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2021-01-14 青島新聞網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

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

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2日訊 今天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率有關區市、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走訪山東省港口集團。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青島港口門戶城市作用,高標準規劃建設好國際郵輪母港區,攜手加快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首先來到郵輪母港客運中心,了解青島港整體情況及郵輪母港區開發建設情況,實地察看了通關區域、免稅店;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趙豪志觀摩了自動化碼頭設備作業情況,並接見了「連鋼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向他們表示敬意和慰問;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趙豪志和山東省港口集團與會人員進行了交流。

趙豪志指出,青島因港而生、向海而興,港口是青島發展的最大優勢之一,山東省港口集團落戶青島後發展態勢良好,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對青島的開放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青島具備獨特的「雙節點」價值,青島將與省港口集團加強聯動,攜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推進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攜手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要積極支持省港口集團在青發展,改善港口集疏運條件,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持續放大港口對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帶動青島匯聚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更高水平開放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霍高原、孫永紅、張軍、周安參加調研。(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相關焦點

  • ...山東省港口集團董事長霍高原:發力港產城融合 建設世界一流海洋...
    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港口集團吞吐量、貨櫃量、效益卻「逆勢三增長」,領跑全國沿海港口,發展勢頭強勁。對組建成立剛滿一年的山東港口來說,著實不易。過去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為班長的山東省港口集團領導班子帶領下,謀求轉型的山港,大刀闊斧實施一體化改革,發力港產城深度融合,對標倫敦港等全球先進港口,劍指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 求解一體化改革「不等式」: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山港實踐
    大眾日報社記者 趙洪傑 趙豐 肖芳編者按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建設海洋強國,港口是重要一環。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大刀闊斧推進港口一體化改革。
  • 新時代山東港口的前進方向——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希望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3月8日下午,山東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 港城融合,山東港口日照港與城市發展共描一幅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聚焦內外聯動抓融合、增優勢,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港城深度融合發展,努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加強與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啟動海龍灣片區規劃開發。
  • 聚焦日照兩會丨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 聚力打造北方能源樞紐
    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中指出,聚焦內外聯動抓融合、增優勢,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港城深度融合發展,努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加強與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啟動海龍灣片區規劃開發。加快日照港貨櫃碼頭改造三期等工程建設,推進港口布局調整優化。
  • 5個港產城一體化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集中開工
    中國山東網5月14日訊 5月14日,總投資30餘億元的5個港產城一體化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集中開工,涵蓋海洋高端化工和新材料研發、濱海文化旅遊、交通設施等領域。這是西海岸新區貫徹落實省委重點工作攻堅年和市委「十五個攻勢」部署要求,打響「十二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也是聚焦海洋產業強鏈補鏈,加快推動董家口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具體行動。此次集中開工的5個項目分別是金能新材料研究院、隆海˙碧海雲天項目、合創˙龍灣項目、青島龍潭文化交流中心項目和貢北路工程。
  • 5個港產城一體化項目在西海岸集中開工
    5月14日,總投資30餘億元的5個港產城一體化項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集中開工,涵蓋海洋高端化工和新材料研發、濱海文化旅遊、交通設施等領域,加快推動董家口港產城融合發展。其中,投資15億元的金能新材料研究院項目,計劃建設金能總部、研發中心和培訓中心等,將打造世界級的科研中心和全球一流的企業總部基地。投資3億元的隆海˙碧海雲天項目,旨在打造董家口經濟區高端人才聚集區,為港產城融合發展提供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合創˙龍灣項目將為琅琊臺景區提供集商務、辦公、酒店一體的現代化商業配套服務,為旅遊發展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要求,這是新時代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發展的使命責任和根本目標。要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 思變求新 走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之路——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
    作為國內唯一一座位於大型工業區內的生態溼地公園,周圍坐落著太重、博邁科、路易達孚等眾多企業的大型工廠,幾公裡外就是大沽口港區,碼頭上塔吊林立、車來車往,廠區間綠樹環繞,一幅宜居宜業、港產城融合的畫卷徐徐展開。
  • 日照港:向海圖強,對標世界一流海洋強港
    目前,日照港裝卸貨種近40個,鐵礦石進口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前列,木片、大豆、焦炭吞吐量穩居第一,原油吞吐量躋身前三位。鐵礦石、油品、焦炭、貨櫃等8個貨種年吞吐量均超過千萬噸,已發展成全球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中轉基地。
  •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印發,主要內容有這些
    ,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以改革、創新、開放為動力,以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重點,以「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海洋科技教育引領區、國家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海洋經濟競爭力核心區、國家海洋開放合作先導區、國家軍民深度融合先行區,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郭建國接受專訪時表示,全市發改系統將以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落實「海絲」戰略樞紐城市、福州都市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等重大戰略為契機,拓展發展空間,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新區新城和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建設,努力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建成第一個特大城市,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和國內一流樞紐機場,加快推動高鐵進機場,力促海絲門戶樞紐地位大突破。
  • 向海而興,打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在市人大代表,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奉利看來,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基因是從港口發端,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天然稟賦,就是港口。「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我們在海向上增航線、擴倉容、拓中轉;在陸向上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港口連接的腹地不斷向內推進。物暢其流帶來的是流量,帶動的是發展。」
  • 書寫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港口發展紀實
    在浙江任職時,習近平把港口作為全省發展海洋經濟的引擎,緊緊抓住這一「牛鼻子」。2002年,習近平調任浙江擔任省委書記,他把目光投向相當於全省陸地面積2.6倍的藍色海域,多次深入舟山群島調研。他指出,「新世紀新階段浙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天地在哪裡?在海上!」他要求浙江要「爭取發展成為海洋經濟強省」。習近平力主推進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建設舟山連島工程,加快浙江省港口資源整合。
  •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
    原標題: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參與 摘要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
  •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8月6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正式發布實施《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強國建設,對山東海洋事業發展寄予厚望。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指出,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
  • 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項目協議書正式籤署
    5月12日,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與贛州市南康區人民政府、贛州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深贛港產城一體化合作區項目協議書》,標誌著「特區+老區」合作共建的產業項目正式落地。
  • 細看惠州一個產業新城的產、城、人融合發展之路
    當前,我國正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今年以來圍繞「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重點工作,狠抓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發展「2+1」現代產業集群,奮力建設國內一流城市。一起跟隨《南方日報-惠州觀察》來看看惠州「育新機、開新局」的經驗做法,如何去實現惠州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城市的目標。
  • 建國家實驗室、拿出「上海方案」,2020年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
    上海將配合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推動更多金融業開放項目落地,加快建設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基本形成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關於航運中心建設,應勇表示上海要加快建設智慧綠色港口,啟動建設浦東國際機場四期工程,基本建成國際貨櫃樞紐港和亞太航空樞紐港。其中,上海著力發展海鐵聯運、水水中轉,加快建設外高橋鐵路進港專用線和大蘆線等內河航道,基本形成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