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參與

摘要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參與】近日,深圳市《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已印發實施。根據方案,「十四五」期間,深圳將夯實「四梁八柱」,重點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態與文化、海洋綜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領域,大力推進63個重點項目的示範性建設。(上海證券報)

  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詳細「施工」方案來了!

  據上證報記者了解,近日,深圳市《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已印發實施。

  根據方案,「十四五」期間,深圳將夯實「四梁八柱」,重點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態與文化、海洋綜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領域,大力推進63個重點項目的示範性建設。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支持的事項,正因如此,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規劃開啟的交匯之年,深圳在修訂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時,較2018年版本的實施方案有了更高的站位、更宏大的願景。

  深圳的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我國海洋經濟、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標杆城市和對外彰顯「中國藍色實力」的重要代表。

  海洋經濟潛力無限,相關上市公司已加緊卡位。深圳擁有涉「海」企業7000餘家,其中一些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已經參與到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行動中。

  重點發展五大領域

  聚焦海洋事業建設著力點,《方案》明確了五大涉海領域將重點發展:

  第一,聚焦海洋經濟領域,重點引導和推動海工裝備、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資源開發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充分利用「雙區」創建契機,積極引導海洋金融、港口航運開放合作,增強國際化水平,推動海洋經濟跨越式發展,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

  第二,聚焦海洋科技領域,通過設立海洋教育研究機構、聚集海洋專業人才、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規劃建設海洋科技創新走廊、加強海洋科技服務等舉措,建立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打造一流的海洋創新引擎,提升深圳海洋科技的全球影響力

  第三,聚焦海洋生態與文化領域,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文化發展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重點構建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彰顯海洋文化特色、打造國際濱海旅遊城市,營造陸海融合、人海和諧的國際海濱城市氛圍,提升深圳海洋文化在全球的輻射力。

  第四,聚焦海洋綜合管理領域,從完善海洋規劃體系、健全海域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海洋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入手,對智慧海洋建設、海洋防災減災、海洋執法維權等進行全面部署,提升海洋法制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第五,聚焦全球海洋治理領域,以舉辦國際海洋高端交流活動、謀劃國際海洋事務組織落戶深圳、構建「全球資源+中國消費」的遠洋漁業格局等舉措為重點,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爭取為在國際海洋法律、規制、行業標準制定方面發出「中國聲音」貢獻深圳力量。

  63個涉海重點項目示範引領

  《方案》明確,2020-2025年將持續推進和新增共計63個涉海重點項目,力爭通過一批標誌性、代表性、關鍵性項目,形成示範效應並持續發力,有效支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持續推動的40個重點項目包括:推動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建設智能海洋工程製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建立國家深海生物基因庫、規劃建設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設立深圳港航發展基金、建設優勢特色海洋學科、推動設立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等。

  大力推動的23個新增重點項目則是:按程序組建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推動設立海洋產業發展基金、爭取試點啟運港退稅政策、推動組建中國海工集團、推動建設中船南方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院、建設蛇口國際海洋城、規劃建設水產實驗基地、推動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納入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名錄、開展海洋生態環境基礎調查、建設前海灣人工沙灘等。

  據了解,深圳將成立深圳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發展委員會,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委員,審議全市重大涉海項目、規劃和政策。提升經費保障力度,強化專項資金扶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重大專項資金,研究設立深圳市促進海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上市公司積極卡位布局

  有關專家表示,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的區位優勢明顯,其擁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和約260公裡的海岸線,地處亞太主要航道,是中國國際班輪航線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同時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樞紐城市。深圳還擁有高技術密集的產業集群,當前其海洋生產總值不足深圳市GDP總量的1/10,發展潛力巨大。

  早在2012年,深圳海洋產業已經達到千億級,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海洋油氣業等三大傳統產業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海洋高端裝備、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約2327億元,同比增長4.63%,海洋經濟生產總值佔全市GDP的9.6%。根據規劃,深圳海洋生產總值到2020年將達到3000億元。

  深圳擁有涉「海」企業7000餘家,其中部分是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並已經參與到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行動中。

  比如,中集集團此前就在深圳召開的「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聞通氣會上,以專家的身份,就深圳出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政策文件進行解讀。目前中集集團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已服務於北海、南海、墨西哥灣、巴西海域等全球主流海洋油氣產區。

  中興通訊研祥智能華訊方舟等大型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已進軍海洋通訊、船舶導航等海洋領域。

  自2015年起,中興通訊就成立了「海洋信息化專題項目」,致力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寬帶衛星通訊等前沿技術服務海洋事業,去年10月,中興通訊在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發布了海洋大數據應用支撐平臺——ZTE OaS,並展示了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信級衛星通信整體解決方案,填補了深海覆蓋盲區的空白。

  深圳民企華訊方舟也一直致力開展海洋寬帶覆蓋、海事雷達探測和低軌衛星群等相關的科研成果轉化開發,其「衛星+」與華訊天樞一體化雲管理平臺,可為海洋參與單位與個人提供多種信息化服務。

  港股上市公司研祥智能的業務也涵蓋海洋電子信息領域。

  去年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的「深圳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第二批)初審結果」中,中興通訊、華訊方舟、中集集團研祥智能等均有項目入選。

  10月15日至18日,被譽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預計將有600多家企業攜最新涉海產業的新技術新成果亮相。本屆海博會還將突破海洋圈層,搭建陸域企業向海洋進軍的平臺,為海洋經濟發展培育更多新增長點,形成涉海產業集群效應。屆時,諸多上市公司也將組團參展。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
    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詳細「施工」方案來了!  據上證報記者了解,近日,深圳市《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已印發實施。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服務「海洋強國」重大戰略,深圳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努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夙願,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深圳發展海洋事業有決心有信心2020年9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
  • 大鵬新目標定了: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
    服務「海洋強國」重大戰略,深圳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努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夙願,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深圳發展海洋事業有決心有信心 2020年9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
  • 向海而生:深圳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圖為中集建設的海上平臺。   南方日報記者魯力 攝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深圳啟動海洋科普嘉年華和海監船公眾開放日活動,「走進海上森林」、海洋知識進課堂公開課、珊瑚種植及海底漁網清理撿塑等活動同步開展。   擁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和超過260公里海岸線的深圳,被國家定位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一。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資料照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9月25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有哪些短板?這份調研報告都說了
    「建議政府儘快試點海洋生態補償及損害賠償制度,明確海洋生態損害賠償的索賠主體、賠償範圍、賠償程序、賠償標準和形式等。」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日前發布《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專題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對「十四五」期間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建議。
  • 觀察|多維度指標考量,深圳建設全球城市從何著力?
    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面臨海洋資源利用不充分、海洋基礎科研有待提升和國際海事話語權薄弱等問題。海洋資源利用不夠充分。深圳具有藥用價值的海洋生物品種較多,達四五千種。然而目前深圳的2000多家水產品公司基本從事水產養殖業,涉及高端海洋生物業和海事研究所明顯不足,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三是加快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打造黃河流域新興產業策源地、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和高效生態產業示範區。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深圳2020年供應土地1238公頃 為建設全球標杆城市提供堅實國土空間...
    2021年伊始,隨著《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深圳市創新型產業用房管理辦法》等一批法規政策先後發布,深圳灣超級總部等六大總部基地、光明科學城等18個城市重點片區和中國中車、今日頭條、小米集團等一批深圳全球招商大會重大項目的規劃建設加快落地,深圳正以堅實的國土空間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加速邁向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 2019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發布
    金秋十月,在2019海博會召開之際,首部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濱海深圳 與逐夢者同行》震撼發布。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精彩出品的該宣傳片,以壯闊、震撼、炫美的效果,展現最美海岸和城市奇蹟,展現深圳從建設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偉大跨越,展現深圳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深藍」的雄心與夢想。宣傳片使用了大量壯美的航拍和深潛鏡頭。
  • 三沙未來五年:建設智慧海洋城市 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
    三沙未來五年:建設智慧海洋城市 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 2016-11三沙市副市長馮文海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未來五年三沙市將建設智慧海洋城市,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圖為馮文海。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攝   中新社三沙永興島11月22日電 (記者 關向東 王子謙)三沙市副市長馮文海22日在三沙市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未來五年三沙市將建設智慧海洋城市,深度拓展海洋旅遊業。
  • 聚焦「海洋+」|整治海洋汙染在行動,深圳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本次活動承辦方——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執行秘書長馬海鵬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受汙染後的環境可能會消耗更多的資源來修復,只有保護好生態,才能為海洋產業經濟保留長久的發展動力。我們希望通過海岸線徒步、海岸線記錄者等項目來監督深圳市海岸線的生態環境情況,幫助打造民間灣長制,真正監督深圳每一寸海岸線。」
  • 藍色引擎提速大鵬新區,點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名片
    海洋強國夢,中國自古有之。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作為"中國南大門、藍色風景線",深圳奮蹄揚鞭,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大鵬新區海洋藍色經濟這邊獨好,前浪澎湃,後浪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什麼選擇深圳?
  • 應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提升創新能力和城市美譽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重要指示,2015年上海市率先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深入考察不難發現,儘管建設理念和發展方向有差別,但全球科創中心也具有共性特徵:一是隨著研發活動集聚度提高,高端要素對優質區位條件(科創中心或城市)的黏著度增大,導致世界範圍內科技創新的「馬太效應」顯著增強,對科技人才的「虹吸」作用逐步放大;二是科創中心與當地產業轉型、基礎設施升級,以及公共服務質量改善形成越來越緊密的良性互動,共同推動產業體系向高級化演進;三是全球科創中心不斷探索產城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將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大學組建工作
    來源: 澎湃新聞網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網站8月17日發布的《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20200748號提案答覆的函》(以下簡稱《答覆函》),披露了該廳答覆廣東省政協委員任安良所提《關於加快廣東省海洋經濟強省建設的提案》的具體內容。
  • 與寧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支持浙江海洋大學、浙大海洋學院建設...
    與寧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數位化牽引全面深化改革,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基本形成。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浙滬海上合作示範區和甬舟一體化。 以寧波舟山港為標誌的世界級港口集群建設取得新進展,現代化江海聯運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形成連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海上樞紐節點。  ——建設以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基地。
  • 城市建設和管理
    深圳實驗學校初中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等項目最終較好地滿足了使用單位的功能要求。推行精細化管理。積極開展立體綠化、海綿城市、無障礙設計、智慧機械停車等前瞻性較強的專題研究工作,提升方案設計的品質標準;同步開展室內和景觀方案設計,不斷提高品質要求;在施工圖出圖後增加精細化審查,保證了設計的完整度和深度。深化設計及技術標準研究。
  • 深圳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得益於疫情之後經濟社會快速恢復發展,也離不開深圳持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深圳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民航、鐵路、道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運行體系初步形成,為我市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了堅實保障。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山東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對於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來說,面對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強勢競爭,想要突圍,成為最大「贏家」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起海洋新能源的挖掘與發展。2海洋人才薈萃 創新能力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青島市政協委員關注海洋產業發展,助力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張寧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肖玲玲 劉笑笑 王麗平青島是海洋科技創新城市,海洋產業是青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20年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近日發布的《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為青島十四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