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一曲悠然傳唱的民歌,描繪出數十萬隻候鳥在鄱陽湖區安然越冬的情景。30多年前,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鄱陽湖時,當時除中國鄱陽湖之外,全球還有另外兩處白鶴越冬地。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飛翔(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30多年後,那兩條遷徙路線幾近喪失,而在鄱陽湖區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水草豐美、蝶湖洲灘的鄱陽湖,成為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
-
全世界僅有4000隻左右的白鶴 它們中98%到鄱陽湖越冬[圖]
繁殖地、停歇地、越冬地!因為白鶴,兩個國家,三個地方,串聯在了一起。每年,成群結隊的白鶴從西伯利亞出發,在吉林莫莫格停歇後,來到鄱陽湖越冬。萬裡遷徙路,情牽白鶴「三家人」。12月16日,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第一屆年會暨首屆國際白鶴論壇在共青城開幕,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就保護全世界僅有的4000隻左右白鶴,共商保護機制。
-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據新華社報導,近日,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越冬白鶴2隻。這是今年入秋以來,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白鶴。今年9月28日,白鶴被確定為江西「省鳥」,將加大保護力度。雪靈谷了解到,白鶴數量稀少,全球不到4000隻,被譽為鳥類「活化石」。每年全球98%的白鶴會前往鄱陽湖越冬。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年初栽種的蓮藕,成為白鶴越冬的美食。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候鳥越冬的理想家園。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鄱陽湖拍攝白鶴。
-
尋找白鶴「愛愛」
新華社南昌12月31日電(記者陳毓珊、程迪)江西省林業局31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尋找白鶴『愛愛』」主題活動,尋找一隻「失聯」白鶴。一隻白鶴2018年曾在遷徙途中不幸「落單」。在江西各界人士聯手救助下,這隻白鶴與工作人員一道搭乘飛機,前往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趕上了已遷徙的白鶴種群。這隻白鶴「歸隊」的故事,在江西乃至全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這隻凝聚了各界愛心的白鶴,被人們暱稱為「愛愛」。據介紹,白鶴「愛愛」是江西省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它的右腳腳環編號為S26,左腳套有金屬環。放飛後不久,身上的衛星跟蹤器失效。
-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成千上萬的候鳥跨越高山大海,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這幾天,在安徽霍山縣一處溼地,一隻落單的白鶴幼鶴牽動了大家的心。作為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極危物種,它已經獨自停留了十多天。眼看遷徙大部隊已經飛走,鳥友、村民和政府部門都挺為它擔心。它還能不能追上大部隊,找到爸媽?大別山區寒冷的冬天,這隻珍稀的幼鶴能安全越冬嗎?
-
時隔八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又現上海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2月12日報導:近日,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時發現,在鶴群中有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保護區曾在2010年首次記錄到一隻白鶴亞成鳥混群於白頭鶴群中,此次是時隔8年後白鶴再次來到東灘保護區。 近期,由於氣溫不斷下降,大量越冬鳥類自北方飛來保護區越冬,其中不乏白頭鶴、灰鶴、小天鵝等珍稀物種。12月11日下午,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對白頭鶴及灰鶴群監測的過程中發現在灰黑色的鶴群中有一隻白色的大型鳥類,通過視頻監控的進一步觀察,確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在鄭州黃河溼地觀測到的有4種,分別為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 (在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越冬的白鶴 趙宗英 攝)
-
吉林鎮賚 大批候鳥來臨 白鶴數量達2000隻
央視網消息:又到了候鳥遷徙的時節。位於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的莫莫格溼地近期迎來大批遷徙候鳥,僅世界瀕危物種、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數量就達到了2000隻左右。莫莫格溼地位於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上,由於有廣闊溼地和充足的食物,許多候鳥將這裡作為遷徙途中的「驛站」。
-
野生動植物丨江西: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為今年越冬季首次發現
野生動植物丨江西:白鶴抵達鄱陽湖越冬 為今年越冬季首次發現 2020-10-29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鶴確定為江西省「省鳥」
本文白鶴圖片均來自於新華社江西新聞客戶端消息,9月28日下午,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會。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確定白鶴為江西省「省鳥」的決定,這意味著江西省「省鳥」確定為白鶴。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視察江西時殷切囑咐我們,江西生態秀美、名勝甚多,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
-
拜城縣民警巡邏途中意外救助野生保護動物白鶴、禿鷲
拜城縣民警巡邏途中意外救助野生保護動物白鶴、二級野生動物禿鷲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4日電(何偉)12月1日下午,拜城縣公安局鐵熱克派出所便民警務站民警庫爾班•艾買爾在轄區巡邏時發現河邊有一隻從未見過的疑似遷徙過程中落單的大鳥一動不動。民警庫爾班•艾買爾立即將該鳥帶回派出所救治,經鑑定,此鳥是白鶴,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鳥類「活化石」白鶴做客桃江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11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剛 楊勇 劉雨欣 記者 邢玲)近日,桃江羞女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白鶴
-
全球極危、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現身梁子湖
11月24日,鄂州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在梁子湖監測到24隻白鶴據專家介紹,這是幾十年來在鄂州梁子湖首次發現白鶴。 白鶴是全球瀕危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級。1989年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996年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白鶴一般棲息於開闊的平原沼澤草地和湖泊沿邊地帶。白鶴是對棲息地要求很高,對淺水溼地的依戀性很強。東部種群在俄羅斯的雅庫特繁殖,喜歡大面積的淡水和開闊的視野。
-
黃河三角洲白鶴棲息地評估與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1日訊(記者 鄭美芹) 近日,黃河三角洲「極危」白鶴遷徙停歇棲息地現狀評估與適應性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項目組以及來自中科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的專家參加了會議。
-
廣東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
中新社廣州12月16日電 (記者 程景偉)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經專家現場核查,近日飛抵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場社區的9隻陌生候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資料圖:白鶴。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落腳 系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監測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趙宗英11月將盡,12月欲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正在過去。大部分候鳥在我省黃河沿線溼地補充能量後,繼續南飛,一部分候鳥則在這裡停留,選擇在河南越冬。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監測巡護過程中,觀測到一隻白鶴,系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白鶴以其優雅的體態,走進了中國古代的詩歌之中。白鶴體羽為白色,初級飛羽為黑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為白色,三級飛羽呈鐮刀狀覆蓋初級飛羽,故而白鶴站立時通體白色,唯有飛翔時能見黑色初級飛羽。
-
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鳥中明星——白鶴
眾多白鶴中,我們今天要隆重介紹的是一種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鶴中明星——白鶴。白鶴,屬於涉禽,體型碩大,成年白鶴體型可長達130-140釐米。它的名字是白鶴,顧名思義,大家一定認為它的羽毛顏色就是白色吧!
-
中華秋沙鴨等候鳥遷徙至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匡中帆 攝 入冬以後,候鳥開始遷徙。記者從黔西南州林業局了解到,位於貞豐縣的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近期開展了鳥類監測工作。張衛民 攝 據貞豐縣地方海事處工作人員王興熊介紹,中華秋沙鴨及鴛鴦喜歡遷徙到水質清澈、魚蝦種類豐富的水域,對水質環境要求較高,在貴州北盤江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建立前,當地居住群眾回憶並未發現中華秋沙鴨、鴛鴦等候鳥到訪情況。
-
珍稀白鶴首次飛臨石獅 全球僅存4000隻
,喙和腳呈暗紅色的白鶴正在溼地公園的一處藕田裡悠然自得地嬉戲覓食。拍攝到這段視頻,我市觀鳥愛好者茅羅平心情十分激動,因為這是福建省第一次記錄到有白鶴造訪。,全球目前不到4000隻,每年夏天,白鶴在西伯利亞繁殖,冬季則會遷徙到江西鄱陽湖等地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