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黑臉琵鷺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2020-12-05 百聞動物

黑臉琵鷺,拉丁學名是Platalea minor,也叫黑面琵鷺,英文名black-faced spoonbill,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Temmincket Schlegel,命名時間在1849年。

此物種中型涉禽,體長60-78釐米。嘴長而直,黑色,上下擴大成匙狀。腳較長,黑色,脛下部裸出。額、喉、臉、眼周和眼先全為黑色,且與嘴之黑色融為一體。其餘全身白色,繁殖期間頭後枕部有長而呈髮絲狀的黃色冠羽,前頸下部有黃色頸圈。通體白色,嘴基、額、臉、眼先、眼周,往下一直到喉全裸露無羽,黑色。嘴長而直,上下扁平,先端擴大成匙狀,黑色,且和頭前部黑色連為一體。繁殖期間頭後枕部有長而呈髮絲狀的金黃色冠羽,前頸下面和上胸有一條寬的黃色頸環;非繁殖期冠羽較短,不為黃色,前頸下部亦無黃色頸環。虹膜深紅色或血紅色,嘴和腳黑色。幼鳥似成鳥冬羽,但嘴為暗紅褐色,初級飛羽外緣端部黑色。

長像與白琵鷺極為相似,在野外常常會把它們弄混。它的體形比白琵鷺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夏季時,後枕部有很長的髮絲狀桔黃色羽冠,項下和前胸還有一個桔黃色的頸圈。虹膜為深紅色或血紅色。嘴全部都是黑色,不象白琵鷺嘴的前端為黃色,形狀也是長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狀。黑色的腿很長,脛的下部裸露,適於涉水行走。與黑色部分僅限於嘴的基部的白琵鷺明顯不同,它的額、臉、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並與黑色的嘴融為一體,故名「黑臉琵鷺」。

該物種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沿海海邊蘆葦沼澤地帶。

該物種分布於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黑臉琵鷺繁殖於中國東北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冬季遷徙至中國南部。遷徙時見於中國東北,在遼東半島東側的小島上有繁殖記錄。春季在內蒙古東部曾有記錄。冬季南遷至江西、貴州、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島及臺灣。

黑臉琵鷺春季3-4月到達繁殖地,10-11月離開繁殖地前往越冬地。在福建部分終年留居,不遷徙。該物種常單獨或呈小群在海邊潮間地帶及紅樹林和內陸水域岸邊淺水處活動。性沉著機警,人難於接近。一般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蘆葦沼澤、水稻田以及沿海島嶼和海濱沼澤地帶等溼地環境。它們喜歡群居,每群為三、四隻到十幾隻不等,更多的時候是與大白鷺、小白鷺、蒼鷺、白琵鷺、白䴉等涉禽混雜在一起。它們的性情比較安靜,常常悠閒地在海邊潮間帶、紅樹林以及鹹淡水交匯的基圍及灘涂上覓食,中午前後棲息在蝦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紅樹林中。飛行時姿態優美而平緩,頸部和腿部伸直,有節奏地緩慢拍打著翅膀。並且它們的性情溫順,不太好鬥,從不主動攻擊其他鳥類。

該物種主要以小魚、蝦、蟹、昆蟲、昆蟲幼蟲以及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為食。單獨或成小群覓食。覓食活動主要在白天,多在水邊淺水處覓食。覓食的方法通常是用小鏟子一樣的長喙插進水中,半張著嘴,在淺水一邊中涉水前進一邊左右晃動頭部掃蕩,通過觸覺捕捉到水底層的魚、蝦、蟹、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水生植物等各種生物,捕到後就把長喙提到水面外邊,將食物吞吃。

黑臉琵鷺曾經在中國東南沿海較為常見,在福建全年皆可見到,系留鳥,但數量已非常稀少。 1965年在朝鮮發現36隻,1980年僅有30隻,據向海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報告,在吉林省向海自然保護區亦發現有黑臉琵鷺。 1982年以前在香港約有20隻,最高是1989年1月28日見到47隻,其中約30-40隻是幼鳥,在臺灣1988年9月至1989年3月,見到一群達130隻,1989-1990年約有145隻;。在越南,據1987-1988年冬季的調查,約有60隻。全球總的種群數量約285隻 ,據1990年和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在中國見到198隻,日本5隻;1992年中國見到228隻,泰國1隻,總計229隻。中國臺灣是黑臉琵鷺最重要的越冬地。

1993年至2010年,黑臉琵鷺的數量持續上升,尤其是2010年,數量達到歷史最高的2346隻,但2011年卻僅記錄到1848隻,下跌了21%。但仍然不清楚其數量下降的具體原因。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開展自1993年,自2003年起由香港觀鳥會開始統籌。至2011年黑臉琵鷺的最大越冬種群仍然在中國臺灣,2010年記錄到了1280隻,佔當時總數量的54%,2011年記錄到了843隻,佔46%,其次是香港后海灣和深圳紅樹林。

黑臉琵鷺分布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也極為稀少,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已被列入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中國亦於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它在朝鮮的繁殖地和香港的越冬地都已得到了保護。全球性易危。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它已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的水禽,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都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現為中國二級保護動物。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黑臉琵鷺究竟長什麼樣?觀鳥專家邀你一起觀察
    觀鳥專家邀你一起觀察 2018年01月18日 08:28:21來源:溫州日報記者 李藝 >  溫州是被列為「瀕危」級別的珍稀候鳥黑臉琵鷺最北越冬地。今年,究竟有多少黑臉琵鷺留在溫州越冬?哪些地點最受這些鳥類喜愛?想知道黑臉琵鷺究竟長什麼樣?本周日,全球黑臉琵鷺同步調查溫州站活動即將啟動,8周歲及以上、熱愛自然的市民可以關注「溫州野鳥會」公眾號報名參加,今天是報名最後一天。
  • 對高角羚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雄性有角,角很長,呈豎琴狀或S形,向後彎,再向上彎,角可達0.5-0.8米;這些角上的稜紋形成脊,細瘦,兩角的角尖相距甚遠。雌雄雙方都具同樣的顏色,背部皮毛呈金黃色、紅色、紅褐色或紅棕色,腹兩側黯然失色。腹部、下頦、嘴唇、耳朵內的底部、過眼紋和尾巴是白色。前額、兩條腿上、耳廓及尾巴,各有一條垂直的黑條紋。這些黑色條紋可能是有助於個體之間的認可和區別。
  • 對西洋蓍草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葉無柄,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近條形,長5-7釐米,寬1-1.5釐米,至三回羽狀全裂,葉軸寬約1.5-2毫米,一回裂片多數,間隔1.5-7毫米,有時基部裂片之間的上部有1中間齒,末回裂片披針形至條形,長0.5-1.5毫米,寬0.3-0.5毫米,頂端具軟骨質短尖,上面密生凹入的腺體,多少被毛,下面被較密的貼伏的長柔毛。下部葉和營養枝的葉長10-20釐米,寬1-2.5釐米。
  • 對黑海參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海參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海鮮產品,消費者如果不懂得如何鑑別海參優劣,選擇大品牌是比較實用的方法。國內做得最好的是福臨門海參和同仁堂這兩個大品牌,這兩個品牌都是來自大連獐子島海域的野生海參。其中以同仁堂價格最高。養血催奶,主婦女產後乳少。煮食,適量。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腦筋急轉彎:甲乙丙丁,猜一字?答案很簡單,別說你不知道!
    腦筋急轉彎:甲乙丙丁,猜一字?答案很簡單,別說你不知道!大家下午好呀,是不是午休完感覺陣陣乏困呢?2、一個人被老虎窮追不捨,突然前面有一條大河,他不會遊泳,但他卻過去了,為什麼?3、一隻健壯的鴨子為什麼在小河中溺死了?4、甲乙丙丁,猜一字?
  • 對阿爾伯託龍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對鱟蟲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對美洲小鴕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雄鳥與出生的雛鳥會吃這些蒼蠅。孵化期約為30-44天,每胎約產5-55顆蛋。蛋約有87-126毫米大,呈黃綠色。在繁殖期以外,美洲小鴕較為社交性的,會以5-30隻鳥聚居。它棲息在巴塔哥尼亞及安地斯山脈平原的遼闊叢林,橫跨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及秘魯。所有美洲小鴕的亞種都喜歡棲息在草原、叢林及沼澤。
  • 對粗枝玉山竹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2-5枝,直徑較主竿為細或很細,直立或開展,空腔微小或近於實心~筍紫紅色或紫綠色,無毛或稀具棕色刺毛,無白粉;邊緣無纖毛;籜鞘宿存,革質,長圓形,背面通常無毛,極罕可具棕色刺毛,上半部縱肋明顯,邊緣通常無毛;籜耳及鞘口繼毛俱缺;籜舌截形或圓拱形,無毛,高約1毫米;籜片常外翻,錐形或線狀披針形,基部較籜鞘頂端為窄,無毛,邊緣常內卷~小枝具3—5葉;葉鞘長3.5—5.5釐米,縱肋及上部縱脊明顯,小橫脈不明顯
  • 對心託冷水花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心託冷水花,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莖~高5-20釐米,帶紅色,密被短毛,不分枝或少分枝~葉同對的不等大,倒卵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圓卵形,長1.2-7釐米,寬1-3.8釐米,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形,邊緣有牙齒,上面深綠色,幹時深褐色,生透明長白毛,下面紫紅色,幹時褐綠色,脈上生短毛,鍾乳體僅在下面稍明顯,梭形,長約0.2毫米,基出三脈或近離基三脈,其側生的二條弧曲
  • 對西方濱鷸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西方濱鷸在中國為偶見迷鳥,數量不普遍,應注意保護。該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對褐鼠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它們最不喜歡的食物是生甜菜、桃子和生芹菜。它們通常都是在夜間才活躍起來的,且都是遊泳好手,不論是在水面或水底遊泳都極為擅長,但不善攀爬。它們擅於挖洞,常會挖出大規模而複雜的地洞系統作藏身之所。一個在2007年作的研究指出,褐家鼠擁有後設認知。在這次研究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人類及部分靈長類動物才擁有此一認知能力。另外,從實驗室對實驗用的白老鼠的研究顯示:褐家鼠亦會作夢。
  • 對菲律賓果蝠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但是,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果蝠分不清哪些是野果,哪些是栽培果,也毫不客氣地攝食人類辛辛苦苦栽種的水果。目前,我國華南地區大面積栽植龍眼和荔枝。當地的一種果蝠——棕果蝠的適應能力很強,繁殖速度快,個頭比較大,給一些地區的龍眼和荔枝種植產業造成巨大的損失。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對長尾猴屬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不同種的長尾猴有著迥異的面容,這些面部特徵具有多樣化程度。演化出這樣豐富的面部特徵其實是為了避免同屬內的種間雜交。這些靈長類動物棲息在原始森林和一些次生的熱帶雨林、半落葉林和林帶地區。該物種樹棲,生活在森林的樹冠頂層,是社會性動物,由5-50隻猴子組成的家族群,也有單身的雄性猴子組成的小群。
  • 對中國蕨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有光澤,下部被卵狀披針形鱗片,向上漸光滑;葉片五角形,長寬近相等,約7-10釐米,近三等裂,中央羽片最大,長6-釐米,中部寬3-4.5釐米,長圓披針形,短漸尖頭,基部突然收縮成三角狀耳形,並呈楔下延而與側生一對羽片相連,羽狀深裂;裂片約15對,斜展,線狀披針形,短尖頭,基部下側下延而與其下的裂片相連,中部的最長,約2-3釐米,寬3-5毫米,全緣或偶有一二粗齒牙,側生羽片三角形,長3.5-6釐米,不對稱的二回羽裂
  • 《我的世界》驚現靈魂畫手!你畫我猜,看看你能猜對幾個MC怪物?
    前面幾個挺好猜的,但是最後兩幅圖真的不是那麼好猜的哦!靈魂畫手作品一:這幅畫有個這個綠油油的身體,空洞的眼生,像狗狗一樣的鼻子,還有沒有手的特點,旁邊還有個TNT。這幾個特徵難道你還猜不出這是《我的世界》沙盒遊戲裡面的什麼怪物麼?沒錯,就是玩家們最愛的「苦力怕」!你猜對了麼?
  • 對南嶺紫莖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對夏氏鷦鷯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腦筋急轉彎:塵土飛揚,猜一字,別說你不知道答案!
    腦筋急轉彎:塵土飛揚,猜一字,別說你不知道答案!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10道題目哦,希望你們能夠喜歡!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有一種東西,它可以託起60公斤重的橡木,卻容納不下60公斤重的沙,你知道是什麼東西嗎?2、美美跳高一下子就破了記錄,你猜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3、我經常帶著我的狗狗一起去晨跑,但是我每次都累得滿頭大汗,它卻不會滿頭大汗,為什麼?
  • 對黃頰山雀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腹部黑色縱帶不明顯。西藏亞種上體羽色較雄鳥暗淡而少光澤,頦、喉胸汙黑色微綴黃綠色狹緣;華南亞種上體灰色而沾橄欖綠色,頦、喉、胸淡橄欖黃色,腹沾黃綠色,兩脅稍暗沾灰,腹部的中央黑帶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