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黑臉琵鷺現身廣州南沙溼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據廣東省林業局8日消息,廣州南沙溼地12月5日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目前,這些黑臉琵鷺已在此處停留幾天,每天在灘涂上悠然散步和駐足捕食。
據介紹,近年來,南沙溼地觀察到的黑臉琵鷺數量逐年上升。2014年南沙溼地有10隻黑臉琵鷺到訪;2015年與2016年都觀察到了約20隻黑臉琵鷺的蹤跡;2018年發現黑臉琵鷺39隻;2019年數量相對上年有所減少,觀測到21隻。而2020年1月8日發現25隻,12月5日發現52隻,創下了歷史新高。
黑臉琵鷺在溼地上棲息覓食。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全球僅存不足4000隻,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溼地熊貓」。黑臉琵鷺是中等體型的涉禽,隸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屬。
為了給大批到來的候鳥良好的棲息環境,近年來南沙溼地持續加強溼地保護,積極開展鳥類保護。其中,通過抽水來保持淺灘鳥類覓食區處於低水位的高度,以便於鳥類覓食。在紅樹林根系旁打下並排木樁,加強紅樹林的護土固堤和防風消浪作用,保護鷺鳥棲息地。
此外,南沙溼地還定期對河道進行河湧保潔,以保持溼地水面的乾淨,定期巡查鳥類覓食地等區域。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珍稀鳥類。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南沙溼地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南沙溼地將加強日間和夜間巡邏,積極開展愛鳥護鳥宣傳活動,並聯合森林公安打擊野鳥捕獵行為。
據廣東省林業局介紹,2016年以來廣東省以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和珠三角綠色生態水網建設、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溼地保護體系建設,全面加強溼地資源保護,出臺了《廣東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廣東省溼地公園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性文件,把溼地保護率、溼地公園建設列入廣東省政府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
同時,廣東各地政府大力推進以溼地公園建設為主體的溼地保護體系建設,實施溼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加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全省溼地生態服務功能整體提升,初步建立起以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為主體,溼地保護小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源保護區等其他生態保護形式為補充的溼地保護體系,全省49.24%的溼地得到保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