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成千上萬的候鳥跨越高山大海,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經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經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找到爸媽?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這隻珍稀的幼鶴能安全越冬嗎?
-
西伯利亞來的「小客人」 讓安徽村民專家們操碎心
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在遷徙中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能在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安全越冬嗎?
-
飛來一隻吉祥鳥,趕都趕不走它
飛來一隻吉祥鳥,趕都趕不走它
-
嘉興「賣分」黃牛太囂張 盤踞車管所趕都趕不走
但有黃牛卻發現,這是一門財路,專門做起了買分賣分的生意,嘉興車管所就長期聚集著這麼一批賣分的黃牛,趕也趕不走。來看記者暗訪。這天下午,記者來到嘉興市車管所,剛進門不久,就聽見有幾個人在招呼。看記者靠近,他們喊得更起勁了。「處理違章了,老闆老闆,有沒有違章要處理,老闆?」 圍欄對面這幾個,就是所謂的賣分黃牛。
-
尋找白鶴「愛愛」
新華社南昌12月31日電(記者陳毓珊、程迪)江西省林業局31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尋找白鶴『愛愛』」主題活動,尋找一隻「失聯」白鶴。一隻白鶴2018年曾在遷徙途中不幸「落單」。在江西各界人士聯手救助下,這隻白鶴與工作人員一道搭乘飛機,前往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趕上了已遷徙的白鶴種群。這隻白鶴「歸隊」的故事,在江西乃至全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這隻凝聚了各界愛心的白鶴,被人們暱稱為「愛愛」。據介紹,白鶴「愛愛」是江西省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它的右腳腳環編號為S26,左腳套有金屬環。放飛後不久,身上的衛星跟蹤器失效。
-
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像趕也趕不走的「蒼蠅」
記者在公信教育培訓機構詢問其工作人員如何得到公務員考試考生電話時,公信教育培訓機構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我們總部市場工作人員調研出來的,不便透露。 11月22日上午,內蒙古人事考試中心公務員分管部朝魯主任表示,公務員考生報名的網站有嚴格的防護管理系統,內部人士也不見得能輕易看到考生信息。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白鶴遷徙「加油站」
每年春季和秋季這兩個遷徙季節,獾子洞都會迎來約3000隻珍稀鳥類,其中約2000隻白鶴,它們在此停留90到100天。白鶴是一種及危物種,與東北虎和熊貓具有相同的保護等級。 (攝影:於勝地) 當地政府對溼地保護措施十分成功,近年來,候鳥特別是白鶴數量保持穩定,法庫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鶴之鄉」的稱號。
-
鳥類「活化石」白鶴做客桃江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11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剛 楊勇 劉雨欣 記者 邢玲)近日,桃江羞女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白鶴
-
家裡突然來了一隻白狐,偷吃狗糧還佔了閣樓,怎麼趕都不走!
前幾天,金華東陽的王阿姨出門偶遇了一隻漂亮的白狐,哪想到這個小傢伙竟然賴在她家裡不走了,蹭吃蹭喝,還把閣樓當成了自己的窩,王阿姨趕了很多次,白狐都無動於衷,抓嘛又不敢抓,最後只好叫來了消防小哥哥幫忙。家門口發現白狐王阿姨住在東陽市南市街道后庄村,這個小村莊四周被山環繞,環境還不錯,不過居民也很少看見野生動物出現。
-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曲悠然傳唱的民歌,描繪出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區安然越冬的情景。30多年前,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鄱陽湖時,當時除中國鄱陽湖之外,全球還有另外兩處白鶴越冬地。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飛翔(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30多年後,那兩條遷徙路線幾近喪失,而在鄱陽湖區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
-
越冬遷徙竟迷路 白鶴吉吉一家到訪鎮江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瀕危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最近,就有一家三隻白鶴在越冬遷徙途中迷路,首次來到了江蘇鎮江,被當地鳥類保護志願者用鏡頭捕捉下來。1月7日,記者跟隨志願者們踏入了白鶴棲息的鎮江長江焦北灘,一探究竟。
-
植株上的小黑飛蟲,怎麼趕也趕不走,用這一招效果真不錯
植株上的小黑飛蟲,怎麼趕也趕不走,用這一招效果真不錯養花之路很長,要面對的問題非常多,日常的水肥控制、環境維護、蟲害問題等。秋天一到,環境溫度開始下降,很多小黑飛蟲都開始纏著植株了。面對大量的飛蟲,很多花友「搓手無措」,這可如何是好呢?
-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美麗的白鶴們終於來到鄱陽湖,將會在這裡度過寒冬,越冬期大約150天。2月下旬到3月初,氣溫達10℃以上時,它們才逐漸集成大群北返。03白鶴的遷徙之路,歷時52天,飛行6000多公裡到鄱陽湖白鶴每年要經歷兩次遷徙,秋天時,從北方繁殖地飛到南方越冬地;春天時,又從越冬地飛回繁殖地。很多人都好奇,白鶴的遷徙路線是從哪兒到哪兒呢?途中會經過哪些地方?
-
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鳥中明星——白鶴
三級飛羽又長成鐮刀形狀,完全覆蓋住了尾上的初級飛羽,因此站立時通體白色,僅有飛翔通體舒展時,才可看見黑色羽毛。另外,白鶴的胸部和前額嘴巴這兩個部位還是暗紅色的。因為白鶴和丹頂鶴都屬於大型涉禽類,且遠遠看去都是通體白色,人們常常會把兩種動物混為一談,但大家細細觀察就會發現,丹頂鶴之所以為丹頂鶴,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頭頂上有一頂紅色「鶴冠」,像是皇帝加冕一樣,戴著紅寶石王冠高高揚起它們的頭顱。相比之下,白鶴就低調不少。
-
山東壽光:銀杏樹下「趕大集」 文明實踐惠鄉親
「忙完大棚裡的農活就過來了,我們現在趕大集,不僅能買東西,還能看演出、聽戲、做體檢,大伙兒都說好!」近日,在壽光市孫家集街道的銀杏公園裡,三甲村村民齊秋梅高興地介紹,每逢農曆一、六,這裡便開展的「銀杏樹下趕文明大集」活動,讓周邊群眾感受到了文明實踐帶來的實惠。
-
他救白鶴一命,白鶴救全村300多人
在離大鳥30 米遠時,他終於看清了大鳥的模樣,頓時驚呆了。「這不是消失多年的白鶴嗎?」張厚義走近白鶴時,白鶴已經無力站起來了。張厚義急忙抱起白鶴仔細端詳:這隻鶴渾身潔白無瑕,長喙鮮紅筆直,頸脖盤曲修長,左腳根部有一個暗紅的傷口,滲出的血把腳根部的羽毛都染紅了。顯然白鶴已被偷獵者用槍打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去。張厚義抱著白鶴往家裡趕去。
-
拜城縣民警巡邏途中意外救助野生保護動物白鶴、禿鷲
拜城縣民警巡邏途中意外救助野生保護動物白鶴、二級野生動物禿鷲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4日電(何偉)12月1日下午,拜城縣公安局鐵熱克派出所便民警務站民警庫爾班•艾買爾在轄區巡邏時發現河邊有一隻從未見過的疑似遷徙過程中落單的大鳥一動不動。民警庫爾班•艾買爾立即將該鳥帶回派出所救治,經鑑定,此鳥是白鶴,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世界瀕危物種白鶴遷徙途中凍傷 警民合力救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6日,一隻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白鶴在遷徙途中意外受傷,無法繼續飛行,掉落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海魯吐鎮圖古日格嘎查鐵裡小組村。當地一村民在路邊發現了這隻白色的大鳥,隨即將其送到了海魯吐派出所。
-
《生態中國的見證者——極度瀕危物種白鶴的繁衍、遷徙和保護》:
或許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可以歸類到這一範疇之中,若干年前,筆者曾為紅星音像出版社出品的《白鶴王國》光碟做過一篇小碟評,而這次,獲得過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的紀錄片《生態中國的見證者——極度瀕危物種白鶴的繁衍、遷徙和保護》更是氣勢如虹。 狀元出自草莽間。
-
濟南首次成功救護野生白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今後將在動物園生活
與發現時重度消瘦奄奄一息的情景不同,如今的這隻成年白鶴神採奕奕、十分活潑。由於已經入冬,擔心放生對白鶴生存不利,園區已決定今後讓它常年生活在此。 發現時重度消瘦奄奄一息 4月上旬,濟南市党家莊鎮一市民在郊外的一處淺水處發現一隻生病的野鳥側躺在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