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號」AI衛星:明年發射 將提供空天地一體化網際網路服務

2020-08-18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雷茲)8月18日報導「通過衛星影像展現運動場館、城市變遷,全面助力智慧大運,同時兼備直播地球APP這樣的AI衛星網際網路平臺與廣大用戶互動。」今日晚8點,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將在成都隆重舉行,作為活動中的重磅環節,「大運號」AI衛星將在現場揭幕。作為全球首顆以賽事命名的衛星,「大運號」AI衛星的命名有何緣由?這顆與大賽關係緊密相連的衛星,未來對大運會、對成都又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大運號」AI衛星的研製方——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趙宏傑博士對此揭秘。

提升大運會品牌的硬核元素 全面賦能智慧大運

「衛星與大運會的結合,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趙宏傑表示,航天精神和體育精神一脈相承,奧林匹克運動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兩者都在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不斷探索,勇於超越,因此,與大運會共同發射「大運號」AI衛星的初衷和緣由就不難解釋了。

趙宏傑介紹,「大型體育賽事是城市和國家綜合能力的展現,AI衛星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起到重要作用,扮演著重要角色。」趙宏傑希望,藉助AI衛星讓這些前沿科技成果更好地展現給民眾,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因為他們肩負著未來使命,會是很好的體驗者和傳播者。

據了解,「大運號」AI衛星是全球首顆以賽事命名的衛星,也是衛星網際網路首次全面融入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將對賽事的智慧創新發揮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大運會品牌的硬核元素,全面賦能智慧大運。

AI衛星如何服務大運會?將提供空天地一體化網際網路服務

趙宏傑表示,全面應用「大運號」AI衛星的直播地球APP,是全球最大的AI衛星網際網路直播平臺,將為大運會的方方面面提供空天地一體化網際網路服務。利用衛星網際網路技術連接全球大學生,用衛星聚合全球直播,從太空了解全球熱點,讓青年用戶突破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把有形的大運會賽事拓展到無限的網絡空間,深度服務這場在成都舉辦的世界頂級賽事。衛星與大運,科技與未來,將為全球觀眾構築起全新的觀賽體驗。

衛星明年發射 更多重磅功能將揭曉

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戰略,衛星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產業結合緊密,在通信、導航增強、對地觀測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趙宏傑介紹,AI衛星擁有超強算力、快速感知、高頻迭代等能力,可以打造空天地一體化的立體信息網絡,構建以海量時空信息結合太空大數據的全維度展示、分析和處理平臺,通過AI衛星數據精準實踐衛星網際網路應用。

記者了解到,「大運號」AI衛星預計明年發射,這顆衛星上天后,將與國星宇航的「星時代」AI星座的其他AI衛星一起,為大運會和成都提供更多具有實踐意義和應用價值的AI衛星網際網路產品和服務。

相關焦點

  • 「大運號」AI衛星:明年上天 將提供空天地一體化網際網路服務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雷茲)8月18日報導「通過衛星影像展現運動場館、城市變遷,全面助力智慧大運,同時兼備直播地球APP這樣的AI衛星網際網路平臺與廣大用戶互動。」今日晚8點,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將在成都隆重舉行,作為活動中的重磅環節,「大運號」AI衛星將在現場揭幕。作為全球首顆以賽事命名的衛星,「大運號」AI衛星的命名有何緣由?
  • 「大運號」AI衛星首次揭秘:給你太空視角 觀看大運賽事
    趙宏傑介紹,「大運號」AI衛星延續了國星宇航自主可控、全球首創的諸多技術優勢,在AI衛星網際網路的科技創新方面大膽探索和實踐,率先將AI衛星網際網路與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相結合,將為全世界開啟嶄新的賽事時代。「大型體育賽事是城市和國家綜合能力的展現,AI衛星在城市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起到重要作用,在未來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大運號」AI衛星首次揭秘:用直播地球,賦能「智慧大運」
    趙宏傑介紹,「大運號」AI衛星延續了國星宇航自主可控、全球首創的諸多技術優勢,在AI衛星網際網路的科技創新方面大膽探索和實踐,率先將AI衛星網際網路與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相結合,將為全世界開啟嶄新的賽事時代。「大型體育賽事是城市和國家綜合能力的展現,AI衛星在城市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起到重要作用,在未來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大運號」AI衛星首次揭秘:用直播地球,賦能「智慧大運」
    趙宏傑介紹,「大運號」AI衛星延續了國星宇航自主可控、全球首創的諸多技術優勢,在AI衛星網際網路的科技創新方面大膽探索和實踐,率先將AI衛星網際網路與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相結合,將為全世界開啟嶄新的賽事時代。 「大型體育賽事是城市和國家綜合能力的展現,AI衛星在城市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起到重要作用,在未來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我國「5G空天地一體化」創新應用示範基地落戶鄭州
    數據是基礎,應用是關鍵,5G+衛星、5G+泛地空、5G+物聯網等一系列應用,有利於加快各行業的數據採集、加工、存儲的效率,「5G空天地」一體化創新應用將有效促進鄭州數字經濟升級,推進河南省5G空天地新基建
  • 中國首枚中學生製造衛星明年發射 將提供免費服務
    昨日,記者從中國首個航天日活動獲悉,北京八一學校將於明年發射一顆低軌道中學生科普衛星,這也是我國第一顆由中學主導並發射的衛星。  對於參與衛星製造和發射的學生團隊,朱凱表示,中學生團隊將以高中生為主,並吸納少量初中科技特長生作為輔助。因此,學校也計劃隨後在學校內部公開選拔近20位團隊成員。這些未來的「航天專家」主要以特長生為主,確實愛好天文,在物理、化學等方面突出,經過公開報名、專家面試的方式確定最終人選,團隊總體規模將控制在20至30人之間。未來,他們將分組展開工作,完全參與到衛星的各個環節。
  • 國星宇航與四川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籤署「川西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項目合同
    近日,國星宇航與四川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籤署項目合同,合同金額超1600萬元,雙方將共同建設川西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川西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是雅安市全力打造的重點項目,未來將形成「空間信息集聚、業務協同高效、決策支持有力、開放共享順暢」的服務能力
  • SpaceX明年將繼續測試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 商業服務將推遲
    【TechWeb】11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表示,明年將繼續對其「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進行公開beta測試,這意味著原定於今年推出的商業服務將會推遲。
  • 全球首顆以賽事命名的AI衛星「大運號」正式揭幕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 )8月18日報導充滿青春活力的大運會將給成都帶來可感可知的能級飛躍,也是城市功能空間布局調整的契機。今晚,在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暨成都市第14屆運動會開幕式現場,「大運號」AI衛星正式揭幕。
  • 巨額融資接連湧向民營航天 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現身
    原標題:巨額融資接連湧向民營航天 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現身  天地通信已成為現實,我國空天地一體化產業建設也不斷提速。11月17日獲悉,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首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現身中關村,亦莊「火箭街」已集納全市約1/4民營航天企業,成為衛星網際網路產業助推器,中關村科學城還將建成千億級空天產業集群。
  • 融合5G+衛星網際網路 海能達打造天地一體通信能力
    在國外,10月底,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X正式宣布邀請部分早期用戶參加其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服務的公開測試版測試。按照SpaceX的測試計劃,到2021年將迅速擴大到幾乎覆蓋全球人口的水平。除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2019年3月,美國商業航天領域受矚目的公司之一OneWeb也成功發射了6顆網際網路衛星。此外,亞馬遜也開啟叫作「柯伊伯項目」的太空網際網路計劃。
  • 衛星網際網路布局競爭升溫,中國電信開啟太空通信新時代
    衛星網際網路是地面通信手段的重要補充,可有效覆蓋海上、沙漠、飛機等特殊場景,隨著5G與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我國「新基建」,空天地一體化網絡正加速落地,中國電信依託我國首個自主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有望成為排頭兵
  • 雙星首發倒計時 吉利天地一體化生態布局再落子
    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首家自主研發低軌道衛星的汽車企業吉利宣布,首發雙星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年底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作為吉利衛星項目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此舉標誌著吉利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布局已初具雛形。
  • 西安啟動國內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項目明年發射首星 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
    在本次大會上,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據悉,「絲路一號」項目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項目主要包括軌道分析和設計、衛星研發製造、衛星發射入軌、衛星測運控管理和地面應用等。
  • 「衛星物聯網」天啟11號衛星成功發射,天啟星座實現9星組網
    11月7日,天啟11號(濟南國科中心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後續,國電高科將全面加快天啟星座部署,爭取在2021年底前實現全部38顆衛星的星座組網,全面解決全球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的問題,為實現全球萬物互聯提供必要的基礎網絡通信保障,真正實現「空天地海一體」的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
    其中NewSat9-18衛星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製的10顆遙感小衛星,10顆衛星技術狀態一致,均搭載多光譜載荷、高光譜載荷,單星重約41千克,設計壽命3年,發射入軌後與其他7顆在軌的NewSat衛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資本市場
    其中NewSat9-18衛星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研製的10顆遙感小衛星,10顆衛星技術狀態一致,均搭載多光譜載荷、高光譜載荷,單星重約41千克,設計壽命3年,發射入軌後與其他7顆在軌的NewSat衛星組網運行,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
  • 專注AI衛星賽道,「國星宇航」要讓衛星有「大腦」 | 星際賽
    文件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 政策的放開,資本的認可,讓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空天信息產業發展迎來機遇。 就在這「黃金時代」,2018年,國星宇航成立,定位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為用戶提供空天地一體化數據信息服務。
  • 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格隆匯10月27日丨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菲利華大漲7%,全信股份漲超6%,振芯科技、亞光科技、中海達等紛紛跟漲。 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中國明年將發射神舟十號、嫦娥三號和近20顆衛星
    中國明年將發射神舟十號、嫦娥三號和近20顆衛星 Shenzhou-10 and Chang'e-3 to be launched in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