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成千上萬的候鳥跨越高山大海,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經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經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找到爸媽?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這隻珍稀的幼鶴能安全越冬嗎?
村裡來了一隻大黃鳥
大約十多天前的一天中午,霍山縣村民劉光福在家門口不遠處的一處淺灘上發現了一隻黃色的大鳥。「從來沒見過,站起來大概有七八十公分高,看起來挺大的。」
老劉介紹,他所在的鎮子位於佛子嶺上遊,生態環境非常好,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候鳥遷徙經過,但大部分短暫停留後就飛走了。每年有不少愛鳥人士來這裡觀鳥、拍鳥。近年來,政府常年宣傳,鎮上居民們的愛鳥意識也越來越強。
看這隻大鳥老停留不走,11月13日,老劉給資深「鳥友」張紅兵和旌陽夫婦打了個電話。「你們來看看,這是只什麼鳥,老不走,要不要救助?」接到電話後,張紅兵立刻聯繫了附近的鳥友到現場拍了照片。高清圖片裡,這隻看起來不起眼的大黃鳥有一雙「大長腿」,姿態優雅,氣質非凡。群裡一研究,又請教了專家,大家發現,這應該是一隻珍稀的白鶴幼鳥!
落單幼鶴引各方關注
旌陽介紹,發現白鶴幼鳥的溼地距離鄱陽湖不足200公裡,之前每年都有白鶴前夕經過,但很少在這裡停留。發現這隻白鶴寶寶的那兩天,山裡持續陰雨,霧也大,大家分析,這隻白鶴寶寶是不是體力不支掉了隊,父母飛走後就落了單。
白鶴是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旌陽介紹,發現白鶴寶寶後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匯報,鎮上的領導、鳥類志願者們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時覺得這隻白鶴的狀況還不錯,不太像受傷或者生病的樣子,大家就決定先觀察觀察,看它會不會自己繼續飛走,跟上大部隊。」
最早發現白鶴寶寶的老劉承擔了觀察和投餵的任務。鎮上給老劉發了50斤玉米和50斤水稻,他每天早上都去看看白鶴的情況,再給它餵點糧食。但白鶴吃的怎麼樣,老劉心裡也沒底。「它有點怕生,不敢離太近。」擔心國寶鳥營養不夠,老劉還給它買了點小魚蝦。不過有鳥友說,小魚蝦可能對白鶴寶寶腸胃不好,老劉又趕緊停了下來。
旌陽介紹,鳥友們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它有一身橘紅色的羽毛,又落單了,大家決定叫它『單丹』。」
天氣漸冷如何越冬令人憂心
十多天過去了,霍山山區氣溫越來越低,「單丹」卻依然沒有繼續趕路的跡象,這讓大家不僅有些著急。
旌陽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大別山區小氣候與城區不同,冬天冷的時間長,這幾天很多居民家裡都生了爐子取暖。這隻小白鶴如果冬天還留在這裡,大家很擔心它能不能熬過寒冬。兩天前,有鳥友驚喜地發現,附近飛來了8隻白鶴,大家非常希望它們能帶走單丹。但25日,白鶴小隊飛走了,單丹依然留在原地。
霍山縣單龍寺鎮黨委書記汪明勇介紹,接到發現白鶴的報告後,鎮上非常重視,林業辦也向上級林業部門進行了報告。這幾天先後聯繫了動物園和鄱陽湖,但要救助,就得先把白鶴捉住送去。野生鳥類警惕性很強,溼地面積又很大,擔心強行捕捉會傷害它,大家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左右為難,非常矛盾。」汪明勇介紹,眼下能做的就是密切關注,如果它停留不走,那下一步儘量幫助它改善越冬條件。「白鶴是非常珍貴的鳥類,我們的想法是一定要把這個小生命保護好。」
■專家
今年才出生的白鶴寶寶 飛了幾千公裡才到安徽
看了鳥友們拍攝的高清圖片,知名鳥類專家、安徽大學教授周立志告訴記者,這確實是一隻白鶴的幼鳥。而且是今年在繁殖地孵化的幼鳥,年齡應該在1歲左右,按照人類的年齡來算的話,應該還處於兒童階段。
周立志介紹,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白鶴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更是世界極危物種,全球現存數量僅3000隻左右,所以每一隻都極其珍貴。途徑我省的白鶴屬於東部種群,在西伯利亞繁殖,每年冬天途徑我省,大多在鄱陽湖附近集結越冬,少量在安徽溼地越冬。也就是說,這隻白鶴幼鳥在抵達霍山時,已經飛越了數千公裡,非常不易。
白鶴等大型候鳥遷徙路線長達萬裡,飛行高度幾百至上千米。雖然可藉助風雲之力,但遷徙之路依然艱辛。周立志分析,這隻幼鳥之所以落單,有可能是在繁殖地食物不足,或孵出時間較晚,身體不夠強健,路過霍山時體力不支掉隊的。白鶴遷徙時,幼鳥會跟著父母,但如果掉隊,父母也無能為力,只能跟著大部隊繼續遷徙。
密切關注 或還有機會「歸隊」
周立志介紹,每年都有候鳥遷徙過程中因體弱或因病停留或掉隊。對這隻白鶴幼鳥眼下應該密切關注。眼下白鶴遷徙尚未結束,如果它沒有生病或受傷,在短暫停留補給後,很可能還能跟上後續部隊,到達鄱陽湖。但如果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需要林業部門及時救助,治癒疾病或補充體力後再到合適的地方放飛。
周立志介紹,近年來,大別山區一些地方經常有候鳥落單或遇到困難,建議對這一區域加強關注,加強棲息地環境建設,建設保護站點。
我省知名鳥類專家顧長明介紹,今年沿江溼地水位居高不下,候鳥越冬棲息地受到影響,有可能南擴。對這隻落單白鶴應密切關注,但同時也要避免驚擾。
霍山縣林業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股股長溫靜介紹,已經關注到了這隻落單白鶴幼鳥的情況,林業部門將對它持續關注,盡全力為它下一步的遷徙保駕護航。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王士龍 /文 張紅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