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2021-01-19 齊魯晚報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尚輝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項目不僅圓滿完成了設計書規定的各項建設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並在基於國產密碼的跨網服務、時空大數據分析和地理實體數據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創新性探索,為全國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樹立了標杆。」11月28日,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驗收現場,相關專家在聽取項目匯報、觀看系統演示、審閱相關文檔資料後,對這一項目給予高度評價,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據介紹,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合建設試點項目於2018年2月得到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現自然資源部)批覆,2019年6月起實施,至2020年9月完成了基礎時空數據生產、時空大數據匯聚與處理、時空大數據中心與雲平臺研發、運行環境和示範應用建設等內容,提前並超額完成試點項目建設任務。

其中,這一項目縱向整合了東營45年基礎時空數據,建成了包含全市矢量數據、衛星影像、航飛影像、數字高程模型、實景三維模型、地名地址、中心城區260平方公裡地理實體、40平方公裡精細模型、40處室內三維模型、57處360度全景等10類內涵豐富、跨45個年份的基礎時空數據;橫向匯聚了各部門專題數據,匯聚了全市人口、法人、宏觀經濟、民生興趣點、城市部件等6大類1500萬餘條公共專題數據,形成黃河口、石油資源、地面沉降、森林溼地等4類本地特色數據;汲取了物聯網、網際網路新鮮數據,接入了環境、汙染監測、水務監測、視頻監控等8類物聯網數據,調用街景、實時路況等網際網路數據,提高數據的鮮活性;構建了高精度、長跨度、寬廣度的時空大數據集,建成時空大數據中心,構建起了城市三維動態數字模型。

不僅如此,在應用方面,這一項目構建了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為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耕地保護、審批監管等自然資源管理和決策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基於地上地下一體化城市三維模型,建設的三維匯報輔助決策系統,還推進形成城市規劃設計管理的新模式;試點建設的全市電子地圖和影像地圖、提供的地理信息數據服務,還為政府大數據建設提供了助力,推動了智慧政務建設;在服務全市重點項目建設、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也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數據服務支撐。

在驗收會現場,這一項目對城市管理的深入挖掘分析,也獲得專家一致認可。據悉,這一項目按照立足東營本地、突出東營特色的思路,運用新工具、新算法、新模型,在黃河三角洲演變規律、城市內澇積水、黃河三角洲東方白鸛築巢環境等方面進行了大數據的分析應用,分析城市問題的深層原因,發掘城市管理密碼,輔助決策和分析研判,實現大數據的深度應用。

此外,這一項目還首創了「按需服務、定向投放」的服務模式,建立了「一庫多能,按需組裝」的數據服務管理方式,實時、精準和智能的時空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助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服務,同時,數據共享復用為東營市節約資金數億元。

下一步,東營市將對平臺進一步完善,並加快推廣應用,並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發展以時空大數據平合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和市場環境,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構建全市數據底圖 發掘城市管理密碼
    ,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對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建設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是國家級試點項目,2018年2月由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批覆,2019年8月份實施,於今年11月28日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 山東首個縣級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成
    日前,山東省首個縣級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智慧新泰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通過驗收。該試點項目由自然資源部、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和新泰市政府共同建設,2018年5月開始實施。該項目整合了全市域多類時空數據、公共專題數據,研製了時空大數據的快速計算和分析方法,搭建了時空信息在線服務超市,面向自然資源管理和各部門需求,開發了9項業務系統;具備專題信息加載、查詢統計、空間分析、可視輸出等服務功能,以及二次開發接口和大數據分析工具。專家認為,這個試點項目可為縣級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提供可借鑑經驗。
  • 智慧遂寧時空信息雲平臺啟動質量檢驗
    11月11日,遂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消息,四川遂寧初步搭建完成智慧城市「最強大腦」——智慧遂寧時空信息雲平臺並啟動質量檢驗。智慧遂寧時空信息平臺是在「智慧遂寧」頂層設計的基礎上,依託遂寧市現有信息化成果,整合擴充各類新型測繪數據、公共專題數據、智能感知數據以及網際網路抓取數據等,形成全市地上地下、二維三維、靜態動態一體化的城市時空大資料庫;在此基礎上,通過地理信息服務總線,實現時空大數據的統一管理、在線應用、交換與共享服務。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福州市要構建氣象監測數據一張網。加快建設琅岐海洋與生態綜合觀測基地,布設高時空解析度的X波段相控陣雷達網,建設微波輻射計、雷射雷達等海陸邊界層垂直觀測系統,加密建設區域與海洋氣象自動站,完成全市鄉鎮關鍵站點落地建設,形成多要素、高時空、高精度氣象觀測體系,有效提升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能力。福州市將加快研發智慧城市氣象應用平臺。
  • 辰安天澤成功中標「即墨區智慧消防大數據處理平臺」項目(一期)
    8 月底,辰安天澤中標即墨市公安消防大隊即墨區智慧消防大數據處理平臺項目,中標金額為 649.47 萬元。本項目主要是搭建即墨市智慧消防系統平臺,對一期試點社會單位進行消防安全管理,後期會對轄區的其他社會單位進行逐步接入,為接入單位提供消防安全社會化服務。
  • 智慧南京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平臺軟體開發及集成(一期)
    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受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單位名稱,以下簡稱「採購人」)委託,就智慧南京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平臺軟體開發及集成(一期)(項目名稱)進行網上國內公開招標,有關事宜公告如下:1.項目概述項目編號:NJZC-2019GK0350項目名稱:智慧南京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
  • 貴州省耕調項目資料庫及成果展示平臺順利通過驗收
    11月20日,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組織專家對「貴州省耕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資料庫及成果展示平臺」進行驗收。專家組聽取項目組匯報、審閱項目成果資料後,經質詢與討論,一致同意該項目資料庫及成果展示平臺通過驗收。
  • 百度智能雲時空數據管理平臺亮相 打造一體化數據中臺
    通過構建多源異構的時空數據服務中臺,形成地上地下一體、靜態動態一體、基礎專題一體的信息資源服務支撐體系打造城市地理空間信息框架基礎環境,提升自然資源空間治理能力,為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數字孿生等應用建設提供基礎數據服務能力支撐,賦能數字經濟時代的高質量發展,積極擁抱新基建浪潮。而這也是繼去年時空資料庫升級為時空時序資料庫之後,百度智能雲在時空數據管理領域的又一次重大升級。
  • 鄭州市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9月4日,從省地礦局傳來消息,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與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籤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項目合同,標誌著鄭州市正式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近年來,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成功推動鄭州市入選國家「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試點城市,基本查明規劃建設區的地下空間、地熱、地下水資源、土地等資源狀況,評價資源環境承載力,為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科學可靠的地學支撐。河南省地質調查院院長張古彬介紹,鄭州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包括一個中心、三大基礎系統和三大應用系統。
  • 智慧城市萬裡行 | 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
    自2012年啟動試點以來,全國已有59個城市申請成為自然資源部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試點,其中20個通過驗收。中國自然資源報將陸續推出《智慧城市萬裡行》系列報導,總結試點經驗,帶您走進這些智慧城市。四川遂寧:構建城市「最強大腦」2020年11月25日,天氣寒冷,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人民醫院門診樓裡卻暖流湧動。
  • 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通過驗收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 通訊員王鋒)12月21日,由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等多家單位20餘名專家成立的專家組,對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進行驗收
  • 智慧城市萬裡行 | 看四川遂寧如何運用基礎測繪數據助推智慧城市建設
    在此基礎上,《遂寧市「十三五」基礎測繪規劃》明確提出,加快基礎控制網建設與維護,推動現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向「遂寧坐標系」轉換,推進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與更新,建設三維實景模型資料庫與數字正攝影像、數字高程模型、雷射點雲資料庫,開展地理國情常態化監測,加快智慧遂寧時空信息雲平臺建設與應用並建立應急測繪保障體系。其中,時空信息雲平臺項目在當時尤為引人注目。
  • 鄭州啟動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
    近日,河南省地質調查院與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籤訂「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建設」項目合同,標誌著鄭州市多要素城市地質調查工作邁入新階段。城市地質大數據云平臺包括:一個中心——地質大數據交換中心,三大基礎系統——雲平臺基礎系統、地質大數據基礎系統和雲平臺與地質大數據融合系統;並在基礎系統上開發三大應用系統——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系統、地質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系統和地質雲信息共享服務系統。
  • 深圳泛為科技客戶工業物聯網項目,通過「上雲上平臺」專家組驗收
    據《廣東省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服務券獎補工作方案(2019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到2020年,廣東將支持1萬家工業企業「上雲上平臺」,圍繞研發設計、生產管控、經營管理、售後服務等核心業務環節,利用工業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模式,實施數位化網絡化升級,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
  • 「海鰻雲」 智慧旅遊平臺建設方案
    智慧旅遊平臺建設主要包括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臺、智慧旅遊運行監測平臺、智慧旅遊目的地營銷平臺和智慧旅遊目的地體驗平臺四個方面。重點介紹一下智慧旅遊運行監測平臺和智慧旅遊目的地營銷平臺的建設要點。首先,智慧旅遊運行監測平臺建設需要包括旅遊行業監測、涉旅數據管理、遊客流量監測預警、旅遊輿情監測預警、旅遊大數據決策、數據大屏信息顯示、視頻監控管理等智慧管理體系,為旅遊目的地運營管理者提供決策方案框架。其次,智慧旅遊目的地營銷平臺建設需要包括遊客消費分析、景區品牌策劃等,做到真正的服務遊客,服務景區。
  • 昆明機場機坪運行規範試點工作接受局方驗收
    圖:觀摩智慧保障服務雲平臺、航空器智慧引導車平臺、特種車輛駕駛監控系統等智慧機坪建設情況 攝影:倪嘉雲驗收工作主要分為會議驗收、材料驗收及現場驗收三個環節,由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除冰管控系統、行車記錄儀監控系統、綠色出行及下一步機坪智慧建設規劃等工作。
  • 昆明機場機坪運行統一規範試點工作接受局方階段性驗收
    觀摩智慧保障服務雲平臺、航空器智慧引導車平臺、特種車輛駕駛監控系統等智慧機坪建設情況、除冰管控系統、行車記錄儀監控系統、綠色出行及下一步機坪智慧建設規劃等工作。現場驗收中,檢查組及機坪運行各成員單位首先前往雲南機場集團機務公司昆明機場維修分部,觀摩了智慧保障服務雲平臺、航空器智慧引導車平臺、特種車輛駕駛監控系統的使用情況,及智慧機坪工作梯、引導車等案例的現場展示。
  •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2018-11-30 武漢病毒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會上,驗收委員會聽取了實驗室建設項目總經理、實驗室主任袁志明關於項目建設的總結報告,以及工藝、設備、建安、財務、檔案等專業組驗收意見,並進行了現場考察。經認真審議和充分討論,驗收委員會認為,項目高質量完成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的建設任務,建成了國內首個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新發、突發傳染病病原研究單元和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平臺,具備了從事高致病性病原研究能力。
  • 雙創3Min|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構建和諧幸福中國
    項目名稱: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匯聚空天地多源空間信息數據和社會數據、交通、公安等業務數據,通過三維數字地球建設形成統一地理信息空間框架。通過統一時空框架技術模型,形成基礎數據、行業數據、視頻監控等在內的數據深度融合,將人、地、事、物、組織通過時間、空間維度進行深度融合和智能管理;通過分布式無中心雲共享機制,實現跨行業、跨區域、多維度數據的共享、分發和融合,為安全防控、應急指揮、社會綜治等公共安全應用提供天地大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空天地大數據智能處理與檢測、智能化輔助決策和二三維可視化服務,形成了「管理-分析
  • 清晰度遠勝谷歌地圖 地理信息技術正助力「數字長沙」邁向「智慧...
    月智慧長沙時空信息雲平臺試點項目獲批立項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叢笑榮譽檔案2012年12月14日,數字長沙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數字長沙一期項目」)通過國家級驗收,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和劉經南領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