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端在調研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時強調:堅持用生態...

2020-11-30 東營網

東營網訊 9月27日,市委書記李寬端就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進行調研。李寬端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溼地城市建設,紮實推動新時代東營高質量發展。市委副書記、利津縣委書記陳必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建軍等市級領導同志一同參加調研。

李寬端實地察看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恢復和文化旅遊項目、天鵝湖城市溼地工程、東八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市全民健身公園和奧體中心體育館等情況,並聽取有關部門匯報,就項目規劃建設管理等事宜進行了研究。

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李寬端察看了保護區溼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黃河口溼地觀鳥科普園建設、遠望樓周邊環境改造提升、停車場擴建等項目情況。李寬端強調,要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裡的支持,全力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大保護,推動實施一批生態保護項目,儘快啟動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有關工作。要全面落實保護區水資源配置與水系連通規劃,構建水系貫通、循環互濟格局,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要積極探索保護與合理利用相協調的長效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攻堅力度,在保護的基礎上,精心打造「河海交匯」等精品旅遊線路,全力抓好5A級景區創建工作,更好地發揮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的龍頭作用,加快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

李寬端聽取了關於天鵝湖城市溼地工程規劃情況的匯報,現場察看了項目推進情況。他強調,天鵝湖城市溼地工程建設,對於中心城區蓄滯洪水、涵養水源、淨化水質、改善生態氣候、提升環境質量具有重大意義。要統籌考慮多種功能,進一步完善規劃,加快工程整體推進進度,著力建設集「蓄洪、生態、旅遊、人文、景觀」於一體的高標準城市溼地,打造現代化溼地城市的示範工程。

關於東八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李寬端強調,一定要認真落實規劃方案要求,堅持用生態的辦法來治理生態,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要在保護溼地景觀效果的同時,結合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文化旅遊業,積極吸引企業參與,實現「企業有效益、社會得景觀」,真正把溼地保護與農業種養殖、科技示範、休閒娛樂等融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市奧體中心體育館、全民健身公園是以運動健身為主題,集競技比賽、休閒健身、體育訓練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體育活動中心。李寬端詳細了解場館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他強調要充分發揮體育場館的公共服務功能,為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活動開展提供優質平臺。要積極承辦國際國內體育賽事,藉助賽事平臺,全面提升東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堅持市場化運作,以一流標準運營和管理好奧體中心,全面提升奧體中心的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益。

市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活動。(記者:文/葛鑄聰 圖/於中平)

東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東營日報社所有,東營網擁有東營日報社所屬《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電子信息網絡發布、出售與轉載權利。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東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東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聯繫我們處理。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處理。

相關焦點

  • 「生態文明@溼地」保護黃河三角洲,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相併列,新時代治理黃河的藍圖和路徑由此明晰。
  • 山東東營: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
    構築生態城市「五水統籌」大格局 助推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東東營市探索具有東營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治水興水之路  山東省東營市地處黃河入海口,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
  •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該研究中心聯合山東省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
  • 打造生態之洲綻放自然之美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東營市推進生態...
    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就推進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時強調,做好黃河三角洲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十分重要,要加強工作力度,用科學方法促進黃河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  不把歷史問題留給歷史,不把包袱留給後人。為答好生態文明建設這道時代考題,東營市委主要領導密集開展考察調研,查找問題,分析根源,徵求意見,綜合施治。
  • ...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
    上世紀80年代,互花米草作為固岸護坡植物被引種到山東沿海,但近幾年來,互花米草呈爆發式擴張,影響本地原生植物物種,降低潮間帶生物多樣性,阻隔溼地水文連通性,導致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局部崩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成為制約山東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災難之一。
  • 【要聞】陳文浩調研南縣項目建設 生態治理 溼地保護工作
    1月6日,副省長陳文浩調研南縣項目建設、生態治理、溼地保護等方面工作,市、縣領導熊煒、胡安邦、孔令強、練世宏參加調研。 陳文浩指出,南縣要通過此類項目建設,帶動城鄉勞動力流動、城市建設,釋放城市化紅利;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提供均衡的公共服務,讓農村勞動力有條件在縣城落戶、安居、樂業,為城市發展積聚動能;同時,南縣應立足「比較優勢」,創造「競爭優勢」,做強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通過產業吸引人口、人才,促進城市發展。
  • 【中國科學報】認知陸海河相互作用支持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在此期間,除負責完成試驗站基礎設施工作外,臺站工作人員還建立了兩個氣象—渦度觀測場,進行生態系統土壤呼吸、光合等的數據採集。  遵循「邊建設邊發展」的思路,濱海溼地團隊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建立起了國內首個濱海溼地野外生態試驗站,2011年成為中國科學院院級野外臺站。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一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瞄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C位」,東營正以「沿黃地市第一」的標準搶抓機遇、奮力奔跑,在實施國家戰略中重新審視自身、校準定位、聚力發展,將更多優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勝勢!「東營將切實擔當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責任,抓住機遇搞好系統謀劃,加快推進實施重點項目,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大保護與東營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市委書記李寬端如是說。
  • 楊東奇在棗莊濟寧市調研時強調 統籌做好河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0日訊 6月9日至10日,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在棗莊、濟寧市調研,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部署要求,堅持保護與發展雙贏,加強規劃引領,統籌抓好備汛防汛、生態保護、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推動南四湖流域高質量發展。
  • 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一直很關心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多次就三江源、祁連山、秦嶺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建設提出要求。
  • 溼地與經濟:生態效益 精明增長
    2015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對這片區域進行生態建設,以河流、湖泊、溼地、森林為資源特色,打造集生態保育、休閒運動、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主題活動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城市森林溼地公園。目前,該公園已成為我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載體和閃光點。如今,溼地旅遊正在成為人們親近自然的「新寵」方式。
  • 劉國中在調研生態環境保護時強調 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劉國中在調研生態環境保護時強調 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2020-12-02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河戰略」落地生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
    「現在修了多條慢行道路,大家可以很方便地感受黃河美景,真是太好了!」正和朋友在這裡遊玩的市民王霞高興地說。 如今,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的黃河灘地公園是鄭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見效的重點項目之一。去年以來,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把握機遇,積極作為,謀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努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 溼地保護|維繫山水林田湖草的是水
    >王逸群長期從事森林資源調查監測、溼地資源監測評價、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與評價以及自然保護地、重大生態工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等工作,主持完成各類項目百餘項,為國家和區域生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到了中上遊區,王逸群團隊多年調研發現,幹支流水量卻在減少。「中上遊建起的水庫、水電站,對下遊來水調控能力更強了;河套地區大力發展農業及建設城市景觀水體,加大了對黃河水的利用量;近10年,沿黃大中城市面積平均擴大2-3倍,城市人口增加最多超過3-4倍,對水資源利用、溼地佔用的影響非常大;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礦產資源佔全國一半以上,礦產資源開發對水資源消耗和溼地保護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
    上世紀80年代,互花米草作為固岸護坡植物被引種到山東沿海,但近幾年來,互花米草呈爆發式擴張,影響本地原生植物物種,降低潮間帶生物多樣性,阻隔溼地水文連通性,導致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局部崩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成為制約山東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災難之一。加快互花米草的生態治理迫在眉睫。
  • 以保護溼地生態系統為核心 展示溼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商友江在看溼地公園效果圖 商友江強調,要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統籌規劃、體現特色、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建設好白果坨國家溼地公園。要從維護溼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防止溼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發,通過適度人工幹預,保護、修復或重建溼地景觀,維護溼地生態過程,展示溼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實現溼地可持續發展;要根據溼地保護和區域經濟發展等進行統籌規劃,根據溼地的地域特點和保護目標合理布局,先易後難、分步實施、分期建設;要重點突出溼地景觀,保留溼地的生態特徵,最大限度維持區域的自然風貌,體現特色,在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展示和溼地合理利用示範
  • 紮實推進項目建設生態治理溼地保護工作
    1月6日,副省長陳文浩赴南縣調研住建、生態環境、林業等方面工作。省政府副秘書長黎鹹興,省林業局局長胡長清,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劉群,省住建廳副廳長易小林,省林業局副局長李林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熊煒,副市長胡安邦隨同調研。
  • 荒山披綠裝 溼地鳥飛翔——黃河流域陝北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見聞
    「行走黃河陝北段」生態調研採訪舉行,記者深入榆林市和延安市生態示範基地、環境治理工程、環保模範企業等,實地了解陝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河道上遊部分,我們從直排口源頭將汙水截流到市汙水處理廠汙水幹管,下遊部分建設小型汙水處理廠,用截汙泵站的方式將汙水導入截汙幹管,全部進入市汙水處理廠進行淨化處理後再排入河道。榆溪河生態長廊全長17公裡,現在已經建成11.2公裡,大大改善了榆林城區和榆溪河的生態環境。」 田龍說。
  • 黃河生態補水「救助」山東河口三角洲
    6月29日,刁口河生態補水全面啟動,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此次生態補水推進速度之快創歷史之最,水頭從開閘放水到目的地時間僅用了133小時。刁口河為1964~1976年黃河入海故道,全長約52千米,是黃河三角洲上第9條黃河入海流路,也是黃河首選備用入海流路,其入海口分布著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北區)。
  • 黃河入海口:寫好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探尋黃河之美  萬裡黃河發源自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最終在山東東營市注入渤海。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脫貧致富、產業升級有了很大發展。地處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同樣在綠色發展、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