茫蒼穹中一束星火,在人類的視野中忽隱忽現,芳蹤杳然。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黑臉琵鷺的珍稀程度僅次於朱䴉,遷徙路線主要在我國國土範圍之內。為此,本期「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欄目特別約請本報記者深入遼寧大連、福建福州、廣東深圳等地調研,既報導各地為改善生態環境所做的種種努力,也反映黑臉琵鷺生存面臨的新問題。
  • 深圳灣群魚聚集 「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頻繁光臨
    陳文 攝 中新網深圳5月8日電(記者 鄭小紅 陳文)深圳灣近期出現魚群聚集排水口的奇妙景觀,更有「鳥類中的大熊貓」—黑臉琵鷺頻繁光臨,吸引大批市民遊客駐足「打卡」,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面。 深圳灣海域是珠江口魚蝦類重要的產卵場、繁殖場、索餌場和洄遊通道,也是候鳥遷徙、越冬場所。
  •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
  • 黑臉琵鷺棲息地保護項目獲全球環境基金資助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大連消息 黑臉琵鷺是我國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鳥類,主要依賴沿海溼地為生。大連莊河王家鎮元寶島、石城鎮形人坨是我國唯一被確認的黑臉琵鷺的繁殖棲息地。  4月27日,遼寧大連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申報的《大連莊河黑臉琵鷺繁殖棲息地及鳥類保護》項目經過篩選,從全國各環保機構申報的67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五期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資助的項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中國項目協調人員專程來莊河予以確認。
  • 黑臉琵鷺 珠海越冬
    日前,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的市鳥吧!
    原標題:深圳小朋友倡議:讓黑臉琵鷺成為深圳市鳥吧深圳晚報2018年12月24日訊 昨天下午,來自深圳各區(新區)的1000餘名小朋友來到寶安體育館,參加第二屆「HAPPY黑琵節」。
  • 大連市黑臉琵鷺自然保護區被划進生態保護紅線
    12月21日,大連市政府召開生態環境建設暨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會議,啟動了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將大連石城鄉黑臉琵鷺市級自然保護區等12個自然保護區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嚴禁開發破壞,並將制定嚴格的管控措施與環境準入制度,依法關閉自然保護區內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建設自然保護區遙感動態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環保、海洋、林業等部門執法監督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
  • 「鳥類中的大熊貓」黑臉琵鷺現身廈門
    3月23日,觀鳥愛好者在翔安大嶝橋頭灘涂上,發現了兩隻正在覓食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據了解,這是今年以來廈門首次觀測並記錄到黑臉琵鷺。  拍下黑臉琵鷺照片的是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柯玉坤。柯玉坤表示,23日9點多,他在翔安一灘涂做海鳥觀察時,無意間發現了黑臉琵鷺。「這兩隻有著黑色長嘴的鳥混在白鷺中覓食,它們的覓食方式與白鷺很不相同。
  • 2018年黑臉琵鷺與自然保育研討會舉行
    臺灣為黑面琵鷺最主要的越冬地,今年全球總數量普查,世界總數3941隻,臺灣地區2195隻。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進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自然保育工作的交流和合作。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就「黑面琵鷺保育」、「自然保育」進行了專題報告。
  • 莊河環境好 黑臉琵鷺多
    原標題:綠水青山 錦繡無限 黑臉琵鷺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穩定增長與繁殖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密切相關。遼寧莊河近年來重視保護環境,實施綠色發展,黑臉琵鷺數量穩步提高,1999年首次發現黑臉琵鷺7隻,2013年發現77隻,今年增長到近200隻。
  • 斷腿黑臉琵鷺落單閩江口 好一隻「鳥堅強」
    鳥會提供照片  國際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每年都會在閩江河口溼地越冬,三四月間北遷。  日前,鳥友意外在閩江河口溼地發現一隻黑臉琵鷺,它斷了一條腿。據介紹,這是福建省首次發現的斷腿黑臉琵鷺。在閩江河口溼地寬闊的灘涂上,一隻孤零零的黑臉琵鷺正在覓食,它潔白的羽毛有些髒了,右腿斷了一大截,完全靠左腿支撐身體。鏡頭中的它仿佛正向人們求助。  「小隼」說,前幾天他和朋友一起到閩江河口溼地鳥類調查,突然發現在灘涂有這麼一隻黑臉琵鷺,「當時我們非常吃驚,因為這個季節,黑臉琵鷺早已經北遷到東北地區,在閩江河口溼地上是不應該看到它的身影。」
  • 海南:黑臉琵鷺溼地越冬
    ↑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近日,不少黑臉琵鷺飛臨位於海南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越冬。黑臉琵鷺在溼地公園飛翔、嬉戲,成為冬日裡一道獨特風景。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12月28日,一隻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飛翔。↑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嬉戲。↑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
  • 今年 來福建的黑臉琵鷺少了些
    N本報記者 李熙慧 包華 文/圖 本報訊 世界「極度瀕危」鳥類之一的黑臉琵鷺2014年全球同步調查結果昨日發布,記者從福建省野生動植物協會觀鳥分會(下簡稱福建觀鳥會)了解到,全球共發現2726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高。
  • 福建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新華社福州5月4日電(劉伯鋒)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3日發布消息稱,去冬今春在福建省興化灣越冬和遷徙停歇的黑臉琵鷺數量超過350只,佔全球數量的16%以上,雙雙創下歷史紀錄。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2020-05-15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時間:2020-05-09 07: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 來深過冬的黑臉琵鷺變少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黑臉琵鷺可謂是深港兩地的「溼地明星」,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昨日,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黑臉琵鷺自然保育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上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黑臉琵鷺普查結果,全球黑臉琵鷺數據創歷史新高,共錄得3356隻。但調查顯示,來到后海灣(深圳+香港)的黑臉琵鷺相比去年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