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2020-11-28 合肥網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成千上萬的候鳥跨越高山大海,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經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經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找到爸媽?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這隻珍稀的幼鶴能安全越冬嗎?

  村裡來了一隻大黃鳥

  大約十多天前的一天中午,霍山縣村民劉光福在家門口不遠處的一處淺灘上發現了一隻黃色的大鳥。「從來沒見過,站起來大概有七八十公分高,看起來挺大的。」

  老劉介紹,他所在的鎮子位於佛子嶺上遊,生態環境非常好,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候鳥遷徙經過,但大部分短暫停留後就飛走了。每年有不少愛鳥人士來這裡觀鳥、拍鳥。近年來,政府常年宣傳,鎮上居民們的愛鳥意識也越來越強。

  看這隻大鳥老停留不走,11月13日,老劉給資深「鳥友」張紅兵和旌陽夫婦打了個電話。「你們來看看,這是只什麼鳥,老不走,要不要救助?」接到電話後,張紅兵立刻聯繫了附近的鳥友到現場拍了照片。高清圖片裡,這隻看起來不起眼的大黃鳥有一雙「大長腿」,姿態優雅,氣質非凡。群裡一研究,又請教了專家,大家發現,這應該是一隻珍稀的白鶴幼鳥!

  落單幼鶴引各方關注

  旌陽介紹,發現白鶴幼鳥的溼地距離鄱陽湖不足200公裡,之前每年都有白鶴前夕經過,但很少在這裡停留。發現這隻白鶴寶寶的那兩天,山裡持續陰雨,霧也大,大家分析,這隻白鶴寶寶是不是體力不支掉了隊,父母飛走後就落了單。

  白鶴是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旌陽介紹,發現白鶴寶寶後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匯報,鎮上的領導、鳥類志願者們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時覺得這隻白鶴的狀況還不錯,不太像受傷或者生病的樣子,大家就決定先觀察觀察,看它會不會自己繼續飛走,跟上大部隊。」

  最早發現白鶴寶寶的老劉承擔了觀察和投餵的任務。鎮上給老劉發了50斤玉米和50斤水稻,他每天早上都去看看白鶴的情況,再給它餵點糧食。但白鶴吃的怎麼樣,老劉心裡也沒底。「它有點怕生,不敢離太近。」擔心國寶鳥營養不夠,老劉還給它買了點小魚蝦。不過有鳥友說,小魚蝦可能對白鶴寶寶腸胃不好,老劉又趕緊停了下來。

  旌陽介紹,鳥友們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它有一身橘紅色的羽毛,又落單了,大家決定叫它『單丹』。」

  天氣漸冷如何越冬令人憂心

  十多天過去了,霍山山區氣溫越來越低,「單丹」卻依然沒有繼續趕路的跡象,這讓大家不僅有些著急。

  旌陽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大別山區小氣候與城區不同,冬天冷的時間長,這幾天很多居民家裡都生了爐子取暖。這隻小白鶴如果冬天還留在這裡,大家很擔心它能不能熬過寒冬。兩天前,有鳥友驚喜地發現,附近飛來了8隻白鶴,大家非常希望它們能帶走單丹。但25日,白鶴小隊飛走了,單丹依然留在原地。

  霍山縣單龍寺鎮黨委書記汪明勇介紹,接到發現白鶴的報告後,鎮上非常重視,林業辦也向上級林業部門進行了報告。這幾天先後聯繫了動物園和鄱陽湖,但要救助,就得先把白鶴捉住送去。野生鳥類警惕性很強,溼地面積又很大,擔心強行捕捉會傷害它,大家不敢輕舉妄動。「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左右為難,非常矛盾。」汪明勇介紹,眼下能做的就是密切關注,如果它停留不走,那下一步儘量幫助它改善越冬條件。「白鶴是非常珍貴的鳥類,我們的想法是一定要把這個小生命保護好。」

  ■專家

  今年才出生的白鶴寶寶 飛了幾千公裡才到安徽

  看了鳥友們拍攝的高清圖片,知名鳥類專家、安徽大學教授周立志告訴記者,這確實是一隻白鶴的幼鳥。而且是今年在繁殖地孵化的幼鳥,年齡應該在1歲左右,按照人類的年齡來算的話,應該還處於兒童階段。

  周立志介紹,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白鶴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更是世界極危物種,全球現存數量僅3000隻左右,所以每一隻都極其珍貴。途徑我省的白鶴屬於東部種群,在西伯利亞繁殖,每年冬天途徑我省,大多在鄱陽湖附近集結越冬,少量在安徽溼地越冬。也就是說,這隻白鶴幼鳥在抵達霍山時,已經飛越了數千公裡,非常不易。

  白鶴等大型候鳥遷徙路線長達萬裡,飛行高度幾百至上千米。雖然可藉助風雲之力,但遷徙之路依然艱辛。周立志分析,這隻幼鳥之所以落單,有可能是在繁殖地食物不足,或孵出時間較晚,身體不夠強健,路過霍山時體力不支掉隊的。白鶴遷徙時,幼鳥會跟著父母,但如果掉隊,父母也無能為力,只能跟著大部隊繼續遷徙。

  密切關注 或還有機會「歸隊」

  周立志介紹,每年都有候鳥遷徙過程中因體弱或因病停留或掉隊。對這隻白鶴幼鳥眼下應該密切關注。眼下白鶴遷徙尚未結束,如果它沒有生病或受傷,在短暫停留補給後,很可能還能跟上後續部隊,到達鄱陽湖。但如果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需要林業部門及時救助,治癒疾病或補充體力後再到合適的地方放飛。

  周立志介紹,近年來,大別山區一些地方經常有候鳥落單或遇到困難,建議對這一區域加強關注,加強棲息地環境建設,建設保護站點。

  我省知名鳥類專家顧長明介紹,今年沿江溼地水位居高不下,候鳥越冬棲息地受到影響,有可能南擴。對這隻落單白鶴應密切關注,但同時也要避免驚擾。

  霍山縣林業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股股長溫靜介紹,已經關注到了這隻落單白鶴幼鳥的情況,林業部門將對它持續關注,盡全力為它下一步的遷徙保駕護航。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王士龍 /文 張紅兵/攝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來的「小客人」 讓安徽村民專家們操碎心
    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在遷徙中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能在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安全越冬嗎?
  • 白鶴遷徙時落單停留村莊,村民:趕都趕不走
    白鶴遷徙時落單停留村莊,村民:趕都趕不走 2020-12-23 09:19   澎湃新聞記者:王文娟 編輯:林蓉 素材來源:相關人士
  • 願「仙鶴訪石」不只是驚鴻一瞥|西伯利亞|白鶴|溼地公園|石獅
    11月17日,本報記者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鳥類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詳見11月18日《石獅日報》一版)仙鶴來石,全城矚目。上周,有關「白鶴首度造訪石獅」的新聞,經《石獅日報》獨家報導後,引發各級媒體及眾多攝影家的關注。
  • 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鳥中明星——白鶴
    另外,白鶴的胸部和前額嘴巴這兩個部位還是暗紅色的。因為白鶴和丹頂鶴都屬於大型涉禽類,且遠遠看去都是通體白色,人們常常會把兩種動物混為一談,但大家細細觀察就會發現,丹頂鶴之所以為丹頂鶴,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頭頂上有一頂紅色「鶴冠」,像是皇帝加冕一樣,戴著紅寶石王冠高高揚起它們的頭顱。相比之下,白鶴就低調不少。
  •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在鄱陽湖區越冬的白鶴屬於東部遷徙路線,從西伯利亞東北的繁殖地南飛,途經俄羅斯遠東和中國北方。中部和西部遷徙路線都是從西伯利亞西部繁殖地開始,向南穿過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境內,西部遷徙路線到達伊朗,而中部遷徙路線則到達印度。喬治·阿基博說,不幸的是中、西部兩條遷徙路線已經幾近喪失。
  • 「省鳥」白鶴就要來了,劉奇書記去了趟鄱陽湖……
    剛剛評選為江西省省鳥的白鶴,也已行進在南下的路上。  10月12日,省委書記、省總河長劉奇乘船從南昌沿贛江而下深入鄱陽湖,巡查江湖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他說,把白鶴這種珍稀候鳥確定為省鳥,是對世界的承諾,是對子孫後代的承諾。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白鶴遷徙「加油站」
    每年春季和秋季這兩個遷徙季節,獾子洞都會迎來約3000隻珍稀鳥類,其中約2000隻白鶴,它們在此停留90到100天。白鶴是一種及危物種,與東北虎和熊貓具有相同的保護等級。    (攝影:於勝地)  當地政府對溼地保護措施十分成功,近年來,候鳥特別是白鶴數量保持穩定,法庫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鶴之鄉」的稱號。
  • 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
    「白鶴」之所以會成為江西的省鳥,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白鶴是生態環境的「監測鳥」。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白鶴對生存環境要求比較高,根據四季不同,白鶴將繁殖地、越冬地、歇腳地選在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氣候帶的溼地。有白鶴的地方,說明這裡的溼地是天然健康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白鶴是生態環境的試金石。
  •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遊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良好的溼地生態是鳥類的天堂,為鳥類的繁衍提供了自然環境,每年秋冬季,都有成千上萬的候鳥,來到這裡!據新華社報導,近日,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越冬白鶴2隻。這是今年入秋以來,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白鶴。今年9月28日,白鶴被確定為江西「省鳥」,將加大保護力度。
  • 獾子洞溼地藨(biāo)草「瘋長」 白鶴吃「大餐」 為了白鶴 外來的...
    &nbsp&nbsp&nbsp&nbsp被譽為「中國白鶴之鄉」的法庫縣以其獾子洞水庫溼地的白鶴著稱,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大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來此歇腳,除此之外,這裡夏季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和大批候鳥繁殖
  • 合肥動物園的白鶴寶寶滿月了!曾在自然條件下繁殖出全國首例白鶴
    曾誕生過全國首例在自然條件下繁殖白鶴的合肥野生動物園,近日又有一隻新出生的白鶴寶寶滿月了!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接受了全方位24小時的恆溫看護。滿月小白鶴 一口吞下一條泥鰍6月2日下午,合肥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住在園內繁殖基地的白鶴媽媽終於「卸貨」了。
  • @新餘青年,你知道江西省的「省鳥」是什麼嗎?
    「白鶴」之所以會成為江西的省鳥,有這麼幾個原因:白鶴是生態環境的「監測鳥」。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白鶴對生存環境要求比較高,根據四季不同,白鶴將繁殖地、越冬地、歇腳地選在在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氣候帶的溼地。有白鶴的地方,說明這裡的溼地是天然健康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白鶴是生態環境的試金石。
  • 拜城縣民警巡邏途中意外救助野生保護動物白鶴、禿鷲
    拜城縣民警巡邏途中意外救助野生保護動物白鶴、二級野生動物禿鷲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4日電(何偉)12月1日下午,拜城縣公安局鐵熱克派出所便民警務站民警庫爾班•艾買爾在轄區巡邏時發現河邊有一隻從未見過的疑似遷徙過程中落單的大鳥一動不動。民警庫爾班•艾買爾立即將該鳥帶回派出所救治,經鑑定,此鳥是白鶴,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生態)(4)放歸野生受傷白鶴
    瀋陽,2012年4月1日 放歸野生受傷白鶴 4月1日,被放歸的白鶴正走向鶴群。 當日,在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縣秀水河子鎮獾子洞溼地,遼寧省環保志願者和當地誌願護鳥的村民一道,將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放歸自然。
  • 白鶴確定為江西省「省鳥」
    本文白鶴圖片均來自於新華社江西新聞客戶端消息,9月28日下午,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會。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這意味著江西省「省鳥」確定為白鶴。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視察江西時殷切囑咐我們,江西生態秀美、名勝甚多,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
  • 霧中飛來一隻「大鳥」 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這幾天,江蘇省多地大清早都是大霧瀰漫。在徐州新沂市高流鎮,有村民一早開門時,被院子裡的不速之客嚇了一跳:霧氣之中,怎麼好像有一隻白色大鳥?   民警趕到現場時,村民們已經把這隻大鳥安放在一間倉庫內。村民介紹,這隻鳥被發現時正不停的尖叫,動靜還不小。他們檢查了一下,發現鳥的腿部有傷,已經飛不起來了。
  • 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啟幕 3000多隻蒙古、西伯利亞小天鵝首次...
    數十萬候鳥雲集,到洞庭來觀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啟幕 3000多隻蒙古、西伯利亞小天鵝首次亮相11月開始,3000多隻小天鵝從蒙古、西伯利亞等地成群結隊飛到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的東古湖溼地棲息。李石裡 攝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
  • 珍稀白鶴首次飛臨石獅 全球僅存4000隻
    ,喙和腳呈暗紅色的白鶴正在溼地公園的一處藕田裡悠然自得地嬉戲覓食。心情是非常高興,因為白鶴這種鳥,在石獅以前從來沒見過,在福建省以前也沒有人見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清晰的影像記錄過它在福建省的出現。,全球目前不到4000隻,每年夏天,白鶴在西伯利亞繁殖,冬季則會遷徙到江西鄱陽湖等地越冬。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大象新聞·新聞事業部記者 王藝楓 通訊員 武蓓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在灰鶴種群中有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 野生動植物丨大批白鶴按時遷離吉林莫莫格溼地 仍有百餘只亞成體流連
    白鶴在雨中覓食 潘晟昱攝 5月初,大批白鶴離開吉林莫莫格溼地向北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