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有哪些短板?這份調研報告都說了

2021-01-15 騰訊網

「建議政府儘快試點海洋生態補償及損害賠償制度,明確海洋生態損害賠償的索賠主體、賠償範圍、賠償程序、賠償標準和形式等。」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日前發布《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專題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對「十四五」期間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建議。

海洋生產總值佔GDP比重約10%

深圳因海而興,因海而盛,是我國沿海城市中距離深海最近的經濟中心城市,具有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深圳共擁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和260公里海岸線,海域資源較為豐富,開發潛力大。2019年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比重約為10%,海洋經濟正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2020年8月,深圳市政府出臺《關於勇於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為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牽頭組建調研組,歷時半年多進行專題調研並撰寫了《報告》。

《報告》稱,深圳初步構建了陸海聯動汙染治理機制,穩步推進近岸海域綜合治理,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顯著提升,正積極打造世界級綠色活力岸帶,逐步建立海洋合理開發利用制度體系,但一些問題也亟待解決。

比如,海洋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管理體制有待完善。由於海岸帶管理涉及海洋、環保、海事、交通、文體旅遊等多個部門,職責不同,在管理上造成「真空」或重疊。

入海汙染排放控制仍存在困難。《報告》稱「一是陸海汙染物排放標準不統一,地表水和海水水質無法直接比對和評價,嚴重製約氮磷等物質的陸海聯防聯控;二是東山和畲下灣存在歷史遺留的漁排,排放的生活汙水和養殖廢水影響周邊海水水質,對海水養殖及休閒漁業汙染的監管存在困難;三是在船舶港口汙染防治方面,原港口規劃中未預留船舶汙染物接收儲存場地,船舶汙染物處置無法實現跨市全鏈條監管。」

海洋生態補償與生態損害賠償制度尚未建立,包括補償資金來源渠道過窄、海洋資源資產評估體系不健全、海洋生態補償較少社會資本參與,以及賠償的實施主體、索賠途徑、責任追究機制不明確等。

建立全鏈條海洋科技創新體系

《報告》建議,深圳儘快完善海洋生態保護和合理利用立法制度體系,制定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海域使用管理條例》相關配套政策,對《深圳經濟特區海域汙染防治條例》進行全面修訂;完善海洋生態保護和開發利用管理體制,形成海洋綜合執法支隊、海事局和海警局聯合執法機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海洋預警監測中心,實現預警監測區域一體化。

構建海岸線綜合管控制度體系,試點海洋生態補償及損害賠償制度。《報告》稱「建議開展海洋資源本底調查,建立海洋資源資產評估體系,推動市政府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對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與修復進行補償;出臺海洋生態補償的政策法規,啟動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制度研究,明確海洋生態損害賠償的索賠主體、賠償範圍、賠償程序、賠償標準和形式、賠償費用的徵求和使用管理機制。」

此外,與新加坡、倫敦、漢堡等國際海洋城市相比,深圳現在仍以資源驅動型的傳統海洋產業為主,海洋戰略新興產業佔比較低;在基礎設計、核心系統和關鍵配套等高附加值領域,依然被歐美發達國家佔據,受人限制。同時,海洋科技儲備和研發資金投放等與國內外海洋強市相比均有較大差距,尤其缺乏「中字頭」或「國字號」的大院大所,涉海學科建設不健全,在人才儲備和引進方面面臨短板。

《報告》對此建議,務實開展對外合作,大力引進全球資源,建立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打造一流的海洋創新引擎,提升深圳海洋科技的全球影響力。

【記者】張瑋

【作者】 張瑋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資料照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9月25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服務「海洋強國」重大戰略,深圳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努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夙願,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深圳發展海洋事業有決心有信心2020年9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
  • 向海而生:深圳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7年5月出爐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列為城市四大戰略定位之一,並納入最新版本的深圳城市總體規劃。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塑造區域發展新格局,壯大海洋經濟,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的「九大戰略任務」,其中之一是「堅定不移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 聚焦「海洋+」|整治海洋汙染在行動,深圳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中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入海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裡的海岸帶地區。這意味著,「灣區經濟」的持續增速不僅需要海洋,更應敬畏海洋。9月8日,第十五屆國際海洋清潔日深圳主會場在深圳大梅沙海濱公園進行,海洋環境保護再度引發關注。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對於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來說,面對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強勢競爭,能否握著一手「好牌」,實現突圍,成為最大「贏家」?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對於這座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來說,面對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強勢競爭,想要突圍,成為最大「贏家」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起海洋新能源的挖掘與發展。2海洋人才薈萃 創新能力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最大的優勢是海洋人才和海洋創新能力。
  • 建議深圳試點 海洋生態補償及損害賠償制度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日前發布《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專題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對「十四五」期間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建議。深圳海洋生產總值佔GDP比重約10%深圳因海而興,因海而盛,是我國沿海城市中距離深海最近的經濟中心城市,具有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得天獨厚的優勢。
  • 大鵬新目標定了: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
    服務「海洋強國」重大戰略,深圳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努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夙願,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深圳發展海洋事業有決心有信心 2020年9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
  •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
    原標題: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參與 摘要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的「施工圖」來了!
  • 大連未來城市願景規劃:擬建海洋中心城市
    日前,大連啟動公示《大連2049城市願景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願景規劃」),除「開放創新之都」「浪漫海外名城」這些的目標外,大連再次強調,將建設「大氣磅礴兼具時尚浪漫氣質的海洋中心城市」。不只大連,與其相距緊密的天津、青島兩市亦有動作:近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天津將推動陸海統籌發展,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苟團年在述職中亦提到,將爭建國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的「施工圖」來了!有A股公司已深度...
    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詳細「施工」方案來了!  據上證報記者了解,近日,深圳市《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已印發實施。
  • 25個中心城市,南京竟排……
    這25個城市各有亮點。在不同領域,哪些城市最為突出? 01 國家政治中心:有且只有一個 在中國,國家政治中心有且只有一個:北京。
  • 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深圳以「文化創新2020實施方案」為總抓手,正在努力建設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創意先鋒城市,接下來應該怎麼做?12月16日的政協委員議事廳聚焦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徑,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市政協副主席王璞出席了當天的委員議事廳。
  • 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15個海岸段已有明確發展定位!
    規劃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從「綠色生態、構建全域生態系統;活力共享、塑造多彩濱海生活;功能提升、優化岸帶產業布局;區域合作,推進灣區一體發展」等四個方面推進創建「世界級綠色活力海岸帶」。全市通過打造若干海洋地標,提升深圳國際海洋地位,點亮深圳綠色活力海岸帶。包括規劃大鵬國家海洋公園、海上科技館、海洋博物館、濱海歌劇院等海洋地標建築;三是建設海洋大學、科研、科普教育基地。  同時,通過海上航線及海上運動設施的設置,還將讓市民通過海上的視角來體驗深圳。
  • 藍色引擎提速大鵬新區,點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名片
    海洋強國夢,中國自古有之。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作為"中國南大門、藍色風景線",深圳奮蹄揚鞭,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大鵬新區海洋藍色經濟這邊獨好,前浪澎湃,後浪奔湧。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什麼選擇深圳?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著力解決海洋產業「小而散」、成果轉化率低等難題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
  • 2019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發布
    金秋十月,在2019海博會召開之際,首部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濱海深圳 與逐夢者同行》震撼發布。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精彩出品的該宣傳片,以壯闊、震撼、炫美的效果,展現最美海岸和城市奇蹟,展現深圳從建設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偉大跨越,展現深圳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深藍」的雄心與夢想。宣傳片使用了大量壯美的航拍和深潛鏡頭。
  • 深圳的海洋大學,一所呼之欲出的高校!
    我之前就在討論,深圳的高等教育未來非常具有潛力目前來看,確實如此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在意見中提到:「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
  • 觀察|多維度指標考量,深圳建設全球城市從何著力?
    此外,深圳建設全球城市還需考慮與我國國情相關聯的一些指標,主要有:1. 城市的政治功能。中國城市的發展上限很大程度取決於行政級別和起到的政治功能。首都、行政特區、直轄市、副省級、地級市和縣級市,能初步反映各個城市的行政級別。省會城市往往都是副省級,有省內政治中心的特殊政治功能。一省有兩個副省級城市很難出現省會獨大的情況。
  • 深圳將改變對人才「馬拉松式」評價,實施「分賽道」評價
    對於深圳的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設,深圳市政協開展了為期數月的調研,最終形成了幾萬字的調研報告。11月24日下午,深圳市政協召開「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專題協商會,政協委員們指出深圳文化建設方面還有著「財政投入重科技輕文化」「文化人才認定『一刀切』」「基層文化設施嚴重不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