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營市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備忘錄框架下首個項目——黃河三角洲白鶴棲息地評估與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
8月17日,黃河三角洲「極危」白鶴遷徙停歇棲息地現狀評估與適應性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項目組以及來自中科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的專家參加了會議。
-
...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
2019年12月16日,我辦組織來自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東營市自然資源局、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單位的專家,在北京召開了聯合國綠色經濟行動夥伴計劃—中國東營市綠色經濟試點示範項目(三期)「山東東營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與保護對策研究」項目評審總結會。
-
【中國科學報】認知陸海河相互作用支持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另外,近年來黃河三角洲集約化的圍填海活動隔斷了溼地的生態連通性,使淺海溼地生物失去陸地食物源,同時陸域溼地棲息地逐漸消失,影響溼地生物棲息地的完整和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導致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下降。 由於河口三角洲具有明顯區別於大陸和海洋系統的交錯性、複雜性和動態性等特徵,這決定了對其進行綜合觀測和集成研究的必要性。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跟著大雁去遷徙」黃河入海流 鶴舞三角洲
志願者們從東北出發,一路跟隨冬候鳥南下,當來到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區時,驚喜地觀測到了白鶴、白頭鶴、灰鶴、丹頂鶴,還有東方白鸛等大量珍稀鳥類。黃河之水,奔流到海,寫有黃河入海口的石碑呈現眼前。車隊行駛到東營縣河口區仙河鎮一個名叫「十八戶屋子」的村莊時,剛長出綠色嫩芽的小麥地邊上,集大群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鶴正在覓食上一輪收割時掉下的玉米粒。據志願者觀測,這片區域共有560多隻白鶴,其中幼鶴56隻。
-
東營市圓滿完成黃河三角洲第一高樓沉降觀測任務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通訊員 張志清東營報導近日,歷經4年持續觀測,東營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圓滿完成黃河三角洲第一高樓--華納沃德中心項目超高層建築沉降觀測任務。華納沃德中心項目地處府前大街與廣州路交匯處,是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大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15億元,共48層高達215米,是目前黃河三角洲第一高度,建成後將成為東營及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地標性建築。東營市住房城建管理局成立專項科研攻關小組,將現代測量與經典測量技術相結合,探索性的採用數據遠程自動化採集與傳統二等水準相驗證的測量方法,確保採集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
-
黃河三角洲將加快港口建設
中國日報網消息:6月24-25日舉行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經貿洽談會上,三角洲沿海的萊州、東營、濱州、濰坊幾個城市均推出港口招商項目,招商額超過100億元,按計劃,到2020這4個港口的吞吐量將超過4億噸。
-
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
原標題:東營境內的黃河|黃河是如何幾經改道最終從東營匯入大海的「黃河從這裡入海,石油之城,生態之城,中國東營。」經常看中央一套的朋友對這一句宣傳語都不會陌生。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雅拉達澤山以東的約古宗列盆地,穿越9個省(區),流程5464公裡,最終於東營市境入海。
-
都市現場:白鶴「愛愛」 江西人正在尋找你
就在2021年1月1日上午,由江西省林業局、江西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尋找白鶴「愛愛」活動正式啟動。從2021年1月1日起,將會有多名資深觀鳥人士組成尋找隊伍,用一個月的時間尋找白鶴「愛愛」。目前已知的情況是,白鶴「愛愛」背上的衛星跟蹤器已經失效,右腳上的紅色腳環編號為「S26」,左腳套有金屬環。鄱陽湖保護區11個基層站根據轄區鳥情,也將組織小分隊對白鶴的棲息地進行逐只觀測。
-
李寬端在調研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時強調:堅持用生態...
東營網訊 9月27日,市委書記李寬端就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進行調研。李寬端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紮實推動新時代東營高質量發展。市委副書記、利津縣委書記陳必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建軍等市級領導同志一同參加調研。
-
東營境內的黃河|近年來,東營市如何研究治理河口難題
對於泥沙的治理,減沙主要是搞好上遊和中遊的水土保持,減少泥沙的來源;排沙主要是修築導流堤工程,集水攻沙入海,開展疏浚拖淤;用沙即擴大三角洲堆沙範圍,主要措施是適當擴大尾閭河段擺動範圍,利用海洋蝕退能力減緩岸線延伸。因此東營境內的黃河治理主要是排沙與用沙。今天,就讓咱們走進東營境內的黃河,了解一下近年來對河口治理的研究。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自去年10月份開始,我市組建工作專班,聘請國家宏觀院成立編寫組,與國家、省同步啟動編制《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並謀劃了一批重大項目,跟進爭取支持,推動我市規劃納入國家規劃,讓《規劃》更多地涉及「東營元素」。「作為地級市,東營啟動規劃編制工作,可以說是比較早的。」
-
《黃河》亮相黃河入海口 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東營展出
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王克舉油畫長卷《黃河》暨新書發布會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舉行,首次公開展出了王克舉先生的新作《黃河》。 王克舉《黃河》長卷發布會現場《黃河》全卷共101個畫面,每個畫面長1.6米,高2米,均是在現場完成的寫生創作。
-
中國夢·黃河情|給「溼地精靈」一個安穩的家!8000隻黑嘴鷗「安家...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
-
河口區第三屆黃河三角洲高層次人才對接會在廣州舉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卉 東營報導10月23日上午,第三屆黃河三角洲「參與國家戰略·加快產才融合」高層次人才對接會暨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是落實省市「雙招雙引」部署要求和積極推進「人才興魯」行動的重要舉措,對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打造河口人才集聚高地,加快河口區產才融合,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
2016年以來,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
-
黃河河口管理局十三五發展紀實|徵程萬裡風正勁,行穩致遠再揚帆
為改善河口地區生態環境,有效管理和保護黃河入海備用流路,黃委與東營市在2010年啟動了刁口河流路生態調水修復及流路恢復過流實驗工程。此後數年,黃河水一直滋潤這塊土地。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後,給河口治理保護注入了強大動力。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11月28日,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驗收現場,相關專家在聽取項目匯報、觀看系統演示、審閱相關文檔資料後,對這一項目給予高度評價,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據介紹,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合建設試點項目於2018年2月得到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現自然資源部)批覆,2019年6月起實施,至2020年9月完成了基礎時空數據生產、時空大數據匯聚與處理、時空大數據中心與雲平臺研發、運行環境和示範應用建設等內容,提前並超額完成試點項目建設任務。
-
人民日報點讚東營:候鳥戀上入海口
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溼地生態系統三個「最」。 東營如何扛牢入海口責任,做好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修築引水渠、引水閘、連通閘、洩水閘,實施引水提水、溼地水系大連通、沉沙溼地、溼地小連通等工程,這幾年東營市著力構建「河—陸—灘—海」水系連通體系,促進黃河與自然保護區的大循環和溼地內部小循環,溼地生態功能大為改善。 驅車來到潮間帶,一個個圍壩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那是互花米草治理項目。」
-
...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
2016年以來,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