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3Min|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構建和諧幸福中國

2021-01-08 創交會CIEF

項目名稱: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

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匯聚空天地多源空間信息數據和社會數據、交通、公安等業務數據,通過三維數字地球建設形成統一地理信息空間框架。

通過統一時空框架技術模型,形成基礎數據、行業數據、視頻監控等在內的數據深度融合,將人、地、事、物、組織通過時間、空間維度進行深度融合和智能管理;

通過分布式無中心雲共享機制,實現跨行業、跨區域、多維度數據的共享、分發和融合,為安全防控、應急指揮、社會綜治等公共安全應用提供天地大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空天地大數據智能處理與檢測、智能化輔助決策和二三維可視化服務,形成了「管理-分析-決策-指揮」的技術體系和示範系統。

應用範圍

1、公安行業:廣東省公安行業戰略部署(14個地市公安局)、廣東省公安廳、順德、中山、河源、廣西、新疆吐魯番等。

-廣東省公安廳警務時空大數據共享雲服務雲平臺;

-佛山市公安局警用地理信息(PGIS)平臺建設項目;

-順德區公安局PGIS雲化服務平臺;

-湛江市公安局時空大數據平臺項目;

-廣東省公安廳指揮雲(基於PGIS)平臺項目;

-......

2、疾控、安監、綜治、電力等行業

-深圳東門大數據治安防控可視化展示平臺;

-新疆吐魯番綜治中心智慧綜治綜合管理項目;

-廣東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控及動態監測GIS系統項目;

-廣東省疫情病例地圖展示技術服務;

-廣東省人禽流感疫情動態跟蹤系統技術服務;

-......

3、新型冠狀病毒專題監測系統

航天精一作為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控及動態監測GIS平臺的承建單位接到緊急任務,為廣東省疾控中心建立新型冠狀病毒專題監測系統。

4、應急查控APP

根據防控需求快速研發智能化疫情防控產品應急查控APP,助力相關部分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車輛登記制度建立統一高效查驗平臺。

企業簡介

航天精一(廣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航天精一(廣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航天精一」)成立於2002年,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從事公共安全與地理信息服務的骨幹力量,是國內專業從事地理信息領域技術研究、應用與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航天精一立足於地理信息技術與服務、時空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提供定製化地理信息應用雲平臺及整體解決方案,專注於公共安全領域的系統集成、警務地理信息雲服務、警種地理信息應用等業務。基於空間標準地址、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融合集成大數據資源,為智慧公共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時空應用與服務。

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是以國家雙創戰略為指導構築的創新型、平臺型、開放型、樞紐型國際化創新創業成果品牌盛會。

2020創交會將以「數字變革 創新引領」為主題,採用線下+線上聯動辦展方式舉行。

主辦方:中國科協、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工程院、九三學社中央、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

承辦方:廣州市人民政府、國際數據集團

// 時間:9月23-25日

// 地點: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4號館(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1000號)

2020創交會亮點

免責申明

圖文版權歸屬航天精一(廣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大運號」AI衛星:明年發射 將提供空天地一體化網際網路服務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雷茲)8月18日報導「通過衛星影像展現運動場館、城市變遷,全面助力智慧大運,同時兼備直播地球APP這樣的AI衛星網際網路平臺與廣大用戶互動。」今日晚8點,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將在成都隆重舉行,作為活動中的重磅環節,「大運號」AI衛星將在現場揭幕。
  • 「大運號」AI衛星:明年上天 將提供空天地一體化網際網路服務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雷茲)8月18日報導「通過衛星影像展現運動場館、城市變遷,全面助力智慧大運,同時兼備直播地球APP這樣的AI衛星網際網路平臺與廣大用戶互動。」今日晚8點,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將在成都隆重舉行,作為活動中的重磅環節,「大運號」AI衛星將在現場揭幕。作為全球首顆以賽事命名的衛星,「大運號」AI衛星的命名有何緣由?
  • 我國「5G空天地一體化」創新應用示範基地落戶鄭州
    我國「5G空天地一體化」創新應用示範基地落戶鄭州   11月24日,「5G空天地創新應用,激蕩包括:聯合成立「人民星雲5G空天地一體化應用實驗室」,在鄭州市惠濟區投資建設「中科光啟5G智慧大廈」「人民星雲5G空天地科技
  • 國星宇航與四川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籤署「川西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項目合同
    近日,國星宇航與四川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籤署項目合同,合同金額超1600萬元,雙方將共同建設川西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川西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是雅安市全力打造的重點項目,未來將形成「空間信息集聚、業務協同高效、決策支持有力、開放共享順暢」的服務能力
  • 中國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合肥1月7日電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構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並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標準化研究以及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福州市將加快研發智慧城市氣象應用平臺。建設城市智能氣象感知觀測網,構建福州市氣象大數據分中心,建設「氣象+行業」智慧交互應用平臺,構建網際網路+氣象+交通、環保、聯排聯調等行業的氣象服務新業態;融入「海上福州」發展戰略,建立智慧海洋氣象保障服務體系;建設智慧氣象全媒體信息發布系統,滿足福州市民個性化氣象服務需求;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開展短時臨近天氣智能預報研發。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構建全市數據底圖 發掘城市管理密碼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賈志遠 見習記者 吳鑫淵 東營報導  12月10日上午,東營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對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建設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
  • 中航空管:推進「四網一平臺「建設「智慧天空」
    而中航空管所打造的「智慧天空」平臺則是通過空天地一體化通信、導航、監視進行空域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實現天空智慧、安全、高效運行。「該平臺由信息保障網、空管服務網、運行管理網、智慧機場網和航空大數據等組成,提供空域綜合管理、飛行服務保障、航空運行控制、安全風險監控等一體化解決方案。」陳敬松說。在具體應用中,智慧天空平臺究竟能起到哪些作用?
  • 空天地一體化氣象監測技術顯身手,颱風暴雨預警有望「早準快」
    光明日報9月14日報導,今年汛期,我國各級氣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利用各種高科技手段進一步強化氣象監測預警,充分應用氣象衛星、雷達和智能網格預報等現代化裝備和技術,進行空天地一體化氣象監測,準確預報出今年雨帶位置階段性變化,以及入汛以來23次大範圍強降雨的落區、強度和時間
  • 中國科大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號消息: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
  • 雙星首發倒計時 吉利天地一體化生態布局再落子
    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首家自主研發低軌道衛星的汽車企業吉利宣布,首發雙星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作為吉利衛星項目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此舉標誌著吉利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布局已初具雛形。
  • 中國量子科技加快實現天地一體化
    目前,中國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量子科技的具體應用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3個領域。量子通信基於量子糾纏原理,即兩個處於糾纏狀態的量子就像有「心靈感應」,無論相隔多遠,一個量子狀態變化,另一個也會隨之改變。量子通信之所以受重視,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夠實現「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An integrated space-to-grou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 瀋陽市渾南區雙創示範基地 工作方案
    系統梳理推動雙創的特點和難點,從解決制約雙創發展的核心問題入手,明確試點方向,充分調動雙創平臺、眾創空間和創業團隊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創業者面臨的資金、信息、政策、技術、服務等瓶頸問題。堅持創新,完善平臺。以構建雙創良好生態為目標,系統謀劃、統籌考慮,結合自身雙創支撐平臺的特點,支持建立多種類型的科技創新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產業聯盟及眾創空間。
  • 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合肥1月7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合作,構建了世界上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並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測試、標準化研究以及政務金融電力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示範。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國際期刊《自然》以「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為題發表了成果論文。
  •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科技日報】我國成功構建世界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2021-01-08 科技日報 吳長鋒 【字體:大 中 小】
  • 攝星智能發布首個防務領域知識圖譜星河,構建可控智能防務新業態
    「星河」知識圖譜是我國國內防務領域最大規模知識平臺,其與攝星智能在7月13日宣發的首個國產自研軍事算法平臺「星智」配合,可為我國防務領域提供智慧賦能基礎平臺服務,有效支撐防務領域的智能應用開發工作。「星河」軍事知識圖譜連結:https://starkg.starsee.cn/該圖譜是攝星智能首次成體系開放公司2年來積累的覆蓋防務全領域的TB級數據資源。
  • 中國移動推出OMP開放雲平臺 構建前店後廠模式
    C114訊 10月31日消息(齊鳴)2011(第五屆)移動網際網路國際研討會於2011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中國移動在會議上表示與產業鏈合作,研發了開放雲平臺OMP(Open Mobile-Internet Platform),打造平臺雲,支持開發者進行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創新
  • 雙創3Min|成為一名養魚達人,需要幾個步驟?
    來來來,速速閱讀文章get一下日產10萬斤魚的技能~項目名稱 現代化智慧漁業生態健康養殖項目自2002年開始,「誠一鮮鯇」品牌的構思開始萌生。(3)誠一掌握水產規模化養殖核心科技:345養殖體系智慧漁業管理系統a. 智能水質監測控制系統每兩分鐘更新一次數據,實時監控、實時反應b. 智能投餌管理系統人均管理面積提升4倍,拋灑面積擴大10倍c.
  • 我國科學家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可行!
    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