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角羚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2020-12-03 百聞動物

高角羚,拉丁文名是Aepyceros melampus,黑斑羚、飛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偶蹄目、高角羚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Impala,Common Impala,命名人為Lichtenstein,命名時間是1812年。

高角羚屬於羚羊中的一種,為中小型牛科動物,和其他羚羊沒有明顯的區別,以角長為特點。另外奔跑速度極快,所以又名飛羚。體重約40-60千克,肩高約75-100釐米。性別二態性,雌性沒有角。雄性有角,角很長,呈豎琴狀或S形,向後彎,再向上彎,角可達0.5-0.8米;這些角上的稜紋形成脊,細瘦,兩角的角尖相距甚遠。雌雄雙方都具同樣的顏色,背部皮毛呈金黃色、紅色、紅褐色或紅棕色,腹兩側黯然失色。腹部、下頦、嘴唇、耳朵內的底部、過眼紋和尾巴是白色。前額、兩條腿上、耳廓及尾巴,各有一條垂直的黑條紋。這些黑色條紋可能是有助於個體之間的認可和區別。高角羚的額頭上和腳後方黑色發斑處,具皮脂腺,會發出較強烈的氣味。

高角羚棲息在非洲南部和中部的森林和草原之中,森林和草原的交界處。因為森林可以隱蔽自己,如果被發現,就跑向草原。

高腳羚生活在草原上和厚灌木叢中。不遷徙,喜歡群居。族群的大小根據季節不同而形成一定的社會結構。雌性族群在80-180公頃的家族範圍內,平均規模是15-100隻之間。在雨季時,其領域範圍會重兵防守,但是在旱季就沒有家族,甚至不同氏族之間的領域了,很多地方的重疊。南部和東部的高角羚,行為之間有細微的差別。南方的高角羚更有可能在旱季混用區域,而東部高角羚只在旱季會交叉使用同一地區的水源和食物。行動敏捷,奔跑迅速,經常大群地在水邊活動。是植食性動物,食物以樹葉、樹皮或植物根莖為主。

該物種產地在安哥拉、 波札那、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盧安達、南非、史瓦帝尼、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幹達、尚比亞和辛巴威。蒲隆地。

高角羚在非洲,數量達200多萬隻。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該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3年瀕危物種er 3.1——低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對西洋蓍草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葉無柄,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近條形,長5-7釐米,寬1-1.5釐米,至三回羽狀全裂,葉軸寬約1.5-2毫米,一回裂片多數,間隔1.5-7毫米,有時基部裂片之間的上部有1中間齒,末回裂片披針形至條形,長0.5-1.5毫米,寬0.3-0.5毫米,頂端具軟骨質短尖,上面密生凹入的腺體,多少被毛,下面被較密的貼伏的長柔毛。下部葉和營養枝的葉長10-20釐米,寬1-2.5釐米。
  • 對黑臉琵鷺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繁殖期間頭後枕部有長而呈髮絲狀的金黃色冠羽,前頸下面和上胸有一條寬的黃色頸環;非繁殖期冠羽較短,不為黃色,前頸下部亦無黃色頸環。虹膜深紅色或血紅色,嘴和腳黑色。幼鳥似成鳥冬羽,但嘴為暗紅褐色,初級飛羽外緣端部黑色。長像與白琵鷺極為相似,在野外常常會把它們弄混。它的體形比白琵鷺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
  • 對黑海參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海參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海鮮產品,消費者如果不懂得如何鑑別海參優劣,選擇大品牌是比較實用的方法。國內做得最好的是福臨門海參和同仁堂這兩個大品牌,這兩個品牌都是來自大連獐子島海域的野生海參。其中以同仁堂價格最高。養血催奶,主婦女產後乳少。煮食,適量。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腦筋急轉彎:甲乙丙丁,猜一字?答案很簡單,別說你不知道!
    腦筋急轉彎:甲乙丙丁,猜一字?答案很簡單,別說你不知道!大家下午好呀,是不是午休完感覺陣陣乏困呢?2、一個人被老虎窮追不捨,突然前面有一條大河,他不會遊泳,但他卻過去了,為什麼?3、一隻健壯的鴨子為什麼在小河中溺死了?4、甲乙丙丁,猜一字?
  • 對阿爾伯託龍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對鱟蟲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對美洲小鴕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雄鳥與出生的雛鳥會吃這些蒼蠅。孵化期約為30-44天,每胎約產5-55顆蛋。蛋約有87-126毫米大,呈黃綠色。在繁殖期以外,美洲小鴕較為社交性的,會以5-30隻鳥聚居。它棲息在巴塔哥尼亞及安地斯山脈平原的遼闊叢林,橫跨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及秘魯。所有美洲小鴕的亞種都喜歡棲息在草原、叢林及沼澤。
  • 對粗枝玉山竹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2-5枝,直徑較主竿為細或很細,直立或開展,空腔微小或近於實心~筍紫紅色或紫綠色,無毛或稀具棕色刺毛,無白粉;邊緣無纖毛;籜鞘宿存,革質,長圓形,背面通常無毛,極罕可具棕色刺毛,上半部縱肋明顯,邊緣通常無毛;籜耳及鞘口繼毛俱缺;籜舌截形或圓拱形,無毛,高約1毫米;籜片常外翻,錐形或線狀披針形,基部較籜鞘頂端為窄,無毛,邊緣常內卷~小枝具3—5葉;葉鞘長3.5—5.5釐米,縱肋及上部縱脊明顯,小橫脈不明顯
  • 對心託冷水花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心託冷水花,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莖~高5-20釐米,帶紅色,密被短毛,不分枝或少分枝~葉同對的不等大,倒卵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圓卵形,長1.2-7釐米,寬1-3.8釐米,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形,邊緣有牙齒,上面深綠色,幹時深褐色,生透明長白毛,下面紫紅色,幹時褐綠色,脈上生短毛,鍾乳體僅在下面稍明顯,梭形,長約0.2毫米,基出三脈或近離基三脈,其側生的二條弧曲
  • 對西方濱鷸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西方濱鷸在中國為偶見迷鳥,數量不普遍,應注意保護。該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同時也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對褐鼠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它們最不喜歡的食物是生甜菜、桃子和生芹菜。它們通常都是在夜間才活躍起來的,且都是遊泳好手,不論是在水面或水底遊泳都極為擅長,但不善攀爬。它們擅於挖洞,常會挖出大規模而複雜的地洞系統作藏身之所。一個在2007年作的研究指出,褐家鼠擁有後設認知。在這次研究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人類及部分靈長類動物才擁有此一認知能力。另外,從實驗室對實驗用的白老鼠的研究顯示:褐家鼠亦會作夢。
  • 對菲律賓果蝠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但是,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果蝠分不清哪些是野果,哪些是栽培果,也毫不客氣地攝食人類辛辛苦苦栽種的水果。目前,我國華南地區大面積栽植龍眼和荔枝。當地的一種果蝠——棕果蝠的適應能力很強,繁殖速度快,個頭比較大,給一些地區的龍眼和荔枝種植產業造成巨大的損失。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對長尾猴屬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不同種的長尾猴有著迥異的面容,這些面部特徵具有多樣化程度。演化出這樣豐富的面部特徵其實是為了避免同屬內的種間雜交。這些靈長類動物棲息在原始森林和一些次生的熱帶雨林、半落葉林和林帶地區。該物種樹棲,生活在森林的樹冠頂層,是社會性動物,由5-50隻猴子組成的家族群,也有單身的雄性猴子組成的小群。
  • 對中國蕨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有光澤,下部被卵狀披針形鱗片,向上漸光滑;葉片五角形,長寬近相等,約7-10釐米,近三等裂,中央羽片最大,長6-釐米,中部寬3-4.5釐米,長圓披針形,短漸尖頭,基部突然收縮成三角狀耳形,並呈楔下延而與側生一對羽片相連,羽狀深裂;裂片約15對,斜展,線狀披針形,短尖頭,基部下側下延而與其下的裂片相連,中部的最長,約2-3釐米,寬3-5毫米,全緣或偶有一二粗齒牙,側生羽片三角形,長3.5-6釐米,不對稱的二回羽裂
  • 《我的世界》驚現靈魂畫手!你畫我猜,看看你能猜對幾個MC怪物?
    前面幾個挺好猜的,但是最後兩幅圖真的不是那麼好猜的哦!靈魂畫手作品一:這幅畫有個這個綠油油的身體,空洞的眼生,像狗狗一樣的鼻子,還有沒有手的特點,旁邊還有個TNT。這幾個特徵難道你還猜不出這是《我的世界》沙盒遊戲裡面的什麼怪物麼?沒錯,就是玩家們最愛的「苦力怕」!你猜對了麼?
  • 對南嶺紫莖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對夏氏鷦鷯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 腦筋急轉彎:塵土飛揚,猜一字,別說你不知道答案!
    腦筋急轉彎:塵土飛揚,猜一字,別說你不知道答案!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10道題目哦,希望你們能夠喜歡!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有一種東西,它可以託起60公斤重的橡木,卻容納不下60公斤重的沙,你知道是什麼東西嗎?2、美美跳高一下子就破了記錄,你猜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3、我經常帶著我的狗狗一起去晨跑,但是我每次都累得滿頭大汗,它卻不會滿頭大汗,為什麼?
  • 對黃頰山雀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腹部黑色縱帶不明顯。西藏亞種上體羽色較雄鳥暗淡而少光澤,頦、喉胸汙黑色微綴黃綠色狹緣;華南亞種上體灰色而沾橄欖綠色,頦、喉、胸淡橄欖黃色,腹沾黃綠色,兩脅稍暗沾灰,腹部的中央黑帶亦不明顯。
  • 對長蕊木蘭屬你了解多少?我猜這些你不知道
    花兩性,單生枝頂;花被片9,3輪,近相等;雄蕊約35-40枚,花葯伸長,內向縱裂,藥隔伸出成舌狀;雌蕊群具柄,不超出雄蕊群;心皮約30枚,離生,每心皮具胚珠2 5顆;蓇葖革質,沿背縫線開裂,具種子1-4顆。該屬有1種,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西藏南部和東南部。印度東北部、錫金、不丹、緬甸北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它生於海拔1800-2700米的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