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白鶴梁》

2020-11-23 央視網
  白鶴梁是涪陵城北長江中的一塊巨石,但它更像是隱身於長江中的一個巨型動物。白鶴梁大部分時間都沉寂於江水之下,只有到了冬春交替的季節,長江進入枯水期,才會水落石出,現出真容。每年出水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0幾天,最短的時候只有幾天。而白鶴梁之所以被稱為奇觀,是因為它重要的文化與科學價值。白鶴梁上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歷代的題刻,這些題刻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唐代,最晚的止於1963年,期間長達1300年。這些題刻有不少是歷代大書法家、大文學家留下的真跡,僅保留下來的就多達180多幅,因此白鶴梁又素有「水下碑林」之稱,在這些題刻中,最獨特的是白鶴梁上的這一款石魚題刻。

  這兩條神秘的石魚最早刻於唐代,也就是圍繞著這兩條石魚,古人在白鶴梁留下的是一千多年來關於長江水文資料的真實記錄。

  建國後我國研究文物的學者和水文科學工作者曾到這裡考察,發現白鶴梁上這兩條石魚魚眼所處的水位,恰好與現在航道部門記錄的當地水尺零點的位置基本一樣,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這意味著,早在12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就已經對當地的長江水位有了一個非常準確的紀錄。

  古人不僅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紀錄下了長江水位的變化,還從中發現了長江水位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他們觀察到,每當長江水位在枯水期落到石魚以下的位置,第二年就常常會是一個風調雨順的豐收年,所以自古就有「石魚出水兆豐年」的說法。在白鶴梁大量關於水文記錄的題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關於「石魚出水」的記載。

  採訪:它的零點設立以後 一個點 一個參數設立以後 所有的人來到白鶴梁上 看到唐魚以後 就寫下一段題刻 你看這段題刻 大宋大觀元年 就是公元1107年 正月壬辰水去魚下七尺 是歲夏秋果大捻 如廣德大和所記 就是和唐代的廣德年間和大和年間記載的是一樣的 那一年夏天果然豐收了 夏秋果大捻

  涪陵博物館館長 黃建德:中國有句古話:天機不可洩漏,而我們的先輩們硬是發現了長江的一個秘密。可以想見,在人類徵服長江的漫長的歷史中,這一發現會給人們帶來怎樣的欣喜和企盼。

  對長江水文狀況現代意義上的觀察,還是18世紀下半葉由英國人在武漢最早開始的,僅有100多年的歷史,白鶴梁的這些題刻彌補了長江千年枯水水位記錄的空白,為今天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數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葛洲壩水電站和宏偉的三峽工程都參考了白鶴梁水文題刻的一些數據,今天三峽工程確定的175米水位高程就是以白鶴梁1000多年的水文紀錄作為依據的。作為三峽文物景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鶴梁在三峽工程建成後的保護工作受到人們的關注,據了解,目前國家已接受中外專家的建議,將對白鶴梁實行就地保護,這個被稱為 「無壓力水下容器」的方案,將使白鶴梁在三峽工程建成後,它的觀賞和科學價值也不會受到影響。

  採訪:三峽工程修好以後 (水位就是)175和177 加兩米的水浪區 就是177 (如果按)175水位的話 白鶴梁的題刻那麼就在水下面 大概有30到40米左右 那麼就修一個罩子把它罩起來 裡面有空氣 怎麼辦呢 葛修瑞院士他就想了一個辦法 叫做沒有壓力的容器 把長江接通 然後淨化成純淨水 有個淨化水系統 不停地淨化水 然後抽到白鶴梁裡面去 它也符合國際保護白鶴梁的基本原則 因為白鶴梁是在水下面 它與自然的環境依賴關係沒有改變 那麼人們下去參觀考察 研究白鶴梁怎麼辦呢 就做兩個水下的 我們叫做斜坡廊道 也叫水下廊道 雙向的廊道 在白鶴梁的水下保護工程裡提出來 然後人就可以通過廊道進去參觀

  涪陵博物館館長 黃建德: 據專家介紹,2003年的冬春季節,將是白鶴梁最後一次浮出水面,即將沉沒於水底的白鶴梁,將成為長江一個永遠的記憶。

相關焦點

  • 重慶涪陵舉辦白鶴梁文化節 舞蹈詩《白鶴梁》首演
    9月22日晚,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式現場。新華網發(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王龍博 劉文靜) 「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日前在重慶涪陵舉行。活動旨在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展示「兩江福地•神奇涪陵」的美麗山水和人文魅力。
  • 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開幕
    涪陵區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重慶9月23日電 9月21日至27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指導,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市農業農村委、市水利局、三峽博物館、涪陵區委、涪陵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同觀石魚·共慶豐收」首屆重慶涪陵白鶴梁文化節在涪陵舉行。
  • 重慶珍檔 | 白鶴梁「雙鯉」引歷代詩人題唱和詩
    說起涪陵,不得不提到現存古代水文遺產中的瑰寶——白鶴梁題刻。歷代文人追尋千裡,在白鶴梁上留下題刻,使白鶴梁與中國古代水文、文學及書法等產生了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白鶴梁題刻,從唐至今逾1200餘年,發現有題刻174段,現存165段,共約3萬餘字。
  • 白鶴梁 中國千年「水文站」
    古人在大江大海中找坐標,利用的是石脊、崖壁,而重慶涪陵的白鶴梁,則是在石樑中間雕刻有一雙石魚,每次當水平面正好在魚眼睛時,人們發現第二年便會是豐收之年。雙魚兆豐年一說越傳越奇。
  • 涪陵廣場這場大型原創情景舞蹈詩劇夢幻演繹白鶴梁傳說
    相傳北魏時期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白鶴梁」因此得名。《夢幻白鶴梁》正是根據此傳說進行改編與演繹,通過《山水因緣》《神仙福慧》《魚兆豐年》三幕極富懸念的故事編排,真實自然的動作設計,配上朦朧縹緲的音樂,夢幻再現白鶴梁傳說故事的場景,現場觀眾看得直呼過癮。
  • 專家呼籲加強白鶴梁水文化遺產研究保護
    【記者來信】   編輯部:  最近在重慶涪陵閉幕的2019白鶴梁水文化遺產與人類文明國際研討會上,一些專家學者呼籲要進一步加強對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的研究保護。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位於重慶涪陵城北長江中,這道天然石樑全長1600米,平均寬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鶴群集梁上,故此得名。
  • 「一起讀科普雜誌」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在我國的重慶涪陵也有一座建在水下的博物館,它有很多響亮的稱號: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資料寶庫、水下碑林館等等。這座博物館建在長江江水40米之下,你需要乘坐90米長的電梯直達水下,然後再走進潛艇船艙一樣的博物館中,透過一個個小圓窗,看淹沒在江水中的神秘寶藏—白鶴梁。
  •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200歲圓雕石魚重3.5噸
    白鶴梁對於生活在三峽兩岸的人們從來都不陌生。人們為了紀念爾朱真人的豐功偉績,遂將石樑命名為白鶴梁。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算不得信史。 至於石樑為何命名為白鶴梁,因缺少明確文獻記載,早就已無法考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早在唐代,白鶴梁就已經聲名大振。從那時起旅居涪陵的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鄉紳士子往往到白鶴梁題名刻錄,其內容既有詩詞佳句,也有遊記心得,更有塗鴉式的名姓綴錄,千年後在白鶴梁上竟形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 長江洪峰又起波,重慶的千年水文碑刻,究竟傳遞了什麼信息?
    重慶洪水石刻,記錄最多的是清同治九年的洪水,共計九十多處,這是我國歷史上有關洪水碑刻最多的一場洪水。就是這年7月中下旬,四川盆地連降大暴雨,長江出現特大洪水,巴南、涪陵、豐都、忠縣、萬州、奉節等地遭受重創,洪水致使中遊洞庭湖區堤垸潰決,湖北枝江、公安等城鎮被淹,為「數百年未有之奇災」。
  • 重慶涪陵頁巖氣田年產量突破50億立方米
    1月24日在重慶涪陵航拍的焦頁84號頁巖氣平臺。近日,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國家級頁巖氣示範區——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2016年年產氣量超過50億立方米。1月24日在重慶涪陵航拍的焦頁86號頁巖氣平臺頁巖氣壓裂作業車車陣。近日,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國家級頁巖氣示範區——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2016年年產氣量超過50億立方米。
  • 在重慶,無頭巨佛也不算多魔幻!
    隨著全國範圍內新一輪石窟寺調查的展開,重慶最近登上熱搜則是因為這尊高達13米的無頭巨佛。這尊巨佛最近被發到網絡平臺之後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大家都表示重慶果然是一座足夠「魔幻」的城市,竟然在大佛的脖子上建起了居民樓。而更大的爭議則是關於這尊巨佛的歷史,有人說它是兩宋時期開鑿於此的,也有人認為是民國時期的遺物,而因為頭部已經丟失,關於它的題材也有一陣佛、道之爭。
  • 重慶涪陵現雲海美景宛如仙境 (5/5)
    重慶涪陵現雲海美景宛如仙境/5) "← →"翻頁  11月10日,重慶涪陵現雲海美景宛如仙境
  • 長江白鶴梁上有一個特殊風俗,揭開「石魚出水,以兆豐年」之謎
    在重慶市涪陵城北的長江三峽庫區上遊,有一處非常著名的景觀,它便是白鶴梁。白鶴梁是一條長約1600米、寬約16米的天然巨型石樑,也是三峽文物景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如今已經成了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我國還以白鶴梁為中心,在長江水下建成了一座水下白鶴梁博物館。
  • 重慶涪陵江河交匯處似「鴛鴦鍋」 半黃半綠顏色搶眼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9月22日,重慶涪陵美心紅酒小鎮,長江與梨香溪的交匯處出現「鴛鴦鍋」自然景觀。
  • 在涪陵找工作加客服進招聘群!人工對接,近萬崗位放心選!
    由重慶市涪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重慶市涪陵區就業和人才服務局承辦,重慶涪風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涪陵區2020年春風行動暨春季網絡招聘月大型網絡招聘會正在火熱進行中!拉您加入涪陵本地招聘群讓你足不出戶也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企業招聘信息本次招聘會自3月1日上線以來,每天都有新的招聘企業入駐,小編整理了部分新增企業及職位供大家參考!
  • 重慶涪陵頁巖氣項目通過成本效益「加減法」實現高效優質開發
    央廣網重慶8月13日消息(記者劉湛)重慶市涪陵區政府今天通報:涪陵頁巖氣項目通過實施成本效益「加減法」,實現高效優質開發。  一是推動關鍵技術攻關,降低開發成本。在地質導向分析和跟蹤模型基礎上,將主力氣層細分為多個小層,控制鑽頭進入氣藏最富集區域,以達到最佳產氣效果。二 是探索氣井生產規律。
  • 重慶「河神」:人人患有減壓病,後繼人才嚴重缺乏
    他們在大江大河的激流暗湧中從事著「全世界最危險職業」之一的工作;打撈過「中山艦」,為白鶴梁「洗澡」、給自來水管道清淤,幫警方破案;32條好漢守護著我們城市的水下安全。渝中區太平門施救碼頭,安靜停靠著幾艘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駁船,船上有「長江救撈一號」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