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

2021-01-15 金臺資訊

文化節現場。涪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9月23日電 9月21日至27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指導,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利局、三峽博物館、涪陵區委、涪陵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在涪陵舉行。

舉辦該項活動旨在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展示「兩江福地·神奇涪陵」的美麗山水和人文魅力,為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美麗涪陵幸福涪陵凝聚強大動能。

此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有「鶴舞盛世」開幕式暨專題文藝演出、「白鶴時鳴」學術研討活動、「鶴立涪州」文創產品(設計)大賽、「魚慶豐年」新民俗體驗遊等。

9月22日,在涪陵錦繡廣場舉行的「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式上,為「鶴立涪州」2020年涪陵首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獲獎選手代表頒發了獎牌及證書、為白鶴梁題刻申遺專家頒發了聘書。涪陵區今年新創作的新創作的舞蹈詩《白鶴梁》舉行了首場演出,作品取材於重慶境內長江與烏江交匯處的涪陵白鶴梁題刻,運用舞蹈詩的寫意手法,將遠古時空幻化理念與現代傳承創意本旨有機融合,注重突顯川江音樂特色和民歌童謠式動態銜接,主題鮮明,寓意深遠,極具重慶(涪陵)地方特色和新時代美感。

在「白鶴時鳴」學術研討活動中,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世界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必將進一步推動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展示,探索人類與文化遺產更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開展「白鶴梁題刻保護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家諮詢暨成果評審,進一步釐清了白鶴梁題刻申遺的策略、路徑及措施。

今年5月以來,「鶴立涪州」重慶涪陵首屆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共徵集到359件作品,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傳統工藝獎2名、最佳設計獎1名、優秀獎14名;文創研發人員圍繞涪陵地方特色文化進行創意設計,開發了一批「看得上、帶得走、送得出」的涪陵特色文創產品,助推涪陵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魚慶豐年」新民俗體驗遊,讓大家走進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和美麗鄉村,走進涪陵方坪茶旅融合精準扶貧基地,開展「方坪記憶」旅遊消費活動,展示方坪茶傳統製作工藝,開展扶貧車間特色旅遊商品展銷,讓廣大遊客體驗不一樣的民俗文化魅力,共享豐收喜悅,助推鄉村振興。

涪陵地處重慶市中部,位於長江與烏江交匯處,是久負盛名的烏江門戶、巴國故都、理學聖地、中國榨菜之鄉。白鶴梁系涪陵城北長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樑,長約1600米,平均寬度15米,常年淹沒於水中,僅在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梁上共有題刻187則,石魚13組18尾,始刻於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涪陵白鶴梁題刻,是世界上開始年代早、延續時間長、現存信息最為豐富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有「水下碑林」之美譽。其刻魚為尺、設標記水的觀測方法,在世界各大河流域中獨樹一幟,「石魚出水兆豐年」是歷代勞動人民的經驗總結,魚眼水標被譽為「長江標準眼」。白鶴梁題刻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見證,也是對「中國農民豐收節」文化內涵的生動詮釋。

涪陵人十分珍惜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2009年,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建成開放,並於2014年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20年7月,中國水文博物館確定選址重慶涪陵,未來將與白鶴梁題刻構成新的水文遺產保護展示體系。

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將讓更多人了解到白鶴梁題刻的歷史與價值,進一步推進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今後,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將在每年的秋分時節舉辦。涪陵區委書記周少政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有信心、有決心做好白鶴梁題刻保護和申遺工作,努力把白鶴梁題刻打造成長江母親河一張靚麗的歷史文化名片。(劉政寧、譚雲峰)

相關焦點

  • 重慶涪陵舉辦白鶴梁文化節 舞蹈詩《白鶴梁》首演
    9月22日晚,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式現場。新華網發(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王龍博 劉文靜) 「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日前在重慶涪陵舉行。活動旨在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展示「兩江福地•神奇涪陵」的美麗山水和人文魅力。
  • [重慶]《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是涪陵城北長江中的一塊巨石,但它更像是隱身於長江中的一個巨型動物。白鶴梁大部分時間都沉寂於江水之下,只有到了冬春交替的季節,長江進入枯水期,才會水落石出,現出真容。每年出水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0幾天,最短的時候只有幾天。而白鶴梁之所以被稱為奇觀,是因為它重要的文化與科學價值。
  • 重慶珍檔 | 白鶴梁「雙鯉」引歷代詩人題唱和詩
    說起涪陵,不得不提到現存古代水文遺產中的瑰寶——白鶴梁題刻。歷代文人追尋千裡,在白鶴梁上留下題刻,使白鶴梁與中國古代水文、文學及書法等產生了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白鶴梁題刻,從唐至今逾1200餘年,發現有題刻174段,現存165段,共約3萬餘字。
  • 白鶴梁 中國千年「水文站」
    古人在大江大海中找坐標,利用的是石脊、崖壁,而重慶涪陵的白鶴梁,則是在石樑中間雕刻有一雙石魚,每次當水平面正好在魚眼睛時,人們發現第二年便會是豐收之年。雙魚兆豐年一說越傳越奇。
  • 涪陵廣場這場大型原創情景舞蹈詩劇夢幻演繹白鶴梁傳說
    相傳北魏時期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白鶴梁」因此得名。《夢幻白鶴梁》正是根據此傳說進行改編與演繹,通過《山水因緣》《神仙福慧》《魚兆豐年》三幕極富懸念的故事編排,真實自然的動作設計,配上朦朧縹緲的音樂,夢幻再現白鶴梁傳說故事的場景,現場觀眾看得直呼過癮。
  • 專家呼籲加強白鶴梁水文化遺產研究保護
    【記者來信】   編輯部:  最近在重慶涪陵閉幕的2019白鶴梁水文化遺產與人類文明國際研討會上,一些專家學者呼籲要進一步加強對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的研究保護。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位於重慶涪陵城北長江中,這道天然石樑全長1600米,平均寬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鶴群集梁上,故此得名。
  • 「一起讀科普雜誌」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在我國的重慶涪陵也有一座建在水下的博物館,它有很多響亮的稱號: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資料寶庫、水下碑林館等等。這座博物館建在長江江水40米之下,你需要乘坐90米長的電梯直達水下,然後再走進潛艇船艙一樣的博物館中,透過一個個小圓窗,看淹沒在江水中的神秘寶藏—白鶴梁。
  • 首屆中國鰻魚美食文化節在「中國鰻魚之鄉」開幕
    首屆中國鰻魚美食文化節在「中國鰻魚之鄉」開幕2009-10-13 09: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龍之星)鰻魚美食文化節在「中國鰻魚之鄉」——順德開幕。徐龍集團協辦,順德區經濟促進局、佛山傳媒集團承辦的「首屆中國(龍之星)鰻魚美食文化節」在「中國鰻魚之鄉」——順德開幕。&nbsp  在開幕儀式上,順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蘇偉波、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楊勝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珠江和廣東省鰻魚業協會會長徐利明分别致辭。
  • 靖江市首屆嶽飛文化節開幕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3月13日,靖江市首屆嶽飛文化節在馬橋鎮白衣堂嶽家軍主題園開幕,大型人文紀錄片《嶽飛》在現場舉行開機儀式,開幕式上靖江嶽飛文化研究會、嶽飛文化主題圖書館揭牌成立。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餘繼軍,嶽飛後裔傑出代表:嶽宣義、嶽惠來、嶽久成,靖江市領導趙葉、尤紅、趙國慶、範敏、沈南松、史驥濤、季士發、邵春寧、龐餘亮等出席開幕活動。靖江市委書記趙葉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各位來賓和嶽氏宗親。他在講話中提到,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薪火相傳。幾百年來,靖江人民一直深愛著嶽飛,一直銘記著嶽飛,嶽飛一直活在靖江人民的精神世界當中。
  • 文旅融合讓小村成「網紅」 白鶴殿口村鄉村民俗文化節今天啟幕
    上午9點,由金華開發區湯溪鎮人民政府主辦,白鶴殿口村承辦的白鶴殿口村第二屆鄉村民俗文化節在該村開幕。一早,通往白鶴殿口村的路上,人流車流,熱鬧非凡。活動不僅吸引了本地及周邊縣市市民,還吸引了一批上海遊客前來。"這個小村的景色真不錯!有著原始的自然風貌。"今年63歲的黃先生拍照留念後,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黃先生說,他們都是同學,今天是經朋友介紹,特意租車過來玩的。
  •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200歲圓雕石魚重3.5噸
    白鶴梁對於生活在三峽兩岸的人們從來都不陌生。人們為了紀念爾朱真人的豐功偉績,遂將石樑命名為白鶴梁。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算不得信史。 至於石樑為何命名為白鶴梁,因缺少明確文獻記載,早就已無法考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早在唐代,白鶴梁就已經聲名大振。從那時起旅居涪陵的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鄉紳士子往往到白鶴梁題名刻錄,其內容既有詩詞佳句,也有遊記心得,更有塗鴉式的名姓綴錄,千年後在白鶴梁上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 長島第二實驗學校首屆英語文化節開幕啦
    為了展示二校英語教學特色,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英語魅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為同學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11月30日,長島第二實驗學校首屆校園英語文化節正式開幕!本屆英語文化節由學校教務處主辦,初中英語教研組承辦。本著以「Happy English,happy Life!」(快樂英語,快樂生活!)
  • 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盛大開幕
    永遠的蒙古馬 與世界共享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盛大開幕李紀恆宣布開幕 任亞平出席8月18日晚,「永遠的蒙古馬——與世界共享」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在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盛大開幕
  • 2018西安首屆咖啡文化節盛大開幕
    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西安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延長殼牌石油有限公司主辦的「啡」嘗西安——2018西安首屆咖啡文化節在高新區嘉會坊圓滿舉行。荷蘭王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孔思哲,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健,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鍾洪江,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楊曉東,市商務局局長呂恆軍,市外僑辦巡視員王小鎮出席儀式。
  • 長江洪峰又起波,重慶的千年水文碑刻,究竟傳遞了什麼信息?
    重慶洪水石刻,記錄最多的是清同治九年的洪水,共計九十多處,這是我國歷史上有關洪水碑刻最多的一場洪水。就是這年7月中下旬,四川盆地連降大暴雨,長江出現特大洪水,巴南、涪陵、豐都、忠縣、萬州、奉節等地遭受重創,洪水致使中遊洞庭湖區堤垸潰決,湖北枝江、公安等城鎮被淹,為「數百年未有之奇災」。
  • 高手雲集 首屆數學文化節展現數學魅力
    4月21日-22日,重慶市首屆數學文化節閉幕式上,一群00後的小學生們帶著自己的數學建模小論文、攝影作品、數學魔術等不同形式的表演,現場上演了一場趣味數學的盛宴。重慶首屆數學文化節九連環決賽重慶市教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湯憲敏表示,本屆重慶市首屆數學文化節豐富多樣,旨強調在生活中尋找數學點點滴滴的痕跡,讓廣大少年兒童在觀察、思考、互動、體驗的過程中,切身感受「數學好玩」、「數學美妙」、「數學有用」。
  • 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
    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盛大開幕》全文1969字視頻3條 閱讀需5分鐘永遠的蒙古馬 與世界共享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盛大開幕李紀恆宣布開幕 任亞平出席8月18日晚,「永遠的蒙古馬——與世界共享」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在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盛大開幕。
  • 廣州白雲山「蝴蝶文化節」開幕 放飛十萬隻蝴蝶
    4月25日,廣州白雲山首屆「蝴蝶文化節」開幕式在白雲山山頂公園舉行。中新社發 劉衛勇 攝中新社廣州4月25日電 (程景偉姚勇)廣州白雲山首屆「蝴蝶文化節」25日開幕,當天放飛萬餘只蝴蝶,蝴蝶紛飛的情景讓眾多在場者直呼「好浪漫」。據悉,此次蝴蝶文化節期間放飛的蝴蝶共達10萬隻。
  • 鶴遊坪:白鶴歸 遊客來
    返鄉創業者古城堡下建起生態溼地景區 鶴遊坪:白鶴歸 遊客來本報記者 彭瑜展翅欲飛的白鶴。瓦藍的天空、金黃的橘園、白牆紅瓦的農舍,一條遊船划過水面,驚起一群白鶴展翅急飛……遊客紛紛拿起相機、手機抓拍美景。這個如詩如畫的地方,就是因白鶴群聚而得名的墊江縣鶴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