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12-06 SZNEWS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召開《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

全市首個加快推進新基建的行動方案,計劃實施32項新型基礎設施行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8月6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正式發布實施《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這是深圳市《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出臺之後,全市首個加快推進新基建的行動方案,計劃實施32項新型基礎設施行動,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建設9項行動、融合基礎設施建設12項行動、創新基礎設施建設11項行動,首批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近300億元。

田夫強調,要提高站位,切實將新基建作為推動前海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新動能。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前海聯動香港構建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體系,在新起點上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務內地」、打造新的「動力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引擎作用的必然要求。要提高站位,按照「立足深港、輻射灣區、世界一流、全國領先」發展思路,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通過新基建為前海制度創新、深港合作、產業集聚、城市新中心建設等注入新動力。

田夫要求,要高點定位,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要強化規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政策扶持的精準度、有效性,高質量編制「十四五」數位化規劃,高效統籌好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抓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對標國際最高最好最優,加快建設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要抓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入融合,充分利用現代通信和信息技術手段,抓好前海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系統、智慧綜合保稅區以及數字政府等建設。要抓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雙自聯動」戰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實驗基地、新材料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創平臺建設。

田夫強調,要落實到位,加快推動前海新基建見實效、出經驗。要細化責任,規範建設程序和工作機制,逐個項目抓落地、抓落實。要科學統籌,強化項目科學管控,合理安排項目規模、布局和時序,全力推動5G、數據中心、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重點項目建設。要整合資源,加強政企合作,大力推進基礎資源和平臺建設、運營、數據應用等模式創新。要狠抓安全,始終把安全擺在首位,貫穿於推進新型數字基礎建設的全過程。

前海首批新基建項目50個、總投資近300億元

會上,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倪勇對《行動方案》作了解讀,講解了前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出臺背景、總體思路和具體內容,介紹了前海《行動方案》的主要特色。

據介紹,前海貫徹中央、省、市的精神要求,落實深圳市《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啟動《行動方案》的編制工作。前海的新基建布局總體考慮四點要素:連接、融合、統籌和開放。「連接」即前海的新型基礎設施,需要幫助前海實現泛在的、高質量、低成本的連接,實現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交易成本的降低。「融合」即前海新基建項目功能的融合,同時與科技創新、數字治理和數字經濟相融合,實現「四合一」融合發展。「統籌」即注重規劃引領、重點攻關、系統推進。「開放」即發揮前海疊加國家戰略的平臺作用,吸引國內國外、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參與到前海的新型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的建設與發展中來。

《行動方案》提出聚焦「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綜合打造城市數字底座和信息交互樞紐,推動新型基礎設施與數字治理、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實現「四合一」融合發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信息網絡超前部署、融合設施豐富智能、科技平臺創新引領為特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實現數字治理能力大幅提高,產業能級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行動方案》計劃實施32項新型基礎設施行動,首批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292.3億元,其中政府總投資116.4億元,社會總投資175.9億元。具體來說,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共有9項行動,包括5G和固網寬帶網絡、大灣區信息交互樞紐、綠色數據中心、多雲計算協同等,提供數據傳輸、萬物互聯的高速通道。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共有12項行動,包括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媽灣港區等,打造產業升級、要素活躍的重要基石。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共有11項行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基礎設施、金融科技新基建創新載體等,打造科技創新、產業應用的戰略高地。

據悉,《行動方案》基於「連接、融合、統籌、開放」的總體思路,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在試點中探索具有前海特色的,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基建之路,具有三大具體特色。

一是先導性帶動,強化先行先試的使命擔當。提出「打造城市數字底座和信息交互樞紐」的發展目標,數位化底座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需求,信息交互樞紐助力前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數據交換樞紐,與區位優勢疊加,有利於前海成為要素市場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

二是大灣區聯動,體現深港合作的使命定位。充分依託香港教育和科研優勢,布局大灣區基礎服務設施、深港科技合作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為未來前海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搶佔先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通,有序推進大灣區數據融合,吸引以數據為生產要素的科技企業在前海集聚。利用前海灣保稅港區特有優勢,通過5G、人工智慧、北鬥定位、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行數位化改造轉型和服務,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數位化體系。

三是雙基建驅動,立足開發開放的階段特徵。前海正處於傳統基建和數字新基建的共同發展時期,在不同中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傳統基建在規模與總量驅動基礎上,融合新基建放大倍增效應,通過全光網絡、物聯感知體系、智慧城市大腦、數字孿生城市、智慧交通等建設,加快傳統基建物理空間、新基建數字空間協同發展,在更高起點布局未來前海數字產業,為「雙自聯動」注入動力、為「雙區驅動」發展體系提供牽引,為「雙循環」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協調貫通提供支撐。

協同推進前海新基建取得顯著成效

會上,與會部門和相關企業表示,將繼續協同推動前海持續領跑新基建發展。

市發改委副主任曾堅朋表示,前海在全市率先發布新基建的專項行動計劃,彰顯了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市發改委將和前海一起協同推進新基建各項工作,將前海打造成深圳市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發展的標杆。

市通信管理局局長何承健表示,市通管局始終把落實國家對前海先行示範的要求,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抓手,全力支持前海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創新、業務創新。

深圳電信公司總經理李勝飛、深圳移動公司副總經理趙武、深圳聯通總經理張海濤分別作了發言,表示將通過打造前海5G精品網絡,提供豐富的5G應用,以差異化的雲、網、物、5G能力為基礎,構建智慧城市底座能力平臺,大力推進智慧城市、新基建、數字經濟、科技創新集聚發展。

媽灣智慧港是前海新基建標杆示範項目,招商局港口集團副總經理李玉彬表示,將堅持高質量建設「媽灣智慧港」、高水平建設前海綜合保稅園區、高標準建設智慧口岸,發揮智慧港口產業孵化效能,輻射帶動港口生態圈內企業的產業升級。

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南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深圳電信、深圳移動、深圳聯通、深圳鐵塔、招商港口、自貿投資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出席會議。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原標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來源: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最新消息:深圳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方案 到2023年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
    ,發展數字生產力,著力提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能級,持續引領產業迭代升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將深圳建設成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高地。以政府數位化轉型為突破口,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政府引導、多元共建、全球合作的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 廣東廣州發布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案(2020—2022年)!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12月31日廣州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要求,加快建設高水平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廣州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對數字經濟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探討
    1、民航高質量發展與數字經濟創新的理念契合數字經濟最大魅力是以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民航高質量發展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這與數字經濟是非常契合。數字經濟的「綠色」,是指採取有力措施保障信息通信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證數字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民航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則根據自身的特點提出以航空器節能減排、機場環保建設等多方面綠色理念與措施,堅持綠色持續發展。
  • 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
    ,適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著力提升數位化生產力,深化5G、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大力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數位化轉型步伐,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總結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創新發展經驗,引領帶動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意見》全文如下——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屬單位,國家文物局: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⑦)——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住房和城鄉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 廣州市舉行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
    昨日,廣州市舉行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市委書記張碩輔宣布重點項目開工。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揭牌。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啟動集中開業。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曹達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英現場致辭。市委常委、副市長胡洪主持。曹達華對活動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說,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是廣東、廣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有力舉措。
  • 事業單位寫作範文:數字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數字經濟關係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關乎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推動實施,關涉數字政府數字中國的建設。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納入分配製度,我國正式進入「數字經濟」紅利大規模釋放的時代,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數位化浪潮給生活和工作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的衝擊。
  • 中國電信堅持「雲改」發展戰略,加快雲改數轉推動高質量發展
    打開APP 中國電信堅持「雲改」發展戰略,加快雲改數轉推動高質量發展 吳曉芳 發表於 2020-12-02 14:00:15
  • 專家: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是實現我國碳排放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攻堅期,必須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制定並落實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作為降碳減汙總抓手和「牛鼻子」,實現碳達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高度協調統一。
  • 加快推動科研高質量發展
    堅持「四個面向」,加快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既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賦予我國廣大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全面認識科研質量的內涵科學研究是人類以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思維現象等為對象,探索客觀事物內在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系統性活動。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加快城市數位化轉型步伐,堅持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協同發展,打造數據匯聚共享新典範,堅持智慧城市與產業發展一體推進,打造「雲管端」三位一體的城市大腦有機生命體,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蟬聯全國「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連續三年獲評「中國領軍智慧城市」,榮獲全球智慧城市產業數位化轉型獎,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 加快推動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五中全會強調,要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郭建國接受專訪時表示,全市發改系統將以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落實「海絲」戰略樞紐城市、福州都市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等重大戰略為契機,拓展發展空間,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新區新城和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建設,努力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建成第一個特大城市,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和國內一流樞紐機場,加快推動高鐵進機場,力促海絲門戶樞紐地位大突破。
  • 于偉國:強化高質量有效投資 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強化高質量有效投資 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記者 周琳) 6月10日,省委書記、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于偉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暨領導小組第三十九次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工作部署,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兩新一重
  • 加快數位化發展
    一、深刻認識加快數位化發展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加快數位化發展,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動能大幅釋放,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達到36.2%。新動能正在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塑造發展新優勢。二是區域協調發展孕育新動能。「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等加快實施,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正在逐步形成。三是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培育新動能。
  • 楊保軍: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本文字數:1418字  閱讀時間:5分鐘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戰略部署,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助力浙江以數字經濟引領綠色發展新路徑,由中國科協、生態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主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與湖州市委市政府、安吉縣委縣政府等聯合承辦的
  • 潘清軍:抓實七大板塊發展 推動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港城融合、文明誠信、和諧宜居』新濱海為目標,以推進『建設誠信政府、打造孝義濱海』為載體,以抓實七大板塊發展為主線,不斷推動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結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潘清軍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介紹了2020年的工作方向,潘清軍說,濱海鎮將以建設「港城融合、文明誠信、和諧宜居」新濱海為目標,以推進「建設誠信政府、打造孝義濱海」為載體,以抓實「臨港經濟、循環經濟、化工園區、村鎮建設、現代農業、現代旅遊、清潔能源」七大板塊發展為主線,學思悟行勇擔當,躬身篤行謀發展,不斷推動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智慧旅遊、數位化建設、5G覆蓋…………10部門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意見出爐
    11月30日,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為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持續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旅遊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門共同下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