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新區: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2020年12月25日,大鵬新區召開黨工委會議,傳達學習廣東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深圳市委六屆十七次全會精神。大鵬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陽主持會議並講話,新區領導劉峰、潘傳賢、夏東作學習發言。
會議指出
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十七全會,是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在望、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十分重要的會議。
新區上下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市委各項部署上來,要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
會議強調
要對標對表、抓綱舉目,認真謀劃新區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1
一是全力融入新發展格局。
根據全會提出「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示範者」的目標,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按照「全域、全季、全業態」理念,加快推進金沙灣國際樂園、新大旅遊項目、西湧濱海旅遊度假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拓展旅遊地理縱深和內容縱深,推動大鵬旅遊產業高端發展、迭代升級。
2
二要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新區要以實施「灣區通」工程和深圳建設交通強國試點為契機,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全力推動大灣區內城際軌道、高快速路網等重大交通項目串聯大鵬,推進6個客運碼頭建設,聯合前海積極爭取遊艇自由行,探索建設大鵬半島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不斷提升新區聯通大灣區便捷度,更好服務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
3
三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新區要緊扣全會部署,進一步加快國際生物谷、國際食品谷「雙谷」規劃建設,全力打造國際領先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種業高地。
4
四要全力推動綜合改革試點落地實施。
新區要以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努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空間發展制約、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抓好第一批實施的改革事項落實,確保取得實效,同時,積極謀劃事關新區長遠發展的先行先試改革舉措,爭取納入綜合改革試點第二批授權事項清單。
5
五要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智慧大鵬」建設為依託加快打造「數字政府」,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進一步加強海防打私工作,深入推進掃黑除惡決勝戰,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建設高質量「平安大鵬」。
6
六要紮實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要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推進大鵬特色法治文化建設,建設一流法治城區,努力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大力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職能、政協委員依章程履行職能,不斷完善「大統戰」格局,做好民族、宗教、對臺、港澳和僑務等工作。
7
七要持續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打造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陣地和品牌文化活動,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深入實施文體惠民工程,加快區級文體中心建設,儘快補齊文體設施短板,全方位築牢意識形態安全「護城河」和「防火牆」。
8
八要加快補齊民生事業短板。
新區要繼續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加大發展惠民力度,確保民生實事兌現,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提升,不斷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特別要大力引進名校辦名校,千方百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快推進市大鵬醫院和高品質社康中心建設,全面深化新區醫療健康集團改革,建設高質量的「健康大鵬」。
9
九要努力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路徑。
堅持「生態立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汙染防治、生態修復,高標準推進可建設區域綠色開發,加快推進壩光國家級EOD試點項目申報,促進大鵬半島生態價值實現。
10
十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和「第一天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黨始終成為新區各項事業堅強領導核心。
會議要求
新區上下要真抓實幹、統籌兼顧,紮實有序做好歲末年初各項工作。各級各部門要迅速學習宣傳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做到知行合一,以實際工作成果檢驗學習貫徹成效。
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全面準確把握全會精神實質,認真對標省委、市委全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研究制定貫徹措施,細化工作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督促檢查,做到件件有行動、項項見成效,真正把全會精神落實到實處。
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實際工作的動力、合力,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對2020年各項工作進一步梳理盤點,認真謀劃好明年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思路、計劃和目標。
來源:愛大鵬、大鵬新區綜合辦公室攝影 賴思為、深圳市大鵬新區融媒體中心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大歷史時刻,在「雙區」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廣東及深圳改革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對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寄予厚望。
服務「海洋強國」重大戰略,深圳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努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夙願,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深圳發展海洋事業有決心有信心
2020年9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心,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圳發展寄予的殷切期望;而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信心,則來源於深圳在向海發展上具有先天優勢和深厚基礎。
支持深圳為全國、全省海洋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給出了分量重、成色足的政策。
2020海博會期間,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負責人出席開幕式、參觀了展覽,並在深圳主持召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家座談會」,與30餘家重點涉海企業代表交流互動,聽取「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表示將以更大力度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政府有關領導在2020海博會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中央關於「雙區」建設的重要文件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出重要部署,為發展海洋經濟明確了方向。廣東圍繞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將牢牢把握「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大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負責人在談及落實《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時表示,將聚焦「深圳所需、我們所能」儘快推動《自然資源部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探索意見》落地實施,在陸海分層設權、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等方面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支持深圳「擴權力」「增活力」「拓空間」。認真做好陸海統籌全局謀劃、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新時代廣東海洋工作七個方面「文章」。
大力推動海洋事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向海洋進軍,意味著將基於發展空間再造、增長方式創新和海洋文明發展,再造一個高質量的「藍色深圳」。2019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同比增長約8%,佔全市GDP值約10%。海洋產業呈「三二一」穩定產業結構。藍色經濟已成為深圳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智庫2020年10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019)》也顯示,深圳在全國28座沿海主要城市和7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創建城市中,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國際化優勢突出。
2020年,深圳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全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組織多場全球名家雲集的國際諮詢會議,共商發展大計;完成《深圳市海洋事業發展策略諮詢服務》項目研究,為開展《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0-2035)》項目研究工作奠定基礎;牽頭推進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組建,配合推動海洋大學和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建設,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主動開展全市海洋經濟核算工作和經濟運行分析評估工作,形成報告建議,開展深圳市涉海單位名錄庫更新維護工作,為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數據支持;加快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工作,做好專項資金和項目監管工作;創新構建海洋領域政策體系,組織開展《深圳市海洋產業扶持政策體系制定》研究,起草《深圳市關於全面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推動涉海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初稿,在涉海產業海陸統籌融合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研發與應用等方面擬推出一系列措施。
尤為一提的是,深圳克服疫情帶來的衝擊,高質量舉辦了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得到自然資源部、廣東省領導和海內外嘉賓的高度評價。本屆海博會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六大版塊600多家展商線上線下展示高精尖成果。籤約1004項,金額4168.3萬元;意向合作764項,金額18839萬元;首發新產品新技術332項;3.5萬人參觀了展覽;舉辦19場高端論壇,主講者來自20個國家近300人,其中國內外院士20人;3.3萬人線上線下參加論壇。明年意向返場參展機構超過七成。海博會官網、官微及合作媒體流量超4000萬人次,影響力不斷擴大。
深圳積極構建「海洋+」文化宣傳品牌,策劃舉行了2020年世界海洋日線上線下主題活動、海洋主題系列宣講活動《深藍講壇》、「挑戰中國好後浪」深圳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識教育基地評選,策劃製作了海洋趣味科普節目《「深」愛海洋,我們一起去看海》、首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專題紀錄片《走向深藍》、指導上線海洋新媒體矩陣「深愛海洋」等,多維度多形式傳播海洋文化。深圳還多角度推進海洋綜合執法、防災減災、遠洋漁業等工作。
五大領域發力加速向海洋進軍
時代再次選擇了深圳,深圳必須有新的更大作為。深圳聚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定位,謀劃了「三步走」戰略,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分別到2020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三個階段性目標;最終到本世紀中葉,海洋發展要達到全球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先鋒。
面向「十四五」,深圳於2020年9月印發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聚焦海洋事業高質量發展,將力爭通過一批標誌性、代表性、關鍵性項目,形成示範效應,有效支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到2025年成為我國海洋經濟、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標杆城市和對外彰顯「中國藍色實力」的重要代表。
這份覆蓋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態與文化、海洋綜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五大重點發展領域,涉及63個重點項目示範性建設的「操作指南」:強化統籌協調,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做優做強海洋新興產業,持續提升海洋經濟開放度與產業競爭力;著力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提升海洋科研支撐能力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注重整合行政資源,有效提升海洋綜合管理能力;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不斷提升國際海洋事務參與的深度與廣度。
藍色深圳,既是自身城市發展的所需與優勢,更擔負著國家的期許與重任。深圳將用好海博會、海洋新城等重大平臺,加快推進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大學、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等重大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打造海洋經濟發展的高地、海洋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海洋國際交流合作的先鋒地,不斷增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含金量和辨識度,努力在落實海洋強國戰略上做好示範、當好標杆,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更大「深圳貢獻」。
與深圳共贏共享 藍色機遇與合作
共同的海洋,共同的未來。2020年10月,全球範圍50餘位政商學界的「意見領袖」,以及數百位與海洋經濟密切相關的專業嘉賓參加了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他們密切關注中國和深圳參與國際海洋事務的新政策、新動向,冀望在更大平臺、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共贏共享海洋領域未來的機遇與合作。
1.世界海洋理事會主席保羅·霍爾薩斯:
在海洋經濟以及涉及海洋的各個領域和行業,中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深圳在創新領域做得非常成功。我們渴望和深圳建立良好、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打造藍色經濟。
2.拉扎德集團航運部負責人、全球海事論壇主席彼得·斯託克斯:
未來,中國將在全球藍色經濟中扮演越來越多重要的角色。除了經濟領先,還會在科技和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處於創新前沿的深圳,有很大潛力成為全球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3.特瑞堡航運與基建業務部運營總裁RichardHepworth:
戰略位置,加上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創新文化、創業精神,深圳將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和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我相信在政府的引導下,堅持企業主導型和市場導向型,深圳就能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4.道達爾集團中國區總經理趙偉良:
「開放合作 共贏共享」的海博會主題,非常貼切地反映出未來藍色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海博會是中國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平臺之一。我們期望藉此平臺尋求更多合作機會,並依託科技創新充分釋放更多藍色經濟潛力。
5.ABB集團船舶與港口業務中國區總經理Alf Kare Adnanes:
深圳正在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海運樞紐之一。未來幾年,環保燃料和港口及船舶電氣化方面將展現強勢的發展勁頭。深圳要牢牢把握這一機遇,鞏固自己在藍色海洋產業中領導者的地位。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秦綺蔚
來源:深圳夢(微信號ID:SZeverything)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