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12年觀測黑臉琵鷺:今年創212隻新紀錄 新發現兩棲息地

2020-12-0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晉江拍到的黑臉琵鷺。 「福建柏」 攝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福州10月11日電(林長生)「十一」長假期間,福建省觀鳥會會員在晉江東石鎮觀鳥拍鳥時,意外目擊到4隻黑臉琵鷺,這一發現使福建省今年再增一處這種全球瀕危鳥類的棲息點。經過12年的觀測,福建今年還發現了這種被稱為「黑面舞者」的瀕危鳥類兩處新的棲息地。

&nbsp&nbsp&nbsp&nbsp「鳥種豐富的晉江東石鎮海濱很適合拍鳥和觀鳥,那裡沒怎麼開發,生態環境還不錯。」福建省觀鳥會會員「福建柏」告訴記者,以往大家看黑臉琵鷺多是在閩江河口溼地或興化灣,這是他們第一次在晉江東石鎮一魚塘邊看到黑臉琵鷺。長假期間,他和四位鳥友一塊兒,驅車前往晉江東石鎮濱海溼地,發現天空飛來幾個白色身影。他原本以為是白鷺,拿起望遠鏡一看,卻是大家期待的黑臉琵鷺,一共4隻。鳥友們都喜出望外,紛紛將鏡頭瞄準這群「黑面舞者」。黑臉琵鷺落下魚塘後,一隻只排成隊,邊走動邊覓食,它們伸著扁平勺子似的長嘴巴在泥水裡翻找食物,帶起一串串水花。此次,他們除了看到黑臉琵鷺,還拍到了澤鷸、金斑鴴、黑翅長腳鷸等水鳥。

&nbsp&nbsp&nbsp&nbsp「晉江鳥友說在這兒還記錄過沙錐和普通燕鴴。」福建省觀鳥會會長楊金介紹,鳥類是衡量一個地區自然環境好壞的一個標誌。10月,已進入到候鳥遷徙季節,此次在晉江東石鎮發現的黑臉琵鷺,是福建省在這一地區的首筆記錄。它們很可能是途經此處補充能量,作短暫停留後再繼續南遷。對此,福建省觀鳥會將進一步觀察。

&nbsp&nbsp&nbsp&nbsp在今年年初開展的全球黑臉琵鷺同步調查活動中,福建省共觀測到212隻黑臉琵鷺,為有記錄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地點分別位於閩江河口、興化灣、東山灣和羅源灣。在今年1月份開展的全球同步調查中,在興化灣發現的黑臉琵鷺數量再次超過到百隻,達到122隻。此前幾乎年年都能發現黑臉琵鷺的霞浦福寧灣,近年因溼地上的生產作業過度,調查志願者們從去年起已連續兩年未能在當地找到黑臉琵鷺。而羅源灣和東山灣在今年初的調查當中表現突出,成為數量僅次於興化灣的黑臉琵鷺重要發現地,羅源灣也是首次發現這一鳥類,達到38隻。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從2004年起,福建省開始開展黑臉琵鷺野外調查。12年間,以福建省觀鳥會會員為主的志願者們閩江河口、福寧灣、三都灣、福清灣、興化灣、泉州灣、廈門濱海、東山灣、羅源灣,都曾發現數量不等的黑臉琵鷺。多年來,興化灣一直是福建發現黑臉琵鷺最多的區域,也是黑臉琵鷺在中國大陸最大的越冬地。但由於近年來位於莆田的興化灣南岸溼地遭到破壞,2014年和2015年,鳥友們在興化灣都只觀測到70餘只黑臉琵鷺(主要集中在位於福清的興化灣北岸),相較2013年目擊到的182隻,銳減了六成。

&nbsp&nbsp&nbsp&nbsp連結百度百科知識:

&nbsp&nbsp&nbsp&nbsp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又名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臺灣賞鳥人士則俗稱為「黑琵」。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臉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故當黑面琵鷺在每年 10 月至翌年 2 月渡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注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量。黑臉琵鷺現時只活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僅見於亞洲東部,其特徵是全身羽毛大體上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腳,前額、眼線、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鮮明的「黑臉」。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閩江口拍到的黑臉琵鷺。 「福建柏」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閩江河口溼地來自韓國的黑臉琵鷺。 陳永昌 攝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黑臉琵鷺在閩江口魚塘覓食。 楊金 攝

相關焦點

  • 今年 來福建的黑臉琵鷺少了些
    N本報記者 李熙慧 包華 文/圖 本報訊 世界「極度瀕危」鳥類之一的黑臉琵鷺2014年全球同步調查結果昨日發布,記者從福建省野生動植物協會觀鳥分會(下簡稱福建觀鳥會)了解到,全球共發現2726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高。
  • 創下歷史新紀錄!南沙溼地發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南沙溼地工作人員處獲得消息,12月4日、5日,溼地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觀鳥平臺安全狀況時發現大量黑臉琵鷺,經反覆確認,這批黑臉琵鷺共有52隻之多!創下了來南沙溼地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歷史之最!這也是暨今年1月發現25隻黑臉琵鷺後,再次觀測到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
  • 52隻! 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數量再創新高
    南沙溼地又可看黑臉琵鷺了,而且數量龐大。記者從南沙溼地獲悉,12月5日,該溼地工作人員發現52隻黑臉琵鷺,這是繼今年1月發現黑臉琵鷺後再次發現規模巨大的黑臉琵鷺,創下了歷史新紀錄。 12月5日下午4時50分,萬君給記者發了一個拍攝黑臉琵鷺的新視頻,視頻說,5日上午南沙溼地發現一窩黑臉琵鷺,經統計有52隻之多,「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發現數量屢創歷史新高 記者查詢發現,今年已不是第一次在南沙溼地發現黑臉琵鷺了。
  • 52隻黑臉琵鷺現身廣州南沙溼地 數量創歷史新高
    一群黑臉琵鷺現身廣州南沙溼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據廣東省林業局8日消息,廣州南沙溼地12月5日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
  • 廣州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 林蔭  2020-12-08 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12月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2月初,在廣東沿海溼地——陽江海陵大堤溼地曾發現大規模的60隻黑臉琵鷺。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357隻!福建興化灣迎來歷史上最多的黑臉琵鷺
    來源:臺海網地處興化灣的福清江鏡華僑農場區域,發現數量眾多的黑臉琵鷺臺海網12月18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秋冬季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最近,福建省興化灣迎來歷史上最多的黑臉琵鷺。11月30日,專家組在地處興化灣的福清江鏡華僑農場區域開展遷徙候鳥調查。
  • 讓黑臉琵鷺舞翩躚
    黑臉琵鷺——一個神秘而優美的名字,上世紀90年代,當人類開始關注它的時候,已經只剩下幾百隻了。在1989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它收錄至瀕危物種紅皮書——《亞洲鳥類紅皮書》名錄中。它成為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水禽,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據張國鋼介紹,黑臉琵鷺瀕危的主要原因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 珠海記錄到黑臉琵鷺106隻 其中一隻腳戴韓國環志
    中新網廣州12月23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據介紹,這是珠海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西部記錄到黑臉琵鷺最多的一次。黑臉琵鷺因長嘴像中國樂器中的琵琶而得名,是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水禽。
  • 一隻黑臉琵鷺的南行記:棲息地保護迫在眉睫
    WWF(中國)物種項目主任範志勇告訴記者,衛星跟蹤能夠非常直觀地畫出候鳥的遷徙路線,找到黑臉琵鷺的遷徙地、越冬地,為其棲息地的保護提供更多基礎數據。自2003年以來,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和瀋陽理工大學合作,對遼寧黑臉琵鷺種群開展長期調查與保護,發現目前中國僅存的黑臉琵鷺繁殖種群位於遼寧莊河,其種群已經從十年前的7隻成鳥增長為77隻。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106隻!珠海市黑臉琵鷺數量破紀錄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福建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新華社福州5月4日電(劉伯鋒)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3日發布消息稱,去冬今春在福建省興化灣越冬和遷徙停歇的黑臉琵鷺數量超過350只,佔全球數量的16%以上,雙雙創下歷史紀錄。興化灣已成為中國內地最大的黑臉琵鷺越冬地。
  • 128隻黑臉琵鷺現身廣東海豐鳥類保護區
    128隻黑臉琵鷺現身廣東海豐鳥類保護區 2015-10-27 18:37: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汕尾
  • 黑臉琵鷺數量有多少?共同參與全球2021年同步普查吧
    共同參與全球2021年同步普查吧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4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記者從深圳市觀鳥協會獲悉,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活動將於1月15日開啟。歡迎市民和社會組織上報普查周期觀測到的黑臉琵鷺相關情況。2020年,該項普查在深圳灣最多觀測到361隻黑臉琵鷺。全球共錄得4864隻黑臉琵鷺,創新高。
  • ...溼地邂逅39隻黑臉琵鷺 全球僅存3940餘只,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昨日從南沙溼地公園獲悉,該溼地工作人員20日拍到39隻黑臉琵鷺。這是繼去年1月份拍到創紀錄的24隻黑臉琵鷺後,南沙溼地拍到的黑臉琵鷺數量再創紀錄,也是自10年前南沙溼地首次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拍到數量最多的一次。 「聽說溼地發現很多黑臉琵鷺,我趕緊拿起相機去拍。」南沙溼地工作人員馮銘誠說起「無意間」一次拍到數量創紀錄的黑臉琵鷺時,儘管已過去一天,但依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 全球黑臉琵鷺數量普查活動啟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綺蔚)記者從深圳市觀鳥協會獲悉,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活動將於1月15日至17日開啟。歡迎市民和社會組織、機構上報普查周期觀測到的黑臉琵鷺相關情況。 黑臉琵鷺是珍稀瀕危鳥類,其全球同步普查活動由香港觀鳥會統籌,始於1997年。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世界上黑臉琵鷺的兩個主要繁殖地之一  遼寧莊河 黑臉琵鷺的安全「育嬰場」  本報記者 王金海  初夏,雨過天晴,碧海藍天。  遼寧省莊河市形人坨子和元寶島上,一隻只黑臉琵鷺展翅飛翔。監測數據顯示,莊河1999年首次迎來7隻黑臉琵鷺,2009年46隻,2013年77隻,2014年增長為85隻。
  • 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東太湖
    昨天下午,蘇州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在吳中區東太湖溼地公園巡護時,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據介紹,黑臉琵鷺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上一次在蘇州發現其蹤影還是在六七年前。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跟隨吳中區林業站、東山鎮農林站工作人員、蘇州自然溼地學校觀鳥專家一起進入溼地公園深處巡護、觀鳥,在一處蘆葦蕩邊發現了成群的候鳥,有數十隻之多,它們時而盤旋空中,時而落在淺草處覓食,悠閒自在。蘇州自然溼地學校總幹事、職業「觀鳥人」周敏軍驚喜地發現,鳥群中竟出現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他介紹,黑臉琵鷺羽色白,因嘴灰黑色似琵琶而得名,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