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動物園的白鶴寶寶滿月了!曾在自然條件下繁殖出全國首例白鶴

2021-01-16 安徽門戶網站

曾誕生過全國首例在自然條件下繁殖白鶴的合肥野生動物園,近日又有一隻新出生的白鶴寶寶滿月了!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接受了全方位24小時的恆溫看護。

滿月小白鶴 一口吞下一條泥鰍

6月2日下午,合肥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住在園內繁殖基地的白鶴媽媽終於「卸貨」了。隨後白鶴媽媽便開啟了「認真孵蛋」模式,而飼養員也開始全天候不間斷地照顧起了這對「母子」。

「要給白鶴媽媽營造安定的孵化環境,同時在溫度和食物方面也要準備充足。」動物園動物管理科工作人員張志忠介紹,這隻珍貴的小白鶴於6月12日上午成功破殼,探出了它毛茸茸的小腦袋,現在還不知道它是「男孩」還是「女孩」。

7月2日,這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經悄悄「滿月」了!記者在動物園看到,它暫時還沒有媽媽的健美身形,渾身淡黃色絨毛,比剛出生的小鴨子略高一些。唯一的區別就是嘴巴又尖又長。飼養員介紹,別看它小小一隻,已經可以一口就把小泥鰍吞進肚裡啦。滿月的小白鶴可以在保溫箱裡自在地踱步,能和飼養員姐姐親密接觸了,但目前還不能與遊客見面。

曾模擬自然環境繁育出全國首例白鶴寶寶

白鶴是一種大型涉禽,體型略小於丹頂鶴,身體長度超過一米,平常多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或大的湖泊巖邊。

「中部城市的人工條件下很難模擬它們熟悉的環境,因此白鶴在我國的自然繁育比較困難,現存數量也非常少,一隻價值上萬元。」

張志忠介紹,2000年合肥野生動物園在園區內百鳥園下面的沼澤地中,選擇了幾隻有配對傾向的白鶴集中養殖。通過半模擬自然情況中的沼澤、溼地、蘆葦等生存條件,讓白鶴們在植被豐富,環境更好的區域自然選擇配對。最終成功自行繁殖出了第一對白鶴,也是全國首例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繁殖的。目前合肥野生動物園已經成功繁育出三次白鶴寶寶,最近的一次就是6月剛剛出生的兩個小傢伙。

東方白鸛、金絲猴、東北虎都曾在這裡出生

不僅是珍貴的白鶴,還有不少國家級的保護動物在合肥野生動物園繁衍過後代。通體金黃憨態可愛的金絲猴、尾巴細長黑白相間的環尾狐猴,都曾在這裡誕育過小生命。據張志忠介紹,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東北虎,也曾在園裡先後生下了四隻虎寶寶,作為標準的「叢林之王」虎媽虎娃都非常喜歡這裡的生存環境。

說起繁育動物就不得不提動物園的一大王牌「東方白鸛」。因為全國現存的東方白鸛數量非常有限,它們都是極其珍貴的國家級保護動物。而自然繁殖東方白鸛的數目為全國第二的合肥野生動物園,更因此曾經向鄭州動物園、福州動物園等多家動物園輸送過東方白鸛,供他們展出馴養。

「合肥從上個世紀就開始了東方白鸛的馴養和繁殖,我們已經總結出了一定的經驗。從配對時期就要密切觀察東方白鸛間的相互關係,防止它們打架啄咬。配對成功後要第一時間準備築巢所需要的木柴,並且在下蛋之後,由專人24小時不間斷的人工孵化。目前,合肥野生動物園東方白鸛繁育數目趨於穩定,去年繁殖了3隻,今年也繁殖了3隻。」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發現這隻白鶴寶寶的那兩天,山裡持續陰雨,霧也大,大家分析,這隻白鶴寶寶是不是體力不支掉了隊,父母飛走後就落了單。  白鶴是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旌陽介紹,發現白鶴寶寶後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匯報,鎮上的領導、鳥類志願者們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時覺得這隻白鶴的狀況還不錯,不太像受傷或者生病的樣子,大家就決定先觀察觀察,看它會不會自己繼續飛走,跟上大部隊。」
  •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成功自然繁殖珍稀動物 - 新聞中心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一批珍稀野生動物在秦皇島野生動物園自然繁殖成功。據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的野生動物專家介紹,從1995年建園起,2000多頭(只)野生動物靠自然繁殖已經增加到了目前的6000多頭(只)。
  • 尋找白鶴「愛愛」
    新華社南昌12月31日電(記者陳毓珊、程迪)江西省林業局31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尋找白鶴『愛愛』」主題活動,尋找一隻「失聯」白鶴。一隻白鶴2018年曾在遷徙途中不幸「落單」。在江西各界人士聯手救助下,這隻白鶴與工作人員一道搭乘飛機,前往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趕上了已遷徙的白鶴種群。這隻白鶴「歸隊」的故事,在江西乃至全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這隻凝聚了各界愛心的白鶴,被人們暱稱為「愛愛」。據介紹,白鶴「愛愛」是江西省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它的右腳腳環編號為S26,左腳套有金屬環。放飛後不久,身上的衛星跟蹤器失效。
  • 濟南首次成功救護野生白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今後將在動物園生活
    魯網11月21日訊 昨日,記者在濟南市動物園見到今年4月份園區收治的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動物園了解情況後到現場一看,工作人員認出這是一隻生病的野生白鶴,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極為珍貴。此時的白鶴已經重度消瘦奄奄一息,工作人員隨即將其帶回動物園救護。經過體檢,確診該鶴患有寄生蟲性細菌性腹瀉和營養不良症。獸醫對其進行了驅蟲、抗菌、補液、補充能量等一系列的救治,由於它太過虛弱,甚至連自行採食都沒辦法完成,只能靠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填喂。
  • [重慶]《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上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歷代的題刻,這些題刻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唐代,最晚的止於1963年,期間長達1300年。這些題刻有不少是歷代大書法家、大文學家留下的真跡,僅保留下來的就多達180多幅,因此白鶴梁又素有「水下碑林」之稱,在這些題刻中,最獨特的是白鶴梁上的這一款石魚題刻。
  • 獾子洞溼地藨(biāo)草「瘋長」 白鶴吃「大餐」 為了白鶴 外來的...
    &nbsp&nbsp&nbsp&nbsp被譽為「中國白鶴之鄉」的法庫縣以其獾子洞水庫溼地的白鶴著稱,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大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來此歇腳,除此之外,這裡夏季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和大批候鳥繁殖
  •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飛翔(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白鶴原有東、中、西三條遷徙路線。在鄱陽湖區越冬的白鶴屬於東部遷徙路線,從西伯利亞東北的繁殖地南飛,途經俄羅斯遠東和中國北方。中部和西部遷徙路線都是從西伯利亞西部繁殖地開始,向南穿過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境內,西部遷徙路線到達伊朗,而中部遷徙路線則到達印度。
  • 鄱陽築閘,讓白鶴適者生存就行嗎?
    然而這樣的建設也伴隨著對生態的破壞——水位太高會反而影響越冬水鳥的食物來源,水壩會嚴重影響長江江豚的生存條件,而且整個長江流域被隔斷的湖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至少可以確定的是,水利工程將產生巨大而永久的影響,討論清楚利弊之前,不應隨意上馬。
  • 自在雲間白鶴飛
    ▲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白鶴們有的展翅翱翔,有的追逐戲水,嘹亮的鳥叫聲不絕於耳。五星白鶴保護小區供圖▲上千隻白鶴聚集在一起,呈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晨報記者 蘭春 圖▲或引吭高歌,或涉水漫步,白鶴和其他候鳥自由自在。 晨報記者 蘭春 圖▲為了給候鳥提供更好的棲息條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向湖區拋灑玉米粒。 五星白鶴保護小區供圖▲觀鳥者藏在隱蔽性極高的大棚裡,避免打擾候鳥的正常生活。
  • 白鶴亮翅
    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站的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從這個冬天開始,生性謹慎的白鶴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收割過的稻田覓食。樂觀的社會學家說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隨著人們自然保護意識的增強,鳥兒越來越不怕人了。說真的,水邊的白鶴和田裡的白鶴,完全不像同一種生物。在田裡覓食的時候,它們土了吧唧灰撲撲的,實在不美。我們外地人沒見過世面,乍一看,也就鴨子堆裡的一隻大鳥而已。
  •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白鶴對棲息地的要求十分高,喜歡在開闊平原的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大的湖泊巖邊、淺水沼澤地帶生活,對溼地有很強的依戀性。生存的首要條件,就是適合它的氣候,以及充足的食物。在溼地裡,有白鶴喜歡的食物,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薺等植物的莖和塊根是它們常吃的,同時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嫩芽,還有少量的蚌、螺、軟體動物與昆蟲、甲殼動物。
  • 重慶涪陵舉辦白鶴梁文化節 舞蹈詩《白鶴梁》首演
    新華網發(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王龍博 劉文靜) 「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日前在重慶涪陵舉行。活動旨在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展示「兩江福地•神奇涪陵」的美麗山水和人文魅力。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年初栽種的蓮藕,成為白鶴越冬的美食。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候鳥越冬的理想家園。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鄱陽湖拍攝白鶴。
  • 見證白鶴的異地愛情你是否也會感動?
    有幸見到這樣的一個真實動物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鎮上,一個普通的教師1993年在家附近發現了一隻受傷了的白鶴。他講白鶴帶回家養傷,並為其取名瑪蓮娜。白鶴雖然活了下來但再也不能夠長距離的飛行了,善良的老人還是將它當女兒一樣照顧著。
  • 時隔八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又現上海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12日報導:近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時發現,在鶴群中有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保護區曾在2010年首次記錄到一隻白鶴亞成鳥混群於白頭鶴群中,此次是時隔8年後白鶴再次來到東灘保護區。  近期,由於氣溫不斷下降,大量越冬鳥類自北方飛來保護區越冬,其中不乏白頭鶴、灰鶴、小天鵝等珍稀物種。12月11日下午,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對白頭鶴及灰鶴群監測的過程中發現在灰黑色的鶴群中有一隻白色的大型鳥類,通過視頻監控的進一步觀察,確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 他救白鶴一命,白鶴救全村300多人
    「這不是消失多年的白鶴嗎?」張厚義走近白鶴時,白鶴已經無力站起來了。張厚義急忙抱起白鶴仔細端詳:這隻鶴渾身潔白無瑕,長喙鮮紅筆直,頸脖盤曲修長,左腳根部有一個暗紅的傷口,滲出的血把腳根部的羽毛都染紅了。顯然白鶴已被偷獵者用槍打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去。張厚義抱著白鶴往家裡趕去。到家後,他讓老伴捉住白鶴的腳,自己用消毒的刀片小心地劃開傷口,取出了一顆鐵彈珠。
  • 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
    9月22日,在涪陵錦繡廣場舉行的「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式上,為「鶴立涪州」2020年涪陵首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獲獎選手代表頒發了獎牌及證書、為白鶴梁題刻申遺專家頒發了聘書。
  • 珍稀白鶴首次飛臨石獅 全球僅存4000隻
    ,喙和腳呈暗紅色的白鶴正在溼地公園的一處藕田裡悠然自得地嬉戲覓食。拍攝到這段視頻,我市觀鳥愛好者茅羅平心情十分激動,因為這是福建省第一次記錄到有白鶴造訪。,全球目前不到4000隻,每年夏天,白鶴在西伯利亞繁殖,冬季則會遷徙到江西鄱陽湖等地越冬。
  • 深圳野生動物園,不可錯過的熊貓、白鶴和猛獸
    在我的上篇文章《深圳野生動物園,一起看大動物小動物吧-上》中,已經分享了遊玩深圳野生動物園的經驗和前半段路程見到的動物們,本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看看遊玩的下半段,又碰到了哪些動物吧~高大的大象、優雅的白鶴、萌萌的國寶熊貓,還有威武雄壯的獅子老虎,都等著你來看哦~大象這隻大象後面的山坡上其實還有好幾隻放養的大象,這幾隻是被鐵絲圈在這裡供人觀賞用的,猜測應該是有大象輪班
  • 鄭州市動物園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
    近期,鄭州市動物園傳來好消息,鳥語林的四隻美洲紅䴉寶寶馬上滿月啦!這是鄭州市動物園紅䴉家族首次「添丁」,對園區內美洲紅䴉種群的數量的擴大,和紅䴉種群的健康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們生性機警膽小,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繁殖比較困難。另外由於在美洲紅䴉的繁殖季,我們本地的氣候要比它們的原產地美洲寒冷不少,平均溫在12—24℃之間,這一點也給它們的繁殖帶去了不小的挑戰。為了讓美洲紅䴉家族順利「傳宗接代」,鄭州市動物園在今年在溫度適宜的三月中旬才將它們轉移到了戶外籠舍。戶外籠舍提前做好了環境丰容,植被蔥蘢茂密,很適合敏感膽小的它們築巢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