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讓小村成「網紅」 白鶴殿口村鄉村民俗文化節今天啟幕

2021-01-09 浙江日報

2018-05-19 14:2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貢小兵 記者 郎擎宇

今天(5月19日)是第8個「中國旅遊日」。上午9點,由金華開發區湯溪鎮人民政府主辦,白鶴殿口村承辦的白鶴殿口村第二屆鄉村民俗文化節在該村開幕。

一早,通往白鶴殿口村的路上,人流車流,熱鬧非凡。活動不僅吸引了本地及周邊縣市市民,還吸引了一批上海遊客前來。

"這個小村的景色真不錯!有著原始的自然風貌。"今年63歲的黃先生拍照留念後,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黃先生說,他們都是同學,今天是經朋友介紹,特意租車過來玩的。

「這一屆活動比上一次內容要豐富,好吃、好看、好玩得多了。」 在古老的白鶴殿門口,正在觀看包餃子比賽的衢州市市民劉先生說。劉先生是地方文化的愛好者,這已是他第二次來白鶴殿口村了。今年1月13日,他就專程來到該村參加了首屆鄉村民俗文化節,拍回許多獨具湯溪地方文化特色的照片,體驗令他印象深刻。

位於厚大溪西岸的白鶴殿口村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全村只有90多戶,260餘人。過去的白鶴殿口村經濟基礎薄弱。為了改變現狀,村兩委班子成員決定利用村裡豐富的水系、古樹、果園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休閒遊。經過近一年多的努力,一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成為了金西小有名氣的周末休閒旅遊村,村民的收入也大幅提高。尤其是打造了厚大溪流域首個觀景長廊後,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迅速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不僅吸引了周邊縣(市、區)眾多的遊客前來遊玩,也帶動了村民各種農副產品的銷售。

捉泥鰍比賽

"冒雨進行比賽,更刺激,更有味道!"26歲的小王身披黃色雨披,站在卡丁車比賽現場,格外興奮。快到下午1點,天下起了雨,但擋不住參賽者的熱情。白鶴勇士挑戰賽的高空中索道、卡丁車、遊船以及摸泥鰍、釣龍蝦等5個項目依然在進行。

"明天白鶴殿口村的文化禮堂還將舉辦百姓文藝會演。"開發區農辦工作人員陳羽楓介紹說,此次舉辦白鶴殿口村第二屆鄉村民俗文化節,是金華開發區湯溪鎮和開發區農辦為深入貫徹落實美麗中國和鄉村振興戰略,全力促進生態旅遊與康養融合新發展而推出的創新舉措,旨在通過鄉村民俗文化節來展形象、聚人氣、匯商氣,加快湯溪鎮和金西片農村鄉村振興與文農旅發展的互融共進。

相關焦點

  • 重慶涪陵舉辦白鶴梁文化節 舞蹈詩《白鶴梁》首演
    新華網發(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王龍博 劉文靜) 「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日前在重慶涪陵舉行。活動旨在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展示「兩江福地•神奇涪陵」的美麗山水和人文魅力。
  • 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
    舉辦該項活動旨在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展示「兩江福地·神奇涪陵」的美麗山水和人文魅力,為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美麗涪陵幸福涪陵凝聚強大動能。此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有「鶴舞盛世」開幕式暨專題文藝演出、「白鶴時鳴」學術研討活動、「鶴立涪州」文創產品(設計)大賽、「魚慶豐年」新民俗體驗遊等。
  • 文旅融合發展的「臨沂答卷」
    目前,沂水農商銀行已為文旅企業完成授信489戶,金額1.078億元,用信457戶,金額7504萬元;費縣農商銀行為文旅企業貸款1.1億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突出資源轉化 文旅融合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全市將文化內涵融入旅遊發展,打造了「紅+綠+黃」特色旅遊產品體系。「紅」即大力發展沂蒙紅色旅遊。
  •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成功舉辦 2020-12-0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網紅到長紅!專家匯聚佛山探討文旅和網紅經濟融合發展
    佛山日報訊 記者招鈺英報導:昨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協辦的「2020中國文旅和網紅經濟融合發展峰會」在南海舉行,多名文旅專家與來自全國近百家城市、景區、鄉鎮、文旅企業、媒體和旅行社等相關機構代表探討文旅融合新業態。
  • 老少皆宜真好玩,越溪白鶴村第三屆鄉村文化旅遊節遊客爆棚
    當天,為期2天的越溪白鶴村慶祝建國70周年暨第三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正在這裡舉行。樂樂小朋友參加的活動是此次文化節中的重點節目--2019金華彩虹泡泡跑活動。彩虹泡泡跑活動是起源於美國的大型群體性、娛樂性運動,被稱為「世界上最開心的5公裡」的泡泡跑,以前都在國內大中城市中舉行,很少在農村開展。這也是金華市農村首次舉辦的彩虹泡泡跑活動。
  • 文旅融合 風正帆懸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融合,著力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努力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我省第六次旅發大會即將召開,文化旅遊業也迎來了發展風口。高質量發展,山西在加速。
  • 文旅融合發展的「五度空間」
    2016年進入全省「五強」,遊客滿意度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成功舉辦全國第三屆民宿大會;2018年,恩施州全域旅遊發展經驗在全國(中國旅遊報)、全省(旅遊工作會議)上推介,省委辦公廳刊發參閱件推介恩施州以民宿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經驗。恩施州旅遊委的探索與實踐是: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可為旅遊豐富內涵、提升品質;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可推動文化傳承和傳播。文旅融合是全域旅遊發展的根本之路。
  • 視頻|文旅融合新思路打造「淄博典範」
    亮相不久的紅葉柿巖景區瞬時成為了最新的「網紅打卡地」;牛記庵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古窯村點綴的顏神古鎮熠熠生輝;淄博市陶瓷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淄博市陶瓷博物館、蒲松齡紀念館同時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種種奇蹟、榮譽的背後,是淄博文旅人戰略布局不斷轉換新思維、開創新思路的結果。這些成績,是淄博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更是文旅融合撬動鄉村振興的「淄博典範」。
  • 文旅融合新賦能 動能轉換加速度——博山的「轉型路徑選擇」
    借文旅大會的「東風」,博山多爭取了一次推介自我的機會。在文旅產業上的用功,只是博山在產業轉型上的一個努力方向,在更廣闊的天地裡,博山這個老工業城市,正在蹚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文旅融合的博山特色在今年5月的博山區「兩會」上,博山提出了「為淄博文旅融合發展打頭陣」的口號。口號就是努力的方向。
  • 鶴遊坪:白鶴歸 遊客來
    「後來,古城成了廢墟,白鶴飛走了,村莊蕭條了。」2020年12月27日,當地村民黎開容說,新變化是從當年3月開始的,鎮裡請回在外成功創業人員陶克明,打造稻田溼地、種植名貴荷蓮、發展果桑柑橘等,建起了休閒旅遊基地,「現在,鶴遊坪成了景區,白鶴又飛回來了,遊客也來了。」
  • 重慶舉行第四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再次相聚在山水之城、美麗之地——重慶,舉行2019·第四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首先,我謹代表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執委會,代表渝東南地區六區縣(自治縣)和涪陵區、南川區各族人民,向蒞臨今天新聞發布會的社會各界人士,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渝東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級領導和媒體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新聞發布】冬季文旅消費盛宴,「冬之樂」來了!
    12月到明年2月,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冬之樂」篇章即將開啟,將圍繞元旦、春節、元宵節等重要節點,推出以「文旅惠民、消費賦能」為主基調的系列活動,讓市民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陪伴中暖心過冬,打造冬季文旅消費盛宴。
  • 「網紅打卡地」助力文旅發展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近日,人民日報人民文旅研究院聯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網際網路與新經濟專業委員會共同發布《全國文旅「網紅打卡地」TOP20價值推薦榜》,以「新景點、新旅遊、新賦能」為主題,通過大數據篩選、專家推介和網絡徵集三種方式對優質「網紅打卡地」進行甄選研究,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以總分76.35分高居第6位。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廣東省旅行社行業協會、廣東省景區行業協會、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聯合主辦的「暢遊廣東,心悅誠服」廣東省內誠信品質遊線路推薦活動,經旅遊同行和遊客投票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十條省內遊線路」。這些線路既符合文旅融合的趨勢,又頗具市場吸引力。
  • 網紅建築的流量能否助力鄉村振興
    近幾年,江南水鄉不僅擦亮了美麗面貌,也時不時誕生一些「打卡」「網紅」建築,吸引大眾眼球。年輕人紛紛湧入鄉村,正在拉動鄉村的經濟和相關產業。  那對鄉村振興而言,網紅建築究竟能做什麼,又做不到什麼?  我們以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和浦東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剛剛結束的「美好生活」長三角公共文化空間創新設計大賽入圍的幾個鄉村案例為視角,探討好的鄉村建築,對鄉村振興的拉動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  稻田裡的「秀場」  大治河悠悠流淌,兩岸坐落著新南村與新場古鎮。多少年來,淳樸的村民們躬身耕耘著這片土地,桃樹簇擁,稻田片片,但經濟落後。
  • 七臺山第六屆民俗文化節招商通知
    原標題:七臺山第六屆民俗文化節招商通知 定西七臺山第六屆民俗文化節於農曆四月二十七日(公曆5月22日)開幕,為期七天。 節日活動安排如下: 四月二十七日(5月22日) 早上:9:40 民俗文化節開幕式 開幕式儀式如下: 第一項:敬請嘉賓主席臺入座 第二項:主持人講述本屆民俗文化節活動內容安排
  • 「連片創建」凸顯鄉村振興「矩陣效應」
    」,集中打造文旅融合旅遊區、健康頤養休閒區、服務提升農業區三大主題板塊,凸顯了鄉村振興「矩陣效應」。目前,「紅葉柿巖」項目將博山陶琉文化、孝文化、飲食文化與旅遊資源相融合,建設了文旅推廣中心、國家地理營地、鄉村振興學堂等,現已成為日客流量超萬人的網紅打卡地。「禹王山鄉村振興示範區只是全市連片創建鄉村振興示範區的一個縮影。」
  • 2019沕沕水第九屆冰瀑旅遊文化節今日啟幕
    今天上午,2019沕沕水第九屆冰瀑旅遊文化節盛大啟幕,戳視頻一起來看。 2019沕沕水第九屆冰瀑旅遊文化節,以
  • 海峽兩岸棒球文化節在福建連城舉辦
    海峽兩岸(連城)棒球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黃水林 攝中新網福建連城7月4日電(黃水林 陳析興)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第九屆海峽客家風情節暨海峽兩岸(連城)棒球文化節4日在福建省連城縣棒球場開幕。黃水林 攝「兩岸一家親,親手心連心,通過棒球的交流,深化融合兩岸之間的情感。」臺東縣體育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劍賢在開幕式致辭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