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通過驗收

2021-01-07 每日甘肅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 通訊員王鋒)12月21日,由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等多家單位20餘名專家成立的專家組,對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完成了試點目標任務,同意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

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試點項目是我省積極探索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工作立項開展的試點項目,主要目標是探索制定體現甘肅特色和祁連山區域特色的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標體系,並以此指標獲取石羊河流域監測成果。今年5月,自然資源部在北京組織清華大學、中國林業大學、中科院等頂尖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對本項目實施方案進行了評審,初步建立了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分類體系與指標,並以石羊河流域為試點,開展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工作,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然資源一張圖數據、統計分析成果、自然資源圖集、三維應用系統等成果。項目探索出符合祁連山區域特點的自然資源調查分類標準,形成了《甘肅省祁連山區域自然資源調查分類與指標》和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技術規程等。

專家展開質詢討論。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成果匯報,審閱了項目文檔資料,經質詢與討論後一致認為,該項目為全國構建統一調查監測體系探索了經驗,項目選點好、選題好,組織實施到位,應用前景廣闊。同時建議進一步探索制定統一調查監測標準、做好三維成果應用、注重成果分析評價等。(圖片均為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王鋒攝)

相關焦點

  • 隴東學院一項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通過甘肅省科技廳項目驗收
    隴東學院一項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通過甘肅省科技廳項目驗收  11月27日上午,甘肅省科技廳組織相關專家組成驗收專家組,在蘭州大學對我校土木工程學院承擔,劉萬鋒教授主持,楊永東、胡愛萍、張斌偉、張振寧等人參與完成的甘肅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抗疏力技術在溼陷性黃土地區地基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項目號:1204FKCM181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11月28日,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驗收現場,相關專家在聽取項目匯報、觀看系統演示、審閱相關文檔資料後,對這一項目給予高度評價,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據介紹,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合建設試點項目於2018年2月得到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現自然資源部)批覆,2019年6月起實施,至2020年9月完成了基礎時空數據生產、時空大數據匯聚與處理、時空大數據中心與雲平臺研發、運行環境和示範應用建設等內容,提前並超額完成試點項目建設任務。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葛良勝
    葛良勝博士後,博士生導師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科學院兼職研究員葛良勝(中)在勘測現場長期從事區域成礦學找礦勘查地質學和礦床學研究近幾年拓展到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軍事地質調查和戰場地質環境建設保障領域
  • 「海南島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與評價」項目通過評審
    「海南島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與評價」項目通過評審  海南日報海口9月8日訊(記者陳雪怡 特約記者黎大輝 通訊員梁祖葳)記者今天從省地質局了解到,近日,由省海洋地質調查研究院承擔的「海南島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與評價(跨年度項目)」項目,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的評審驗收,成果報告評審結果為優秀。
  • 城口境內蜜源植物資源調查研究項目通過評審委員會驗收
    城口境內蜜源植物資源調查研究項目通過評審委員會驗收 城口縣人民政府   2013-06-08 9:51        6月7日,我縣境內蜜源植物資源調查研究項目通過評審委員會驗收。該項目自2011年4月實施以以來,圓滿完成蜜源調查及基本分布情況評估報告;初步制定我縣蜜源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方案;累積發表論文2篇,完成科研調查研究報告《城口縣蜜粉源植物》的編著。       縣長盧鵬飛,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善珍,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專家組成員及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參加該項目驗收。通過召開驗收匯報會,資料審查,認定該項目完成情況良好、調查結果明確,予以通過驗收。
  • 【廳屬動態】廣東省地圖院承擔的韶關市「三調」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韶關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專家對廣東省地圖院承擔的韶關市「三調」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聽取了廣東省地圖院工作技術報告,審閱了項目成果資料,觀看了演示系統。經質詢與討論,專家組認為廣東省地圖院提供的成果資料齊全,技術路線正確,組織保障科學,質量控制措施有效,同意驗收。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專項調查成果評審會順利召開
    為全面系統調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昆蟲綱、蛛形綱等無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和分布,掌握其主要類群組成、區域食物鏈結構、生態功能發揮等情況。2019年7月,在「2019年第二批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資金」支持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啟動了「昆蟲專項調查項目」。
  • 「廳屬動態」廣東省地圖院承擔的韶關市「三調」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韶關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專家對廣東省地圖院承擔的韶關市「三調」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聽取了廣東省地圖院工作技術報告,審閱了項目成果資料,觀看了演示系統。經質詢與討論,專家組認為廣東省地圖院提供的成果資料齊全,技術路線正確,組織保障科學,質量控制措施有效,同意驗收。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發布 將進一步理順完善管理機制、完成本底資源...
    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記者劉飛)10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發布了其標識。相關負責人表示,祁連山國家公園將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完善管理機制,全面完成祁連山國家公園本底資源調查。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發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劉飛 攝)據介紹,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在設計時突出祁連山脈最高峰「團結峰」。還運用帶透視的無限大符號氣貫於祁連山的山川、森林、雪山、草原、荒漠、溼地。框內的兩塊白色寓意雪山和白雲。藍、綠、黃、橙四色和圖形造型蘊含在無限大的氣場之中,以展現祁連山國家公園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 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今日在京掛牌
    (圖源:央視新聞)8月28日上午,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指揮中心將在努力破解重大資源、生態、環境、災害問題,支撐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的新徵程中展現新的作為。
  •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2020年度第三批採購地勘裝備 品目 貨物/專用設備/專用儀器儀表/地質勘探、鑽採及人工地震儀器 採購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 甘肅省科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四、科研平臺基地建設取得新高    組織甘肅省266個國家和省級科研平臺基地開展調查工作,組織甘肅省67個單位完成了2015年甘肅省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工作,為優化科研基地布局摸清底數、做好準備。2015年建設甘肅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
  • 甘肅省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結合甘肅省地處國家生態環境屏障區和長江黃河源頭區的實際,明確了黃河、長江、內陸河3大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城市黑臭水體及飲用水水源地等4類水體的水質目標,從水汙染治理、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3個方面,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地提出了甘肅省水汙染防治工作的12條「工作任務」和8條「保障措施」。    同時,持續推進工業企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的水汙染防治工作。
  • 寧波前灣(杭州灣新區)綜合保稅區通過現場封關驗收
    12月29日,寧波前灣綜合保稅區通過現場封關驗收。驗收組認為,前灣綜合保稅區0.71平方公裡範圍內的基礎和監管設施符合《綜合保稅區基礎和監管設施設置規範》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同意驗收合格。這標誌著新區對外開放平臺再升級。
  • 「科學號」海洋綜合考察船通過國家驗收
    4月24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建設項目的驗收會在青島市召開。    「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建設項目,總投資5.2億元,青島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為項目法人單位。該船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以「專業運行、開放共享」的管理模式運行。
  • 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
    12月10日,位於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封關範圍內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貨櫃碼頭,數艘外輪正在裝載出口貨物。12月10日,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由青島海關會同省直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驗收組驗收,為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再添一張亮麗名片。
  • 南陵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準備申報驗收;完成三裡礦區呂山金礦剝離物中砂石土礦產資源有償處置試點申報工作。制定了《南陵縣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實施方案》,經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已正式印發。完成《安徽省南陵縣奎湖省級溼地公園(試點)建設驗收材料彙編》。積極開展生態景觀修復工作。奎湖省級溼地公園宣教館布展工程,現已全部完工。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國家、省、市林業部門及上級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的要求,按照職責,積極開展野生動物監測、保護和管理工作。做好野生動物禁食後續工作。對全縣野生動物養殖單位和個人進行了摸底調查,按照規定確定了在養後續補償養殖戶。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正式啟用「神秘圖案」 背後有著哪些寓意?
    攝影:宋崢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盧蕩「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通過中國林業網等新媒體公開徵集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歷經1個半月,共徵集到213幅(套)設計作品。邀請中央美院教授劉波設計團隊,歷時70餘天設計了四套標識方案,並從中篩選3套方案。經國家林草原局局務會議審議,最終審定了最佳方案。」
  • 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新聞—科學網
    武警黃金部隊轉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李傑攝   8月28日上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這標誌著武警黃金部隊轉制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是中國地質事業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2018年3月,黨中央公開發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原武警黃金部隊改革作出決策部署。