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將加快港口建設

2021-01-17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消息:6月24-25日舉行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經貿洽談會上,三角洲沿海的萊州、東營、濱州、濰坊幾個城市均推出港口招商項目,招商額超過100億元,按計劃,到2020這4個港口的吞吐量將超過4億噸。

萊州市市長李明介紹,萊州將港口港口及臨港工業發展,萊州港計劃投資50億元,到2015年建成10萬噸級泊位8 個,5萬噸級泊位8個,貨櫃吞吐量能力達到50萬箱。目前,這裡已經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12個,吞吐量達到1500萬噸,已成為黃三角區域內規模最大的港口。

東營港同樣推出其港口發展規劃,將向集大型散貨、雜貨和貨櫃運輸為特色的綜合性港口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山東省沿海地區性重要港口,預計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將達到1億噸。

濱州港項目計劃總投資21.2億元,其遠景規劃為建設深水泊位150多個,中長期規劃原油、液 化、煤炭、原鹽、貨櫃等3萬-10萬噸級泊位50餘個,打造黃河三角億噸以上區域性綜合港口,初步建成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近期目標是建設2個3萬噸級通 用散貨碼頭,3個5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年設計吞吐能力2000萬噸。

濰坊在其昌邑市下營新建港口項目,計劃總投資22.5億元。到2015年吞吐能力將突破5000萬噸,到2020年吞吐能力實現過億噸。

以上4個港口項目將採取多種合作方式,包括BT方式、出讓股份、與航運公司、石油企業合資等。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王倩 鞠川江 編輯:紀曉禕

相關焦點

  • 濰坊爭先黃河三角洲港口群
    濰坊市港航部門將圍繞解決港口建設與全市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抓前期、快建設、擴功能、保增長,著力實現港航各項主要指標增長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黃河三角洲港口群中奮力爭先的總體目標。  港口對濰坊,特別對濱海新區的發展至關重要。去年年底,省政府決定把濱海經濟開發區作為山東省對外開放的一個基地,加快建設港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需求。港口發展起來了,濱海新區的競爭力將有新的提高。
  • 黃河三角洲三港口「升級」為區域性重要港口
    記者從1月27日召開的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黃河三角洲地區濰坊、東營、濱州三港,經省政府、交通運輸部批准,由一般性港口提升為區域性重要港口,以適應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和我省實施藍色經濟發展戰略的需要。
  • 山東:黃河三角洲規劃將圍繞4港口建4個開發區
    談到黃河三角洲問題時,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費雲良說,我們國家有三個大河大江三角洲,南邊有珠江三角洲,中間有長江三角洲,北部有黃河三角洲。黃河三角洲應該說是最後一個待開發的大河三角洲,它的開發建設一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也得到海內外有識之士的關心和關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開發,先後列入了「十五」計劃和「十一五」發展規劃。這裡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相當明顯。
  • 為什麼「黃河三角洲地區」遠不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
    許多大江大河都有三角洲,比如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恆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等。很多河流三角洲地區也是人口十分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不過,也有例外,我國的黃河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就遠遠不如長江三角洲地區,這是為什麼呢?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李寬端在調研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時強調:堅持用生態...
    東營網訊 9月27日,市委書記李寬端就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進行調研。李寬端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紮實推動新時代東營高質量發展。市委副書記、利津縣委書記陳必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建軍等市級領導同志一同參加調研。
  • 黃河注入渤海,形成黃河三角洲,會有什麼利與弊出現?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側,總體流向自西向東流動,黃河主幹呈一個巨大的「幾」字型,全長約為5464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第六長河,黃河最終在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並形成了巨大的黃河三角洲。
  •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華夏大地幅員遼闊,其中兩大水系貫穿中國東西,並在河口形成大面積衝積平原,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就是富饒之地,時間進入現代,長江下遊城市集聚,形成了著名的長三角城市群,在另一個大水系的黃河河口,沒有出現如此體量的城市群的理由是什麼呢
  • ...發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食品博覽會和第二屆黃河三角洲高效...
    2010港口吞吐量完成2.1億噸,空港旅客吞吐量250萬人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414公裡;目前潮水國際機場、青煙威榮城際鐵路、德龍煙鐵路正加快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和中韓跨國海上火車輪渡等重大項目正在加緊開展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屆時,煙臺將成為連接東北和華東,溝通韓國、日本的東北亞戰略樞紐城市。煙臺是一座外向度較高的新興製造業城市。
  • 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2日訊 今天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率有關區市、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走訪山東省港口集團。
  • 新時代山東港口的前進方向——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陸海統籌」發展思路,山東將整合沿海港口資源,優化口岸布局,謀劃推進青島港、渤海灣港、煙臺港、日照港四大集團建設,同時打造全國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據悉,山東已展開密集調研,摸清海洋的家底實情、基礎數據,完善政策規劃,省海洋發展戰略規劃領導小組掛牌成立。山東省重新進行謀劃,做大做強做優海洋經濟,把加快發展海洋經濟作為今年重點工作,從海上強起來。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長江、黃河、珠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3條河流。它們灌溉了兩岸大片的良田沃土,孕育出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經過億萬年的歷史變遷後,長江、黃河、珠江分別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了一大片衝積平原,分別是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山東港口呼叫武漢港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 古老的東方有條黃河在黃河入海的盡頭是綿延三千多公裡的山東港口世界的東方有條長江在長江的中部
  •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該研究中心聯合山東省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
    加快互花米草的生態治理迫在眉睫。,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耿沛華介紹。
  • 【中國科學報】認知陸海河相互作用支持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黃河三角洲溼地站圍繞我國濱海和河口溼地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國家戰略科技需求,以黃河三角洲陸海相互作用過程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為主線,以長期穩定觀測與監測、科學研究與示範為目標,開展黃河三角洲濱海與河口溼地生態與環境演變動態過程及機制、退化生態系統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濱海溼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對策等方面的研究。
  • Springer出版發布英文專著《波浪導致黃河三角洲沉積物侵蝕再懸浮》
    該專著詳細介紹了現代黃河三角洲波致沉積物侵蝕再懸浮方面的最新技術方法和理論研究成果,是實驗室團隊近十年來工作成果的結晶。該專著由八章構成,第一章主要介紹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第二章主要介紹代表性研究區黃河三角洲工程地質環境及其沉積物性質,包括現代黃河三角洲的形成演化、地形地貌、海洋動力環境及沉積物的類型與分布、粒度成分特徵、礦物成分特徵、微結構特徵、物理與力學性質。
  • 推進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發展鹽鹼地現代農業,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我國擁有鹽鹼地 5.2 億畝,其中黃河流域鹽鹼地面積 1.04 億畝;而黃河三角洲 80% 的土地是鹽鹼地,是世界鹽鹼地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對維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00年前,孫中山設想建設3個世界級港口:以港口來帶動中國的復興
    一,孫中山的港口建設思想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不就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的位置按照「南北議和」的協約讓給了袁世凱。孫中山認為此時已經實現了「三民主義」中的民族和民權,只有民生尚待實現。於是孫中山從當年就開始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收集資料,並且宣傳「平均地權」、「興辦實業」「修建鐵路」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